•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我的账号
  • 帮助
全文搜索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高级搜索
使用帮助

  • 首 页
  • 本周新书
  • 本月新书
  • 热点销售
  • 畅销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商品分类

图书
  • >文学书店
  • >经管书店
  • >社科书店
  • >艺术书店
  • >教育书店
  • >时尚生活
  • >IT 技 术
  • >建筑书店
  • >科技书店
  • >医药书店
  • > 少儿书店
影音
  • >流行音乐店
  • >世界音乐店
  • >中国民乐店
  • >影视音乐店
  • >戏曲艺术店
  • >电影
  • >连续剧
  • >教学
  • >儿童
  • >生活百科
共有1个搜索结果

  • 芦苇(后天努力劳动可得)/详谈
  • 所属分类:历史.地理>>历史>>传记    作者:李翔|责编:白华召    出版社:新星
  • 丛书项:详谈
  • 芦苇,中国著名电影 编剧,1950年出生于北 京,两岁时随父母移居西 安。 他参与编剧的电影屡 获国际大奖,如《霸王别 姬》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 影节金棕榈奖、美国金球 奖最佳外语片等;《活着 》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全美影评人 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等;《 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 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芦苇的这三部编剧代 表作品,也可以说是 1949年之后整个中国电 影的代表作。在与李翔的 对谈中,芦苇用一贯的坦 诚和犀利,详尽地分享了 他如何从一名工人成为一 名电影编剧,以及从影近 50年来的观察与思考: 什么样的生活课塑造 了“第五代电影人”;西安 电影制片厂为何一度孵化 出众多经典电影作品;同 陈凯歌合作《霸王别姬》 、同张艺谋合作《活着》 、同王全安合作《图雅的 婚事》背后有怎样曲折的 故事;为何杰出的中国电 影作品极难出现;如何改 变创作上的“短命”现象; 如今的电影行业面临哪些 问题和挑战;面对这样的 现状,电影人该如何寻找 出路。 这次对谈不仅展现了 一位大师级电影编剧如何 用他的真诚与倔强,捍卫 着他认为的好电影,也折 射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 起伏颠簸的发展历程。
  • 售价:15.60
  • 共有1个搜索结果
  • 共有1页
  •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 转到第

    • 首次购物
    • 购物流程
    • 注册账户
    • 更改注册信息
    • 售后服务
    • 退换货政策
    • 退换货流程
    • 商品验货与签收
    • 我的订单
    • 订单状态的含义
    • 订单的修改与取消
    • 付款方式及运费计算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首次购物│ Top↑

Copyright 2005-2010, 版权所有 XINHUA.ZXHSD.COM
纽约新华书店客户服务中心电话:718-358-2478   电传:718-460-6500  
E-mail:xinhuany@yahoo.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