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订单
我的账号
帮助
全文搜索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立即搜索
高级搜索
使用帮助
首 页
本周新书
本月新书
热点销售
畅销排行
每周排行
每月排行
商品分类
图书
>
文学书店
>
经管书店
>
社科书店
>
艺术书店
>
教育书店
>
时尚生活
>
IT 技 术
>
建筑书店
>
科技书店
>
医药书店
>
少儿书店
影音
>
流行音乐店
>
世界音乐店
>
中国民乐店
>
影视音乐店
>
戏曲艺术店
>
电影
>
连续剧
>
教学
>
儿童
>
生活百科
共有
5
个搜索结果
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所属分类: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作者:
编者:向丽//赵威|责编:叶茹飞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审美人类学:理论与 实践》是目前国内外首部 以审美人类学研究为专题 的读本,涵盖19世纪90年 代至今关于审美人类学的 系列性研究文本。读本由 三个篇章构成:上篇“审美 人类学的基本问题”涵盖审 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 践精神;审美人类学如何 可能;审美人类学的问题 阈以及审美人类学关键词 :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 交流、审美认同、审美制 度等问题。中篇“审美人类 学的视野与方法”主要探讨 人类学与美学的关系及其 所展演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视野与方法,同时涵盖中 西方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下篇“审美人类学实践”收集 关于审美人类学“文本田野” 的理论性探讨和具体个案 研究,将审美革命、审美 治理、身体美学、悲剧美 学、审美教育、审美资本 、时尚与趣味等富于时代 温度的社会和美学问题激 活出来。该读本集结了国 内外在美学、文艺学、艺 术学、人类学、社会学、 民族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 者关于美学与人类学的跨 学科研究,同时也是在文 化全球化语境中纵深探讨 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 的重要尝试。
售价:
51.20
实践存在论美学--朱立元美学文选(精)
所属分类: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作者:
朱立元|责编:周学雷//韩淑英
出版社:
山东文艺
本论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实践美 学的反思和再认识”。第二部分“走向实践存在论美 学之途”,主要是结合本人的学习马克思现代存在论 思想、研究中国当代美学态势的心路历程,比较全面 地叙述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和发展的来龙去脉、理论 根据、基本框架、主要观点等等。第三部分“关于实 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与再思考”,主要收录2009— 2012年学界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争论中笔者的部分 反批评文章。
售价:
31.20
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刘纲纪美学文选(精)
所属分类: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作者:
刘纲纪|责编:周学雷
出版社:
山东文艺
本书是《当代中国美学大家文库》丛书之一。刘 纲纪是当代著名美学家,长期坚持主张马克思主义实 践观美学,被美学界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 重要代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始终从哲学的角度 来研究美学和艺术理论,这形成了他的思想特色,并 将其哲学表达为“社会实践本体论”。在社会实践本 体论的基础上,刘纲纪展开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因此 他的思想可以称为一种美的哲学,意在探讨美的本质 。刘纲纪还根据自己的美学思想具体深入地解释美学 历史,特别是中国的美学历史。本书选入刘纲纪的代 表性美学研究文章,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
售价:
30.40
从美的理念到美的实践--汝信美学文选(精)
所属分类: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作者:
汝信|责编:黄天骏
出版社:
山东文艺
《从美的理念到美的实践--汝信美学文选(精)》 旨在对中国美学辉煌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回 顾,全面立体地展示现代美学大家汝信的主要学术成 果,给美学研究者与普通读者提供经典、全面、权威 的美学文本,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向纵深发 展。
售价:
27.60
社会主义与自然(1950-1960年代中国美学论争与文艺实践研究)/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
所属分类: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作者:
朱羽|总主编:张旭东//蔡翔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丛书项:
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
朱羽著的《社会主义与自然(1950-1960年代中 国美学论争与文艺实践研究)》尝试从“自然”出发 重构1950-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治,所采取的 具体路径是:聚焦于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 是19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继续改造“ 内外自然”这一历史时期,以此一时期涌现出的新 山水画、大跃进民歌壁画、“自然美”的争论以及 社会主义新喜剧等文艺、美学实践为具体对象,考 察其所呈现的独特文化-政治经验(国家建设、新人 培养等)。在“自然”这一核心范畴下,本书将看 似零碎、分散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论争重新整合在一 起,使之呈现出“文化政治”的广度与强度并在理 论与历史两方面获得意义的延伸:首先揭示隐藏在 各种文艺实践与美学论述背后的核心线索——“自 然”的重建(从外在的自然形象及其意义,到人的 “自然本性”,再到作为“第二自然”的风俗世界 的建构);其次追问这一重建过程遭遇了何种根本 难题,以及这一难题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 化复兴有着何种启示性意义。
售价:
35.20
共有
5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