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我的账号
  • 帮助
全文搜索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高级搜索
使用帮助

  • 首 页
  • 本周新书
  • 本月新书
  • 热点销售
  • 畅销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商品分类

图书
  • >文学书店
  • >经管书店
  • >社科书店
  • >艺术书店
  • >教育书店
  • >时尚生活
  • >IT 技 术
  • >建筑书店
  • >科技书店
  • >医药书店
  • > 少儿书店
影音
  • >流行音乐店
  • >世界音乐店
  • >中国民乐店
  • >影视音乐店
  • >戏曲艺术店
  • >电影
  • >连续剧
  • >教学
  • >儿童
  • >生活百科
共有9个搜索结果

  • 唐集体例笺证/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李成晴|责编:梁斐//高翔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
  • 丛书项: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唐集体例研究,是作家 、作品之外的第三路径。古 人之所以关注别集体例,不 但志在辨章考镜,也有着切 实的编集体验与著书关切。 近代以来文字、文体、文献 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之变, 传统模式别集的编纂已渐渐 零落,故而别集编例问题也 淡出于近现代学术的视野。 然而,随着敦煌、日本所出 古抄本文集的影印刊布,加 之近年“集部之学”的重审, 别集源流及体例问题已经越 来越受学界关注。 本书以唐集为中心,就“ 集部之学”、篇序及并载、 叙录、压卷、经史子部对唐 集编例的影响、“家集讳其 名”、李杜元白集之“例校” 、词题之文本形态及通例等 问题进行了考论。辨明唐集 体例,不但能作为当前历代 别集整理的参考,也可在中 古文献还原等领域起到观风 察势、观澜索源的作用。
  • 售价:35.20

  •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第4版)(精)/李浩学术文集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李浩|责编:王倩//武晓雨    出版社:陕西人民
  • 丛书项:李浩学术文集
  • 本书初版曾被认为是“迄 今第一篇从家族文化角度 研究关中地域文学的力作” (卞孝萱语)。作者从人 地关系的理论前提出发, 运用“地域-家族”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对唐代关中地 域文学进行探讨,对与文 学发展具有关联性的关中 地域文化和关中士族的历 史事实进行整理,对本地 域文学的发生机制重新诠 释,在此基础上为唐代关 中文学进行定位。作者标 举关中文化精神、关中文 学士族、关中文学群体等 范畴。对牛李党争、唐代 关中士族教育、苏绰文体 改革、窦叔向家族贯望、 《皇唐玉牒》编撰者、李 白世系中的谱牒与属籍、 柳宗元的婚配与子女等问 题亦提出独到的解释。 本书出版后曾获中国高 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 奖、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 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 果一等奖等荣誉。 本次新版,作者据近20 多年来新出文献和国内外 地域文学与士族文学研究 的新成果,对原书进行了 新的订正,代表作者对此 论题的最新见解。
  • 售价:35.92

  •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精)/中华学术有道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朱刚|责编:孟庆媛    出版社:中华书局
  • 丛书项:中华学术有道
  • 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 史、思想史、政治史上都具 有重大意义。本书在对“古 文运动”既往研究的框架与 范式作出谱系式梳理的基础 上,标举“士大夫文学”,敏 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 与此前、此后文学运动的不 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 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 文学的特殊性,对古文运动 重作定义,对其发展历程重 作分期,着重阐明如“古文 运动”与新儒学、贤良进卷 、苏辙与“古文运动”之关系 等命题,新意盎然,胜义迭 出。
  • 售价:35.20

  • 王士禛诗文鉴赏辞典(精)/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精华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编者:张煜|责编:吴艳萍    出版社:上海辞书
  • 丛书项: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精华
  • 王士禛(1634—1711) ,清文学家。字子真,一字 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 主盟康熙诗坛数十年,追随 者甚众,与朱彝尊号称“南 朱北王”。论诗创神韵说, 选《唐贤三昧集》以标宗旨 。早年所作清丽澄淡,中年 转为苍劲,诸体兼擅,而尤 工七绝。又以余力为词与古 文,亦获时名。有《渔洋山 人精华录》《带经堂集》《 渔洋诗话》《池北偶谈》《 香祖笔记》等。本书精选王 士禛诗歌、散文佳作61首, 古典文学专家张煜等鉴赏品 评,为您诠释一代文学巨匠 王渔洋诗歌散文的独特风采 神韵,让读者“看到了一个 跨越盛唐,兼容并包,禅画 兼善,绝代风流的王渔洋” 。
  • 售价:27.20

  • 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清遗民文学研究)(精)/大有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潘静如|责编:陈肖寒    出版社:社科文献
  • 丛书项:大有
  • 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 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 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 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 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 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 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 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 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 写既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体 察与因应,也依稀显示了裹 挟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混沌 力量。
  • 售价:35.60

  • 格萨尔史诗传播社会学研究/格萨尔博士文库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王景迁|责编:张潜|总主编:诺布旺丹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格萨尔博士文库
  • 《格萨尔》史诗的传播 活动遵循了科学的传播规律 ,神秘性仅是一种表象。艺 人在传播史诗的过程中,会 受到来自政治、经济与宗教 等领域的外部制约。史诗本 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 的信息库,为百姓提供了必 要的生存与生活信息。史诗 的主题变化是一种“与时俱 进”的主动适应性行为。史 诗受众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 特征与阶层差异,受众的接 受活动是一个主动性与被动 性相结合的综合过程。艺人 、僧人、史诗内容、传播技 巧、传播对象与受众个性特 征对史诗的传播效果都会造 成影响。
  • 售价:23.20

  • 中日美辞关联考论--比较语义学试案(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王向远    出版社:光明日报
  • 丛书项: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本书研究的是对事物加以审美评价的用词,认为 一些“美辞”经长期反复使用就会成为“审美概念” 。全书在中日古代美学与文论文献中提炼选取了十八 组美辞,包括“文““道”“心”“气”“诚”“情 ·人情”“理·理窟”“慰”“幽玄”“物哀·感物 ”“物纷”“寂”“侘”“俳谐”“意气”“风姿· 风体·风情”“调·韵”等,运用“比较语义学”方 法,以“考”(文献学上的考据、考证)为基础,以 “论”(理论分析与建构)为旨归,揭示中日“美辞 ”在各层面上的复杂关联与民族特性,并有助于建构 作为区域美学的“东亚美学”和“东方美学”,也为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的“比较语义学”提供了一个 研究实践上的尝试性案例(试案)。
  • 售价:39.20

  • 童语童言译笔生花(任溶溶汉译英语儿童文学经典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宋维|责编:陈肖静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本文以任溶溶翻译的英 语儿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 ,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整 合了翻译批评中的格式塔理 论和互文理论进行译本分析 和比较,以布迪厄社会实践 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 “惯习”等关键概念为理论工 具,探讨任溶溶译作经典化 生成的机制和经典化历程中 的各种可能的推动因素。
  • 售价:35.20

  • 耶律楚材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和谈|责编:宋燕鹏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本书对耶律楚材家族世 系、婚娶、教育、家风、地 位及心态等情况进行梳理和 考辨,考察其祖上汉语文学 创作的演进情况,理出契丹 文学发展的线索,对其家族 在不同地域的活动及文学创 作进行考辨,从一个侧面揭 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本书结合族群、教育、地 域、音韵、文献、官制等方 面的研究,力图发现此前契 丹文学研究中所未发现的问 题,开拓前人所未涉足的领 域,补充史书记载的不足, 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
  • 售价:39.20
  • 共有9个搜索结果
  • 共有1页
  •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 转到第

    • 首次购物
    • 购物流程
    • 注册账户
    • 更改注册信息
    • 售后服务
    • 退换货政策
    • 退换货流程
    • 商品验货与签收
    • 我的订单
    • 订单状态的含义
    • 订单的修改与取消
    • 付款方式及运费计算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首次购物│ Top↑

Copyright 2005-2010, 版权所有 XINHUA.ZXHSD.COM
纽约新华书店客户服务中心电话:718-358-2478   电传:718-460-6500  
E-mail:xinhuany@yahoo.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