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订单
我的账号
帮助
全文搜索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立即搜索
高级搜索
使用帮助
首 页
本周新书
本月新书
热点销售
畅销排行
每周排行
每月排行
商品分类
图书
>
文学书店
>
经管书店
>
社科书店
>
艺术书店
>
教育书店
>
时尚生活
>
IT 技 术
>
建筑书店
>
科技书店
>
医药书店
>
少儿书店
影音
>
流行音乐店
>
世界音乐店
>
中国民乐店
>
影视音乐店
>
戏曲艺术店
>
电影
>
连续剧
>
教学
>
儿童
>
生活百科
共有
1
个搜索结果
具身认知还是神经活动--语料库驱动的现代汉语通感形容词研究/语言学前沿丛书
所属分类: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汉语、少数民族
作者:
赵青青|责编:宋思佳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丛书项:
语言学前沿丛书
通感(linguistic synaesthesia)是一种常见 的语言现象,指的是语言中 某一感觉域的感知可以通过 另一感觉域的概念来描述, 如现代汉语中“甜甜的声音” 、英语“loud color”等。由 于通感涉及不同感觉的联结 ,当前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 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通感 是隐喻(metaphor)的子 类,属于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的 概念化,还是与联觉 (neurological synaesthesia)类似,作为 一种脑神经联结的实现? 本书基于语料库驱动的 研究范式,对现代汉语中的 通感形容词进行了系统考察 。研究发现,与印欧语类似 ,现代汉语中的通感也遵循 映射方向性规律,即一般从 身体体验性较强的感觉映射 到身体体验性较弱的感觉。 然而,现代汉语通感的映射 方向是基于概率的倾向,而 非绝对规律,因而并不能完 全通过具身认知的身体体验 性理论来解释。此外,现代 汉语与英语的通感在映射方 向上并不完全相同,因而也 不支持通感属于脑神经联结 的实现,具有跨语言普遍映 射模型的假说。基于此,本 书提出一种合并理论,即身 体体验性机制和脑神经联结 机制相结合的理论模型。该 模型不仅可解释和预测现代 汉语通感的映射方向性规律 以及独特特点,还可对概念 隐喻理论进行修正。
售价:
16.80
共有
1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