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儿童文学

天蓝色的彼岸

  • 定价: ¥19.8
  • ISBN:7801871529
  • 开 本:32开
  •  
  • 折扣:
  • 出版社:新世界
  • 页数:260页
  • 作者:(英国)希尔著//张...
  • 立即节省:
  • 2004-10-01 第1版
  • 2008-11-01 第7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风行世界的人文经典!《泰晤士报》最受读者欢迎的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
    这是一本最适合所有年龄人看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情生命和死亡……
    本书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传,感动了世界各地无数的读者。本书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并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即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是哈里在出车祸前对她姐姐所说的,然而现在他真的死去了。
    哈里不知道自己得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打发这些时间。他的作业还没有定完呢,他多希望在他没有说出话以前为姐姐做更多的事。他多么希望他能对他们说抱歉,对每一个人:他的妈妈、他的爸爸、他的最好的皮特,甚至是他喜欢的女同学杰莉·达肯斯再说一次再见。
    但是,现在他处在另一个世界,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他不知道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阿瑟——一个已经死了很多年、模样滑稽的人,他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告诉哈里怎样对他的家人说抱歉……

媒体推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给全球的家长和孩子们最伟大的人性启示,感动世界各地亿万读者。
    本书得到以下人士的倾情推荐:
    周国平——《天蓝色的彼岸》用童话解说死,生动地描绘了死后灵魂从了断尘缘到走向新的生命轮回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但不必畏惧死。
    安妮宝贝——读完这本关于蓝色彼岸的书,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伫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
    蓝棣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孔庆东——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中文教授
    王开岭——青年作家 央视“社会记录”栏目指导
    曾镇南——著名文学评论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周国平——著名学者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安妮宝贝——著名畅销书作家

作者简介

    艾利克斯·希尔:他有两个孩子,写过很多有关成年人和小孩的书,而且在电视系列剧、电影、舞台剧和广播节目方面颇有成就。他曾做过30多份工作,并且从没有停止练习吉它。

目录

序 一次温暖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启蒙
第一章 在天国排队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
第三章 像鸟一样飞
第四章 玻璃缸里的金鱼
第五章 操扬上的游戏
第六章 曾经的大衣钩
第七章 最后一口巧克力
第八章 有时候,树就像人
第九章 电影院里的幽灵
第十章 大理石头像
第十一章 阿尔特纳蒂姆
第十二章 原谅我,雅丹
第十三章 天蓝色的彼岸

前言

  

    《约伯记》里说: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这是关于死的一段描写。
    我看这本英国人写给少儿的书,是在一家阳光灿烂的咖啡店的露天座位里。眼前走过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最起码在外表上看来,他们都显得健康而强壮。而AlexShearer的主人公哈里,是一个被卡车撞死的小男孩。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得到父母或者身边环境带给他的关于死亡的启蒙。得到爱或其他知识的启蒙很重要也很容易,但死亡是大智慧。并且通常是忌讳的话题。
    所以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有她可被尊敬的地方。
    哈里试图回到活着的世界,见到他的学校、家庭,他所曾经爱过和恨过的人。这一趟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在小说里持续行进的旅途,对他来说,仿佛是抵达某个地方的必然进阶。他因此而循序渐进地发现生命的真相。
    包括获得所有他还未曾来得及长大及成熟起来的心智。比如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留恋和珍惜,对感情的谅解及宽恕,以及学会如何去爱与告别。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季节轮回、食物、繁花似锦,各种气息及味道,与人的感情,互相亲吻的温柔、哭泣,以及情欲欢愉……细微至一阵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青翠绿叶上跳动的明亮阳光,爱人皮肤上的温度变化,一杯午后咖啡的烘焙清香,都会让心轻轻荡漾。
    是。这就是我们的生。这所有的时间蔓延,幽微瞬间,带来的光亮,使我们有耐心在落寞的世间继续忍耐和行走。所有的人都清楚,一旦离开这光亮,开始渡河,走到对岸,吞噬我们的将只是沉寂黑暗。它剥夺人的一切意识。它没有归途。因为它就是归宿。
    我见到过的死亡,是一个人肉体的彻底停顿。因为这停顿,他所有的爱恨、需索、贪恋、失望,以及苦心经营都失去意义。他曾经做过的任何事情,说过的任何话,似乎都只是在为这肉体服务。为这肉体的欲望和无助,与时间作抗衡。但在他死去的时候,他获得的平静,使他身边的人,与之一样得到超脱。常常,我们会因为见到最爱的人的死亡,而感受到他在内心深处与时间共存的意义。并且,我们因此而蜕变。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会希望自己能够不死,或者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个问题:在某一天自己会死。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地生活。印象最深的事,是城市患了传染疾病的时候,所有的人在假象中的死亡逼近的时刻,才开始想到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打电话,问候他们,彼此说出温暖的语言。
    有些人甚至辞职,远走高飞,第一次明白过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或者第一次想去真正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善待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死亡的真相,原是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震慑和控制我们。除非我们当它不存在。并且忽视和误解它。
    但它是这样缓慢、寂静,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我们与它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对等,无从探测,并只能接受支配。但死,不会是生的一个对立面。它与生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镜子中的影像,没有差异,彼此包括,并且无时不刻在互相观望和对峙。
    我曾经阅读过一本法国人写的薄薄的小书,书名就叫《死亡》。书的末段说,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这种说法绝对没错。
    而我读完这本关于蓝色彼岸的书,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就是如此。
    我相信,这种说法也不会有错。
    所以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