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警世录(七荤八素话人生)

  • 定价: ¥22
  • ISBN:978780221505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
  • 页数:163页
  • 作者:冯印谱
  • 立即节省:
  • 2008-01-01 第1版
  • 200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三晋都市报所推出的一个新栏目,书中撷取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众领域的精彩素材,对具有新鲜性、贴近性、冲突性和可读性等多方面要素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来进行加工,并真实地反映了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该书直面现实,秉笔直书,或弘扬正义,或讴歌文明,或鞭挞丑恶,或针砭时弊,在读者心中激起一阵阵波澜,产生强烈的共鸣。

内容提要

  

    从2004年7月开始,《三晋都市报》编辑部推出了一个精心策划的新栏目——《新闻故事连载》,重点经营,倾力打造。这一新的新闻文体,从稿件内容来说,撷取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精彩素材,选择故事情节曲折、戏剧成分浓重,具有新鲜生、贴近性、冲突性和可读性等多方面要素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进行加工;从写作手法来说,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某些写法,兼容通讯、特写、散文等文体的特点,真实、生动、警世、感人,成为《三晋都市报》新闻策划中的一枝奇葩,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目录

人间传奇
  沁县孤儿跨越中日两国的传奇人生
  遇害72年后故乡拥抱蒙尘烈士
  回首当年我给白求恩当助手
  运城一残疾女孩留学挪威又考上美国一流大学
  656万元彩票故事,他跟总书记合影
真情无价
  母亲省城当保姆  寒门走出两名研究生
  “双胞胎”32年团圆记
  无臂女孩双脚弹响传奇爱情
红颜血泪
  “三奶”杀“二奶”奇案
  10天,16岁少女辗转三省遭拐卖
  女人啊!千万别学我做“二奶”
  她把公安局长告上法庭
人情冷暖
  “金手指”到“浪子金”的戏剧人生
  中阳老妇临终前:“我想见养女一面!”
  500万份启事花费50万元9年寻子悲剧

前言

  

    《新闻故事连载》之外的故事
    (代序)
    冯印谱
    《三晋都市报》由2003年的周一刊逐渐改版为周五刊后,从2004年7月5日起,编辑部推出了一个精心策划的新栏目——《新闻故事连载》,此后重点经营,倾力打造,每天一章每周见报一期,至今已刊发130余期,已然成为《三晋都市报》一个自主创新、富有鲜明特色的品牌栏目,在全国琳琅满目的纸质媒体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期间,这一报苑中的“非常规武器”,宛如一束傲然怒放、娇艳夺目的玫瑰,成为《三晋都市报》诸多新闻策划中的一枝奇葩,逐渐地扩大了《三晋都市报》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新闻故事连载》这一新的新闻文体,从其稿件内容来说,是撷取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众领域的精彩素材,选择故事情节曲折、戏剧成分浓重,具有新鲜性、贴近性、冲突性和可读性等多方面要素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来进行加工;从其写作手法来说,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某些写法。兼容通讯、特写、散文等文体的特点,并精心制作新闻标题;从其刊载形式来说,每期分为5章(个别有突破),每日见报一章,每章2000字左右,往往在每一章末尾留有悬念以吸引读者阅读,并配以新闻图片和插图,使版面图文并茂,以增强阅读效果。
    我们本着上述理念和要求精心制作每一期《新闻故事连载》,意想不到的是,在刊发过程中,不仅文章本身受到读者关注,而且还引出一系列故事外的故事,试举几例。
    《沁县孤儿跨越中日两国的传奇人生》一文,报道的是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曹石堂的事迹。单看这期故事的引题:“侵华日军收养他长大,阎锡山曾资助他学费,毛主席翻译是他前妻,中曾根首相赠他书法”,就足以窥见曹石堂先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了。因为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这期新闻故事连载我们破天荒撰写了10章,于2006年4月17日开始连载了两周时间,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2007年1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容和平先生跟曹石堂教授前往日本立教大学访问前夕,思来想去,特意请三晋都市报社把刊登该新闻故事连载的两周报纸装订成册,作为他们此行的特殊礼品赠送给立教大学(曹石堂教授曾在立教大学学习)。访问期间,立教大学经济学部部长收到这份礼物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要把该新闻故事连载译作日文后作为珍贵资料保存。《三晋都市报》因《新闻故事连载》首次跨出了国门。
    2006年1月3日,《三晋都市报》刊登了一期新闻故事连载《无臂姑娘双脚弹响传奇爱情》,独家报道了山西省残疾女子罗风枝的传奇故事。罗凤枝出生后即遭父母遗弃。被养父母收养长大。小学四年级时她就给省长写信为修建太旧高速公路捐献出自己的压岁钱,在中专读书期间无意间用脚趾发送手机短信。结果赢得了一份纯真的爱情。此稿一见报,省内外众多媒体争相循着我们的线索采访报道罗凤枝,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家庭》栏目,江西电视台《传奇故事》栏目,云南电视台《家长里短》栏目等,先后与本报联系采访罗风枝,其中央视采访制作的罗风枝专题片标题为《足尖上的爱情》。众媒体的关注使罗凤枝一时间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人物。中国网通山西分公司领导看到本报关于罗凤枝的新闻故事连载后。深受感动,特意将她招收为公司员工,并给其安排了可以在家中办公的特殊岗位。此后,本报视线一直追踪着罗凤枝,直到2007年9月2日她生下一个男婴,本报及时作了独家报道。
    2006年1月16日,《三晋都市报》刊登一期新闻故事连载《娶“错”了媳妇嫁“错”了郎?》,内容报道的是省城一位叫柳娟萍的女士,因为存续了18年的失败婚姻让她焦头烂额,想要离婚,丈夫不同意,法院一审也不判离。紧接着下一周,《三晋都市报》又刊登了另一期新闻故事连载《“人财两空”错在恩爱男女没领证》,内容报道的是山西大同一位叫于爱民的小伙子,在西安搞传销期间跟一位山西姑娘相识相爱了,两人回到大同后,在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下举行了婚礼,女方怀孕后跑回娘家生孩子再不露面,于爱民寻妻不着落了个人财两空,找到当地司法部门皆以没领结婚证为由不予受理。没料想到了2007年3月,这两期《新闻故事连载》的男女主人公于爱民跟柳娟萍,竟一同找到同时采访过他们的本报记者邢爱田,告诉其一个惊人喜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他俩经过一年时间的了解相处相爱了,特来邀请邢记者做他俩的媒人。这真是“婚姻波折见诸报端,同病相怜相见恨晚。本报报道搭桥牵线,有情男女互诉爱恋”。于是《三晋都市报》3月23日又刊登了特稿《巧!本报两篇新闻故事连载促成一对恋人》,对此事作了进一步的报道。
    一个叫吴保胜的男子被打成了“右派”,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女儿奶汝送给山西省中阳县农民郑二娃夫妇抚养。郑氏夫妇后来生下一女一男,但仍视奶汝如亲生。1974年,流落到内蒙古的吴保胜将已长成大姑娘的奶汝接到了自己身边。此后音信全无。郑二娃屡上内蒙古寻找养女均空手而回。养母王改英晚年身患癌症,十分渴望能见养女一面。于是,我们采写了一期新闻故事连载《中阳老妇临终前:“我想见养女一面!”》2006年10月9日开始连载。想不到稿件第一章见报当天凌晨,王改英就不幸去世了。当时编辑部有的同志提出此稿原本想帮助养母找寻养女,现在既然养母去世了,再连载下去就没意义了,应当中止。我们编委会研究认为,王改英虽然去世,但继续刊登此稿更具有悲剧意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于是决定连载继续刊登,并在第二天的第二章末尾注明王改英去世消息,她的儿子希望姐姐奶汝能赶回来参加养母的葬礼。果然,第三天,太原一读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说他一直关注着这期《新闻故事连载》,他知晓奶汝的内蒙古地址,一定设法将此事告知奶汝。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奶汝在一个月后终于赶回中阳,跪倒在养母坟前大放悲声,痛悔异常。我们的记者随即又作了后续报道,在读者中引起更大的反响。
    两年来,《三晋都市报》刊登的《新闻故事连载》引发的故事不胜枚举。比如《她把公安局长告上法庭》一稿连载的那几天,《三晋都市报》在故事发生的当地,复印的一章《新闻故事连载》竟然卖到一元钱;《女人啊!千万别学我做“二奶”》一稿见报当天,当事人的妻子气势汹汹给编辑部打来电话,声称稿件中“二奶”说的都是假的,扬言要状告报社。我们答复她,记者的采访翔实有据,你说她说的是假的,你把你的“真的”版本拿来,我们同样予以刊登,结果她再也不吭声了……
    《新闻故事连载》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效应,说明了每期《新闻故事连载》都能真实地反映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直面现实,秉笔直书,或弘扬正义,或讴歌文明,或鞭挞丑恶,或针砭时弊,在读者心中激起一阵阵波澜,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充分证明《新闻故事连载》是一种贴近读者、可读性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闻文体,我们将会更加精心地呵护浇灌这枝奇葩。
    感谢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慧眼识珠,将《新闻故事连载》其中一些精彩篇章结集出版,让更多的读者来分享这道盛宴美餐,这于新闻事业是做了一件传播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好事,在此,我代表三晋都市报社委会和编采人员对他们的辛苦和努力深表谢意!
    (作者为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
    2007年11月29日写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