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贸易经济

马云十年(马云与阿里巴巴的光荣与梦想1999-2009)

  • 定价: ¥29
  • ISBN:978750861666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05页
  • 作者:张刚
  • 立即节省:
  • 2009-09-01 第1版
  • 200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的日子,也是马云45岁的生日。本书作者通过多年来与数十位阿里巴巴高管、员工以及马云朋友的深度访谈,试图对阿里十年的历程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全面揭示马云成功的秘密。
    马云所谓的“敏锐直觉”到底来自哪里?马云是如何管理并利用其人脉的?阿里巴巴10年来为何没有建立起“职业经理人文化”?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突然政变”,其真实原因是什么?……外界的诸多疑问,本书将一一剖析。
    最关键的是,本书不是一本神话,它是一部正史,关于马云,关于阿里巴巴,关于这十年。

内容提要

  

    1999年的春节,马云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后面,连比画带说,向他的同伴进行了一次3个小时的“演讲”。这距离他的上一次“演讲”已过了4年,4年前,他还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老师。做世界前10名的网站,做一流的电子商务,听众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凭这十几个人,凑来的50万人民币,怕是“打死也没有人相信”。
    2009年,阿里巴巴十周年,期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而马云也已经45岁。他用充满活力和梦想的十年,改变了全球互联网的格局,创造了电子商务的奇迹,成就了数干万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梦想。
    本书作者多年来一直跟踪采访马云和阿里巴巴,与数十位阿里巴巴的高管、员工以及马云的朋友进行过深度访谈,试图在这本书里对阿里十年的历程进行全景和深层的展示。
    本书不是人云亦云的马云神话,而是以平实的视角,依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读者娓娓道来那些关于马云与阿里巴巴的光荣与梦想。

媒体推荐

    马云版的“光荣与梦想。。做人,做事,做秀,过去十年间,马云搭建起了庞大的阿里帝国,并构建起了电子商务生态链。此书从时代背景及商业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独辟蹊径。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 唐骏
    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马云的成功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如果马云能成功,那么80%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如果深入了解了马云式成功的时代背景,相信许多人还将深悟时势造英雄的真谛。本书的价值即在于此。
    ——搜房控股董事长 莫天全
    首度将马云及阿里巴巴放在中国经济“黄金十年”以及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中,这里不仅有马云神话,更有作者倾力打造的阿里正史。
    ——西洋集团董事长 周福仁

作者简介

    张刚,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即“转行”,进入《济南时报》,自此开始传媒生涯,期间,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晚报类)、全国消息大赛二等奖。4年后北上,辗转《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时报》、《经济观察报》等媒体,后任商业杂志《中国新时代》执行主编、《中国企业家》总编室主任,《英才》执行主编。现为《环球企业家》专题研究部总监。

目录

前言:新危机时代
1 即使跪着活,只要活一天,我们就赢了” 坎坷创业:1999~2000
  背景:那个年代
  “十八罗汉”创业
  “贵人”孙正义
  国际化冒险
  【人物素描】“老榕”王峻涛
2 “我们必须要赚一块钱” 艰难发展:2001-2002
  背景:圆梦时刻
  “阿里妈妈”关明生
  “一块布,一块钱”
  【人物素描】“好人”宫玉国
  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
3 “让我们共同为她祈祷” 扩张版图:2003~2004
  背景:悲喜交加
  “非典时刻”
  “激情淘宝”
  惠特曼的“脚踝”
  阿里“嬗变”
  【人物素描】“京派男人”杨镭
4 马云写给阿里巴巴员工的道歉信 “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
  收购迷雾:2005~2006
  背景:冒进之年
  把惠特曼“拖下水”
  结盟“酋长”
  雅虎中国这七年
  “中途领养的孩子”
  再度南归
  【人物素描】“007”李煜耀
  2006年是我最痛苦最艰难的一年
5 “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寒冷” 分享年代:2007-2008
  背景:狂热年代
  “Dr.Doom”的预言
  忽然高调
  “马云式”冲顶
  “罗汉”归去
  淘宝“淘金”
  中国雅虎变道
  “让我们过冬吧”
  【人物素描】悲情吴鹰
  冬天的使命
6 尾声:“千年以来一直在忽悠” 2009~
  背景:不应退后
  “铁娘子”狙击
  “阿里帝国”
  我的残酷决定
  我想今天再忽悠一把
  我最想写的是《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前言

  

    新危机时代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联交所,从不缺乏见证财富神话的机会,当然,还有金融危机对财富以及秩序的扫荡。
    2007年11月6日,“阿里日”。
    “恭贺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上市”——一行醒目的绿色大字定格于大屏幕上。台下,数百名记者在嘈杂声中耐心等待。
    终于,神情略显凝重的马云在阿里巴巴高管团队的簇拥下入场,一行人一字排开。立时,镁光灯闪烁,人声鼎沸。
    10点钟,阿里巴巴(1688,HK)开始挂牌交易,开盘价每股30港元,较发行价每股13.5港元大涨了122%:收市价为每股39.5港元,比发行价涨出192.6%;全球发售集资总额为131亿港元(约合17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准确地说,阿里巴巴当天以260亿美元的市值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并创造了冻结资金第一、当天涨幅第一、香港股市市值最大的网络股等多项纪录。
    “今天是令人兴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在刚才这一分钟,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在摄像机以及蜂拥的媒体记者面前,37岁的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如是开场。当然,这个素以“职业”而闻名的前百安居中国区总裁,自身显然也有理由兴奋,光算马云给出的4 825万股股份,他的身家已经超过了14亿港元,要知道,他加盟阿里巴巴才351天——尚不足一年。
    当一位女记者高喊着问道:“马总,你觉得这个股价合理吗?”站在卫哲身边的马云发自内心地笑了,他说:“这个价格是很合理的,证明了我当初的判断。”
    接下来,阿里巴巴一行人不断地跟各种人合影,不断地被媒体围追,时而举杯共祝,时而谈笑风生。43岁的马云极其兴奋,更是可以理解的。8年来,这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浙江男人,一直在争议和质疑中坚持,他狂,他疯,他口若悬河,他四处奔走,他忍辱负重,他凌厉出击,他果断收缩……他付出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这是一场”马云式”的阿里巴巴”财富盛宴”。
    “人人都爱IPO!”激动人心的大幅海报,早已铺天盖地地贴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阿里巴巴总部,4 900名员工(占全体员工的70%)都将分享此次IPO的财富盛宴,区别仅仅在于——是成为千万富豪还是百万富翁。当然,如果你加盟足够早、功劳足够大,你的身家还可以过亿,早期包括马云在内激情创业的“十八罗汉”(18位创始人)即属此列。
    “十八罗汉”中,除了身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之外,为外界所熟悉的,还有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金建杭、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阿里巴巴首席人力官彭蕾(孙彤宇的妻子)。不为外界熟悉的则包括:原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现阿里巴巴顾问张瑛(马云的妻子),阿里妈妈总经理吴泳铭,支付宝产品部总监盛一飞,阿里巴巴B2B中国市场运营部产品规划师楼文胜,淘宝网用户体验设计总监麻长炜,支付宝市场运营部总监韩敏,阿里巴巴执行董事、B2B网站产品发展资深总监谢世煌,阿里巴巴执行董事、副总裁戴珊,阿里巴巴资深经理金媛影,阿里巴巴总经理助理蒋芳,阿里巴巴技术部周悦虹,阿里巴巴资深总监师昱峰,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饶彤彤。
    这18个创始人,终于在8年后见证了共同的巅峰时刻,并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午餐时间。伴随着股价一路上扬,人们的兴奋仍丝毫未减。
    但是,酒正酣,饭正香,言正欢,意正浓,其他17位创始人却突然被马云召集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里。
    “现在,公司进入最危急状态!”他宣布。
    大家不由得惊呆了。多年来,他们早已习惯了马云的“逆向思维”,甚至“故弄玄虚”、“口出狂言”,但是,在这样一个日子,宣布这样一件事,无异于一盆冷水浇向了熊熊火焰。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几乎是7年前的一幕的翻版。当时,创立一年多的阿里巴巴跟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发着“高烧”,但在第一届“西湖论剑”之后,马云宣布公司进入了最危急状态。
    最危急状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阿里巴巴要依靠IPO当天融到的巨额资金,来支撑着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阿里巴巴的近万名员工,则是在IP03个月之后的员工大会上,才亲耳听到马云言之凿凿地疾呼:“冬天要来了,我们要准备过冬!”8个半月之后,2008年7月23日晚间,马云旧话重提,发布了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号召阿里巴巴全体准备“过冬”。
    当然,即便在当时,马云的说法并非无迹可寻。
    2007年年初,花旗集团高级副总裁威廉·罗兹(William Rhodes)就曾预测称,”次贷危机即将到来。”话音未落,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就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员54%,这家公司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的债务束手无策。此后的7月10日,标准普尔降低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为之大幅震荡。8月5日,最早受到次贷风暴冲击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解除了其联席总裁沃伦·J·斯佩克特(Warren J,Spector)的职务,3天后,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倒闭。
    自此,次贷危机迅速席卷了华尔街,高管黯然下课的故事屡见不鲜:10月27日,素有“魔鬼总裁”之称的美林证券CEO斯坦·奥尼尔(Stan O'Neal)“决定马上退休”。而就在阿里巴巴IPO的两天前,58岁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CEO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也黯然辞职。
    当时,更多的中国人只是认为,这些都是“别人家的故事”,隔岸观火,看看热闹,是可以的。但是,这些与我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大洋彼岸的事,能跟中国联系起来吗?在马云看来,当然能。
    马云似乎天生就比别人嗅觉敏锐。这种嗅觉是从哪里来的呢7在早期即追随马云并曾做过其助理的金建杭看来,马云尽管没做到“读万卷书”(事实上他只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但却做到了”行万里路”,而且,游走于全球的马云,经常接触的都是世界顶尖的人物,从他们那里,他可以获得别人无法获取的信息,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
    马云对“红顶商人”胡雪岩也颇为推崇。胡雪岩曾说过,“如果你了解一个县的情况就可以做一个县的生意;了解一个省的情况就可以做一个省的生意;了解天下的情况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这让马云一直铭记在心。所以,他努力使自己具备“了解天下”的能力,在视野上要“看全球”。
    此外,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中,外贸占据了大头。一个网络平台,“环球同此凉热”,一点不假。当次贷危机逐渐蔓延、演化并冲击到实体经济时,海外贸易随即萎缩,B2B业务量注定也随之下滑。据说,马云早已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并暗自观察了很久。
    即便是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的香港联交所,也曾让马云感觉到丝丝寒意。因为就在半年前的4月20日,碧桂园(02007,HK)挂牌上市。那同样是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造富神话:IPO发行24亿股,融资148.49亿港元,创下中国内地房企融资额的最高纪录。神话的主角,则是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26岁的她持有碧桂园发行后总股本160亿股中的95.2亿股,以收盘价计算,市值达到了692亿港元;若按当年碧桂园最高股价(14.18港元/股)计算,杨惠妍所持股份市值则接近1350亿港元。
    不过,让马云瞠目的不在于年轻女富豪的身家,而在于碧桂园的估值居然是按其土地储备来计算的——根据招股说明书,碧桂园上市前的土地储备已达1870万平方米。那些毕竟不是已经盖好的房子,拿到了土地就能引发狂热追捧,难道不是另一场“圈地运动”?这难道不可怕吗?
    种种迹象,让马云最终在2007年5月下定决心,尽快让阿里巴巴上市,这比原定的2009年提早了两年。而这个决定的意义之重大,人们只有在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能看出来,彼时,金融危机已经令全球战栗。2008年11月,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CEO邓肯·尼德奥尔(Duncan Niederauer)在其第三次中国之行时甚至建议,现在绝非赴美上市的好时机,他建议中国企业等等再说。
    不过此刻,身为雅虎创始人兼CEO的中国台湾人杨致远,却是另一种心态。1997年年底,29岁的杨致远结识了当时为外经贸部(2003年3月10日,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合并为商务部)开发官方网站的马云,10年了,他终于可以凭借当初的一笔投资——以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股份,并成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而获得天价回报了。
    他真的需要这些钱。
    这个一直喜欢别人称他为“雅虎酋长”的人,在2007年6月19日刚刚出任雅虎CEO,他取代的是大名鼎鼎的特里·S·塞梅尔(Terry s,Sernel)。塞梅尔之前任华纳兄弟公司联合CEO、董事会主席,一干就是18年,直到2000年4月17日接手雅虎。自称对互联网兴趣颇大的塞梅尔,很长时间里连收发电子邮件都不会,所有邮件都要请秘书打印出来才行,但是,7年时间里,他执行的期权总额却高达4.5亿美元。“七年之痒”的意外结果却是——雅虎几乎彻底被边缘化了。不过,杨致远接任后出台的“百日战略评估”计划似乎效果不佳,高管纷纷离职也让他备受质疑。
    幸好,4个半月以后,机会来了。自阿里巴巴宣布上市消息之后,到10月底,雅虎股价已至少上涨了26%,创下52周以来的新高。信心陡增的雅虎,还以基础投资者的身份买进了价值7.76亿港元的阿里巴巴新股。
    实际上,此后一段时间,杨致远仍将受益于这笔投资。2008年4月22日,雅虎公司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受旗下的阿里巴巴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的推动,公司净利润约为上年同期的3.8倍,达到5.42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约9%,达到18,17亿美元。说简单点,阿里巴巴上市为雅虎带来了4亿美元左右的利润增长。但这并非“救命钱”。造化弄人,一年以后的2008年11月18日,杨致远在一片嘘声中下台,重新做回了“雅虎酋长”。
    不过,跟杨致远相比,体验了激情上市的阿里巴巴的几位高管,似乎更为“不幸”,他们更早地体会到了“赋闲”的滋味。上市仅仅48天后,阿里巴巴即宣布了旗下各子公司高管人事变动的消息: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李琪(2000年加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炯(2000年加盟),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李旭晖(2000年加盟)陆续辞去现任职位。
    一时间,外界风传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更有甚者,称之为“过河拆桥”、“内讧”……种种说法,不一而足。但阿里巴巴回应称:这是一次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
    不过,外界的反应也许过度了。即便真的是“杯酒释兵权”,此举也属于一个组织安置老员工的正常行为。而且,这显然不是”再次证明了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掌控能力”那样简单——尽管自2005年以来关于马云“卷铺盖”的传言及揣测几度盛行。事实上,宋太祖赵匡胤在一千多年前精心策划的那场“著名饭局”,简直充满了经营智慧。历史上,因功高震主而获罪甚至殒命者不计其数,但是,若让久经沙场的老部下换一种生活方式,或安于享乐,或再寻出路,则要人性化得多。退一步来看,既然可以“释兵权”,当然也可以再”赋兵权”,优秀的企业家自然能进退自如,调度有方。
    只不过,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