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文 化 > 文化事业

妖娆世纪(精)/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定价: ¥50
  • ISBN:9787108033819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页数:517页
  • 作者:曾焱
  • 立即节省:
  • 2010-01-01 第1版
  • 2010-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妖娆世纪》是《三联生活周刊》在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编辑的一本文集。《三联生活周刊文丛》中所收录的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该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本书收录了《谁比谁走得更远?》、《苏菲·玛索们的中年危机》等故事。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文丛》中的《妖娆世纪》分册,收录了《当弗洛伊德遇上玛丽》、《坚硬的童话》、《“美女政治家”》、《关于“埃尔夫案”:一本令人坐立不安的书》、《电影的杜拉斯》、《塔玛拉》、《梦露之痒》等文章。

目录


NO.1  没有归属的缪斯
  唯有米勒,她在过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生
  像皮亚芙的歌声一样忧伤
  “卡瓦尔达现象”:不过需要抚慰
  最后一个沙龙女主人
  谁比谁走得更远?
  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恶感
  绝望的不是主妇
  身体隐私其实是不存在的
  确实没什么要紧
  畅销50年的“忧愁”
  玛丽·洛朗森和她那些决定性的相遇
  苏菲·玛索们的中年危机
  哭泣的多拉
  没有归属的缪斯
  当弗洛伊德遇上玛丽
  坚硬的童话
  “美女政治家”
  关于“埃尔夫案”:一本令人坐立不安的书
  电影的杜拉斯
  塔玛拉
  梦露之痒
  像她们这样美丽的女子
  西西里岛上的“梅丽莎”
  船王的女人
  吕克·贝松女郎
  上帝创造这样的女人
  18世纪的“时尚受害人”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
  中年爱情事件
  世界上最有钱的那个女孩嫁了
  三个女人的爱情伤城
NO.2  文化的弥撒
  卢浮宫的虚拟和现实
  巴黎又要“装修”了
  脆弱的遗产
  它可能是空前的,但却无法绝后
  “我真该穿上燕尾服”
  在我身上,有某种令人过敏的东西
  美好年代
“若干个可能的我,而不是现实的我”
  龚古尔奖百年是非
  文学场上“红马甲”
  写作的流浪
  黑色写作
  古老手工的光荣和梦想
  相信他们的话吗?
  到底谁杀死了帕索里尼?
  再现福柯的最后时日
  凡尔纳船长的已知和未知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
  一个人的景观
  新生代大亨吕克·贝松
  陪一座城市在电影中回忆
  第四个查泰莱夫人
  喜剧之王
  动物影片和“伪纪录”争论
NO.3  欲望画室
  欲望画室
  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在21世纪等待戈雅
  谁的毕加索?
  达利的世界“血比蜜甜”
  塞尚关键词
  欲望照进现实
  生而为雷诺阿
  两代人和毕加索的一幅画
  无人认领的名画
  名画的身份难题
  半个世纪的藏画官司
  艺术品大盗
  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
  博物馆里的赝品
  《蒙娜丽莎》搬家
  在画框之外
  隐藏的穿越指向内心
  寻找维米尔
  沿着偶然之线
  布勒松和世界的距离:50mm
  杜瓦诺的巴黎
  有一种观看,我们已经陌生
  “G”的妖娆世纪
NO.4  时尚浮世绘
  有一种传奇来自破坏
  天体主义和娱乐至上
  欧洲火车怀旧
  超级富豪买房经
  蒙田大道浮世绘
  微观城堡地理
  新公社住宅运动
  以时尚的名义思想
  商业广告的“男色”时代
  名人“粉红立场”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
  餐厅革命也疯狂
  全世界“御厨”的光荣与梦想
  巴黎美食“后现代”
  美女爱名马
  左岸
  美丽、疯狂、死亡
  挂在墙上的垃圾
  破译家谱秘密
  爱情关键词法拉利
  明星家谱
  波尔多夏季城堡之旅
NO.5  政治也有私生活
  美食主义的谋杀?
  对不起,我要说出你的秘密
  “非暴力不合作”选美事件
  要漂亮还要闭嘴
  他曾经试着爱过
  法国“新闻联播”换人事件
  拿总统说事
  电子车票的“间谍嫌疑”
  警察局的隐私报告
  另一种人道危机
  小说背后的杀婴事件
  王室的麻烦又来了
  失意的跨界明星
  蒙帕纳斯塔的噩梦
  巴黎自行车的反汽车生活
  现代版《基督山伯爵》
  凡尔赛宫的“美容”诉讼
  现实版《越狱》
  世界上最笨的贼?
  富人和更富的人,选谁?
  为你立传,与你无关
  陈年旧案和密特朗总统八卦
  总统的激情和权力
  生财谁更有道?
  “水土不服”的性感
  漂亮者未必生存
后记

前言

  

    曾焱是湖南人,却没有我印象中湖南人的性格。我印象中的湖南人离不开辣椒的影响,性格外向者多,而曾焱,起码一直给人以温和的外表。她2002年到编辑部,至今已经7年过去,7年里,似乎未曾听过她大声说话的声音。7年如一日,她的嘴角似乎总带着那么一丝浅笑,什么时候都是抬起眼睛、昂首挺胸往前走的高兴模样。她是编辑部里少数让你省心的人之一——从不为自己争什么,你交给她去做的事,她似乎都能设法体会到你的要求,然后按你的要求去做好。每周选题会报出的选题,在要求发稿的前一天,她总能准时发到你信箱里,稿子写得干干净净,几乎无需有什么修改。逢到版面因种种意外情况空缺,给她打个电话,她会迟疑一下后答应:“成吧。”按时就能交上。她不需要你来督促,等你觉到她需要更新突破的时候,她自己往往先把更新完成了。由此我就觉得,她是把紧张地做功课隐藏在身后的那一类记者,我喜欢她表面不动声色的游刃有余。
    曾焱到《三联生活周刊》时,周刊办公地还在安贞大厦。她在法国留学了两年,算是李三之后,到编辑部的第二个“海归”。那时周刊有个国际部,负责人是只要聚餐见酒就醉的吴晓东。吴晓东当时最得意于他的部下不是“海归”,就是拥有北大、清华硕士以上学历。曾焱在周刊试用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2002年第47期的《法国:街民的愤怒和妓女的愤怒》,说法国妓女抗议时任内政部长萨科齐之事,这也是话题这个栏目的开栏作。这个栏目开栏时,每篇文章仅一页篇幅,乃使用国外媒体资讯的夹叙夹议。这一期这个栏目,还刊登了陆川弟弟陆丁写的《约会强奸:同意与自由同意》。陆丁是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能产生深邃思想,却每每都彻夜难以成文。曾焱则似乎一开始就写得轻松,在试用期,她署名贾淼,真假水火,有趣地倒了个儿。
    2003年2月17日出版的第7期,她和孟静一起,正式成为周刊记者。在排名上,她破格跳了排序,排在时任经济部记者程磊之后,这实际已经考虑到了她在试用期发挥的作用。
    曾焱在周刊这7年的贡献,以我看,首先是确立了她自己在话题这个栏目中的位置。话题这个栏目从2004年起从原来的每篇一页扩充为两页,说实在,主要是考虑到她从主观上已经扩充了其容量。这个栏目开办后,起先一直在社会、文化之间徘徊,因为曾焱自己的倾向,才确定归位于文化,专门关注文化、艺术领域。在刊物结构上,我一直是因人制宜,这个栏目可以说是因曾焱而成。2005年起,李孟苏也固定下来加入、丰富,增加了可读性。曾焱着重关注法国,李孟苏着重关心英国;她较多关注艺术领域,李孟苏较多关注媒介领域,这个栏目由此就成为了文化部分之首。
    曾焱自己说,她在话题这个栏目中完成了留学法国两年后,站在彼岸,对法国文化精神、浪漫气质更深入的寻找。这真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过程——留学期间,是对法国浅表印象的累积;而从这个栏目的一个个兴趣点出发,她却开始不断深入法兰西气质的肌理,延展了她与这个国家的关系。这些兴趣点,本来都建立在一个个她好奇的女性传奇之上,她们是画家、影星、作家、思想家,这些传奇都因这些女性背后的男人们的影响,男女关系左右了女性的情感遭遇。她所关注的女性,比如波伏娃、萨冈、卡拉斯、米勒,面临着不同的情感困境,曾焱在叙述她们的传奇时,强调的是她们对情感追求的不遗余力,她显然充满热忱地在歌颂与向往她们那种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忘我地追求的自由精神。她认定此即是法国气质中的浪漫亮丽之处,她的话题常常就建立在对这亮丽的瞩目与致敬之上,这构成了她文章中的看点,超越了卿卿我我的明星八卦。
    这些女性情感传奇背后,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家的文化生态,要深入了解这些传奇的质地,就必须深深地潜入这广阔的文化背景。那是一个接一个很专业的艺术领域:绘画、音乐、文学、哲学,一个个领域都莫测高深,不能进入这些领域,就无法深入体会到这些艺术家的情感与精神境界。曾焱的好处是一切从趣味出发,而非靠概念来支持她的积累。她从绘画开始进入,只要有到欧洲的机会,就有计划地一个一个画家,通过展览馆、遗留的生活痕迹去寻找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寻找,自然就扩充了她的视野,扩充了叙述的容量。在周刊,我一直在坚持一种观点,我始终认为,在大众文化消费越来越拥抱轻薄化信息繁衍的今天,总要有人来反抗这种轻薄化,通过从厚重到坚硬的积累,给搜索引擎提供一些可能深入搜索对象肌理的新的成果。我希望周刊的有志者都来参与这种求索中的积累,而非为信息垃圾发酵而沾沾自喜。发现与搜求新的成果,可能要付出较多成本,在我看,那是依靠微弱的烛光去一点一点照亮的一个漫长而孤寂的隧道,躬身其中,会坚持以一己之力前行而无止境,就永不会产生一叶障目的错觉。
    令我欣喜的是,在周刊,有越来越多人认可了这样的价值观,曾焱就是其中之一。我能感觉到,她在通过每一个机会,不急不躁,一点一点地通过每一篇稿件求索;依靠着这种求索,又不断积累与扩展着她自己的知识含量。这种潜心投入的过程,可能舍弃了很多桨声灯影、觥筹交欢、耳鬓厮磨,但宁静致远,减少的是在轻漫中的消耗,获取的是越来越沉着的自信。在周刊,有时与同事们议论,总感叹曾焱哪怕是表面可持续的稳重之难得——始终我行我素,似乎很难有任何因素可能撩拨她产生轻浮,连续7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定与她一直在不懈积累着的能量成正比。
    我一直觉得,一个记者的潜力,在于对加法的寻找过程。就事论事地采访、按照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完成稿件、一个又一个采访机械性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选题,往往是压榨自身的过程,是减法而非加法。加法是有意识去充实自己,不仅把每一选题、每一采访都纳入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且通过对这些具体选题操作的思考,使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积累越来越丰厚,在此基础使认识越来越清晰的过程。曾焱这几年的努力,我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方向。她的好处是一直不满足于现状,2004.年底,周刊在面临一次发展模式思考后,选择了不做子刊,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做一本容量最大的综合性周刊的发展道路。2005年改刊后,增加了投资理财、收藏、健康等很多实用性栏目,她主动要求在继续写话题的前提下,负责收藏栏目的开拓。这意味着经常每周要同时做话题与收藏两个栏目,发稿量从每期2页变成4页,工作强度成倍地增长。这种压力,她很快就转换为一种动力,使这个新栏目变成扩展自己的手段——对专家的采访成为求教过程,开拓与收藏界各方面的联系,成为帮助深入各领域的资源。待收藏这个栏目产生了口碑,她又开始主动做一些更厚重的文章,比如参与封面故事的操作。她把踏实走的每一步,都变成一个新的起点,而且紧紧联系着自己的求知欲与兴致。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她是善于经营与管理自己,当她的无心变成有心,就似乎一切都在她对自己的塑造之中。
    由此,岁月荏苒,一晃7年过去,回头与入职时的国际部同事比,忽然就发现,曾焱成了相对最有收获者——许多浮表的成就其实都会被时间所销蚀,最后能证明的,唯有这些能留存下来的文字。而这些文字仅是曾焱在话题栏目耕耘的成果,在它们出版之时,她在收藏栏目的文字又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累积。在我看,她是把工作与自己的爱好、趣味、追求轨迹串联在一起,在其中孜孜以求、津津乐道,它们构成了她的幸福精神生活。能被这样的精神生活滋养的人,总是幸运者。
    是为序。
    2009年11月27日

后记

  

    每到周末,平时热闹的MSN会变得安静,冷不丁蹦达上来的通常只有我们周刊同事,而且多半会在线上直到凌晨两三点——星期天是周刊的截稿期限,朋友们召集吃喝玩乐的周末,就变成我们码字熬稿的时光。这样颠三倒四“自绝”于大多数的日子过了6年,收进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是这么写成了白纸黑字。结集这本书,有机会把2004年以来在周刊“话题”栏目刊发的文章拢到一起,做了一次整理。再读这些曾经在无数周末折磨过我的“作文”,我突然有一种庆幸甚至感谢:在周复一周的发稿催迫之下,懒惰的我居然也写了这么多,将近200篇,40多万字。
    “话题”基本要求是每周写写国外发生的有意思的事。至于什么是“有意思”,就基于记者各自的品好和观察角度了。我认为它比较像周刊的餐后甜点,可以给读者增加一些可读的趣味,相对个性化的视点。同事李孟苏写英国多,我被分配关注法国。在巴黎读书那两年,因了惰性,没有写过什么。来周刊工作后写的这些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倒像是一份延滞了的追记。在有了空间上的距离之后,当年那些让我感兴趣的人和事,经常会因了报刊上的某则新闻而重新变得具象,被写进“话题”作文。这几年因为工作关系也时不时去国外采访,见闻也成为其中一部分内容。
    主编对稿件的要求是苛刻的,苛刻到他在发稿日打来的电话有时会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怯于接听。但他某些方面很宽容,比如放纵我们在文章中张扬个人趣味,尽量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面走得更深一些,不至于太浮皮潦草。“话题”这样类型的稿子,不是采访报道的类型,可又没被放进专栏,在周刊内外便一直有些争议。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常受这种争议的困扰。写“话题”,我求好看。我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充满探究愿望的讲述者的位置,就像和朋友每周一次聊天,事先打探到一些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去看背后究竟还有什么是别人所忽略的细节,再以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来。
    最初两年我关注的话题有点杂乱,大约从2005年开始,比较多地集中到了文化和艺术方面。也并非文化和艺术本身,更多是置身于其中的人,人的命运,命运中那些起承转合。我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比较着迷,尤其是生活其中的那些充满生命张力、美丽的或者不那么美丽但个性极致的女人。记得是在2006年,要写一篇关于纪念画家塞尚逝世百年的文章,看了大量的书和资料,其中对于塞尚夫人的时有时无的描述让我很是好奇,我忽然特别想知道,这个在丈夫画笔下反复出现却始终如同家具一般面无表情的女人,她的内心究竟有多少是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的?最终因为能搜罗到的东西太少,没有能够另成文章,但从那时候开始,我对于这些被诸多伟大名字遮蔽的女性发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过那么多决定性相遇的巴黎。
    她们中有很多人,比现在的女性往真实的内心走得更远更坚持,生活得更有灵魂,不管是对爱,还是对自己。我觉得,这些都远远不是几本所谓女性主义著述就可以说清楚的。断断续续,我写了女摄影家米勒,写了画家玛丽·洛朗桑,还有玛丽·波拿巴、塔玛拉、多拉、维尔莫兰……她们的人生如此悲喜、爱恨交加又充盈着生命的密度甚于男子,她们让我一心生爱慕。这本书里收入的第一部分文字“没有归属的缪斯”,大部分是关于这些女性的话题,也是我自己和身边朋友比较喜欢的部分。曾想沿着这条线索写下去,但2006年我同时开始做另一个栏目“收藏”,2008年后又比较多地参与到国内文化报道,“话题”写得疏懒了很多,这个想法也没有延续下来,但我心里仍希望这可以是以后的一个方向。本书的第二部分“文化的弥撒”,主要是关于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表面看来都发生在法国,其实很多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关联的。在这些文章里面,我试图写出一些新闻本体背后的东西,就像其中一篇文章标题所表达的意思——《在画框之外》。剩下两个部分,时尚和政治,更大成份是写来满足阅读好奇心理的。 对于一个写字多年的人,能够有一本书,印了自己的名字,摆在书店的架上,这是很难抵御的有些虚荣的诱惑。我不知道这些文章对于即将看到它们的读者是否有阅读的价值。让我略微心安的是,那天同事闫琦跟我说,她在审读这本书稿的时候觉得还挺好看。阎琦是我们的主编助理,每期杂志的每篇文章——包括我这100多篇——她都曾经逐字校看过,这是足以让人崩溃的工作量。再读第二遍她居然没有表示读不下去,给我鼓励,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