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别让你的坏习惯毁了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 定价: ¥24
  • ISBN:978753414192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科技
  • 页数:175页
  • 作者:(韩)韩奇娟|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1-08-01 第1版
  • 2011-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可怕的是父母们自己的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自己却没有察觉。其实孩子们也在“看事做事”!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而决定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则取决与每一位父母。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翻版,韩奇娟编著的《别让你的坏习惯毁了孩子》这本书,也会让身为父母的你找到最需要而有效的办法吧。

内容提要

  

    《别让你的坏习惯毁了孩子》由韩奇娟编著,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系列之一。
    《别让你的坏习惯毁了孩子》讲述了:
    过度保护的父母,喜怒无常的父母,冷漠的父母,自我牺牲的父母,控制欲强的父母,打孩子的父母……
    各式各样的问题父母造就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孩子。父母只有认清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寻找力量来化解,才能赋予孩子幸福的一生。

作者简介

    韩奇娟,曾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攻读心理学,在高丽大学获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亚太咨询治疗中心(APCTC)完成博士后课程并进行临床心理学实习。曾担任韩国首尔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科长及韩国国家电视大学研究员,现任高丽大学学生生活研究所下属的好缘心理咨询诊所(www.hoyunclinic.co.kr)法人。著有《愤怒的自我管理》、《享受人生低谷及转折》等书籍。

目录

第一章  我为什么会对孩子发火
  哭闹的孩子
    “请认可我”
    “我也想成为重要人物”
  生气的妈妈
    “妈妈生气了”
    孩子与我有某种特别的联系
    化解传代的愤怒
    在生气的瞬间控制住自己
第二章  父母的性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过度保护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别人也是这样”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产生无能感
    万一做错了怎么办
  喜怒无常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摸不透妈妈的心思”
    看看自己是不是杰克和海德
    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会害了孩子
    “我这么做是为了我自己吗”
  冷漠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无法表达情感的人们
    “总有一天亲生妈妈会出现的”
    “表达情感,到底要怎么做呢”
  自我牺牲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我活着就是为了你们”
    “我不想做拖累孩子的妈妈”
    孩子像个小大人
  控制欲强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强权的父母
    “妈妈事事都要检查,我怕她”
    他们是不是怕孩子有自信
    父母应该放权给孩子
    过度的控制会滋生依赖感
  打孩子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什么叫虐待
    打孩子的父母有三个特征
    没法得到孩子的谅解
第三章  父母不是神
  阴睛不定、我行我素的父母
    只会欺负孩子的父母
    “他们可能也是不得已”
  优秀的父母和不够优秀的父母
    不评判父母是做子女的天职吗
    “我就该挨罚”
    孩子的经验来自父母
    优秀的父母和不够优秀的父母之间的差异
  改写人生剧本
    “我小时候妈妈是什么样的”
    终止传代的“危险”养育
第四章  父母的记忆可能会伤害孩子
  父母是问题的根源
    记忆的力量
    创伤的奇袭
  记忆可以支配人生
    非陈述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在作怪
  父母与孩子的枷锁
    让父母称心
    “你就这样,做不好任何事情”
    不相信自己,也没法相信别人
  我到底为什么会发火
    对过往记忆的执念
    郁积的情绪需要化解
第五章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
  成功的养育
    养育情绪稳定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从父母这面“镜子”中认识自己
    响应孩子的情绪
    世上最好的“镜子”是父母
  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有必要修复关系吗
    第一阶段:与孩子保持距离
    第二阶段:修复关系需要时间
    第三阶段:找到适合孩子的和解方式
    第四阶段:主动与孩子和解
  养育的核心是设定界限
    教孩子判断“可以”和“不可以”
    在出现问题之前设定界限
    理解孩子的负面情感
  做灵活的父母
    关注孩子的内心
    活在现在
    父母的一贯性和灵活性
  放开孩子
    这个年纪本该如此
第六章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该做些什么
  先审视自己的人生
    扭曲的小插曲会毁了整个人生
  包容创伤,正确对待情绪
    童年的创伤会郁积
    情感也是感觉
    “我现在的情感正常吗”
    用感觉熟悉感情
    包容童年的伤痕
    情感和行为截然不同
  养育是一种习惯
    重新培养习惯
    不要用自己的习惯养育孩子
    幸福不是突如其来的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错吗”
    信任是关键
    养育就是为孩子打造后盾的过程
    养育孩子是成长和挑战的机会
后记

前言

  

    有一位女士,因为婆媳关系日益恶化,夫妻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找到了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她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生孩子的看法。虽然我没说过一定要生孩子,可她还是很激动地阐述着她的“孩子无用论”,与我讨论着生孩子的种种弊端。
    当时这位女士最大的问题就是避孕,而从她所说的情况中,我大致可以判断公婆和丈夫对这个问题的忍耐度已经达到了极限。有意思的是,她说她也不是一定不要孩子,只是还没做好准备。
    但是,她没法确切地说出所谓的“准备”到底是什么。而且,刚开始她说自己的童年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她开始不断地强调自己曾经是个“可怜的孩子”。
    她透露说,小时候她和爸爸妈妈分别住在三个不同的房间里,而且都是紧闭着房门,各自互不干扰。妈妈的房间里经常传来法国香颂或者古典音乐的声音,而她则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或者画画。她说,有一次她去朋友家玩,看到朋友家的房门都是敞开着的,心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感觉这家怪怪:的。
    事实上,她的话对我来说也是个冲击。从她的描述中,我发现她小时候就像个“向日葵”,极力想向妈妈这个“太阳”看齐;而长大以后,当自己也将变成“太阳”时,她就会过分担忧“向日葵”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她所谓的“孩子无用论”,其核心内容就是:孩子很烦,不仅浪费钱,而且还浪费父母的时间。我猜想,她小时候很可能就认为自己对父母来说是个“无用”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她从来就不是“宝贝”或者天赐的“礼物”。这样的感觉,在她自己即将为人母的时候,成了她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案例多少有点荒唐,但却能让我们看到父母的形象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
    来到我们工作室的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法正确地认识自我。
    我个人认为,心理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个习惯问题。换句话说,只要改变了习惯,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当然,为了改变习惯,我们首先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根结是什么。如果对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改变习惯只能是个空洞的口号,最终还是会失败。
    所谓的“认识自我”,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这不仅需要我们了解现在的自己,还要了解过去的自己。而在“过去的自己”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父母的形象。
    在我们的人格形成时,陪伴在左右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没法理解父母,也就没法理解童年时的自己;而如果没有童年的自己,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所以,一旦走入了我们的工作室,就免不了会聊到很多关于父母的话题。
    本书中,我用了很多篇幅来描述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这不仅能让我们回忆一下父母是如何养育我们的,而且也能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当父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当之处。读者朋友们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认为,“好的养育”由三个方面构成,这三个方面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是物质及身体方面的养育,就是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衣食住行条件,并为孩子创造一个身体安全不受任何威胁的环境。
    第二,是情绪及心理方面的养育,就是给孩子温暖的爱,让孩子培养自我、自信及渡过难关的勇气。
    第三,是社会及道德方面的养育,就是让孩子懂得判断是非对错,并拥有限制或延缓欲望的自我控制能力。
    反过来,上述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缺失,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不好的养育”。其实,像这样一项一项地罗列出来,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为什么养育孩子会成为一些父母的难题呢?
    有些人会说,可能是因为孩子天生的气质和个性有问题。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些会有所影响,但是请记住,所谓的“养育”,就是要父母们克服孩子的客观条件。
    不会有哪个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生理特性或问题而放弃对孩子的养育,或者只想尽到部分责任。如果把孩子的气质和特性等客观条件放到一边,那么剩下的就完全是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心理不健康其实是个范畴很广的概念,比如,父母有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缺乏成就感,或者人际关系上有问题,或者夫妻关系不和谐,或因婆媳关系而倍感压力,等等;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在经济上与人攀比,或因学历问题而感到自卑,并希望通过孩子来挽回不如意的局面……坦率地讲,在这些情况下,理性和健康地养育孩子是不可能的。
    养育孩子的过程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人格与人格的碰撞。正因为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所以没有人可以一直伪装下去,只能以真实的面目出现。
    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会“原形毕露”。人们常说,只有生养过孩子的人才能真正长大,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如果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会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碰到各种问题,同时也会让孩子经历更多的愤怒、失望和挫折。所以,为了养育好孩子,父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
    比起外在的种种细节,我认为父母内心的健康对养育孩子更为重要。如果父母整理好自己的内心,即使在外在表现上有所差异,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如果父母对自己的人生比较满意,脑子里没有太多的纠葛,就能成为很好的养育者。从某个角度来讲,养育孩子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我希望,各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地理解并整理好内在的自我,不再让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孩子的养育过程。
    韩奇娟
    2006年12月
    于大峙洞

后记

  

    我常常有机会到校外进行各种讲座,在这种场合,反应最热烈、同时也是争论最多的主题就是子女的养育问题。
    为子女的养育问题前来听讲座的大部分都是父母,尤其以主妇居多。她们是最热心的听众,同时也是疑心最重的听众。因为她们都曾经养育过或正在养育着孩子,所以每个人都能对这个话题说上几句。
    同时,她们认为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是专家,并不会比其他任何人差。她们会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状况,对所谓的“博士”和“专家”的观点进行各种评论。
    我不想说我书中的内容就是绝对的法则,但是这些内容并非我个人独断的见解,而是普遍被认可和广泛被应用的观点。也许你会心存疑虑,但我还是希望你能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书中的内容。
    书中出现了不少的理论和概念,其中,我明确地记得出处的地方都标注了相关的人名。但是,我在这个领域的时间不短,有不少知识我自己也无法明确指出是在哪里看来的或者是跟谁学来的,所以就写成了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哪位觉得这部分内容的出处有争议,我先在这里表示道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书中关于脑部结构、功能和记忆相关的内容,来源于研究生期间的生理心理学教科书和D.Siegel博士的著作《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本书中提及的案例,都来源于我们工作室的实际案例。但是,我并没有把这些案例原原本本地拿过来当做“传记体”来写。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我变更了一些背景内容。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案例很难说是有特定指向性的。
    案例中的当事人,他们的亲戚朋友也许并不知道当事人曾来过我们的工作室,他们看到这些案例的反应可能仅仅是“世上还有类似的人啊”。引用这些案例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写书的过程中,我仿佛又见到那些与我一同战胜困难并且还在与困难作斗争的人们。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向我致谢,但实际上,是他们让我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而我却没有机会向他们道谢。在这里,我必须弥补这个缺憾。
    真的感谢你们!同时,我非常尊敬你们对人生的热情和负责任的态度。我还想对你们说,这里有一个普通人,深深地爱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