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

  • 定价: ¥26
  • ISBN:978750198475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轻工
  • 页数:199页
  • 作者:杨文娟
  • 立即节省:
  • 2012-01-01 第1版
  • 2012-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杨文娟的这本《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视角独特,主角是当教师的妈妈,讲的是教师妈妈如何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也能教好特殊的学生——自己孩子的故事;这本手记,经验宝贵,描述了教师不但是学校教育的主力,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楷模;这本手记,情真意切,教师、母亲、教育管理者三重角色重迭、交错又清晰分明,伟大的母爱、博大的师爱让读者细细体味而百读不厌;这本手记,源自实践,详尽的个案让人信服,可亲,可复制,可借鉴,似曾相识而又让人回味无穷。

内容提要

  

    《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内容简介:能教好无数的学生,就证明你也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吗?是优秀的教师,就一定也是优秀的父母吗?很多教师的经历证明,如果不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正确转换自己的角色,正确区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么,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可能是失败的父母。
    《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的作者杨文娟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校长、一位特级教师,还是一位幸福、智慧的妈妈,有一个兴趣广泛、成绩优异、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突出的女儿。结合自己的育女经历,作者告诉我们,做好家长的关键不在于陪伴孩子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能够捕捉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教师家长”的重心在“家长”,而把握住这个重心,“教师”的身份和角色更会让你在教子育女的过程中多一分优势。

媒体推荐

    此书不仅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思维坐标——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而且用充满诗意又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教师妈妈潜心培育一个晶莹剔透的生命的过程,再配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描绘、理性的剖析、可行的建议,无疑可直抵正在育儿的教师的心扉。
    ——幸州市实验小学资深教师  粱靖
    此书作者以充满女人智慧的笔法描述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种种思索。我也是一位妈妈,也有一个女儿,一度沉迷于该书作者的博客,想从中寻找到让女儿成为优等生的答案。最终发现,家庭教育是无法简单复制的。但是,这本书却让我从她感性与理性兼备的文字中开始发现、喜欢并珍惜我与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母女间敏感的情愫因为有了回应而变得可爱起来。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师  张逸
    我全神贯注地读完了《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久久不愿合卷旁搁。我的心里油然升腾起一个愿望——重做一次教师妈妈,像该书作者那样随风般自然地稳操教育契机,让优质教育悄然无声地滋润、哺育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在积极进取的状态下快乐、茁壮地长大。此书像是开启家庭教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不仅是身为教师的父母教育子女的良方,也是所有为人父母者教育子女的妙药。这良方妙药看得见,抓得住,行得通,成效好。看完此书,我只能由衷地感叹:妙哉!妙哉!
    ——作者曾经的同事,看着作者女儿长大的小学资深教师

作者简介

    杨文娟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品德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先后荣获“江苏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现担任“常州市小学品德课研究杨文娟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主持过两项国家级课题,一项市级重点课题,编著出版三本专著:《与生活世界对话》、《学会分享》、《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资源整合》,有八十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以上的刊物上。

目录

导言  教好自己的孩子与学生的不同
    威信不同
    群体不同
    角色不同
    心理不同
第一章把握“教师家长”的四种角色
  做本色父母
    误区1:我可以多教给孩子一些知识
    误区2:我要像对待我的学生一样对待我的孩子
    问题诊断与剖析:忽视了培养重心和方式
    角色发生了错位
  做孩子的榜样
    误区1:我的孩子可以“特殊些”
    误区2:我可以多给孩子一些“照顾”
    误区3:我的办公室孩子可以随时进出
    问题诊断与剖析:破坏了教育公平,滥用了教师职权
  做“甩手掌柜”
    误区1: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一切
    误区2:我可以给孩子送这送那
    误区3:让孩子和我一起在食堂用餐
    问题诊断与剖析:短视了孩子教育,模糊了角色意识
  做“心理医生”
    误区1:我不要听到对孩子的批评
    误区2:孩子成绩不好我脸上无光
    问题诊断与剖析:调整心理,摆正姿态
第二章培养孩子的四种好习惯
  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培养孩子的计划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专注性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
    培养孩子的自主观
    培养孩子的任务观
    培养孩子的钻研观
  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强化法
    订立公约法
    反馈调节法
    塑造法
  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0—3岁阶段
    7—9岁阶段
    10—12岁阶段
第三章捕捉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期
  抓住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独自做事的习惯
  不要错过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
    引导孩子多做实验
    引导孩子多做手工
  留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关键期
    参加兴趣小组
    “偶像”的力量
    喜欢上老师
  重视培养亲情的关键期
    抓住重要节日
    抓住关键事件
    利用闲暇时光
    重视孩子的“表达”
  把握升学的关键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
    从小学升入初中
    从初中升入高中
第四章注重培养孩子六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让孩子学会宽容
    理解父母
    宽容他人
  让孩子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他人学习方面的优点
    学会欣赏他人个性品质方面的优点
    学会欣赏自己
  让孩子有成功感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捕捉日常生活细节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压力
    帮助孩子积极疏导日常压力
    帮助孩子积极疏导考试压力
    帮助孩子积极疏导升学压力
  让孩子学会感恩
    言传身教
    教诲引领
    同伴的榜样作用
  让孩子学会自律
    抓住机会让其历练
    创造机会刻意考验
    目标激励催化自律
    让“感兴趣的事”成为自律的加油站
第五章掌握好与孩子交流的八个契机
  当“做不做班干部”成为问题时
    “我要不要参加竞选?”
    “当班干部会影响学习吗?”
    “当班干部就是得罪同学吗?”
  当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时
    当孩子考得不好时
    当孩子考得非常好时
    做最好的自己
  当孩子开始“追星”时
    当孩子迷上了某个明星时
    当孩子迷上了某个儿童文学作家时
  当家人生病时
    当孩子生病时
    当父母生病时
  当孩子有了兴趣爱好时
    适当放任
    适时鼓励
    一起坚持
  当孩子有了“创作”欲望时
    给予充分认可
    为其创造条件
    适时进行点拨
  当孩子遭遇青春期间题时
    当孩子开始关注青春期问题时
    当孩子真正遭遇青春期问题时
    当孩子出现青春期“叛逆”行为时
    当孩子遭遇青春期“异性好感”时
  当孩子有了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时
    不要让孩子为了表现而表现
    创造条件配合学校的工作
附录  来自作者女儿潘数三位班主任老师的点评
后记

前言

  

    读了杨文娟的《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我非常高兴。
    杨文娟是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的校长。近年来,她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起编了三本书:《学会分享》,是学校分享文化的研究成果;《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杨校长从事品德课教学、担任市小学“品德课研究”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期间在专业领域的探索与思考;《与生活世界对话》,是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论述。。
    如果说杨文娟在从事校长工作的几年中一直在行动着、思考着、提升着,这是非常可喜的,那么作为校长妈妈、教师妈妈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科学育女,有成果、有体会并形成近十四万字的手记,与大家分享,那就实属不易。一个成功的校长;一个江苏省特级教师;一个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一个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一个幸福、智慧的妈妈i集这五个“一”于一身的,就是杨文娟,就是这本《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一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的作者。
    这本手记,视角独特,主角是当教师的妈妈,讲的是教师妈妈如何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也能教好特殊的学生——自己孩子的故事;
    这本手记,经验宝贵,描述了教师不但是学校教育的主力,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楷模;
    这本手记,情真意切,教师、母亲、教育管理者三重角色重迭、交错又清晰分明,伟大的母爱、博大的师爱让读者细细体味而百读不厌;
    这本手记,源自实践,详尽的个案让人信服,可亲,可复制,可借鉴,似曾相识而又让人回味无穷。
    衷心期盼每一位校长、每一位教师都能写就属于自己的“一本书”,每个家庭都能倾心读一读自己孩子“这本书”。
    是为序。
    居丽琴
    2011年9月

后记

  

    “丝路花雨”是我在“教育在线”的网名。我以“丝路花雨37”的ID在“教育在线”上留下了一系列随笔。其中之一就是“我与女儿一起成长”专栏。
    可惜,我是在女儿11岁生日之后才意识到要将这些记录下来。一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想留下些“教育痕迹”,权做研究资源;二是想给女儿的人生留下点足迹,也算是给成人后的她一点回忆。所以,在这本书里,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幼儿园的家教心得是我们学校的万蕴慧老师提供的素材。她是一位比我有心的妈妈,从儿子出生到现在上幼儿园,每一天她都会和先生一起用摄像机拍下儿子的成长故事,以记日记的方式记下儿子的点滴变化。初高中阶段的许多案例是由我校的丁文玉老师提供的。她同样是一位称职的好妈妈。她给儿子写了很多封书信,她把这些书信都无私地提供给了我,作为这本书的素材。对于我女儿的成长故事,11岁之前是我凭回忆“加工”而成的,从11岁开始则是“原生态”的真实记录。自女儿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我一路陪着她成长。不知不觉中,岁月提炼了精华,文字写就了阅历。在5年多的时光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有关教育的经典故事。
    这本书中的家教文字不是很深刻,也不一定很精彩,但却是我最真实的思考与记录。可以说,没有日常的用心记录也就不可能呈现如此丰富的家庭生活细节及教育片段。当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生活的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时,就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多了一双愿意倾听的耳朵,多了一些有灵气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美、欣赏美、接纳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升。于是,美的生活无处不在,美的体验伴你同行,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将使你更加热爱生活,并且越来越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女儿潘数。她不仅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与幸福,还让我做了一回“有心人”,让我这个从事学校教育多年的教师能够尝试在家庭教育领域迈出可喜的探索之步。女儿今年升入高三了。我的目标是陪着女儿一起度过高三生活,于是“家有考生”成了我新开的家教帖的主题。但愿在这一年,能够留下更多珍贵的记忆,也衷心祝愿我的宝贝女儿能够顺利走过这一年,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我要对所有教过我女儿的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从鸣珂巷幼儿园到局前街小学,从常州外国语学校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女儿享受到了优质教育,所以衷心感谢这几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了女儿最好的生活环境和学校教育,尤其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历任班主任老师。还要谢谢常州市少年宫的薛金炜老师、常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许建光老师,是他们带着潘数走进了兴趣的殿堂,为她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在本书成书之时,我还想重点感谢几个人:一是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女士。她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拙作写序,给了我莫大的肯定与鼓励。二是我的先生潘小福。他在家教方面的许多做法都给了我启发与灵感。他是女儿心目中最帅的爸爸!本书虽名为“教师妈妈的育女手记”,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个爸爸的育女智慧。三是几位点评的老师。他们或是我的同事,或是潘数不同年段的班主任、任课老师,或是富有丰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经验的资深老师。他们的点评为本书增色不少,一并致谢!
    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书。轻轻翻开任何一页,都能读到生动感人的故事。我衷心希望,这本“书”是完整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细心呵护它,成就精彩。我还希望,这本“书”是独一无二的。每位“教师家长”都能用心写好属于自己家庭的“一本书”。
    收拾行囊,重新上路!这是我此刻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杨文娟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