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国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有经济总量大一些,分布范围宽一些,资产比重高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大一些,就能说明在“国进民退”吗?
国有和非国有,也即政府与市场,是一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呢?
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与国有经济比重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演进趋势是支持“国进民退”的观点,还是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观点?
陈鸿主编的《国有经济布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内容提要

陈鸿主编的《国有经济布局》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论证特定历史时期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揭示百年来国内外国有经济布局演变规律和国有企业发展趋势,《国有经济布局》提出在加速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之际,必须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结论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传统趋势,尝试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东北地区及省属、城市和县域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提供思考的路径。
目录
前沿
第一章 国有经济热点问题透视
第二章 国有经济相关概念
第三章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
第四章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演变
第五章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
第六章 中国国有经济行业分析
第七章 中国国有经济区域布局
第八章 国有经济优先发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