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教父归来(纪念版)(精)

  • 定价: ¥39
  • ISBN:9787544730358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译林
  • 页数:560页
  • 作者:(美国)马克·瓦恩...
  • 立即节省:
  • 2012-08-01 第1版
  • 2012-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教父》出版33年后,蓝登书屋重金征募作者,续写黑帮经典。马克·瓦恩加德纳从一百多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伟大的神话应由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来重新讲述,瓦恩加德纳极为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给普佐笔下神话般的人物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特性。这部作品通过讲述考利昂家族在冷战时期的故事,对美国犯罪家世小说中没有涉及的部分进行了补充,即便你没有读过原先的《教父》,《教父归来》仍然可以成为一部独立的成功作品。

内容提要

  

    马克·瓦恩加德纳编写的《教父归来(纪念版)》再现了美国黑帮不为人知的秘史。小说开始的时间是1955年,迈克尔·考利昂刚刚当上新任教父,面临众多敌手,而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尼克·杰拉奇,一个阴险狡诈的前拳击手。在两人长达七八年斗智斗狠的较量中,到底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欲知答案,请看《教父归来(纪念版)》。

媒体推荐

    一本非常精彩、高潮迭起、描写细腻的巨作,它苦涩、感人、有趣而真实。
    ——《纽约时报》
    瓦恩加德纳是构造情节的大师。不熟悉教父世家的读者能立即进入故事,而不错过任何节拍。《教父》的铁杆粉丝则能从瓦恩加德纳对原作的微小细节的捕捉和关注中获得极大乐趣。
    ——《芝加哥太阳报》

作者简介

    马克·瓦恩加德纳(1961—),美国作家,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2003年从兰登书屋和普佐文学基金会的一百多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马里奥?普佐“教父”系列官方指定作家,先后完成续集《教父归来》和《教父复仇》。其作品曾被《纽约时报》、《芝加哥太阳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第九部

前言

  

    重返考利昂家族
    卫西谛
    和大多数伟大的小说与电影一样,《教父》的小说与电影都是诞生于“窘迫”之中。
    1965年,马里奥·普佐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幸运的朝圣者》,和他的处女作相仿,该书使他获得了一些名誉,但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回报。当他向自己的出版商要求预支第三部小说的部分稿费时被拒绝了,他们对普佐新小说的构思不感兴趣,但希望他能把《幸运的朝圣者》中有关黑手党部分的次要人物铺展延伸一下。之后他们对普佐提供的十页纸的新大纲仍然感到失望,普佐不得不更换了出版公司,而后者预支了稿费,使他得以用三年时间创作出了雄踞畅销书排行榜六十七周之久的《教父》。普佐回忆说:“我已经四十五岁,已经厌倦当一个艺术家,此外,我欠亲戚、金融公司、银行以及书商和放高利贷者共两万多美元……现在确实已经到了不必循规蹈矩的时候了。”
    1970年,三十多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也到了不能循规蹈矩的时候了。他的上一部电影《雨族》票房一败涂地,而投资的由乔治·卢卡斯执导的影片《五百年后》同样不被看好。他注入了全部热情与理想的“西洋镜片厂”岌岌可危,所有尚在进行中的七个拍片计划全部遭到发行方华纳兄弟的否决,并且科波拉欠对方三十万到六十万之巨的债款。这时派拉蒙前来询问他是否可以执导马里奥·普佐的《教父》。作为一个专拍艺术片的导演,科波拉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因为他翻了几页原著后,断定这是一部粗俗的小说。但是出于经济压力,他仍然接下了拍这部商业片的工作(同样派拉蒙也认为科波拉因为尚未成名,比较廉价,容易掌控,而选择了他)。科波拉认真阅读过小说之后,觉得这是一部“有力度的小说”。他迅速掌握了改编这部小说的关键:这是关于一个家族的历史,描写了父亲与儿子、权力与金钱的故事。
    于是,在窘迫之中,经典诞生。《教父》影片在上映伊始就获得了巨大成功。《洛杉矶时报》称《教父》“可能是有史以来让人感觉节奏最快的三小时电影”;《纽约时报》则称其为“冲破大众娱乐媒体的层层限制所仅见的创作,残暴却动人的美国生活编年史”。电影票成为纽约黑市的热门货,电影院的爆米花一周销量竟然达到一吨有余。而科波拉和普佐也都没有想到还会继续共同编写一部续集(他们在工作中已经结下深厚的友谊)。续集,立即会令人想到狗尾续貂。无论是否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科波拉终究还是被制片方说服了,而且他终究拍出了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续集——一部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续集。二十年后,科波拉为重振旗鼓甚至拍摄第三集,虽然在票房和评论上并未取得前两集的荣耀,但是终于使考利昂家族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2004年,小说家马克·瓦恩加德纳让我们重访考利昂家族。我们将发现这个大家族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它与其他黑帮之间的生死角力的细节,以及黑暗势力如何伸向国家权力的最高层……小说《教父归来》和电影《教父续集》一样,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诞生在窘迫中的作品了。表面看来它沾了经典的光,仿佛只是在为一座巨大的庄园做一次扩建和翻修,但是瓦恩加德纳受到的压力显然非同一般的创作者,他要面对的读者,很可能熟读过普佐原著,对黑手党之间的惊心动魄的较量了如指掌,更“可怕”的是,他们都受过科波拉电影的洗礼,那些家族聚会、那些人物形象、那些暗杀场面,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些都是新小说无法逃避的,必须直接面对的。我们看到瓦恩加德纳的应对来得不疾不徐:在支线与主线的结构方面,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普佐的叙事方式,但是在建构新的考利昂家族故事时,他有自己的笔法,工整、细腻、娴熟、老练,使得小说如网一样张开,最终给人以黑暗笼罩的效果。
    为了避免与电影剧情的冲突(电影的两部续集都是普佐和科波拉共同创作的),《教父归来》的大致方向和某些关键点与影片第二集相同,尤其是迈克尔·考利昂因哥哥弗烈特的背叛而将其杀害。由于小说具有叙述时间和心理刻画上的优势,在这部新小说中,很多电影中未能展开的幕后故事和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补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与作者瓦恩加德纳有共同点的考利昂家的军师汤姆·黑根(他们都是德国—爱尔兰裔后代),以及迈克尔·考利昂的哥哥弗烈特、妻子恺,这些人物虽然在电影中被处理得非常得当,但作为人物个体略显单薄了些。为了足以支撑起新小说的结构,瓦恩加德纳必要地创造了新的人物,比如对抗考利昂势力的芝加哥黑手党头目路易·鲁索,以及尼克·杰拉奇——本书里最生动、最新鲜、对迈克尔真正构成危险的人物,还有电影中并未交待的桑儿·考利昂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瓦恩加德纳甚至超过了普佐,《教父归来》围绕着迈克尔·考利昂成功塑造了被黑手党势力影响的群像——从考利昂家的卧室到白宫。
    对于《教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是借由电影才接触到小说,而电影《教父》在诞生的三十多年之间,逐渐替代了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这样的旧经典,成为英国权威电影刊物《视与听》杂志“十年之选”的新经典。全世界的导演和影评人每隔十年的评选一致认为,《教父》是纯粹叙事电影中最好的一部。也许正是由于科波拉太会用视听语言说故事了,所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阅读《教父归来》时会受到电影三部曲的影响。我们看到迈克尔·考利昂的名字时,就会浮现阿尔·帕西诺的面孔;同样黛安娜·基顿(扮演恺)、罗伯特·杜瓦尔(扮演汤姆·黑根)、约翰·凯泽尔(扮演弗烈特)、塔利亚·雪儿(扮演康妮·考利昂)的身影也时刻游荡在这部新小说中,甚至分别扮演老年和青年维托·考利昂的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的样子,也会让人想起来(《教父归来》借鉴电影,“回闪”了迈克尔婴儿时代和青年时代的故事片断)。
    但是,这并非是《教父归来》的灾难,相反,小说和电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断交织,倒会使得这部续作更有生命力。毕竟,《教父》从小说转变为电影,又从电影转变为小说,人物和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这是新小说的优势。有谁能否认,读到这部书的最后,迈克尔回到空荡荡的新家时,如果听到电影里阴郁的小号主题曲响起来,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