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狼密码

  • 定价: ¥38
  • ISBN:978720307865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山西人民
  • 页数:282页
  • 作者:李迎兵
  • 立即节省:
  • 2012-10-01 第1版
  • 2012-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代霸主,乱世传奇。
    美人泪,红颜恨,一段段悲欢离合,一桩桩爱恨情仇。
    刘渊,匈奴族的领袖,一千七百多年前,走出吕梁山,引发了长达二百八十余年的割据动荡。刘渊是吕梁的名片,离石的历史文化名人。
    李迎兵编著的《狼密码》在印刷之前,被中国文学界的名家所看好,张平副省长亦高度评价了本书。

内容提要

  

    《狼密码》讲述了:
    西晋末年,刘渊树汉帜反晋。他历经贾后乱战、八王之乱,逃出洛阳之后于离石继大单于之位,后又击败并州刺史司马腾,攻取平阳,建都称帝。引发了中国长达二百八十余年的割据动荡局面。
    《狼密码》作者李迎兵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官场的勾心斗角,更于大环境中将刘渊本人的爱恨情仇凸显得淋漓尽致,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笔触下,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媒体推荐

    所谓现实主义,不是对生活的机械反映,而是在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李迎兵笔下的刘渊就是这样成功的案例。也许,一种冷硬荒寒的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人与社会历史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温馨的亲和、神秘的感应。
    张平: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相当一部分语言是解释性和辅助性的,这肯定是必要的。长篇小说文体中,终归有一部分独创性的语言在其他语言的辅助下,产生明显的美感效果,给读者带来特殊的体验。
    胡平: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
    作家李迎兵正是借助了诸多历史资料来还原和推演历史人物刘渊那大起大落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轨迹,从而在文本中赋予了远逝的历史以全新的意义。小说的成功也正在于这一点。
    王青风: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

作者简介

    李迎兵,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山西吕梁,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温柔地带》(作家出版社),长篇小说《雨中的奔跑》(大众文艺出版社)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千年狼谷
第二章  洛阳深宫
第三章  何去何从
第四章  义无反顾
第五章  渊兵突击
第六章  惊鸿战阵
第七章  离石建都
第八章  恍如梦魇
第九章  天下幽冷
第十章  沙里淘金
第十一章  江山美人
第十二章  伊人失色
第十三章  红颜为谁
第十四章  四处征伐
第十五章  情归千年
后记

前言

  

    研读历史,能够享受的就是这样一种不凡的体验:喧闹竟至于安静,复杂竟至于简单,繁华竟至于平淡,遥远竟至于亲近,失去竟至于拥有,结束竟至于开始,苦涩竟至于想笑,爱竟至于充盈……
    站到吕梁市的离石区莲花池公园的湖边,遥想历史记载中刘渊的那个时代,真觉得一晃千年,世事如烟。在旧城的老居民区,很多院子的大门大都是面朝东南方向的。这个好像也是有讲究的,据老人说,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的离石当地人和归顺晋朝的匈奴人都把院子大门朝向晋都洛阳的东南方位,以示臣服之意。
    距离石以北四十里左右的方山县南村,一千七百多年之前著名的左国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已经在这一片广袤的庄稼地里建立起了一家闻名遐迩的冶炼集团公司。当你见到这个额头很高、一米八几个头的农民企业家时,你禁不住说:“他长得真还有几分像刘渊啊。”
    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都一定会发出沧海桑田的无限感叹。当你一个人郁郁寡欢的时候,容易陷入回忆,并不是说真的今不如昔了,而是你在北京闭关写作《狼密码》一书期间,有时总会很警觉地谛听窗外嘈杂的声音。通常,轰隆隆驶过的火车,让你很容易地打断正在思索的某件事情。想起从前的日子,仿佛如同发黄的老照片一般,你甚至不知道从何想起,只是在心里边乱哄哄的,烦躁得更厉害了。某一天,你突然接到80后诗人孙继祥从拉萨打来的电话,他说在中国最高的高原,一边吸氧,一边和你通话。于是,你竟然在那个时候想起了远在天堂的奶奶,还有你那亲密无间的兄弟(你的中篇小说《飞越电影院》就是回忆小兄弟俩的童年往事),便不由得潸然泪下……
    女人的一生,此情此恨无绝期,总是为之付出一切。就拿爱来说,并非简单的个人私情、儿女情长,而是一种个体生命在生物链条上存在的更多的本能追求和反应。这种追求和反应,既是物化的和外在的,又是内化的和心灵的,来自一种触类旁通的神秘感应。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你对刘渊身边的女人,诸如呼延玉、单氏、小沅等,作了尽可能复杂化的感性解读,又试图通过刘渊身边的女人来衬托刘渊这个主人公的形象。你还通过战争场面来表现刘渊那不易被人察觉的另一面,而醉酒的抒写则展现其复杂的内心变化,突显其性格中的矛盾成分。鲁迅说过,所有悲剧都是把美撕裂给人看的。在千年历史的伤口里,你感觉到无数在战乱之中奔波的小人物在你的面前挣扎着,奔跑着,哭喊着,不停地叙述着他们的疼痛和苦难……
    你一直觉得,小说就像沙滩上的海市蜃楼,或是人世间过往历史的某种投影而已。如果说某个人的失忆,可能使得他(她)无法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那么一个民族的失忆会导致更可怕的后果。所以,我们只能,也只有——直面历史和现实,才有恢复到正常的可能。我们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爱和理想,再然后才能够在坚实的大地上站起来呼喊。这样站起来的呼喊是微弱的,但是最为接近真实的,也最有可能抵达心灵的彼岸。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编年史。所有个人的历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人的命运,其实与整个世界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在旧我之上的不断超越与四季轮回是相对应的。这种超越和对应,暗含了很多新旧轮回的不断交替,也彰显了个体生命在宏大广博的历史时空里独有的存在。你作为特定的一个世俗角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依然在自己的轨道中奋力前行着。这种前行的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与爱的热忱和感应,一种处于焦虑不安之中的闭关状态。正因如此,你会常常被那些历史中的小人物缠绕着,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被生离死别的悲情牵动着,乃至泣不成声……
    你的小说《温柔地带》是很久以前在亚运村附近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屋子里写成的。那大概是1996年的春节期间,你在北师大求学,寒假里宿舍不让人住,只好搬出去。那间小屋子里没有暖气,你拿笔的手都冻僵了。在随后的多半年,你遭遇几十家文学刊物的退稿,10月初又投给一家南方的刊物。在你几乎完全绝望的时候,竟然不到二十天就收到该刊执行主编、作家张庆国老师的亲笔信,说是要在《滇池》与《小说月报》合办的“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栏目里重点推出你的作品。据说,稿酬在当时全国文学刊物中是最高的了。小说发表之后,随即被几十家文学报刊转载,还获了奖。紧接着,《山西文学》也随后发表了你的几篇小说。你参加了《山西文学》的1997年新生代作家作品研讨会。1998年2月的某一天,你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鲁迅文学院。那个时候,你在人们的眼里已经被文学的梦想烧得半疯半傻。当你跌跌撞撞地敲开了伊甸园的大门时,也算是缘了。缘有善缘,也有孽缘,说不清的缘。这个缘,皆因为文学,皆因为你在文学的这条羊肠小道上的倔劲儿。说来奇怪,你一边冲着那些新时期和后新时期“圣坛上”的文学腕儿们、角儿们学习取经,一边又“反刍着”,爆发出更多的逆反行为……
    你的文学梦想变为更加具体的行动,依然还是和从前那样越发强劲,越发执著了。写作的每一次停顿,都是一次休整。前路虽然茫茫,但是你在文学之路上还要继续前行,继续攀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张平老师,也对《狼密码》一书给予过关注。另外,原稿中涉及到人物对话的内容是没有加注标点符号的。你以为,在新的现代小说文本中是可以这样呈现的。“自由直接话语虽然没有任何叙述标记,但是却可以出现第一人称,这种形态的转述语频繁地大面积出现,显示出叙事特征的变化,是小说文本的真正解放。”(参见鲁迅文学院编《文学之门》)不过,你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出版流程的技术要求,遂在相关的对话内容上作了一些技术性的修改。对待写作,你只能是虔诚的,正如张爱玲那“低到尘埃里”的爱的姿态。因为命运,因为有了这诸多的关爱和帮助,才使得你的前行和攀爬,有了作为个体生命更为强大的、爱的动力源泉……
    是为序。

后记

  

    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作为今人,只好钻到故纸堆里自以为是地去伪存真。即便这样,其实获得的内容也很有限。只能去猜度。小说就是一种猜度。毕竟,那段过往的历史相对于具体的个人生命来说,可以说非常久远了。比如,刘渊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出生的时间,依然在典籍中找不到确切记载,所以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大概推算他活了多少年。西晋永兴元年,刘渊在离石、左国城一带起兵,这就有可能展现离石、左国城当时的面貌。
    动笔写长篇小说《狼密码》,开始只有避重就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如何对刘渊这个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化的解读?首先需要了解,需要在资料中甄别。这种解读是偏离真实的历史,完全依赖小说的想象,还是在“正说”和“戏说”中把握一个平衡点?实际上,也只能是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写我眼中的那个刘渊了。有人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概就是有意无意地在文字中展现了抒写者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在接近或者偏离真实时所体现出的某种局限性的摇摆不定。
    动笔的那几天,我和几位前辈讨论过那段历史如何抒写的问题。在这部小说里,涉及到千年村云顶山屯兵、离石及左国城建都以及刘渊与身边几个女人的故事。呼延玉、单氏和章氏,或多或少有一点真实历史的影子,但随后的小沅姐妹俩,就是虚构的人物了。我一个人沉浸在虚构的小沅姐妹俩的命运里难以自拔。那个时代由于战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所以,小沅姐妹俩的命运也只是当时历史的一个缩影而已。  这部小说能够得以创作完成,首先得益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委、区政府以及离石文联给我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这一切,首先感谢值得尊敬的王彤宇、薄宇新等离石的各位领导。书中的主人公刘渊是属于离石人文历史中颇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不仅仅在当年屯兵于现如今的千年景区,而且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离石建过都。可以说,刘渊是景区甚至离石乃至吕梁的一张人文历史的名片。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走访了刘渊曾经生活和建都的地方,力求还原两晋南北朝那个年代的宫廷倾轧、战争对垒以及世俗市景等。这确实具有无法想象的难度。在近一年的外出采访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本书出版在即,感谢多年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给予我诸多人文营养的鲁迅文学院。
    本书第二稿,再次多方征求意见。查阅资料实际上持续了整个写作的过程,由于个别出处没有及时记录在案,所以无法对所有参考书目一一列出。据史书记载:离石,战国为赵之离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东汉永和五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郡县俱废。三国魏黄初二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国,永兴元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汉政权,置都于离石。当时左国城在离石的以北方向(今天左国城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历史资料可能把这两个不同的地名混淆在一起了。我在《狼密码》里力求还原离石和左国城这两个不同的古城。  《晋书》记载:晋初胡人塞外内附有三十万人,入塞匈奴有数十万人,羯族和其他进入中原大地的胡人有一百多万。当时胡人总数约四百万,其中属于西晋管辖的雍州、并州、冀州的胡人就有约二十五万。
    胡人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或散居于晋都洛阳的北部大片地区。在中原的局部地域,比如新兴,比如离石一带,匈奴人已超过了当地的汉族居民。所以,像刘渊这样的匈奴人都有汉姓汉名,属于匈奴贵族中有见识和有威望者,但他们社会地位却很卑微。
    匈奴虽然对晋朝称臣,但他们传统五部政治体系依然存在。比如当时的离石就是匈奴的王庭所在。
    当时的西晋军制,沿袭汉魏而略有变化。西晋分封宗室亲王或异姓大族都督居州镇要地,以图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大司马、大将军、太尉为高级武官。其中,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者,为指挥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代表皇帝掌握最高军权。下设中军将军总统宿卫,左右卫将军统领宫殿禁军,领军、护军(初称中领军、中护军)等分领宫门及京师城内禁军,四护军统领城外诸军。晋武帝嫡亲与同姓诸王出任重要州镇都督,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置四镇(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征、四平、四安等将军,以统辖分置于各地的外军。沿边屯军将领,称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戎校尉、南蛮校尉等。这些背景性的资料查阅了很多,但在写作中不一定都能用上。 在《狼密码》即将出版上市之际,对山西人民出版社的社长李广洁、总编辑姚军、责任编辑李鑫在此一并予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