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胡鞍钢谈话录)

  • 定价: ¥38
  • ISBN:97872000962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
  • 页数:233页
  • 作者:胡鞍钢
  • 立即节省:
  • 2013-03-01 第1版
  • 2013-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最新著作《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胡鞍钢谈话录)》,生动记录了作者对决定中国发展的大政方针所做的深入思考。在本书中,作者以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决策为基本线索,既汇集了我们这一时期国情研究所聚焦的重大专题的重要成果,又展现了直接影响重大决策的时代背景,还讲述了参与决策、评价决策的过程和故事。2009年、2010年我们集中关注的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前期背景研究、基本思路讨论、主要目标和指标设计、确保“十二五”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机制设计等。读者可以从这一专题的谈话录中比较详细地了解到这一过程的细节。

内容提要

  

    《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胡鞍钢谈话录)》收入胡鞍钢教授近年来在参会、受访中的谈话30篇,分为“解读‘十二五’规划、畅议中国之路、描绘绿色现代化、恳谈教育与人才、寄语区域发展”五部分。《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胡鞍钢谈话录)》以作者20多年来研究中国国情的丰厚成果为学术支撑,运用制定及评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范式、扎实学识和独特经验,从世界、中国、中国区域与行业间的共性出发,将战略目标、战役布局和战术规则恰当结合,准确生动、由浅入深地提出了如何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和实操方法。

作者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获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经济学博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目录

解读“十二五”规划
  加快转变中国发展方式/3
  中国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13
  “十二五”规划纵横谈/15
  “十二五”规划如何体现科学发展/23
  “十二五”规划的创新/29
  “十二五”规划成功的关键/32
畅议中国之路
  一场经济结构转型的革命/41
  探索中国之路/45
  让人民更加幸福/52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57
  中国之路,毋庸置疑/62
  对外开放与创新战略/73
  在战略机遇期应对挑战/84
描绘绿色现代化
  气候变化是最大的挑战/95
  从黑猫到绿猫:中国的减排道路/102
  让建筑成为绿色发展的标志/117
  做绿色空间提供者/129
  中国的绿色崛起/136
  绿色,绿色,再绿色/141
恳谈教育与人才
  财政体制改革决定教育投资/147
  教育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加速器/154
  成为祖国最需要的“高端型”人才/161
  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166
  人才强国与成才之路/171
  以用为本,整体开发:中国人才发展之路/179
寄语区域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评价与展望/189
  广东转型,大有意义/198
  深圳成功源于不断创新/208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214
  “中原经济区”的腹地优势/223
后记/230

后记

  

    中国正在经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变迁、社会进步,这就是十几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创造、所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视为“人间奇迹”。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人们都在关注当今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产生了什么巨大影响?众多的媒体、无数的网络,每时每刻都在报道、都在传播。真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所不有,眼花缭乱,无所不知,更加迷惑。
    面对信息大爆炸时代,到底今日的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有哪些基本的线索?我是怎样记录的?又是怎样思考的?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学术研究?又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国策研究?这反映在我的《国情报告》系列、国情研究专著、编著和各种学术论文中,供决策者参考,供学术界争鸣,供学生学习。
    我非常欣赏毛泽东大力提倡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①的做法,对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话,写不同的文。我也在想,如何创新另外一种写作方式,以谈话的形式讲解正在巨变的中国以及正在发生的故事,深人浅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这就有了《胡鞍钢谈话录》系列的想法和做法。
    一是与国外读者交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国外媒体采访,以中国学者的身份,以当代中国研究为学术基础,我把自己定位为中国与世界的“学术大使”“信息大使”,通俗易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说明中国、展望中国。早在几年前,我根据与国外读者交流的谈话录进行翻译并整理,并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先后出版了《胡鞍钢:与世界对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胡鞍钢:与世界对话(之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深受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
    二是与国内读者交流。我是以中国大学思想库、智库中研究人员的角色,一方面,作为学术界与决策层之间的“桥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更加专业化、更加职业化、持续地为中国政府提供决策信息、决策知识,建言献策。例如,我还作为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了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背景研究、目标设计和重大政策咨询。另一方面,我又是决策层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为社会公众通俗易懂地解读“中国战略”“中国规划”“中国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通过接受国内媒体采访,以谈话录的方式发挥这一“桥梁”作用的。因为以这一方式介绍情况更真实,更贴近读者,而我也是想到哪就谈到哪,有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回答他人(特别是记者)的各种问题时更是如此。谈话稿的确不同于反复修改的正式文章或著作,有些问题回答得自己也不满意,从而促使我去研究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论是对话、交流还是质疑、交锋,都是激发思想火花、创意新观点的最好方式,为我后来的正式写作提供了最初的想法。因此,我应北京出版集团之邀,将近年来与国内媒体的谈话录整理、编辑后出成本书。 在本书中,我以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决策为基本线索,既汇集了我们这一时期国情研究所聚焦的重大专题的重要成果,又展现了直接影响重大决策的时代背景,还讲述了参与决策、评价决策的过程和故事。2009年、2010年我们集中关注的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前期背景研究、基本思路讨论、主要目标和指标设计、确保“十二五”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机制设计等。读者可以从这一专题的谈话录中比较详细地了解到这一过程的细节。比如我们在独立研究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思考的,又有什么不同的思路,建议又是怎么提出的,哪些方面的建议被采纳并反映在规划纲要之中,哪些建议做了修订,哪些建议没有被采纳,还有待于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等等。 从本书所涉及的中国重大决策命题的前前后后,读者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中国的决策机制越来越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决策层对学术界,特别是名牌大学智库,产生了巨大的决策知识需求,不仅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化要求,而且是及时性、适用性的现实要求。我们在与他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需求,形成我们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我们也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这才有了创意理念、创新思想。同时,有效供给的不足,也常使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不仅是“人力”(高端专有人才)不足,而且是“智力”(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思维)不足;不仅是批评、批判能力不足,更是建言、献策(针对性、可行性、及时性政策)能力不足。这就需要精心培养高端人才、专有人才,也需要强化我们自身的专业化、知识化、职业化的能力。 读者会问,你们是如何研究国情的?又是怎样影响决策的?我的简要回答就是采取了毛泽东倡导的“有的放矢”①的方法论。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要寻找这个“的”,即“中国问题”,这是“问题导向”,而不是“理论导向”。有什么中国问题?问题的结症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一组问题,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其中最关键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寻找不同的“的”,通常都是重大的“的”,关系全局的“的”,影响未来的“的”,起着纲举目张的效果。 其次,就是选择这个“矢”,即“中国办法”,就是以那种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管用的理念或方法为导向,而不是以那种最好看、最时髦的理论或方法为导向。当然这个“矢”不是一个“矢”,可能是多个“矢”,不同的“矢”,来一起射中这个“的”,也许是十个“矢”集中射中的一个“的”,而不止是一个“矢”射中的一个“的”。 最后,就是政策设计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解决中国的重大问题,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如同吃饭一样,得一口一口地吃;也如同打仗一样,得一仗一仗地打;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012年11月,我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参加了全国党代会,聆听了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大会报告,讨论了向大会提交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亲眼目睹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会后,我以专家的身份,结合自己的国情研究,学习宣讲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和体会,也包括本书中所发生的故事,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制度”。 作为中国学者,应当成为国家未来的“嘹望者”、国家战略的“谋划者”、国家智库的“担当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看得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