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病理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8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 定价: ¥69
  • ISBN:978711717176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卫生
  • 页数:408页
  • 作者:李玉林
  • 立即节省:
  • 2013-03-01 第8版
  • 2013-03-01 第6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病理学(第8版)》修订将继续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编写宗旨,这是老一辈医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直在指导我国医药学教材的建设。就《病理学》教材而言,在武忠弼教授、杨光华教授等几代病理学家的努力下,其已经成为国家统编或规划教材的精品。因此,第8版教材的整体设计不仅要传承前几版教材的编写风格,更要在内容优化、图表运用、印刷及装帧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书由李玉林主编。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李玉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历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院长、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85”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主任。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管理专家、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高级资深专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组长,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专项评审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吉林省和长春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
    主编五年制《病理学》国家规划教材、研究生《分子病理学》教材、《病理学》数字化教材和电子书包等国家级教材11部。其中,《病理学》第6版、第7版、第8版12年间累计印刷30次,发行量逾300万册,覆盖全国96%的高等医药院校用书。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病理学》主编,吉林大学病理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病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互联网+病理学的慕课和反转课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指导博士研究生62名,硕士研究生54名。“医学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病理学系列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先后两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国家863计划“干细胞组织工程”重大专项、973计划“医用生物材料”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342篇,获发明专利12项,其中关于“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及应用”获批美国专利。该研究成果于2006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目录

绪论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一、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二、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
  第三节  细胞可逆性损伤
    一、细胞水肿
    二、脂肪变
    三、玻璃样变
    四、淀粉样变
    五、黏液样变
    六、病理性色素沉着
    七、病理性钙化
  第四节  细胞死亡
    一、坏死
    二、凋亡
  第五节  细胞老化
    一、细胞老化的特征
    二、细胞老化的形态学
    三、细胞老化的机制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第一节  再生
    一、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二、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四、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二、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第三节  创伤愈合
    一、皮肤创伤愈合
    二、骨折愈合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二、淤血
  第二节  出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三、后果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三、血栓的结局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栓塞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五节  梗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第六节  水肿
    一、水肿的发病机制
  ……
第四章  炎症
第五章  肿瘤
第六章  环境和营养病理学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  免疫性疾病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六章  传染病
第十七章  寄生虫病
第十八章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