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浣熊

  • 定价: ¥28
  • ISBN:978730511633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南京大学
  • 页数:265页
  • 作者:葛亮
  • 立即节省:
  • 2013-08-01 第1版
  • 2013-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浣熊》是葛亮“最具香港特色”的作品。每一颗饱受煎熬的心灵,部是一头暴躁咆哮的猛虎。而聪明成熟的体制懂得怎样麻醉猛虎,研磨它的剑齿、修剪它的利爪,甚至摘除它的荷尔蒙腺体。时代的“进步”似乎就汇集于这种手术的冶静与不动声色。然而,再娴熟的手术也会发生意外。这部小说致力展现的即是一例。

内容提要

  

    《浣熊》是葛亮首部香港题材的都市小说集。2012年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获奖之作。张爱玲一本《传奇》,是写给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葛亮的《浣熊》,带了异乡的体温,是写给所有人的香港。香港是充满相遇的城市。葛亮表达香港这座城市的一个关键词是“相遇”,也是这本小说的关键词。
    《浣熊》的主要的篇目都是围绕“相遇”的主题,包括《浣熊》、《猴子》、《龙舟》、《街童》等。比如,2008年有一场叫做“浣熊”的台风过境,那一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亚洲金融风暴,世界性的波动在侵袭人们的日常生活。《浣熊》讲的就是一个非常阔大的背景之下,发生于凡常的故事,因为风暴本身不期而来,一对年轻人在非常仓促情况下的相遇。又如《猴子》是写一个从动植物园里逃出来的红颊黑猿,进入到不同人群生活中间去,和这些人的不期而遇。这些遭遇可以是某种侵入,但是同时恰恰因为它的存在,它突然的侵入,一些人生命中麻木的状态被打破,本相哗然而出。这个过程是苦痛的。还有如《龙舟》,是写一个随家族移民的年轻男子和香港离岛之间的相遇。
    总之,本书以香港生活为故事背景,是葛亮“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作品,着力描绘都市聪明成熟体制下,冷静到麻木的生活中的“突然”事件,对人心的考验。

媒体推荐

    这一次,葛亮转过身来,目光正对香港。繁华世界里,人心的秘密与万家灯火捉迷藏,葛亮告诉我们,所有的秘密,其实都通往孤独之门。
    ——苏童
    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意象,罕见的想象力,构成葛亮小说艺术的魅力。葛亮是当令中国文学最具才华和潜力的青年作家之一,所谓大器可期。
    ——严歌苓
    这是葛亮“最具香港特色”的作品。每一颗饱受煎熬的心灵,部是一头暴躁咆哮的猛虎。而聪明成熟的体制懂得怎样麻醉猛虎,研磨它的剑齿、修剪它的利爪,甚至摘除它的荷尔蒙腺体。时代的“进步”似乎就汇集于这种手术的冶静与不动声色。然而,再娴熟的手术也会发生意外。这部小说致力展现的即是一例。
    ——《亚洲周刊》
    这城市仍有许多故事,是在华服包裹之下的一些血折和黯淡。
    当然也有许多的和暖,隐约其间,等待你去触摸。
    山下德辅道电车盘桓,仍然也听得见一些市声。
    ——葛亮

作者简介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为副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语言。
    《朱雀》入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北鸢》再得此荣誉。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历年获得海内外三十余重要奖项。近期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颁《南方人物周刊》“2016中国魅力人物”《GQ智族》2017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作家”,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

目录

浣熊
猴子
龙舟
杀鱼  
街童
退潮
告解书
德律风
竹夫人
附录:文学中的南方苏童、葛亮对谈

前言

  

    浣城记
    若干年前,看韦伯的《猫》,颇为感叹。美轮美奂在其次,更吸引我的,是对人类法则的模拟与些许的抗拒。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这些动物聚集与歌舞,并以一个独特的名字表达尊严。它们极度仰慕权威与守护,也在背叛与漫长的和解中经历成长。然而,当它们终于对这世界感到厌倦,一条云外之路(HeavySideLayer)将成为重生之始。这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归宿。
    我始终相信,我们的生活,在接受着某种谛视。来自日常的一双眼睛。一只猫或者一羽鹦鹉,甚至是甲虫或是螃蟹。卡夫卡与舒尔茨让我们吓破了胆,同时感到绝望。我们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变成什么模样,更糟糕的,是在活得最兴味盎然的时候分崩离析。城市人更是如此,诚惶诚恐,想象着自己站在过于密集的行动链条的末端,时刻等待着有一只蝴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扇动翅膀。这就是我们被决定的命运。
    在一次台风过境之后,终于提笔,写我生活的城市。这场台风以某种动物为名,因为其行动迅捷,且路径奇诡。它为岛城带来了强风与丰沛的雨,也带来了不期而遇。
    说起来,这城市并不缺乏相遇,大约由于地缘的汇集拥促,或者源生流徙的传统。相遇而有了故事,有了关于时间的见证。见证别人,也见证自己。在每一个时代的关隘,彼此相照,不再悕悕惶惶。因此,历史的因缘,几乎成为人与城市遇见的轨迹。百来年前,有个叫做王韬的人,抱着避祸之心,来到了这个被他称为“蕞尔小岛”的地方。来了便不走了,作文章,办报纸。老了,终究要回去。在这城市留下的足迹,却带不走。人生的逸出,这便不是宿命,是奇遇。
    又过了许多年,这城市被另一人写成了书。依然写相遇,遇的是时世的变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人叫作张爱玲。在港大读书时,听了一些往事,有关这位命运多舛的校友。身历艰辛的光景,留一点物欲的贪恋,聊作安慰。半个世纪前的无奈与苍凉,倏然定格于倾城,绵延至今。无从说起,“一些不相干的事”,命为《传奇》。
    传奇终有些英雄落寞,若诞生于日常,伤感也随之平朴。都是旧事,如今的传奇是个壳。这城市的底里,已传而不奇。一如它的华美,是给游客展示的专利。经历了世纪末的节点,岛上的新旧人事,众声喧哗。看似热闹了些,内里却其实有些黯淡。新的是时日,旧的是自己。做的,多是观望,带着夜行动物的表情,目以心静。
    这书中写的,是在观望中触到的冷暖,一些来自经年余烬,一些是过客残留的体温。也有许多的怅然,只因物非人是。不期然间,这城市的轮廓在慢慢地改变,愈见狭长的港口,和蜿蜒无尽的海岸线。
    小说香港,为这些年的遇见。
    癸巳年春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