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世界政治

谁激怒了美国(秘密与谎言的500天)

  • 定价: ¥58
  • ISBN:978721809022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东人民
  • 页数:505页
  • 作者:(美)库尔特·艾肯...
  • 立即节省:
  • 2013-11-01 第1版
  • 2013-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两届乔治·波尔卡奖获得者、两度普利策奖提名作家库尔特·艾肯沃德最新力作!参考600小时采访、数以千页非法窃听材料和秘密监狱审讯记录……
    历经500天,辗转13国,追踪200多个人物命运,全景式扫描美国政府、情报机构、司法系统和新闻界的运作内幕!
    《谁激怒了美国(秘密与谎言的500天)》以波澜壮阔、细致入微的叙事手法,立体再现惊心动魄的决策内幕和博弈得失。从白宫到“眼镜蛇”会议室,从关塔那摩到中情局总部,从“基地组织”训练营到埃及和叙利亚的刑讯室,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的中心,在反思和批判中看清秘密和谎言下的真实世界。

内容提要

  

    《谁激怒了美国(秘密与谎言的500天)》是两届乔治·波尔卡奖获得者、两度普利策奖提名作家库尔特·艾肯沃德最新力作!
    《谁激怒了美国(秘密与谎言的500天)》参考了大量从未公开的录音、非法窃听的细节、炭疽袭击调查、关塔那摩审讯记录、政府机密电话底稿、电子邮件等,描述“9·11”袭击后的500天内,美国高层所作出的决策、设下的骗局以及制造的幻像。这些秘密与谎言不仅令人痛心疾首,而且助力美国建立霸权新秩序,至今仍影响全球格局。
    阿富汗战争犹如美国打响全球冲突的第一个“札炮”,使美国一石数鸟,加速定型全球霸权体系;关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真相并非如你所想……
    关塔那摩就像生产秘密、制造谎言的机器。嫌疑人在军情部门五花八门的刑讯逼供下,吐露无数荒诞情报,竟然成为庞大国家体系的决策关键?
    新闻主持人和参议员先后收到炭疽粉末匿名信,幕后黑手竟是美国军方炭疽专家?
    从白宫到“眼镜蛇”会议室,从关塔那摩到中情局总部,从“基地组织”训练营到埃及和叙利亚的刑讯室,让你在反思和批判中看清秘密和谎言下的真实世界。

媒体推荐

    马晓霖 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
    我惊叹于该书作者的架构设计才华、材料调度能力、文字驾驭功夫和视觉营造水平,它使得读者欲罢不能。作者不仅生动还原500天内相关重大反恐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人物关系,而且全景式扫描美国政府、军情部门、司法系统和新闻界十分庞杂的运作方式和相互关联,轻松而清晰地呈现了美国国家庞大体系的决策过程。
    岳刚 著名军事评论员
    “9·11”事件使美国蒙受奇耻大辱,近百年来未落炸弹的本土被侵犯,怒火中烧的决策者和复仇心切的民众促动扣响扳机,席卷起全球反恐之战。借反恐之名,行清除刺头之便,其目标模糊,胃口却很庞大。被阿富汗和伊拉克浇了冷水,美国开始力不从心。其在汲取教训之余仍需反思:冲动不智是魔鬼,私利膨胀乃深渊。
    朱克奇 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主持人
    谎言确实是塑造世界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其实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仇恨与狂妄。但战胜谎言的力量也深植于我们的心灵。《谁激怒了美国》以一种相当明快的风格带领我们观察谎言,烛照幽暗之处,正是对抗谎言最切实的努力。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记者
    两届乔治·波尔卡奖获得者
    两届普利策奖提名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库尔特·艾肯沃德为《纽约时报》撰稿已超过20年,同时也是《名利场》特约编辑。
    著有畅销书《傻瓜的阴谋》、《告密者》和《岩上毒蛇》等。其中《告密者》曾被《纽约时报》评为“10年来最杰出的纪实文学作品”,于2009年被搬上荧幕,男主角马特·戴蒙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傻瓜的阴谋》将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于2013年上映。

目录

权威推荐序
权威推荐
人物列表
序言
引子

第1章 以暴制暴 枪口对准“邪恶轴心国”
人肉导弹来袭,白宫陷入乱战
要么降落,要么被击落
10年前的旧地图竟让他卷入恐怖战争
悲剧?还是机遇?

第2章 愤怒与野心 制订全球战略
“眼镜蛇”会议
法律靠边站,反击的时刻到了
史上最具野心的战争蓝图
生化袭击蓄势待发

第3章 疑犯追踪 建立绝密监控系统
通缉要犯,格杀勿论
一条封锁10余年的秘密情报
匿名信1:疯言疯语还是高智商密码?
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有什么关系?
“恒星风”监控数据库提案

第4章 炭疽袭击 美国科学家的反噬?
美军强力空袭,塔利班毫发无损
谁是炭疽杀手?
匿名信2:致命的白色粉末

第5章 清剿行动 联军血战阿富汗
将敌军赶出50余座城镇
小女孩的衣物竟是秘密行动的重心?
美国陷入另一个越战泥潭
战栗的机场安检

第6章 酝酿更大阴谋 魔鬼审讯方案
布什公然违宪?
魔鬼审讯:你们杜撰什么我都招认!
美籍塔利班俘虏拼死反抗
寻获“基地组织”培训手册?

第7章 关塔那摩的救赎 生产秘密,制造谎言
布莱尔踏入“贼窝”
莫须有的情报
FBI软式审讯与CIA严刑拷打,谁更成功?
血腥杀戮迫在眉睫
只有说谎才能免受酷刑?

第8章 末日审判 仇恨的幌子
无名之辈起诉美国总统
突袭农庄,抓捕关键头目
“求你杀了我吧”
搭建关系则招供,酷刑虐待则闭口?
巴以冲突是对伊战略的一部分?

第9章 酷刑下的谎言 揭露“黑狱”罪行
神秘男子爆料震惊世界
电击、睡眠剥夺、关黑箱子与水刑
“完美的”FBI审讯术
红十字会也是“基地组织”?

第10章 瓦解阴谋 谁能出奇制胜?
3座制造炸弹的安全屋在哪儿?
美国刚刚躲过一场核战阴谋?
模糊的“明确意图”

第11章 杀死更多白肉 在5国开展秘密行动
惊天阴谋:撞毁核电站
入侵伊拉克是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83次水刑“伺候”
要把美国城市炸成另一个广岛

第12章 进退维谷 谁是历史的操纵者?
兵火交迫卡拉奇
提词器故障,总统宣布错误提案?
目标嫌疑犯“人间蒸发”
找不到证据,能否提供罪名?

第13章 黑暗潜规则 玩弄法律条文
白宫才是幕后操手?
命丧巴厘岛
把黑的说成白的
一场美国必将获利的游戏

第14章 慢性谋杀 叫停暴力审讯
纸包不住火
怎样对付十恶不赦的囚犯?
一个三明治抵得上一年暴力审讯
伊拉克早已解除武装?

第15章 “善”与“恶”的终极较量 缓兵之计
非友即敌
令人痛心的猫腻
如何避免一场战争?

第16章 阴谋的牺牲品 恐怖才刚刚开始
恐怖大亨落网
赌上政治生涯
恢复海湾战争的敌对状态
东南亚的“本·拉登”
清晨突袭巴格达
后记 解码不堪的真相
致谢
延伸阅读

前言

  

    这本书与我最初的方案相去甚远。我本打算记录“9·11”恐怖袭击至2009年1月布什总统第二届任期结束后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种种反应。但是随着逐渐深入的挖掘,我越来越意识到最初的方案是错误的。反之,我发现这场反恐战争中的方方面面都与“9·11”事件后的500余天(确切地说是554天)内所作出的判断息息相关。
    其间发生的一切,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非法窃听到秘密监狱,从在押人员待遇法到非常规引渡等,都可以追溯到这18个月。在随后将近6年的时间里,美国发生的一切莫不是对上述决定所作出的反应。同样重要的是,我还认识到,这场反恐战争的初期策略不是仅仅出自某一群政客或某一国政府之手。布什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对恐怖分子发动的全方位袭击却并非美国独家制造。
    因此我改变了写作方向,转而集中研究这554天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便对这场时至今日仍然困扰着全世界的重大悲剧追根溯源。然而与此同时,我也深知,如果仅仅是对发生在权力中心的事件进行描述,我就有可能失之偏颇,因为塑造历史的还包括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像当局对《日内瓦公约》和秘密监禁所作的决定那样,非常规引渡不只是政府部门在会议室内制订的大政方针,而且是在现实生活中实施的具体政策。这些经历有时骇人听闻,但是却在无形中对国际政策的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如果忽视这些独立的事件,我就是疏于职守。
    正如对诸多历史事件的记述一样,本书涵盖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内容,但是也加入了很大一部分让人震惊的事实。原来关于“9·11”事件,很多为人公认的版本并不准确。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我进行了多次采访,翻阅了大量文件,听取了不计其数的秘密录音。这些资料揭示了一系列此前鲜为人知的细节,从而使本书对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变得更加清晰,有些情况甚至更加令人震惊。我相信,正是这些盘根错节的故事,包括已知和未知的、国内和国际的、重大和琐屑的,反映了这场重大变故的本质所在。对于这一点,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还有待历史学家继续探究。
    那些希望在本书中一窥笔者立场的读者无疑会大失所望。我向来不怎么相信个人观点,即使是自己的观点也不例外,因此本书旨在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进行冷静客观的描述。我发现,在这些故事中,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黑白分明的。毫无疑问,“9·11”事件中存在很多糟糕的决定,但很难说谁才是最大的元凶。布什政府的官员及其盟友不希望将极权体制强加于美国,而其批评者们却不愿对恐怖分子姑息纵容。双方很少会对彼此的顾虑置之不理,而是竭力想要按照自己的观点寻找适当的平衡。至于两者孰是孰非,或者其中是否有正义可言,我想还是留待读者自行判断吧。

后记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人们。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曾有幸与这样一个人密切合作。8年前,当我第一次遇到乔丹·沃尔夫时,他还只是一名高中生,负责为我的上一本著作整理文件,但他敏捷的才思和无与伦比的工作热情却让我感到惊叹不已。随后,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塔夫托大学获得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目前,他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法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在校期间,乔丹同意协助我从事本书的创作。作为与我全面合作的一名伙伴,从采访线人到挖掘资料,从记录事件到通篇构思,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事务。请记住乔丹·沃尔夫这个名字,将来他一定会有所成就。
    布伦特·鲍尔斯不仅浏览了我前两本书的手稿,也通读了本书的手稿,并为我提供了全面的建议。他的指点让本书焕然一新。黛安·小原一如既往地担任我的誊写员,并且再次证明,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乔丹和我为本书搜集的材料可谓汗牛充栋,不仅堆满了两间办公室和一间卧室,而且最终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其他人的几个房间。玛吉和特里·蒂本为我查阅了这些资料,并精心整理出数千页记录,让我得以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件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此外,埃林顿·汤普森也为我撰写的每一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最令人激动的一件事就是我有幸再次与出版界最优秀的编辑之一史黛西·克里默继续合作。她让我感到了与业界顶尖出版商合作的乐趣所在。试金石出版社的梅根·里德永远是一位令人鼓舞的向导,只要我需要帮助时,她总是会向我伸出援手。她就像一位恪尽职守的监工,每当我迷失方向时,她就会让我重回正轨。虽然我一次又一次错过了交稿期限,但制作编辑丽莎·希利和制作经理乔治·图里安斯基始终表现得极为耐心,在此我希望对他们致以歉意。文字编辑马丁·P.卡洛和校对W.安妮·琼斯多次指正了我的错误,图片编辑鲁斯·李梅为本书设计了简洁醒目的装帧。
    最后,我的家人一如既往地为我的创作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当我感到灰心失意时,他们会对我表示支持,并报以微笑;当我陷入困境时,他们会鼓励我继续前进。我的妻子特丽莎一路陪伴我走来,她既是我的编辑,也是我的知己。我的3个儿子,亚当、瑞安和萨姆,每天都会为我带来快乐。当我遭遇困难时,他们表现出了巨大的耐心,并给予我不懈的支持。亚当还直接参与了我的工作,主动承担了繁重的任务,为我打印了数千页电子邮件和其他记录。他们4个人是我人生中无穷无尽的欢乐之源。我无法找到准确的措辞,以表达我对你们的挚爱。 不过,也许这正是最合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