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南渡北归(共3册)

  • 定价: ¥127.6
  • ISBN:978754044760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湖南文艺
  • 页数:页
  • 作者:岳南
  • 立即节省:
  • 2011-01-01 第1版
  • 2013-01-01 第10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南渡北归(共3册)》编著者岳南。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台湾时报十大年度好书《陈寅恪与傅斯年》《风雪定陵》作者岳南巅峰力作
    茅于轼、何亮亮、李国庆、余世存、解玺璋、张颐武、李存葆、莫言、朱向前、张志忠、徐贵祥、王久辛…… 联袂推荐
    CCTV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大学联合投资拍摄由本书改编成的大型电视剧
    本书作者耗费8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搜阅近千万字珍贵资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关于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内容提要

  

    《南渡北归(共3册)》编著者岳南。
    《南渡北归(共3册)》内容提要:
    《南渡北归:南渡》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南渡北归:北归》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南渡北归:离别》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媒体推荐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
    ——陈寅恪《余季豫先生挽词二首》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冥想》

作者简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南渡北归》三部曲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亚洲周刊》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评论称:作者的感叹深沉而悲怆,令人惊悚不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岳南等作家写出这一年的好书,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目录

《南渡北归:南渡》
序章  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慌乱大逃亡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
大师云集清华园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第二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
从北大到柏林
狭路相逢
第三章  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四巨头聚会
从殷墟到龙山
人类星光闪耀时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
第四章  流亡岁月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华北沦陷
炸弹落到梁家
清溪阁醉别
第五章  弦诵在山城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
跑警报的日子
观音殿、尼姑庵的学者们
九州遍洒黎元血
第六章  又成别离
小酒馆奇遇
胡福林神秘出走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滇川道上的行旅
第七章  陶孟和逼上“梁山”
与毛泽东北大结缘
自立山头的甘苦
何处觅安居
第八章  扬子江头的来客
庙堂之困
梅贻琦在李庄
一场特殊的考试
第九章  似水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
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
老金千里走单骑
第十章  大爱无言
状元府走出的才子
梁思永患病之因
在困境中突围
第十一章  归去来兮
李济的哀伤
吴金鼎与城子崖遗址
考古界两只学术大鼎
第十二章  三只新生代“海龟”
一代才女曾昭燏
伦敦大学的中国学生
发掘彭山汉墓
第十三章  三千里地山河
三百年来一大师
天涯涕泪一身遥
由长沙到蒙自
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对花还忆去年人
北归端恐待来生
别了,蒙自
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炸弹下的书生们
鸡犬飞升送逝波
残剩河山行旅倦

《南渡北归:北归》
第一章 穿越历史之门
研究乌龟壳的人
郭沫若赐给的教训
抗战八年第一书
第二章 闻道在蜀郡
李约瑟的李庄之行
到野外捉青蛙的童第周
结缘在山中
一代名媛沈性仁
第三章 小镇故事多
此情可待成追忆
由决裂到言和
李约瑟难题的症结
第四章 山下旌旗在望
一号作战计划
一寸山河一寸血
江水无语东流去
第五章 胜利的前夜
延安访问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
梁思成:日本京都、奈良的恩人
天降喜讯
日月重光
第六章 北大春秋
弃北大入内阁
蒋梦麟辞别北大之谜
周作人骂傅斯年“驴鸣”
第七章 血染红土地
“独眼龙”被困五华山
李宗黄入主云南
“一二·一”惨案
第八章 大角逐
关司令痛殴李宗黄
神秘人物暗中操纵学潮
学潮汹涌中的傅斯年
第九章 大幕在黄昏中落下
梅贻琦夹缝中突围
闻一多与傅斯年叫板争胜
联大悲情录
南雁北归春迎客
第十章 独宿春城烛炬残
“国宝”刘文典
铁蹄下的书生骨气
刘文典月下讲“红楼”
神秘的磨黑之行
闻一多对刘文典一剑封喉
第十一章 血性男儿
站在革命对立面的闻一多
青岛大学的“驱闻宣言”
闻一多与“二家”
第十二章 从学者到“斗士”
陈梦家与吴晗
专业不同心同仇
十字街头异乡客
第十三章 闻一多之死
“斗士”是如何炼成的
谁缔宣和海上盟
子弹穿过头颅
第十四章 残阳如血
胡适归国
谁知明月照沟渠
马神庙旁,一片神鸦社鼓
第十五章 还都南京
山坳里躁动的灵魂
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有情人终成眷属
冲出夔门
名院士出笼
编辑絮语

《南渡北归:离别》
第一章 山河崩裂
国宝争夺战
学人抢救计划
金陵王气黯然收
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
人生长恨水长东
第二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
归骨于田横之岛
傅斯年之死
胡适:青山就是国家
生命的最后机缘
第三章 短兵相接
批胡运动悄然兴起
面对“人民的敌人”
再掀高潮
第四章 胜利的牺牲品
但愿来生不姓胡
万叶千声皆是恨
胡思杜之死
胡适出任院长
第五章 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
告别清华园
梅贻琦出走内幕
最后的光芒
第六章 大师远去
胡适、梅贻琦之死
代院长李济
郭沫若斥骂董作宾
学术巨人的消失
第七章 池南旧事不堪记
吴金鼎之死
花落春仍在
林徽因之死
陶孟和之死
第八章 高才短命人谁惜
大时代里的曾昭
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
改男造女态全新
巷哭江南尽泪痕
灵谷塔下付劫灰
第九章 “铁证”下的亡灵
《海瑞罢官》出笼
引火烧身
投靠胡适的“铁证”
吴晗之死
第十章 简编桀犬恣雌黄
花落春意尽
国魂消沉史亦亡
庙小神灵大
第十一章 百年驹隙过如驰
中国人的原子弹之梦
一个有志和有趣的人
曾昭抡之死
第十二章 壮志未酬陈梦家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
厄运降临
蓝的星,腾起又落下
第十三章 人间热泪已无多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胡康河上的白骨
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
诗人穆旦之死
第十四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当年盛事久成尘
清华一把手叶企孙
熊大缜遇害之谜
离奇的C.C.特务案
梁思成与叶企孙之死
第十五章 悲回风
北归残梦终成空
虎落平川
康乐园之会
陈寅恪之死
吴宓之死
哲人其萎
后记

前言

  

  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Come in a cluster)?  1890年前后的中国,似乎印证了“天才成群地来”这个令克氏久久不解的疑问。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维持着长远弥久的影响。本著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肇端,着墨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不同的命运和学术追求,所涉机构众多,人物广泛,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从上海流亡桂林、昆明、四川南溪李庄的同济大学;有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名流大师由北平、南京迁往西南抗战后方的艰难历程和人生轨迹。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全部大师,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胡适、傅斯年、陶孟和、叶企孙、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吴宓、钱穆、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潘光旦、郑天挺、姚从吾、毛子水、刘文典、曾昭抡、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钱锺书、吴晗、陈梦家、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穆旦等两代学术大师的生命轨迹,以及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沈性仁、陈衡哲等人的爱情纠葛与学术贡献。作品特别注重抗战岁月的同时,亦对内战爆发的根缘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两岸的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此前的中国历史曾有过三次大规模南渡,即晋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而三次南渡之人最后看到的是国破家亡,再也没有回归中原,徒令后人哀叹。唯抗日战争的第四次南渡,中华民族终于在胜利凯歌声中重返故土,再建家园。这一扭转乾坤的历史转折,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以及所做的努力和重大牺牲有着重要的关联。正是有了这批自由知识分了的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种子,使之弦歌不缀,香火不绝。本著“南渡北归”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钱穆、毛子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携家带口,同时带着他们的个人理想和主义,越过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斯年语),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吴宓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蓦故土,仓皇张望,不知如何适应,终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北归后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不是投湖便是上吊,如向达、汪钱、傅乐焕等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如冯友兰、周一良等等,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扼腕。  本书的谋篇布局、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与《水浒》类同且有进一步发展创新。二十世纪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如同水泊梁山不同人物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自由知识分子性格以及人生命运的描述,在让后来者探明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对过往的历史与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与拷问,达到“史中求史识”寻求“历史的教训”(陈寅恪语)之目的。  本著共分三部,总字数在160万字左右,其中正文约120万字,注释40余万字。整个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爱恨情仇,在本著中几乎被一网打尽,得到了较为全面反映。作者为写此书,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抗战八年中国知识分子们云集之地如——长沙、蒙自、昆明、李庄、成都、重庆等等,皆实际考察采访,除拍摄照片外,还在当地采访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些史料正是支撑本著的“宏大建构”(梁思成语),因了这个建构,与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有本质的不同,更胜一筹也是意料中事。

后记

  

  本作品自2003年春开始采访和收集资料(与影视剧作家杨瑁、钟亦非,编辑家史奉真等在送别宴会的暗夜里告别,乘机到达成都时,听说北京的“非典”已正式揭开了盖子并撤掉了两位拿着人民的俸禄,欺上瞒下、阴奉阳违的官员;到南溪县招待所时听说有死于非命者;到李庄镇时听说已有数人横尸大街小巷了),几经奔波努力,于2006年秋进入创作状态,直至今日方得以完成并有幸出版,屈指一算,悠忽8个春秋过去矣!回首往日四处奔波忙碌的情景,犹在眼前。遗憾的是其中部分受访者已命赴黄泉,墓有宿草了,令人思之伤感。值此之际,谨向在采访、创作过程中给予支持、帮助的机关、团体、学校等机构表示感谢。向已故的、健在的前辈和同辈师友表示谢意。
    本著所涉历史与考古部分,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世民先生审校并提出修改意见,使书稿原有的错讹减少到最低限度,特表感谢。当然,在本著面向全国和部分海外读者发行之际,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百岁老人何兹全先生,以及台湾中研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联袂推荐的热心、挚诚和期待,表达一个晚辈学人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