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财政金融、保险证券

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精)

  • 定价: ¥65
  • ISBN:9787508643823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21页
  • 作者:姚文平
  • 立即节省:
  • 2014-02-01 第1版
  • 2014-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金融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传统银行如何应对?新一轮的金融革命即将展开,金融业是否面临重新洗牌?探索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机遇与挑战预测互联网金融趋势把脉金融产业布局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新一轮的金融革命即将开始,我们该如何应对?
    《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的著者姚文平先生作为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是金融创新的实践者。他在对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变革作出深入研究后形成的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描绘了各类型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为我们梳理了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迁,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差异,并以“家谱”的形式提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线图,为这个正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影像。通过这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从战略定位、创新策略、组织结构以及战略联盟等方面为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内容提要

  

    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新一轮的金融革命即将开始,我们该如何应对?
    作为这场金融大潮的实践者和观察者,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姚文平在《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这本书中,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融资、互联网销售平台、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理财以及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通过记录、分析超过100个企业案例及9个细分领域的典型特征及趋势,深入分析了极具价值的商业模式。
    从余额宝到微信,从大数据、云计算到移动时代的来临,阅读《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这本书你既可全面了解到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应用在融资、理财、交易、支付、营销等多个细分金融领域的,又可以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图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媒体推荐

    马蔚华  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
    姚文平先生在对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变革做出深入研究后形成的《互联网金融》一书,以全景式的视角,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描绘了各类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为我们梳理了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迁,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差异,并以“家谱”的形式提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线图,为这个正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影像。
    谢平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相信读者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互联网金融的全新论述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对未来金融业认知方面的巨大想象力。
    陈共炎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未来大有可为。姚文平先生的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许多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机会,特别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十大关系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
    马庆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香山财富论坛副理事长、广发基金原董事长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指导实践。认识文平十多年,感觉他既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管理者,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实践者。作为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文平能够以如此开放的心态思考金融业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处,并倡导金融业借鉴互联网以及创业公司好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
    陈龙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在这个第四次信息革命时代,互联网对包括金融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进而催生了大数据时代。无论是信息沟通的革命,还是大数据,都为金融与各个行业的结合创造了机暹。在这个大背景下,本书的重要贡献在于,从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监管者等多个角度总结国际国内最前沿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力图构建清晰的理解框架。如果你不想让互联网和现代金融成为你的敌人,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梁信军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姚文平先生的这本《互联网金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时代;对于金融业来说,这是一个孕育新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王昕  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难点不是商业逻辑的创新,而是将这两种业态完美融合的智慧,互联网和金融首先需要互相学习。文平是我长江商学院CEO五期的同学,他的这本《互联网金融》详尽地分析、探讨了其中的各种可能性,也许这个智慧就藏在这本书中,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王军辉  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文平董事长关于互联网金融“做得不同”与“做得更好”的阐述,让我颇有同感。对金融机构而言,“做得更好”还是“做得不同”,是摆在我们管理者面前的战略性课题。相信文平的这本书,会引发大家很多的思考和探索。
    江南愤青(陈宇)  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知名金融观察人士
    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互联网也罢,最终都需要通过落地于实践,让其服务于社会,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降低社会的整体成本,才具备现实意义。与其辩论于媒体,不若落地于实践。相较于一年多来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泛泛而谈而言,姚文平董事长的这本《互联网金融》更接地气,更符合从业人员的现实思考,也更具备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姚文平,现任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经在南京大学任教,并先后在华泰证券、东海证券工作。曾任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证券分委员会委员等,现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创始理事等。
    姚文平先后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经济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及经济学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120多篇,出版《网上证券交易——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等专著三部,译著一部,参编著作多部,曾获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会员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证券业协会科研课题一等奖(“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设立与监管”一文),2007年中国证券期货业科学技术奖最佳创新奖等多个奖项。
    姚文平在网上证券交易、资产证券化、私募基金的基金(TOT,信托的信托)、财富管理等方面开创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

目录

推荐序一  “照亮过去启迪未来”
推荐序二  “理解互联网金融,我们需要想象力”
前言
第一章  一个新时代开始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
  金融新模式
第二章  无抵押、无担保也能借钱:互联网融资
  什么是P2P借贷
  P2P模式的成功运作
  P2P借贷先锋:LendingClub
  大平台的“小”生意
  众筹模式
  非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
第三章  余额宝神话:互联网销售平台
  平台的崛起
  各显神通
  自有销售平台:从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
  互联网基金前景广阔,竞争激烈
  电商、社交应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
  五彩纷呈的创新平台
第四章  小钱也能变大钱:互联网理财
  自动化理财走进现实?
  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内互联网理财
第五章  上网去开户吧:互联网证券
  互联网证券:概念的美国模式
  交易兴盛:日本模式
  中国:从起步到全方位服务
  未来:新一代的互联网证券公司
第六章  微信也能当银行:互联网银行
  走在大道上
  当银行成为电商
  互联网支付
  相到渗透:金融与互联网行业的未来
第七章  移动保险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保险
  互联网保险新概念
  走在前面:互联网保险在国外
  从萌芽到爆发:新机遇与新挑战
  “优胜劣汰”:互联网保险产品
  移动保险
第八章  从大数据、云计算到移动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移动时代到来了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云计算与互联网金融
第九章  冲击与挑战:金融行业如何应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与定位
  我们如何创新
  余额宝:战略联盟新样板
结语
  互联网金融谁来监管
  发达国家如何监管
  中国的监管体系
  我们该如何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处理好十大关系
后记

前言

  

    “照亮过去启迪未来”
    迄今为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很多行业洗牌了。那么,传统银行未来会不会消失?我认为不会,但现在需要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冲击一下,让它们有互联网基因,并加强彼此的合作,从而惠及越来越多的人。
    实际上银行和信息技术打交道已经是比较久远的了,银行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和支付结算的平台,都需要租用IT的系统。IT企业想要做金融,也远非今日才开始,比尔·盖茨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与其把系统租给商业应用,还不如自己干,当然监管当局当时并没有批准。发展到今天,是否直接拥有金融方面的牌照,已经不是互联网公司参与金融活动的主要障碍。在支付结算领域,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成为网络支付的重要力量,过去他们的年增长率几乎都在100%以上;在信贷领域,P2P网络平台、众筹融资等新模式异军突起,且呈燎原之势;在互联网理财方面,支付宝旗下一款名为余额宝的产品,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催生了客户数量最多的货币基金,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过千亿元的货币基金。
    融合经济会衍生出新的机遇,科技的发展为金融业引入了新的竞争主体,同时催生了新的金融中介形式。在原先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信息流、资金流的集中交汇,但互联网公司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对信息的集成要比银行更敏感、更宽泛、更快捷。同时追求规模效应是原有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导致资源集中到对其利润贡献最大的“头部”领域,而金融机构难以或者是不愿意涉足小额的或者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的“尾部”业务。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金融业分工和专业化被互联网和相关软件技术所替代,产生“长尾效应”,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银行等面临着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挑战。
    网络可以使我们人类在虚拟空间拉近距离,但是并不能缩短现实物理空间的距离;网络可以提供海量的数据,但还不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信任问题。在网络时代,有效的信息、人性化的渠道以及现实的信任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历史的原因,在这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觉得凭借这些优势,银行等可以把自己的信任媒介、支付媒介、渠道媒介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我觉得网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于现实世界,网络越发达,特别是第三方支付越发达,相当于助力银行的支付、媒介的职能,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因为他们最终还是银行的客户,他们还是要把钱存放在银行。但这些互联网公司做了过去银行所不能做到的一些方面,更加普惠于广大老百姓。招商银行遵循“因您而变”的理念,开创了中国银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线下的银行和线上的银行,是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的,不要把他们看成是对立的,实际上互联网给银行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也是银行创新、变革的动力。
    不仅仅是银行,整个金融业,都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扑面而来的竞争压力。证券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程度比银行更高,本书的著者姚文平先生作为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是金融创新的实践者。他在对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变革作出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金融互联网》一书,以全景式的视角,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描绘了各类型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为我们梳理了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迁,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间的差异,并以“家谱”的形式提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线图,为这个正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影像。通过这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从战略定位、创新策略、组织结构以及战略联盟等方面为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金融机构同业之间的竞争了,而是需要面对更多来自于跨界的竞争。在未来的竞争中,金融机构需要探索如何“做得不同”而不只是“做得更好”。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也并非取决于其竞争者,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其自身产生多少新的东西,而是在于其对已有行业的潜力的再次挖掘、提升乃至颠覆。其实,金融机构也好,互联网公司也罢,都需要做自己所熟悉、擅长的事情,或者探索新的“蓝海”。比如互联网公司拿到银行牌照之后,有的可以主要做小微,有的可以重点做个体小商户,有的可以做一些大的企业或大的产业,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客户群开展服务;当然,有的还可以探索在互联网领域的“虚拟时空”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金融业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管理上任何的疏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本书所介绍的各类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涌现的丰富而翔实的典型案例,无论是对于机构的经营还是行业的监管,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就如同竖起了一面镜子,既照亮了过去,更启迪了未来。
    马蔚华
    2013年12月3日

后记

  

    对于我来说,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这一话题应该不算陌生。2000年前后我在华泰证券工作期间,曾经发起并参与了公司互联网证券交易业务的拓展,经历了当时互联网证券交易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将当时的所思所想整理成论文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出版了《网上证券交易——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一书,“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设立与监管”~文还获得了2001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科研课题的一等奖。客观地说,十多年前互联网证券交易的发展在当时还是极具创新性的。
    随着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渐归于平静。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中国被正式提出,同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全面介入金融业。似乎是一夜之间,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国内的互联网与金融业开始加速融合。
    2012年以来,新闻媒体以及微信等通信媒介上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信息非常多,不断冲击人们的视觉。尽管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并熟悉互联网金融是有帮助的,但总是感觉它们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另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机构原先运用互联网发展业务的模式究竟存在哪些差异,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拓展互联网金融,以及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未来对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加以监管等方面的讨论还是比较缺乏的。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位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我对互联网带给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业的变化以及冲击颇有感触,这是促使我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主要动因。鉴于此,我便萌生了撰写本书的想法。
    需要说明的是,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想论证互联网金融与现有金融体系究竟孰优孰劣,或者说互联网以及创业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面与现有的金融机构究竟谁更有优势,而是希望说明不同模式之间应该怎样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个人认为,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两者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应该是互补和共生的关系。因此,包容性发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对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从业人员来说,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向互联网以及创业公司学习,从而实现我们自身更好的跨越和发展。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许多领导、同事以及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先生,以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博士为本书倾情作序;来自中外金融界、学术界以及互联网领域的领导和朋友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本书进行了评价;另外,数年来,我与目前国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开展了多次探讨与交流,同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合作。从与这些机构的交流、合作,以及与复星集团同人们的头脑风暴中,我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洪双龙、左畅、罗芳、胡蓓蓓、傅闻等为本书提供了部分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当然,本书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谓日新月异,因此本书正式出版时,书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已经有些落伍甚至过时;二是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书中的一些数据、资料在全面性、及时性、连续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部分素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进行全面、充分的求证和确认:三是本人所在的德邦证券以及德邦基金正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因此出于商业方面的考虑,可能本书对于有些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没有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这些方面的不足,还望广大读者多多包涵,并不吝批评指正。 姚文平 2013年11月于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