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山西(上党从来天下脊)

  • 定价: ¥49.8
  • ISBN:978710804815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页数:180页
  • 作者:华夏地理杂志社
  • 立即节省:
  • 2014-05-01 第1版
  • 2014-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山西(上党从来天下脊)》由华夏地理杂志社编著,是《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之一,本书从建筑艺术、雕像艺术、壁画艺术等方面对山西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其中很多是没有引起国人关注的破败的、濒临消失的古建筑。同时也有关于山西考古发掘的辉煌成就,这些都是研究山西历史和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内容提要

  

    《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通过对一些列文物实体的寻访、追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每个专题集中于一个省,介绍可以传承的中国文化精华。让读者了解、认识一个具体的、实在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四川(田野中的汉灵)》聚焦山西。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和夫人林徽因曾经四次去山西进行古建筑调查,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建筑实测和影像资料。今天,重走梁、林当年的考察之路,去追寻那些古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为历史增加一页新的记录。晋东南的是山西古建筑最集中之处,也是山西最具魅力之处。考察晋东南不仅仅是去发现古建筑的魅力,更是发现艺术的震撼、信仰的流传以及我们祖先悠久灿烂的文明和历史。
    《山西(上党从来天下脊)》是《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之一,由华夏地理杂志社编著,供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序  最后的山西      叶南
上党,我的天堂      李零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朱俊 瞿炼
敦煌很远,山西很近     顾怡
诸神的天空           杜涓
上党从来天下脊       李零
台外有台             瞿炼
历史在脚下延伸       朱俊
湮没的辉煌           岳南
晋南寺观壁画群巡礼   孟嗣徽
新世纪山西考古大发现   宋建忠

前言

  

    许多年前,我曾独自去山西游荡,从大同南下,过应县、五台、太原、洪洞、临汾,最后由风陵渡过黄河离开山西。彼时的山西,令我恍如坐上时光机回到古代。当时似乎还没有“文物热”,因而文物与人的关系也相对“友好”,我得以抚摸昙曜五窟的造像,仔细观摩华严寺的辽代彩塑,坐在广胜寺水神庙里对着满墙的元代壁画出神,周围半个人影也无。
    因为读过几年建筑书,我知道元代以前的中国早期古建筑,70%以上在山西。之所以强调“元以前”,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以木料为主要建材,直接导致建筑物不能耐久,能留存近千年者根本凤毛麟角;而更重要的,由建筑艺术角度言之,中国古建筑的“柱梁构架在唐宋金元为富有机能者”,到了明清则成.“单调少趣之组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水准也分了高下。
    山西古建筑中大名鼎鼎的五台佛光寺、南禅寺、应县木塔等,乃是由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前辈所发现。它们是我去山西游荡的最初自的。但郡个时候,我还对晋东南一无所知。梁、林二位也从未去过晋东南。
    与晋东南结缘,始于2007年。那年的秋天,我正为布达拉宫的报道,向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张之平老师请教。其时布达拉宫的二期维修正接近尾声,被誉为“布达拉宫保护神”的张之平已开始把注意力投向其他课题。采访之余,她强烈建议我关注晋东南:中国早期古建筑,在其他任何地方已格外罕见,而在这片“与天为党”的古老土地,则是满坑满谷,并且不为人知,亟待进一步发现、整理和保护。
    我见识过的山西已令我惊叹。而那个早期古建“满坑满谷”的晋东南,又该是什么样子?都21世纪了,难道还能发现遗世独立的“古建桃花源”?我已经等不及要去看一看了。
    素来为我所敬仰的李零教授恰是晋东南武乡人。我约他回故乡一游,李零教授欣然答应。奥运期间,遂有了我们的晋东南访古之行。蒙教授盛情,又为我邀到梁思成先生的后人梁鉴老师同行。
    此行收获之丰,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我又在互联网上发现了“六椽袱”。这是一群居住在上海的年轻人,应该算“古建发烧友”。他们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发现了晋东南,并在过去的六年里反复地访问山西这片神奇的土地。
    “六椽袱”最终和李零教授一起成为本辑中“发现晋东南”的作者,成就了一次愉快的合作。
    同样令我们感到愉快的,是山西考古研究所宋建忠所长和著名考古作家岳南带来的精彩篇章。我们由此看到,山西不仅在地上有琳琅的古代遗迹,地下的辉煌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盛产国宝”的特点。但时间走到21世纪,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武装到牙齿的文物掠夺者和盗墓者(及其背后深不可测的“收藏市场”)。读者不难发现,对古代遗产命运的担忧之情,贯穿在我们每位作者行文的字里行间。为遗产保护鼓呼,《华夏地理》当然义不容辞。我们邀请诸位行家戮力辑成的这册《国宝山西》,如能引起国人对传统遗产的更多关注,乃至投身其中为遗产保护一尽己力,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