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艺术理论

艺术的故事

  • 定价: ¥150
  • ISBN:978754940817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西美术
  • 页数:1006页
  • 作者:(英)E.H.贡布里希...
  • 立即节省:
  • 2014-04-01 第1版
  • 2014-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方程式:知识+眼力;答案=贡布里希
    《艺术的故事》由E.H.贡布里希著,本书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内容提要

  

    《艺术的故事》由E.H.贡布里希著,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出版后50多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无可匹敌的入门书。全世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通过贡布里希的讲述认识到了这位真正的大师,他把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以其独特的天赋,直接传播了他本人对艺术作品深切的热爱。
    《艺术的故事》因其平实简单的笔法、叙事清晰的技巧而受到持久的好评。E.H.贡布里希讲述他的写作目的是:“在大量炫赫的作品中,为丰富的人名、时期和风格找到浅显易懂的秩序来。”他为视觉艺术注入心理学的洞察力,他让我们知晓艺术史就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是“一条生动的链条,将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古埃及时期联系起来”。这部经典著作的新版,以袖珍本的形式焕往辉来,仍是艺术领域新来者的第一选择.

媒体推荐

    方程式:知识+眼力;答案=贡布里希
    ——亨利·卡蒂埃-布雷松,世界著名摄影家
    这本书会改变你的人生。
    ——杰瑞米·伊萨克,英国皇家剧院前总监
    我很奇怪此书为什么没有跟寄赠本圣经一起放在各个旅馆的床头柜上,因为贡布里希的语言像上帝的声音一样可信。
    ——《伯明翰邮报》
    这是英国最畅销的一本艺术书,一直在印刷,一直为读者(不仅仅是学生读者)所需求;是少数真正值得阅读的“天才之作”。它的内容不像书名提示得那么简单,但正是这个书名,在1950年深深吸引了一类新的读者:自学者。当时这一人群在增长,出版者们急需赢得他们的兴趣去购买一种印量巨大且内容重要的书。有了贡布里希,艺术图书方面的问题解决了。
    ——《泰晤士报》,“1945年以来百部要籍”评论
    1996年9月21日

目录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1 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2 追求永恒的艺术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
3 伟大的觉醒
  希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4 美的王国
  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l世纪
5 天下的征服者
  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1至4世纪
6 十字路口
  罗马和拜占庭,5至13世纪
7 向东瞻望
  伊斯兰教国家,中国,2至13世纪
8 西方美术的融合
  欧洲,6至ll世纪
9 战斗的教会
  12 世纪
10 胜利的教会
  13 世纪
11 朝臣和市民
  14 世纪
12 征服真实
  15 世纪初期
13 传统和创新(一)
  意大利,15世纪后期
14 传统和创新(二)
  北方各国,15世纪
15 和谐的获得
  托斯卡纳和罗马,16世纪初期
16 光线和色彩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16世纪初期
17 新知识的传播
  德国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
18 艺术的危机
  欧洲,16世纪后期
19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20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
21 权力和荣耀(一)
  意大利,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
22 权力和荣耀(二)
  法国,德国,奥地利,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
23 理性的时代
  英国和法国,18世纪
24 传统的中断
  英国,美国,法国,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
25 持久的革命
  19世纪
26 寻求新标准
  19世纪晚期
27 实验性美术
  20世纪前半叶
28 没有结尾的故事
  现代主义的胜利
  潮流的再次转向
  改变着的历史
图版
艺术书籍举要
英文插图目录(按收藏地点排列)
插图目录
索引
致谢
译后记

前言

  

    中文版前言  1986年6月
    获悉范景中先生不辞辛劳翻译我的《艺术的故事》,为之欣快,而接受他的邀约为中文本作一短序,则更加愉悦,因为从学生时代我就赞赏中国的艺术和文明。那时我甚至试图学会汉语,可是很快发现,一个欧洲人想掌握中国书法的奥秘,识别中国画上的草书题跋,需要多年的工夫。我灰心丧气,打消了这种念头,然而对中国艺术传统的浓厚兴趣却依然未减。
    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睽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这地域的悬远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必要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起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去寻求工作和赢利的机会。
    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员,13世纪末,他跟父亲和叔父一起旅行,远至北京,归乡后讲述了他的故事。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他的故事能流传至今,多少还是出于偶然,因为它是马可·波罗被囚禁在意大利监狱时,由一位狱友记录下来,从而才留给后世的。一定还有许许多多游历者的名字和奇遇,寂然失传了。
    通过上述方式和其他方式,中国文明的成果传进西方文化,其中有些发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都听说过丝绸、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它们对西方世界的技术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然而这种影响并不都是单方面的。我记得看过一些文章,说1300年前后比萨市首先发明眼镜以后,仅仅过了两代,这种改善视力的有用器具就传入中国。举出这一事实,是因为我相信:经历了若干世纪,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之间一定也有许许多多的接触出于我们通常的习惯认识之外。
    我在本书第五章中简述过,在所谓希腊化时期,雕刻家的风格和方法为亚洲许多国家所用,佛教艺术明显地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尤其是把人体饰以丰富、流动的衣褶的艺术手法,就大大得益于希腊范例。
    我相信到处流动的工匠也把一些绘画方法带到亚洲,我们在敦煌和其他地方发现了他们的作品。他们从希腊和罗马绘画中学会了一些表示光线和大气的方法,并把那些技巧纳入自己的技术范围。读者看一看本书第72图,就会注意到它跟中国的风景画有某些相似之处,然而我并不想让人们相信这是些简单的问题,或者相信对于这些艺术的接触大家的看法相同。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早在汉代,就有一些装饰艺术母题从欧洲传人中国,特别是葡萄叶饰及葡萄饰,还有莲花饰,这些花卉涡卷饰已被中国工匠改造后用在了银制品和陶制品上。
    这些有趣的现象,有一部分我在某些文章中有所论述,但在本书涉及的不多。本书的主体意在向读者介绍西方艺术的历程和发展。看着西方激动人心的故事,读者心头无疑会涌起西方艺术传统和远东艺术传统之间的本质差异何在的想法。
    我们看到,西方艺术史上有许多时期,尤其是本书第三、第四两章论述的希腊艺术兴起时,以及欧洲从乔托时代以来(第十章及以下),一直是努力追求创新。艺术家似乎在急不可待地超越他们的前辈和师长,他们还经常运用科学知识——例如透视法的发现(第十二章)——去改善模仿自然的技术。于是,西方艺术的故事就是无休无止的实验的故事,就是追求前所未见的新颖和独创效果的故事。
    我认为中国的情境跟西方大不相同。伟大的艺术家所创立的传统即使经常被更动或改进,也还是受人尊崇。中国的艺术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雅致和微妙,因为公众并不那么急于要求看到出人意表的新奇之作。然而,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后记

  

    《艺术的故事》是我们的第一个译本。那时初涉译坛,看到不同的译家有不同的主张,为了文字精准,尊重原著,我们倾向直译,以免有失原意。如今三十年过去,重读旧译,看到《艺术的故事》在中国有如此多的读者,虽是喜悦,但关注译文的明白晓畅和平易近人的想法不觉萌动。因此,趁着新型的袖珍版付梓,有意修订。不过,中译本问世已久,它记录过一段翻译和阅读的历史,本来的面貌,确乎有些珍惜。因此还是节制手笔,只是在译文追摹原文格式以致文意有欠显豁之处,才改削落墨。总的原则仍然是:直致不华。
    贡布里希说,本书是为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而写,全书采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就是把话讲得听起来外行也决不高深其词。《艺术的故事》能风靡全球,思[ratio]的清正与言[oratio]的流畅,起了重要的作用。贡氏又说:给年轻人看的书无须有别于给成年人看的书;因此,本书没有降低理论的深度。难怪一位学者认为:《艺术的故事》也是给成年人读的。他说:“贡布里希创作了一部相对简短的艺术的故事,故事蕴含的原理补罅了细节方面的匮乏。他对艺术史的主要贡献是对方法的修正,对伦理的、科学的乃至形而上学的种种联系给予了更为细致的审视。与勤恳地厘定目录和编年相比,他试图从艺术史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揭示出更为广阔的框架、功能和内涵。他将艺术史浓缩为一个故事,然而这却是一个为所有人讲的故事,一个关于所有人的故事。”(Gerry Bell)看出这一点,真是慧眼。尽管本书的确适合青少年阅读,故事讲述得一气呵成,娓娓不倦,然而实际上,学术的光泽却与《艺术与错觉》形成了辉映。两部书都从常识出发,又都力图改变我们习焉不察的常识。可是,文笔却是两路风格。 贡布里希是语言的大师,从小就迷上了语言的创造性。他写诗遣怀,写各种格律的德文诗,写诗体剧本,写拉丁文诗,把一些汉语古诗译成德文,这是他中学和大学时代的自设功课。他在信中告诉我,如果不改换语言,可能就去当诗人了。改用英语后,1963年出版的《木马沉思录》还获得过文学奖(W. H. Smith Literary Award,1964)。他私下里总说自己是个作家。他觉得自己终生受惠于语言,因此多次引用席勒的话表达对语言的感恩:Weil ein Vers dir gelingt in einer gebildetenSprache,die fur dich dichtet und denkt,glaubst du schonDichter zu sein[当你成功写了几行好诗,就自以为是个诗人。](Votivtafeln-Dilettant)其实是语言本身很高雅,是语言替你覃思,替你写诗。 贡布里希一生都在思考语言的问题。毕竟,美术史的历史也是寻求语言表达的历史。当菲洛斯特拉托斯[Philostratos Lemnios]结集出版《画说》[Eikones](公元三世纪前半叶)去描述那不勒斯的私人藏画,或者当韩愈撰写《画记》去细述画中的母题,现在看来,都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大事。后来苏东坡从王维的画中读出诗意,文艺复兴的人文学者重解古典名言“诗画一律”[Ut pictura poesis](Horace Ars poetica),艺术史已到达关乎艺术家命运和艺术发展的重大时刻。 回顾西方寻求语言描述图像的历史,不妨粗略地把沃尔夫林之前的艺术史语言归类为Ekphrasis[艺格敷词]的传统。到了沃尔夫林,他把五对概念用于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绘画、雕塑和建筑,才为形式分析提供了一套工具、一套术语,开创了形式分析的新境地。贡布里希受学于德语艺术史传统,当然熟悉这套语言,不过,《艺术的故事》的主旨是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是“用朴素的语言重新讲述艺术发展史”,它讲所见和所知,讲平面的秩序和立体的写实,把这些惯见熟闻之语写得仿佛是春水绿波上的文字,理论的深度在不露声色的笔致中栩栩而出,好似: Everything that seems clear is bent, And everything that seems bent is clear. [一切清晰的事物都暗含深意, 而暗含深意的事物都很清晰。] 作者以外表浅显的言辞写深大道阔的意境,又以谦厚的善心把沉睡的大师为全世界唤起。他讲述的是故事,可是技术史、观念史、形式史、主题史、艺术家形象变化史等等,在此融为一部连贯的问题史,展现出一次难以匹敌的思想之旅。他笔下的脉络环环相生,络络相续,建起的结构则简单而又清纯,有着蓝天下白色大理石神庙的美。这样,故事又成了一件艺术品。这也许就是它堪为后世所法、终天不没的造诣。 一部通俗的著作在它出版五十年后能给列入20世纪百部影响人思想的著作,属于全人类的宏伟文献,也许只有像贡布里希这样莱奥纳尔多式的艺术史家[Leonardian historian]才能创造出如此的奇迹。当我读他写文艺复兴三杰的段落,猛然觉得他已不在旁白叙事,而是动了情怀,我也似乎体会到了他的胸襟。 中文袖珍本的版式与英文版悉同。因此书端纸尾也依式增加了一些评论短语,它们出自艺术史家、批评家,还有几位当今著名的艺术家,读来令人感动。三十年前翻译本书,是想以此开头,翻译一批艺术史名著,借这些他山之石提高艺术史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那时提倡所谓的艺术史是人文科学(引潘诺夫斯基语),所谓的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由艺术史反映(引本人的读书杂记),都是此意。岁月其徂,当初艺术史在美术学院只是附庸,在美术界只是仆人,现在,情况确乎改变了。 本书人名译名,除法语姓名外,基本采用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辑的译名手册,例如Galnsborough,译为盖恩斯巴勒,而不用庚斯勃罗。只在个别处有酌改,例如Velazquez,既不用按英语发音的委拉斯开兹,也不用译名手册的贝拉斯克斯,而是译为委拉斯克斯。地名的翻译除常见常用的之外,都给出原文,以便检核。但有一处需要说明,Germany为阅读连贯起见,一律译为德国,只在第17章标题中译为日耳曼,用作提示。 杨成凯兄忙于其他著述,无暇与事,修订本由我竭一月之力,修润一过。中央美院吴蕾女士指出英文十六版新改而原译未及的一些地方,范我闻帮助译出英文袖珍本新增的一篇小字序文,冯波女士坚持不懈地促使本书以更佳的面貌出现,高谊嘉惠,不胜感激,谨此一并致谢! 范景中  201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