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慷慨悲歌(谭嗣同)/中华历史贤臣系列

  • 定价: ¥32.8
  • ISBN:978751570628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海潮
  • 页数:235页
  • 作者:姜正成
  • 立即节省:
  • 2014-08-01 第1版
  • 2014-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谭嗣同是清末变法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青年时就立下经世救国的宏愿,逐渐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思想。在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他发出“冲决网罗”的呐喊,像一声惊雷,对处于迷茫和彷徨中的国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忠勇猛进的实践活动,为整个维新运动带来一股激情和活力。
    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慷慨悲歌(谭嗣同)》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该书详实地描述了谭嗣同慷慨激昂的一生。

内容提要

  

    谭嗣同是清末变法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青年时就立下经世救国的宏愿。在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他发出“铁屋中的呐喊”。在戊戌维新运动中,他忠勇猛进,为整个社会带来一股激情和活力。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不愿出洋,誓言要做中国第一个为变法流血者,在屠刀之下从容就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慷慨悲歌(谭嗣同)》详实地描述了谭嗣同慷慨激昂的一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生于乱世长在官家
  天下奇男子
  结识大刀王五
  谭嗣同与李闰
  十年漫游
第二章  求学生涯
  启蒙老师
  瓣姜先生
  浏阳涂启先
  蔚庐先生刘人熙
  挚友唐才常
  博览群书
第三章  甲午战败
  甲午战败
  浏阳赈灾
  买来的候补知府
  创建算学馆
  冲决网罗
第四章  仕学思想
  创作仁学
  民主理想
  发展工商业
  革新湖南
  张之洞与维新派
  奉诏人京
第五章  光绪皇帝
  光绪继嗣
  宫中的生活
  光绪归政
  光绪的婚事
  时不我待
  召见康有为
  谭嗣同进京
  康有为与梁启超
第六章  维新之路
  请设制度局
  废除八股
  强大的反对派
  京师大学堂
  阻力重重
  光绪的反击
  罢免礼部六堂官
  戊戌四卿
  广开言路
  慈禧震怒
  山雨欲来
第七章  袁世凯其人
  纨绔子弟,屡试不第
  投笔从戎,朝鲜建功
  小站练兵,培植羽翼
第八章  慷慨赴死
  夜访法华寺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年谱
  谭嗣同诗赏析

前言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他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稣等人。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被征召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新政实施,使光绪皇帝大得人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格外忌恨,密谋废黜光绪,中止新政。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却立即向荣禄告密。谭嗣同不愿出洋,誓言要做“为中国变法流血第一人”。粱启超走了,好友大刀王五离开了,谭嗣同就留在浏阳会馆住所莽苍苍斋,等待着抓捕自己的人到来。
    9月28日,谭嗣同与林旭等五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的慷慨赴死,体现了看破生死、冲决网罗的自由精神,也实践了佛学中为普度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壮烈情怀。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死,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跨海东渡到日本避难。那么,是怎样的信念心支持他血染维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位英雄:
    其一,谭嗣同一向有侠义精神。他好谈兵法,善于剑术,是一位血性男儿。中国古代的侠是富于牺牲精神的,为了维护道义、拯救天下苍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古代的墨子带领弟子止楚攻宋,不正是这种侠义精神的体现吗?
    其二,这与谭嗣同儒家的“忠君”思想有关。谭嗣同自小便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信奉“士为知己者死”,光绪皇帝赏识他,他要报答皇帝的恩遇,这是君臣之义。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不肯,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可见谭嗣同决定以死来酬谢光绪皇帝。
    其三,这与谭嗣同的佛家思想有关。谭嗣同虽接受佛学很晚,但佛学对他影响却很大。佛教讲究慈悲、牺牲。“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正是佛教华严宗的思想。
    不管死前谭嗣同的心境如何,他的死是为国家大义而死,激励着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而前仆后继。谭嗣同将成为为后人仰视的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