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鲁中烽火

  • 定价: ¥30
  • ISBN:978753547249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285页
  • 作者:张鸿福
  • 立即节省:
  • 2014-08-01 第1版
  • 2014-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张鸿福编著的《鲁中烽火》是一本抗日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山东莱芜地区的抗日事件。小说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日常琐碎的家庭生活场景,既有慷慨悲歌的英雄传奇,又有儿女情长的爱情描写,既有地方史、风俗志的呈现,也有个体生命残酷惨烈的牺牲,历史、文化与人性的魅力深深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内容提要

  

    张鸿福编著的《鲁中烽火》讲述了:鲁中抗日根据地,战旗猎猎,烽火熊熊。莱芜鲁王工坊锡雕举世闻名,东洋人觊觎已久;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威震四方,令日寇咬牙切齿。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岂能壁上旁观,只有奋起抗争,赴汤蹈火,方显民族气节和英雄本色……

作者简介

    张鸿福,山东作协会员,著有《末路王朝——中日甲午战争报告》《鲁中烽火》《李鸿章》(全三册),曾在山东广播电视报——赢周刊》连载长篇小说《正道沧桑》。先后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广西文学》《文学世界》《中国西部文学》等发表中短篇小说五十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选载。

目录


第一章  人伙当土匪
第二章  参加四支队
第三章  较力莱芜城
第四章  重归四支队
第五章  智取辛庄镇
第六章  精心雕锡荷
第七章  两捷杨家横
第八章  协力造地雷
第九章  工坊遇难关
第十章  远宜烦心事
第十一章  诡异除奸案
第十二章  吉山突围战
第十三章  占领与征服
第十四章  策反皇协军
第十五章  巧取莱芜城
后记

前言

  

    战争领域是作者认知历史、探索人性、察世观己的重要领域,而以此为表现对象的“战争文学”一直就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门类。描写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展现战争环境下丰富多元的人性样态,表达对战争或历史的反思情怀.则是作者们一向乐于表达的主题。不论是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莫言的《红高粱》,还是都梁的《亮剑》,都曾经给读者以极大的阅读震撼力。
    《鲁中烽火》也同样是一部好看耐读的战争题材长篇小说,作者挖掘、占有了大量历史史料,真实地呈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隐秘战争传奇。不过,与重视纯粹“虚构”想象或肆意颠覆历史的战争小说不同,这部小说依托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它全面而详细地再现的是以莱芜为中心的鲁中军民排除万难、艰苦卓绝地开展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的波澜壮阔的历程。
    叙事的“真实”是这部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小说所叙之事很多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经得起历史推敲的。比如四支队的成立、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吉山突围战、国共两党较力莱芜城,所描写的重要人物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黎玉、林浩、汪洋等党政军高级领导人。显然,作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与其说是要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虚构一段历史,而不如说是要以写实的、记忆的方式真实再现莱芜抗战被尘封的隐秘历史。这使得小说某种意义上具有了类似于报告文学的特性:真实再现历史事件,客观描写历史人物,成为其第一要务;而缅怀战争岁月,总结历史经验,则是作者写作的根本动力。这种忠实于历史记忆的写实手法,使得小说以一种近距离的在场形式,瞬间拉近了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距离。
    《鲁中烽火》的成功首先表现在作者对莱芜抗战历史的全过程及各股势力真实动态全面、客观的展示,历史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原生性使小说首先具有了“史”的震撼性。
    作者尊重历史本身的真实性,对各党派、团体及民间势力的叙述也秉承的是一种不隐恶、不虚美的叙述态度。作者笔下的土匪并不都是烧杀抢掠、恶贯满盈的,他们也讲义气、顾大局,不随意伤害当地老百姓,经过整编便可以成为抗日的一股力量;当然,他们的匪性和痞性也是先天性的,他们不遵守“j大纪律、八项规定”,他们的内讧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作者笔下的我党武装也不全是胜利之师,失败与失误同样令人惊心动魄。小说对日军将领形象的塑造也并没有脸谱化、漫画化、简单化。比如,小林是%怀柔政策”的坚定信仰者,他在占领区尽量减少直接的杀戮,以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小岛则是“屠夫主义”的实践者,他主张实行赤裸裸的杀戮.以达到让中国人彻底臣服的目的。作者对这两类日军将领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日军内部在侵华政策上的巨大分歧。
    其次,《鲁中烽火》的成功还表现在各类人物形象的出色刻画上,作者战争环境下各类人物性格、心态的描写及命运的展现既符合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又有着人性的深度。王鹏、苏盛玉等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成长经历的展现,达到了典型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抗战时期共产党、国民党、日军、伪军、土匪等各种力量共存于一个狭小的莱芜地区,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犬牙交错,彼此相互掣肘,力量此消彼长。
    小说将王鹏、苏盛玉等英雄人物置于“乱世出英雄”和“环境塑造人,’这样的历史语境和艺术原则之下,全面而细致地描写了他们从童年到成年.从无知的孩童到担负救国大义的军人的漫长而又艰难的成长过程,思想的成长、性格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都非常具有信服力。比如,对于王鹏来说.他成长的每一步都受制于环境的制约:他摔坏苏盛玉而离家出走,他为了生计而投奔周掌柜,他出于个人安危而进山当土匪,他弄不懂时局加人国民党队伍,可以说,他人生十字路口上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极端恶劣的生存意识及反常的战争环境使然。至于他后来加入四支队,并逐渐成为共产党军队里的骨干,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毛糙,他的粗心大意,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小说中都时有表现,没有拔高之嫌。也唯其如此,他的形象才显得真实可信合乎艺术逻辑。  英雄人物之外,苏正曦、王俊逸形象的塑造也极其成功,很有艺术的典型性。王俊逸是鲁王工坊的店主,他以擅长制作锡器而闻名于世,并以此当作祖业加以承传。他正直做人,忠厚传家,无为而为,既同情、怜悯战争环境下那些老百姓的遭遇,也和日本人有商业上的往来,并期望过上安稳的好日子。只不过,他的梦想没有实现。在血雨腥风面前,他毅然觉醒,不仅自己放火烧掉了日本人庆典用的锡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智慧,让在日本人严密监视下制作的锡器也同样锈蚀作废。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用意不在批判他的“逆来顺受”和只顾家、不顾国的狭隘小农思想,而侧重在反思一种文化意识。
    鲁王工坊的制锡工艺在莱芜本地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作者详细描写了制锡的工序、行业规则及所秉承的文化信仰,将一种民间文化及受此影响而形成的文化人格放置之于抗战这样一个背景下,启发人们思考:面对凶残的异族侵略者,这种真诚意向和信义指向将如何存在呢?民族矛盾、家国矛盾、行业规训、人格操守、伦理品德等等在严峻形势下都面临着复杂的纠结与悖论。它一方面制约着人物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对人性的拷问与挑战,构成了人物本身的丰富性与深度。
    苏正曦是苏盛玉的父亲,他的两难处境及最终选择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性内涵。他是一个商人,也有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品性。但他在历史正义面前仍然有他的伦理与道德底线。他做日军维持会的会长.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他做县长更是我党的一种“安排”,是秘密地在为抗日工作。顶着“汉奸”帽子的父亲与共产党干部和抗日英雄的儿子,这种父子关系及身份关系不仅合乎历史实际,而且有力地拓展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厚度与深度。
    此外.日军高级特务池田(杨医生)的形象也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人性深度。他虽长期潜伏在中国,但在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相处中,他的思想、情感都在慢慢发生改变,不仅帮助中国人甚至抗战战士治病,而且反对杀戮,对侵华战争开始了痛苦的反思,并最终在小儿子被日军杀死后绝望地切腹自杀。
    再次,《鲁中烽火》的成功还表现在强烈的传奇性与故事性上,小说情节悬念丛生、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扣人心弦,具有引人人胜的阅读效果。作者采用传统小说的讲述模式,故事连缀故事,故事构成情节,情节串联人物,而人物时而各自单线发展,时而又交叉讲述,线索清晰,叙述杂而不乱。作者以全知全能(第三人称)为叙述视角,以对话描写、动作描写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方式,符合普通读者的接受习惯。而小说对地方风俗、风物的描写,对地方方言的采用,更是呈现出鲁中地区特别是莱芜一带鲜明的地域色彩。
    小说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日常琐碎的家庭生活场景,既有慷慨悲歌的英雄传奇,又有儿女情长的爱情描写,既有地方史、风俗志的呈现,也有个体生命残酷惨烈的牺牲,历史、文化与人性的魅力深深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当然,《鲁中烽火》也还有某些艺术上的遗憾。比如,从艺术表现力上来说,小说的处理还不平衡,莱芜城中苏、王几家的生活表现得较为细腻,文学性较强,但山中抗战生活的线索则是粗线条的,历史性大于文学性。另外,几条线索之间联系也不是特别有机和紧密,鲁王工坊这条线索的中心地位没有能更好地突现出来。而小说对景物、文化、人性以及人物心理、情感的挖掘也还不够耐心,这使得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韵味难免要打一些折扣。
    吴义勤
    (作者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后记

  

    早在十几年前,我搜集到了一批关于莱芜抗日战争的资料,那时候就觉得,莱芜作为泰山区(鲁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莱芜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应该有一部分量较重的作品来展示。于是试着动手写一部长篇小说,但是因为缺乏具有莱芜特点的主要人物而暂时搁笔。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工艺美术大师、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王千钧,因此了解了鲁王工坊锡雕的历史。了解了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锡文化以及莱芜的冶炼文化,对王千钧执着、坚韧、真诚的个性十分欣赏.也被他精湛的锡雕艺术以及对锡雕艺术传承发展的强烈责任心所感染。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明晰起来,从前那些没有生命的素材都生动起来。这也启发我,应当将莱芜香肠、羊汤等”莱芜元素”融人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之中。
    2012年初,我与好友莱芜日报社副总编兼《鲁中晨刊》总编张全宝、市文联副主席陈文中等人闲谈的时候.向大家吹牛说大约半年就能完成二十万字的小说。当时大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催促尽快动笔。
    说出的话泼出的水,吹出的牛也不好收回,只好检视旧稿,重新创作。整个创作过程非常轻松而顺利,完全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到8月中旬就基本完成了。稍作调整和修改,未来得及校对就将书稿呈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几天后的晚上接到毕部长的电话.他已经读完全文,感觉情节清晰、人物丰满,并再三鼓励。同时还提出了情节再凝练、矛盾再集中、人物再雕刻等意见。
    我很受鼓舞,决心把书稿做个认真的修改。不过,自己写的东西,看优点多,看问题少,自己修改往往不能到位。于是将稿子分别交给张全宝、陈文中、《赢周刊》编务总监朱哲、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王千钧、莱芜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谢斐,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他们在百忙中阅读书稿,不仅对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对书稿中错漏之处一一修正。他们的高度认真、负责精神让我很受感动。 我是地地道道的莱芜人,在这片土地上从小长到大,我喜欢这片土地,也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展示普通莱芜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爱家护国的大爱情怀;展示莱芜人有孝道、讲义气、重亲情的地域民风;还要展现民间工艺传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理解和挚爱。当然,也希望把真实的莱芜地区的抗日战争展示给大家,而不像目前一些抗日影视剧那样把民族的灾难和抗争高度娱乐化、戏说化。我已经尽上了最大力量,也得到众多朋友的支持。小说成功与否,我无权评定,但我非常欣慰的是,作为一个莱芜人,我终于能以我自己的方式为之做了点儿贡献。 再次向所有关心支持这部作品的领导、朋友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谨向为驱逐日寇而牺牲的先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