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

  • 定价: ¥32
  • ISBN:978753215294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文艺
  • 页数:306页
  • 作者:(以色列)莎妮·布...
  • 立即节省:
  • 2014-09-01 第1版
  • 2014-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是以色列作家莎妮·布瓦安茹的处女作,这本书给予的是一次独特的旅程,对于那一片战火纷飞、争执不断、宗教文化矛盾激化的地区,我们常常在新闻报道和纪录电影中稍稍了解。作品以“套小说”的形式,看似散漫却巧妙串联地展现了时事新闻之外的血肉、情感和温度。年轻的作者是无畏的,她首先无畏于非母语的障碍,将现实、想象、艺术交织成贯穿作品的无畏权杖,在原本恐惧、慌张、崩溃、荒谬、暴力、无可控制的现实下,用故事叙述超越了畏惧,抵达了自己和人们的灵魂王国。

内容提要

  

    耶尔、埃维莎格和丽是一同长大的好朋友,她们曾在以色列的一个与黎巴嫩接壤的沙漠小镇上生活,在活动大篷车组建的教室里上课,分享成长的秘密,消磨少年时光,后来又一起被征兵,分别经历了战时纷乱。耶尔成为武器教官,埃维莎格终日在守护塔内盯着监视器,丽则被分配到边境检查站当军警。残酷冰冷的军营并没能扼杀青春的悸动,她们同世界上所有姑娘一样,有生理期的困惑、情感的懵懂和生命的狂想;她们用年轻的桀骜不驯,对抗着力量悬殊、胜负已定的命运……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是以色列作家莎妮·布瓦安茹的处女作,出版于2012年,一年内已有美、英、德、意、西、韩等23个国家的版本,均引起热烈反响,凭借此书,24岁的莎妮成为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35岁以下5部杰作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入围英国“女性小说奖”的第一位以色列作家。

媒体推荐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为人们了解以色列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打开了一扇迷人的黑暗之窗,它标志了一位杰出作家的到来。
    ——《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撕裂了战争的麻木和单调,再现了战争给记忆、思想、情感和亲密关系带来的创伤。在美国众多优秀作家放弃现实题材,转投类型小说怀抱的当下,布瓦安茹的勇气和诚实是激动人心的。
    ——《华盛顿邮报》
    布瓦安茹的叙述声音是独特的,它原始、幽默、充满自信,正如她笔下的女性形象。
    ——《纽约时报》
    令人震惊……这本书精彩地描绘了以色列日常生活固有的荒谬与悲怆。
    ——《洛杉矶书评》
    在这本成长小说里,军队生活开启了从女孩到女人的“变形记”……布瓦安茹对这些年轻姑娘心理的描写引人人胜。她的叙述宛如在噩梦和美梦中穿梭,然而这种狂热的不确定感正是力量所在。
    ——《经济学家》

目录

正文
译后记:无所畏惧的力量

后记

  

    译后记:无所畏惧的力量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给予的是一次独特的旅程,对于那一片战火纷飞、争执不断、宗教文化矛盾激化的地区,我们常常在新闻报道和纪录电影中稍稍了解。作品以“套小说”(Story Cycle)的形式,看似散漫却巧妙串联地展现了时事新闻之外的血肉、情感和温度。年轻的作者是无畏的,她首先无畏于非母语的障碍,将现实、想象、艺术交织成贯穿作品的无畏权杖,在原本恐惧、慌张、崩溃、荒谬、暴力、无可控制的现实下,用故事叙述超越了畏惧,抵达了自己和人们的灵魂王国。
    在这些故事中,三个年轻姑娘贯穿始终:耶尔、埃维莎格、丽,她们曾经在以色列的一个与黎巴嫩接壤的沙漠小镇上生活,是中学同班同学,在活动大篷车组建的教室里上课,一起分享成长的秘密,消磨青少年时光,随后又一同被征兵,分别经历了战时纷乱。她们和世界上所有的年轻姑娘一样,有生理期的困惑,情感的懵懂,生命的狂想,以及因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反叛。耶尔在当武器教官时和男兵挑逗嬉戏,丽分配在军警处,在边境检查站里用非凡的想象消磨无聊的时光,埃维莎格甚至在守护塔里因躁动而脱光了衣服,引发边境骚乱……她们的青春激情和狂热是世界性的,并无异常,可是她们的人生舞台却在如此陌生、遥远、甚至因此变得神秘的地方。
    同样年轻的是作者莎妮·布瓦安茹(Shani Boianjiu,1987一),她以这部处女作,以自己两年的以色列国防军队的服役经历,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这位以色列作家的写作风格也带着锋利的无畏,在暴力和死亡的主题下,她依然用砂砾般的“钝感力”磨砺着人们的感知,用想象和幽默平衡着暴力死亡的恐惧,以大致线性的时间走向给我们展示青春生命的前因后果,又在其中将时间元素调皮地来回调整、跳跃,在省略和突出的选择中,让我们在面对暴力、性爱、杀戮、抑郁、亲情时,有一定的情感抽离和间距,不至于滥情善感,迷失了阅读的方向,同时又感受到诗意和激情。 因为无所畏惧,我们在面对姑娘们的期盼,明白她们所等待的秩序、安宁、和平、温柔会始终云遮雾绕,姗姗来迟时,虽然感到沉痛,却依然能保持冷静,甚至接受其中的幽默和游戏精神。书名的“永恒之民无所畏惧”是特指,也是泛指:生命的传递是永恒的,无论那里如何富有或贫瘠,如何幸福或灾难丛生,人们如何强悍或脆弱。因此,跳出短暂的时空,我们得到的力量就是无所畏惧。 虽然,关于中东战争、政治局势和宗教文化历史,普通读者知之有限,会在开卷之初心生疑虑和胆怯。此外,面对战争小说,我们的脑海里自然涌上诸如海明威、冯内古特、约瑟夫·海勒、托尔斯泰等男性作家的作品。可是,随着阅读的进行,我们聆听着三个姑娘的叙述,感到其中的声音坦率直接,不禁在人物的感受、思想和生活的细节中随时产生共鸣。于是,我们释然地理解,小说推翻了我们的担忧和前见,它关注柔软的人性,而其他战争元素都是托起故事的背景。诚然,在战争影响下,小说中的人物身心濒临分崩离析,很多体验趋于边缘状态,黑色幽默浓重。这些20出头的姑娘的声音交叠出现,她们反叛、倔强,似乎玩世不恭,实则柔软善感。在阅读中,读者的情感如拉锯般不时张弛,前后往返,不断纠结。绝望中的希望,希望中的自嘲,自嘲中又带着强烈的叛逆,叛逆中却无时不在给予温柔。这些体验,遍布字里行间,让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的读者品尝紧张不安,同时又觉得创痛积聚等待爆发,而叙述竟是如此强大无比的力量。 从事文学创作的作者是无畏的,她用非母语的英语写出了这样的故事,而许多片段是她在完成两年部队兵役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文学创作时的习作。她像福克纳一样,以这个邮票大小的巴以边境地区,折射了宇宙般无垠的人性世界。小说中的世界是狭窄有限的,从地理上看,随处都是实质意义的边境,人们的日常起居和工作时时涉及“跨界”,无论是真实存在的国界,还是文化宗教历史疆域的边界。或许是边界的无处不在,小说的发展和结构也像故事的语境一样,并不绵长延续,而自成某种插曲式的松散布局:时间是过渡的,因为姑娘们正在成长;体验是过渡的,她们最终离开了部队;故事空间是过渡的,她们不断离开家园,去远方生活;更甚者,叙述者也是不断过渡的,因为三个姑娘和某个不知名的叙述者在分担、轮换讲述的角色,也在变换叙述的焦点。然而,布瓦安茹很好把握了叙述节奏的松紧交替,许多看似平静的絮叨后,突然爆发事件、情绪,或是意义的领悟。我们的情绪也在如此的交替中推进,逐渐变得无所畏惧。 反叛的挣扎和成长 在女孩们反叛的挣扎和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初生牛犊般无所畏惧的力量,听到了这些年轻、直率、忧伤、天真却又倔强的声音。在小说开篇的“别人的孩子”中,耶尔以叙述者出现,她对埃维莎格的哥哥丹心怀懵懂的爱恋,女孩子们在活动车厢教室里上课,四周洋溢着躁动不安的青春和成长期的叛逆。然而,令耶尔的情绪急转直下的是,服兵役结束后回家的丹,在某一天夜里开枪射死了自己。很快,女孩们也要毕业服兵役了。叙述中,耶尔留在纸上的那句“我一直是一个人”,让我们体会到成长中时时自觉不被理解的孤独和叛逆,而正是这种倔强孤独的青春力量,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姑娘们此后无所畏惧的反叛。果然,在此后的一则故事“所有女孩尖叫的声音”中,埃维莎格讲述了新兵训练营体验:诉说欲望无比强烈的埃维莎格在毒气面罩训练中。顶着头皮发疼,火辣辣的烧灼感,无法睁眼和呼吸的痛苦,张开嘴不断对着教官讲话,发泄着“不被倾听”的不满,最后“催泪弹帐篷里待得长过了之前的所有士兵”。可是,她依然坚持,“那些东西不会摧毁我,真正摧毁我的是无人诉说和交谈。”她在内心尖叫、呐喊,而勇气的关键是有人真正愿意倾听。同样,作者布瓦安茹在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也是怀着诉说和被人真正倾听的渴望,她在大约两年的时间中,不断从琐碎的片段的诉说中,渐渐编辑并完整了整部作品。她坦言自己在情感和性格上与埃维莎格更为接近,而她也最偏爱这个人物,她内向而叛逆,经历过抑郁和挣扎。但是,这些成长中的情感,包括姑娘们在部队中的“异常”经历和表现,更多是超现实主义的再现,并不真实代表了以色列军队的情况。诚然,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才是重点,而那个深重的冲突主题,那个会引发不同文化、政治观点的主题,只是折射永恒之民和无所畏惧的载体。因为,在直面生死和战火的生活中,这些曾经的战士并没有我们惯常接受的军人形象,她们没有热切坚定的目光,更没有热血理想的意识形态在驱动和支持她们,她们接受西方国家的流行文化,和任何女孩一样向往时尚,甚至被人批评为强烈美国化,而且,她们不像男兵,并不真正遭遇死亡的威胁,她们要面对的威胁是没有逻辑和意义的生命本身。因此,她们通过叙述来建构意义,通过反叛来挣扎着推翻、质疑,从而超越自己的恐惧。 在“男孩子们”中,耶尔这样描述8小时的站岗,“8小时独自站在黑暗中,除了思绪和整套装备外我们一无所有,就这么荷枪站立着,等着时间像伤残的蛇一般一分分地慢慢蠕动,等啊,等啊,等啊。接着,是在帐篷里八小时梦魇缠绕的睡眠,我都疑惑自己整天到底在等什么。而后是再次轮回。”生命的时间没有了意义,可是军令却必须服从,面对这种仿佛被蚕食的时间,姑娘们以叛逆来面对。因此,埃维莎格的逆反举动更加疯狂,她在守护塔里脱光了军装,赤身裸体地躺在地板上,引发了骚动,造成了边境上两国间的外交事件。在目睹三个姑娘的轶事时,我们逐渐不能区分,她们宛若一个人,用年轻的桀骜不驯来对抗力量悬殊、胜负已定的命运。叙述中,她们坦率地看轻短暂的两性关系,描述军队里变形的情感渴望,甚至大大咧咧地用粗犷、鲁莽的话语,更大胆的是,她们眼里的生命其实不分国界,并无清晰的是非准绳,纯粹由情感来驾驭和判断。叛逆和质疑中,道德论证和推理暂时退位,露出峥嵘的只有无所畏惧的态度。 文学幽默和游戏 在无奈、乏味、荒诞、和恐惧中,姑娘们充满了游戏精神。实在难以忍受时,她们用“我们可以假装”来应对,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橄榄树,在威胁和伤害中,每每自觉濒临死亡时,却依然活着,努力活下去。这种假装其实是对无聊、无理的生活报以幽默和游戏精神,而后,有勇气活下去。 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父女之情的叙述:离婚后离家很久的父亲得知女儿埃维莎格退伍后情绪抑郁,便买了辆二手车,鼓励女儿学车,可是每每碰壁。于是,父亲继续鼓励,女儿继续沉默,两人间或回忆往昔,最后,埃维莎格将车子开进了海水里。此处,哪怕生活是深海也要毫无恐惧地跳下去的无所畏惧,以及其中关于犹太民族的寓言式溯源,父女之间的敏锐感受和不时有意为之的麻木,让我们在阅读中蓦然感动,充满勇气。 很多故事带着剧烈的伤痛,然而弥漫在其中的敏锐和幽默却不时平衡着读者的感受,因为即便是痛苦恐惧,作者依然在其中挖掘笑点,在被人们认为最没有趣味的语境下,用游戏精神把悲伤转化成带泪的喜剧,让幽默将现实主义的刀刃磨得更加锋利。丽在边境检查站研究“示威处置守则”,竟然和巴勒斯坦的示威者配合,要帮他们“弄点动静可以登登报什么的”,甚至展开了练习,目的是在不伤害生命的前提下帮示威者达到目的。 埃维莎格在长时间盯着监视器时,也展开了想象的游戏:在不断游弋的绿色像素中,她默默数到1千,一遍遍再数,最终看到像素点变成了人,“稳定的白色条状组成了人形,几百个小人儿,我的人民,不存在的人民。”由此,她进入了虚构人物的游戏中。可是,现实的反讽在于,当监视器里出现了企图跳过埃及和以色列边境的苏丹人,当他们越过了铁丝网时,埃维莎格必须得用无线电汇报,甚至目睹埃及人射杀越境者。最终,苏丹人的尸体挂在铁丝网上,在监视器弯曲线上成为了污黑的一点。 负责检查巴勒斯坦工人进入以色列通行证的丽,从一名工人法蒂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思考和想象的主题。丽夜晚的想象与白昼的现实不断交替出现,于是法蒂和他妻子的故事在想象的虚构中栩栩如生地上演:平凡夫妻的家庭琐碎和争执充满了诙谐,两人的对话和对抗令人忍俊不禁。然而,现实中,丽的战友亚尼夫却被法蒂用刀抹了脖子。 作者触发了我们阅读中的许多思索,她基于生活体验的文学创作,就是想象和艺术的提炼与升华。通过作者的写作和想象,通过我们的阅读和聆听,语言成为了彼此沟通、靠近和获取意义的途径,是比武器和战争更为强大的自足生命。 惨淡的现实和人性的温暖 《永恒之民无所畏惧》中的各位叙述者是忠实于自己的,她们无所畏惧,因而诚实地表现自己。埃维莎格困于忧郁,无法勉强自己笑对父母,可是在父亲特殊的开车诊疗下,至少释放了濒临失控的情绪。耶尔对母亲当年遭遇的劫机事件,以转述的口吻道出了政治、宗教冲突的荒谬,也道出了人在极端状态下的各种本性。那段明明是母亲的回忆,由同样遭受战争创伤的女儿来叙述,依然带着震撼人的力量:生死存亡,美丽平凡,伟大渺小,一切都在灰飞烟灭中。 阅读中,个人生命的渺小和琐碎被不断叙述,折射着生命和个性的恒久。年轻的作者以坦诚、恳切的态度,通过想象和幽默,用一份弥足珍贵的真诚,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共鸣。故事中,被迫成为冲突双方的个体并无对错与优劣的差异,都是真实的生命。巴勒斯坦小男孩偷盗以色列部队基地的东西,耶尔不许战友朝孩子开枪,听到男孩得手后狂放的笑声回荡在山间,她也笑了起来,甚至等着,“希望听到他顶着枝叶擦身而去的寒率声,听到他塑料袋里弹壳相撞的金属声。”那个瞬间,我们忘却了对立,看到的只是两个天真任性的孩子。同样,丽为了配合巴勒斯坦人弄点动静登报,最后没伤及对方并拘捕了一个巴勒斯坦男孩,在押送孩子时,“他们步调一致,沉默地走过水泥路障。如果这时远处某个亮灯的家中有个村民朝窗外望,会以为他们就是一家人。”三人分属两国,而这两个国家之战火冲突持续了长达70年,战争和暴力已经在人民的内心变得单调乏味麻木,唯有彼此间温暖的人性,才是惨淡现实中最令人动容的。在“不存在的人们”中,交织着两个叙述声音,其一是埃维莎格,她盯着监视器屏幕上蜷缩的人影,想着之前被流产的胎儿,不禁抚摸上去。另一个声音来自一个从苏丹逃脱的年轻姑娘,她最终倒在了以色列边防的铁丝网前,成为了监视器上的人影,然而,神奇的是,她感到有人在抚摸,感到有人的手久久地放在她的肩头,这抚摸平静而恒久,让她想到了妈妈。这种超现实的关联,印证了战争无法抹杀人与人之间温暖而神奇的维系。 渐渐的,我们因为阅读而越发无畏,更确定永恒之民遍布世界,他们最终能跨越差异和障碍,而我们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渺小,却能够伟大,尽管常常绝望,也能不时被理解和原谅。对于作者布瓦安茹,特殊的生命历程让她拥有了艺术创作和改变现实的力量,也传递了年轻的无畏和永恒的信念:无论相隔遥远,我们如此相像。 (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