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黎元洪新传

  • 定价: ¥39.8
  • ISBN:978754308589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武汉
  • 页数:300页
  • 作者:萧致治//萧莉
  • 立即节省:
  • 2014-10-01 第1版
  • 2014-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萧致治、萧莉著的《黎元洪新传》依据时间顺序,对黎元洪的青少年生活、海军生涯、编练新军、湖北军政府都督任上的业绩功过、“二次革命”前后投靠袁世凯、1916年前后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袁死后继任总统、1922年复任总统,以及投资实业等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叙述和评论,既不溢美,也不讳恶,力图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内容提要

  

    《黎元洪新传》作者萧致治、萧莉,著名近代史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年逾八五的萧致治老先生,穷三十余年精力,收集资料,考订错讹,著成此书。力求全面、公允地评价这位民国巨人。

目录

前言
一、“家本黄陂,生于汉阳”
二、肄业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三、海军生涯
四、三访日本
五、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六、武昌首义,被逼出任都督
七、督师抗清,保卫武汉
八、站在十字路口徘徊
九、倒向袁世凯一边
十、首倡‘军民分治”
十一、借刀杀张振武,锄除异己
十二、宋教仁被刺黎元洪‘极端”拥袁
十三、充当镇压“二次革命’的帮凶
十四、就任正式副总统与瀛台第二囚客
十五、宁死不屈拒封“武义亲王”
十六、首任正式大总统
十七、黎段矛盾与府院之争
十八、围绕对德参战黎段矛盾激化
十九、张勋复辟被迫离职
二十、寓居天津投资实业
二十一、为曹锟上台铺路,再任总统
二十二、力主‘废督裁兵”
二十三、“阁潮”与再次下台
二十四、晚年生活与国葬
附录
黎元洪生平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资料

前言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后,黎元洪一跃成为名扬中外的著名人物。1911年10月11日午后,他被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举为中华民国鄂军政府都督。同年12月16日,他又被各省代表联合会公举为大元帅。1912年1月3日,在黄兴的建议下,临时参议院选举他任南京中央临时政府副总统。2月20日,因为南北议和成功,临时参议院再次选举他为临时副总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10月7日,新成立的国会又选举他为正式副总统。在袁世凯统治时期,他还兼任参谋总长、参政院院长。1916年6月7日,袁世凯死后,他继任大总统。一年之后,因张勋复辟下台。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等继1920年战胜皖系军阀段祺瑞等之后,再次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他们想通过“合法”手段瓦解南方革命势力和西南地方实力派,为曹锟当大总统铺平道路,又把黎元洪拉出来再任大总统。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黎元洪的头顶戴上了如此众多的桂冠,可谓荣耀至极。
    不过,荣誉只是黎元洪的一个方面;同时他还有受尽屈辱的另一方面。比如:大家推举他做都督,他因怕死不敢做,革命党人只得用枪逼着他做。这属于看不清形势,情有可原。而有个别革命党人拔剑斫柱,恶语中伤,不免有点使他难堪。最严重的是第一次当大总统期间,多次受到段祺瑞、徐树铮等人的捉弄,憋了一肚子闷气,最后被迫下台,还要躲藏到外国使馆、医院保命。第二次当总统,在一年的时间里,也受尽各种屈辱,连下台后都得不到人身自由,受尽了侮辱。
    对于黎元洪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围绕他个人所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如何解说?当时就有不同看法,后人也有各种评论。由于他在武昌首义中作过贡献,被人们誉为‘首义元勋”,和孙中山、黄兴并称为“开国三杰”。1912年4月,孙中山访问武汉时,曾口头称赞他是“中国第一伟人”(《民立报》1912年4月11月第3页);对他的表现不满的人,则说他是“泥菩萨”、“傀儡总统”、“黎屠夫”等。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笔者认为均不宜采取简单、片面的办法,而且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对黎氏的评价,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二要全面地看,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三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要联系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力求作出符合当时实际的结论。该肯定的应敢于肯定,该否定的也要勇于否定。本着上述原则,黎元洪的一生,至少下列几点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他为湖北军事的近代化作出过重要贡献。黎元洪从1896年春随张之洞回到湖北,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前,十六年间,主要是参与湖北新军的编练,兼任炮厂监工。湖北的新军,以张之洞自江苏带回的自强军五百人为基础,到1911年共练成一镇(相当于师)一混成协(旅),总兵力达一万七千多人,1906年赴河南彰德参加秋操,就被阅操大臣袁世凯和铁良肯定为在东南各省中首屈一指。清政府并谕令江南各省派员来湖北学习操练。这支新军能练得如此优秀,首先是张之洞主持得法,而黎元洪作为主要的协助编练人。其功不可没。正是这支新军,由于湖北革命党人在军队里做了长期艰苦、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用爱国和革命救亡的思想,武装了广大士兵的头脑,使这支本来是为维护清朝统治服务的军队,演变成为一支推翻清王朝的生力军,在武昌首义之夜,经过通宵搏斗,终于一举推翻了清朝在两湖地区的最高统治,成为辛亥革命胜利的起点。
    第二,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为稳定和保卫武汉这个首义之区作出过重大贡献。武昌首义时,当时留守武汉三镇的新军只有五千人左右,而到10月14日,即武昌首义的第五天,清政府即做出决定,把北洋新军分编成三个军,以一个军的兵力保卫北京都城,而以两个军的兵力,共约三万多人分别由冯国璋、段祺瑞率领向武汉扑来,妄图将首义之火尽快扑灭。可想而知,武汉当时面临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稍有失误,武汉这个首义之地不能保存,各地响应起义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保卫武汉就成为关系整个革命成败最关键的一环。武汉后来之所以能守住,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与黎元洪的主持策划是分不开的。孙中山之所以称赞他为“中国第一伟人”;黄兴在孙中山回国前,坚持不就任大元帅,而一再建议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自己甘任副手;孙中山被举为大总统后,黄兴又提议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都是对黎元洪的贡献的充分肯定。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黎元洪的贡献巨大。
    第三,两次抵制帝制复辟,气节可嘉。袁世凯当了大总统,由于帝制思想未变,又处心积虑想当皇帝。同样,黎元洪也是从旧营垒中蜕化出来的人,而且地位已上升到仅次于袁世凯。袁氏决定做皇帝后,受封为“王”的人,黎元洪是唯一的一个。面对心狠手辣的袁世凯,如果拒受王封,可能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宋教仁被刺身死,赵秉钧不明不白地死去,都是前车之鉴。在这种关系个人安危的关键时刻,黎元洪为了维护新建的民主共和体制,准备当众撞死在厅柱上也不屈服。这种誓死也要维护民主共和的气节,对于一个刚刚从旧营垒中脱胎出来的人而言,不能不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袁世凯死后仅一年,顽固的张勋,贼心不死,再次图谋帝制复辟,身为大总统的黎元洪,再次顶住了复辟逆流,又一次表明,黎元洪已成为坚定的民主共和派。
    第四,退出政坛后,潜心投资实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黎元洪两次当大总统下台之后,都把精力放在投资实业上。据有关资料统计,他投资的实业有金融、矿产、纺织、食品加工等企业七十多个,资本达三百多万元。其中不少企业是为与外国资本争利而开办的。新中国成立后,也是按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待。他由辛亥革命前把自己的余资用来购买土地房屋,转变为投资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业,为社会造福,这也是值得赞扬的。
    第五,热心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黎元洪因为出身贫寒,。对平民百姓有感同身受的感情,所以平时关心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社会救济。1908年,长江大水成灾,汉口慈善会筹募赈款,他曾慷慨捐助三千元。1910年,霪雨成灾,湖北谘议局筹设赈灾会,黎元洪和谘议局副议长夏寿康都是赈灾会的实际负责人。文化方面,由他批准拨地,开创性地在北京建立国家图书馆,还捐款助建松坡图书馆,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事业具有先导意义;教育方面,委派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捐款建北塘平民小学、黄陂前川中学办公楼,以及捐助南开大学、江汉大学的开办等,都表明了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同样值得肯定。
    当然他也做过一些错事,甚至于犯了重罪。他的最大错误是对袁世凯的帝制野心毫无戒备。1913年5月,当有人向他提出袁氏有-“非常之志”时,他不但不信,而且表示要‘极端”拥袁。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和估计,他在“二次革命”时期,助桀为虐,全力支持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使这次革命未及两月,即全部失败,致使革命党人在国内失去立足之地,孙中山、黄兴等大批革命要人被迫再次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由于他未能正确处理和湖北革命党人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激化,参与起义的湖北革命党人被他杀害的,有人估计要以万计,也许有些夸大。事实确是除了附从他的少数人以及留学、流亡出国者之外,几乎全死在他的手上。他曾告诉章太炎,杀害‘贼猾’近两万人。不用说,其中一定包括大量的革命党人。“黎屠夫’’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以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革命党人在座谈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江炳灵还说:“革命中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以黎元洪为都督。”这当然属于过激之词,但确实话出有因。毫无疑问,大量杀害革命党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罪过。假如单从功过上评价,他应该是一个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
    本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志于撰写一本叙述全面、评价公允的黎元洪传记,以期对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论,供后人借鉴。原来准备和当时在湖北社科院工作的梁开平合作撰写,并已分别写出部分初稿。后来梁开平同志调赴深圳工作,我由于当时应人民出版社之约,要和姚薇元老教授合著《鸦片战争史》,只得中途停了下来,不料一停就是二十六年。到了去年,为了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才决心抽出时间,请萧莉协助,立志把它写完。并向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申报,被批准为全省重点研究课题。现在成书共分二十四节,其中第一至二十一节由我执笔,第二十二至二十四节由萧莉执笔,由我统稿定稿。在写作过程中,汲取了近年学者的一些新成果。全书的大部分是由萧莉帮助打印,最后的编排整理,统一规格,收集相美图片,也主要是由萧莉完成的。书中一部分图片还是请式汉市社科魔张笃勤研究员协助搜集的。顺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萧致治2011年8月22日于武汉大学
    时年八十有二  此书于今年正式出版,出版前再作了一次仔细校补。谨以此纪念黎元洪诞辰一百五十周年。
    萧致治2014年2月18日于武汉大学
    时年八十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