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人间有味是清欢

  • 定价: ¥39.8
  • ISBN:978753547808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210页
  • 作者:于丹
  • 立即节省:
  • 2015-01-01 第1版
  • 2015-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顶级畅销书作家于丹阔别三年,再推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
    著名文化学者、千万册级畅销书作家于丹,与读者阔别三年,对于人生、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她持续思考;面对连连争议和读者、媒体、学界的种种误解,她有话要说!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最温柔、最动情的作品,与你分享她的人生,讲述她的故事。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幸福困境,聊人生,谈幸福,讲传统文化,品古典之美,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内容提要

  

    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常有的,否则,理想就失了珍贵,现实就少了无奈。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悠游自适;面对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学会乘物游心。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间有味是清欢》,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首谈个人成长经历,创作过程中数度落泪。本书插图皆由于丹亲自拍摄。行走山川,渡过江河,看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体会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间。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国外销量达40万册。

目录

壹 生命:借一把光阴,雕刻我的印记
  寻常岁月,漫成节日
  生命中的成全与托付
  来日方长并不长
  做一株土生土长的庄稼
  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真理只在花开叶落间
  退步原来是向前
贰 幸福:一点觉悟,十分相信
  信念·悟性·责任·行动
  你在意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
  婚姻需要爱,更需要智慧
  有些爱要留给自己
  找回一些动物的天性
  没钱的日子,欢喜的流光
  无论如何,心怀希望
叁 成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人的家教与门风
  给孩子温柔和坚强
  天使也要自己飞
  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学会爱,更要超越爱
  懂事以后,沧桑之前
肆 行走:生来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杭州:曾是西湖梦边人
  丽江:邂逅一米阳光
  黔东南:乡土中国,烟火神仙
  敦煌:相逢恨早的美丽
  巴黎:一座灵魂有香气的城
  挪威:一场窑变的惊喜
  三大洲:时光逆流,灵魂借宿
伍 闲情: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寻味:舌尖上的天地缘
  品茶:青山泉水杯中映
  吟诗:春风桃李,秋雨梧桐
  听曲:水磨腔里的至情至性
  登临:那些托举生命的高山
  赏月:看似无用的美好
陆 流年:节序如流,守一段人间相思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端午:手工记忆中国心
  七夕:长相思,不如长相守
  中秋:月圆满,心圆满
  春节:不离不弃的天地约
代后记 读书与读心——对话星云法师

后记

  

    读书与读心——对话星云法师
    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好。
    相信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怀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这里恭听。今天的对谈人是星云大师和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他们的分享一定会令大家满载而归。
    今天我们谈的主题是“读书与读心”。我想,在台湾,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来自干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因为在六七年前,她在中央电视台开始讲解《论语》《庄子》等,用现代的语言解读经典,在内地兴起了一片学习的风潮。现在,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星云大师和于丹教授。
    于丹:尊敬的星云大师,各位朋友,大家好!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场合里,在读书与读心这个主题之下,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用心向星云大师请教,都希望宁静下来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关于阅读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一个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一定非要拔高到信念、理想、人生这样的高度,它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读书,就像今天少喝了一杯茶,或者是睡觉前忘了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对阅读的需求,已经脱离了急功近利,而回到了生命需要。
    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增长知识的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提升生命的阅读,需要用心灵。在很多人看来,也许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技巧;用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儿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万物之盛,如果这样还不快乐,那人生还要追求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佛学里常常讲到的欢喜。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再看看这个还不够美好的世界,或许我们会产生一种心念去改变它。这样看来,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可以养心的。我们今天的主题叫“读书与读心”,读遍别人的书,其实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人生的智慧就会更加透彻。 读书这件事,一方面能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它会让你更多地去感受别人的角度。我曾接受过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很多人同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记者告诉我,大部分人越长大越会不太相信这个世界。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当我们年少时,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越长大越发现,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世界。如果能多转换角度,将心比心,多用别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也许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很多人长大后会发现,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其实,我对这个社会一直在传承的核心价值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之所以有疑问和困惑,是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 一直以来,我都很感谢能和星云法师结缘。在这里,我想讲一段法师讲给我的故事。 星云法9币十二岁时,跟着母亲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一位法师,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于是他就决定出家了。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星云法师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说:“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的!”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却招来住持用藤条劈头盖脸一顿打,住持说:“你这么大的人了,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9币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法师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马上纠正:“是师父要我出家的。”结果住持又打了几下,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你没有主见吗?”第三遍再问,星云法师琢磨了一会儿,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谁想到,面对这样完满的一个答案,住持抽起藤条又打了几下。打完之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已经被打懵了,索性不琢磨了,对住持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马上放下藤条,亲自为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剃度出家。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过。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非常艰难。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应该如何进入社会?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必定会读出自己的角度,会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宏图伟愿,在梦想的引导下,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进入社会后,就开始不断被世界修理,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处处碰壁,这其实是在告诉你:自己的角度、单一的角度不对。 …… 禅门二祖慧可(当时叫神光)为求正法,慕名求见达摩祖师。达摩在洞内专心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神光没有灰心,坚定地守在洞外。一天夜晚,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慢慢地,大雪埋住了他的双膝,最后一直没到腰部。 达摩祖师终于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说:“我是来求祖师开示的,希望祖师助我普度苦难众生。” 达摩祖师说:“只有吃世上之最苦,忍世上之最难忍,行世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之人,岂能了解佛道?” 为了表明自己献身佛法的决心,神光立即挥刀砍断左臂,呈给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被神光的虔诚之心感动,就说:“诸佛为了求法,不惜生命。你立雪齐腰、断臂求法,足见诚意。你有什么困扰,说出来,我为你解除。” 神光说:“我的心不安稳,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你把这个不安的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神光寻找了很久,说:“我找不到它。” 达摩祖师说:“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神光听完达摩祖师的回答,当即开悟。原来所谓的安或不安,都是妄想。于是,他拜于达摩祖师门下,达摩为他起法名慧可。后来,他继承了达摩的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现在,我们不妨来找找自己的心。人生在世,关心的东西非常之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在意它是否漂亮、是否健康;关心金银财宝,关心所拥有的东西,一刻也不能离开;关心亲朋好友,维护交情。关心这个,关心那个,就是不关心自己的心。其实,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安心”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身体的状况容易调整,但内心的状况却很难调整。关于心,有很多比喻,它像盗贼,像猿猴,又像国王,可以行使命令。在我看来,心像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好,是因为这个工厂出了问题。好的工厂一定能够生产好的产品。那么,我们的心灵工厂有什么好产品呢?要生产一点慈悲,生产一点智慧,生产一点爱心。 关于这颗心,佛学典籍中是谈得最多的,尤其是在禅宗里,心是最重要的主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读《六祖坛经》《指月录》《碧岩录》《景德传灯录》,这些书都可以帮助我们慢慢找到自己的心。因为我读书不多,所以知道很多的书艰涩难懂,而一本好书定能让人读得懂,且乐在其中。于丹教授的书不但看得懂,也有深意,大家一定要多读一读。 主持人:谢谢,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星云大师和于丹教授。 2012年7月21日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