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定价: ¥27
  • ISBN:9787536072701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花城
  • 页数:454页
  • 作者:(法国)儒勒·凡尔...
  • 立即节省:
  • 2014-12-01 第1版
  • 2014-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儒勒·凡尔纳编著的《海底两万里(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小说展示的海底风光固然迷人,但是读者,或者说主人公始终被一个谜团所困惑,他始终在思考,想解开这个谜:尼摩船长究竟是什么人?这位天才的工程师、知识渊博的学者为什么如此仇视人类社会?他漫游海底的目的是什么?何时是旅途的终点站?阿罗纳克斯、龚赛依和尼德?兰屡次逃跑的努力似乎都在无意间被挫败,他们能否重返大地、获得自由?这次海底万里行究竟如何收场?老的疑团刚解开,新的困惑又摆在面前,整部小说就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围中展开。

内容提要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鹦鹉螺” 号潜艇的故事。该书预见性地描绘了潜水艇、深海潜水和电的众多用途。
    匠心独具,布局巧妙,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它是公认的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一部科幻小说,于一八七○年问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小说由四个半人和一艘潜水艇构成,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经典文学名著》《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目录

上部
一 飞逝的礁石
二 赞成与反对
三 悉听尊便
四 尼德·兰
五 寻寻觅觅
六 全速前进
七 种类不明的鲸鱼
八 动中之动
九 尼德·兰的怒气
十 水中人
十一 "鹦鹉螺"号
十二 一切都靠电
十三 几组数据
十四 黑流
十五 一封邀请函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里
十九 瓦尼科罗群岛
二十 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 陆地上的几天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雷电
二十三 强迫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
下部
一 印度洋
二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三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四 红海
五 阿拉伯隧道
六 希腊群岛
七 地中海里四十八小时
八 维哥湾
九 沉没的大陆
十 海底煤矿
十一 马尾藻海
十二 抹香鲸和长须鲸
十三 大浮冰群
十四 南极
十五 意外还是事故
十六 缺氧
十七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十八 章鱼
十九 墨西哥湾流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杀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最后一句话
二十三 尾声

前言

  

    2004年9月,欧洲航天局开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该计划打算在未来7年内,利用法国的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将7艘新型货运飞船送入国际空间站。据有关方面介绍,该货运飞船的总容量为48立方米,舱内能储放7吨以上的航天装备,包括水、食物、氧气、备用电池等等。与此同时,船首安装有最先进的导航系统以及成像软件的照相机,能使飞船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就可与空间站对接。这将是欧洲宇宙飞船首次同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也标志着欧洲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这种意义非凡的新型货运飞船已经命名为“儒勒·凡尔纳”,目的就是纪念法国杰出的科学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一1905)。
    欧航局新型空间货运飞船命名为“儒勒·凡尔纳”彰显出儒勒·凡尔纳这位科学小说大师在欧洲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然而,儒勒·凡尔纳的名字不仅仅属于欧洲,也属于全世界。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0年统计资料,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作品有《圣经》、列宁的《取消取消主义》、布莱顿的《诺迪与圣诞老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等等,其中儒勒·凡尔纳的《80天环绕地球》名列第四,仅次于克里斯蒂的《ABc谋杀案》。在我国,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也很早就有了中文译本。1900年,福建女诗人薛绍徽在丈夫、旅法学人陈寿彭的帮助下,最先将《80天环绕地球》译成中文。紧接着,卢藉东、鲁迅、奚若、周桂笙等人也分别翻译出版了《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旅行》、《神秘岛》等作品。至1919年“五四”前夕,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已不下十五六种。50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又陆续出版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旅行》、《神秘岛》等数十种小说,在新中国读者面前展示了儒勒·凡尔纳的持久生命力。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儒勒。凡尔纳的作品翻译热重新兴起。中国青年出版社除重版了所有已出版的儒勒·凡尔纳作品外,还组织翻译和出版了(《儒勒·凡尔纳选集》。与此同时,各地出版社也竞相出版了儒勒·凡尔纳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其翻译质量和出版数量均为前一个世纪所不可比拟。
    西方科学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初的“乌托邦传奇”,如弗朗西斯·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1617)、约翰。安德烈的《克里斯安波利斯》(1619)、托马索·坎帕内拉的《太阳城》(1623).等等。这些幻想中的海上冒险故事记载了当时处在科学朦胧状况下的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之后,玛格丽特·卡文迪什的《眩目的世界》(1666)和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1726)又以讽刺寓言的形式描述了“科学”与“文明”的冲突,为后来的“反科学小说传统”作了文学铺垫。到了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小说形式的逐步完善,科学小说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率先在哥特式小说的框架内融入了当时种种“科学”的因素,因而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小说”。不过,严格地说,该书只是一部沿袭“反科学小说传统”的作品,真正对小说的形式进行“科学”革命,使之成为“纯科学小说”的当属爱伦·坡。他在((汉斯·普法尔历险记》(1835)、《气球骗局》(1 838)、((亚瑟·戈登·皮姆自述》(1 838)等短篇作品中,把当时已知的和揣测的科学知识融入冒险故事,探索了人的心理恐怖。爱伦·坡的“纯科学小说”实验,尽管在美国和英国没有受到重视,但经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Baudelaire,182l—1867)译介到法国后,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开始仿照爱伦·坡的模式,创作“纯科学小说”,其中也包括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1 828年2月8日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城市南特,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律师,母亲也出身于有钱的军官家庭。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上公立学校,以后又去巴黎上大学,专攻法律。一个偶然的机会,儒勒·凡尔纳在文学沙龙与大仲马父子相识,遂养成了对文学的爱好。在大仲马的鼓励下,他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1849年,他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了继承父业的机会,留在巴黎写剧本,发表了《折断的麦秆》(1850)等剧作。该剧作在大仲马的历史剧院上演,一连上演12场,深受观众欢迎。这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接触到雨果、司各特、爱伦·坡等人的著作。与此同时,他也结识了旅行家雅克·阿拉戈,并在他的影响下,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实验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他遂以爱伦·坡的科学冒险小说为模式,创作了((气球旅行》等短篇科学小说。1856年,在法国北部城市亚眠,他与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年轻寡妇一见钟情,不久与其结婚,并定居在亚眠。一度,他曾在巴黎当股票经纪人,但很快,他失去了跻身金融界的兴趣,回到亚眠,专事科学小说创作。1862年,经大仲马介绍,儒勒·凡尔纳拜访著名出版商黑泽尔,并带去了科学小说手稿《气球上的五星期》。黑泽尔读后大为赞赏,当即决定出版,随之又与他签订了长期出版科学小说的合同。从此,儒勒·凡尔纳的创作进人”知识渊博,在伦理学、科学、文学、甚至历史和艺术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他独自设计、制造了无与伦比的“鹦鹉螺”号潜艇,潜艇上所配备的动力,操纵潜艇的器械设备,以及驱动潜艇的原动力,都要比当时的时代至少先进100年,而潜艇的速度至今连美国海军中最优秀的战舰都自叹不如。他会说四种语言,图书室藏有人类历史学、诗歌、小说等方面的著作,而他信手拈起任何一本书都可以阅读。这个“超人”还具有常人不曾有的优秀品质——沉着冷静、毅力非凡、英勇无比。无论情况多么危险,他始终镇定自若,不会流露出丝毫沮丧或慌乱。当“鹦鹉螺”号进入潮水不高的托雷斯海峡,面临整个搁浅的危险时,他显得极其冷静,从容地计算出海水涨潮的高度和潜艇搁浅的时间;面对几百个凶残土人的围攻,他依然不动声色,仅仅下令盖上舱口。即便“鹦鹉螺”号被冰山封路,船员面临压死或窒息危险,他还是保持镇静,一面鼓舞着大家自救,一面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脱离险境。此外,这个“超人”还是一个嫉恶如仇、杀富济贫的义士。尽管他宣称对整个人类有着刻骨铭心的痛恨,而且这种痛恨导致他在海底进行可怕的报复行动,他还是时时惦记陆地上受苦的人们和被压迫的种族,以及需要救济的穷人和需要复仇的受害者。在锡兰采珠场,为了营救被鲨鱼袭击的采珠人,他奋不顾身地冲向鲨鱼,手持匕首同鲨鱼展开肉博。而当“鹦鹉螺”号游弋在克利特岛,又为那些揭竿而起的民众秘密送去几百万的财富。值得注意的是,“鹦鹉螺”号东渡大西洋,为英勇奋战、誓死不降的“复仇”号战舰扫墓之后,突然遭遇一艘无名战舰的袭击。尼摩艇长如同发狂似的对其反击,终于将其撞沉在海底,他一面冷酷地观察战舰沉没,一面哽咽地跪倒在一位年轻的妇人和两个小孩的半身照片之前。所有这些,都给读者极深的印象,呈现一种戏剧化的效应,这也许同儒勒·凡尔纳早年在巴黎醉心于戏剧创作的经历不无联系。
    曾经有入对儒勒·凡尔纳做出如此评论:他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 1岁时,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挨了一顿狠揍,后流泪保证只躺在床上幻想进行旅行;这一童年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科幻作品。但其实,儒勒·凡尔纳不只是“躺在床上进行幻想旅行”,他的每一本科学小说都是“个人生活经历”与“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的结晶。以《海底两万里》为例,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多次到南特和亚眠调查,同进出港口的海员交谈,其中包括他曾经担任过海军军官的弟弟保罗。1865年,他特地买了一艘8至10吨的捕鱼船,实地考察了布列塔尼和诺曼底海岸线的情况。1868年,他将这艘渔船装修一新,取名“圣迈克尔”号,再次进行海上考察。同年9月,“圣迈克尔”号航行至格雷夫森德,他这样写道:“刚完成了《海底两万里》第一卷……景色美极了,给想象填补不少燃料。”面对众多“天才”的赞扬,他的妻子也如此说道:“要是儒勒老是不去了解,怎能写出这么多海上奇迹?”
    天才出自勤奋,即便对于儒勒·凡尔纳这样的“世界科学小说大师”,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