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中国红旗渠(纪实文学)

  • 定价: ¥32
  • ISBN:978755590043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河南文艺
  • 页数:257页
  • 作者:郑雄
  • 立即节省:
  • 2015-01-01 第1版
  • 2015-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光阴荏苒,红旗渠精神产生了什么样的流变?为什么任岁月流逝,它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历久弥新,甚至成为“新的精神传统”,让后来者仰望它,瞻仰它的同时能够产生无穷尽的动力,从而想要追随这种传统,投身新的行动?所以,此书追忆红旗渠,更是要追忆红旗渠人;描述红旗渠,更是在描述中国的一种精神。
    郑雄所著的《中国红旗渠(纪实文学)》在结构与叙事中以理性而洗练的格调行进,再现了人间“天河”红旗渠修建的前前后后,文字追求理性又富于文采,叙述语言平实飘逸且富有质感。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堪称优秀的纪实作品。

内容提要

  

    红旗渠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太行山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耗时十年,一锤一钎地削平一千多个山头,修成一千五百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用水问题。郑雄所著的《中国红旗渠(纪实文学)》通过现场调查、口述实录等方式,从红旗渠建设者、红旗渠精神的报道者、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那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精心创作而成。

作者简介

    郑雄,1972年生于河南邓州,199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现为中州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近年来致力于随笔与纪实文学写作。已出版作品:《他们影响中国》《信仰访谈录》等。

目录

引言  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上篇  一万年的对话
  第一章  传说、苦难与梦想
    灾荒的国度
    故事与传说
    大道在水
  第二章  为什么是林县
    美景与苦难
    缺水、惜水、盼水
    历史的天空
  第三章    “组织起来”
    人世转换
    引漳入林:从历史到现实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毛泽东主席给了“定心丸”
  第四章  一波三折
    问水
    借水
    寒夜的温度
    不给子孙后代留麻烦
中篇    燃情岁月
  第五章    红旗渠工程之一瞥
    渠道“家族”
    施工为什么这样难
    林县有多困难
    好在山上石头多
  第六章  蚂蚁啃骨头
    人海战术
    血肉之躯钢铁铸
  第七章  饥饿记忆
    工地总指挥的“三段论”
    省委书记的饥饿体验
  第八章  匮乏年代
    无米之炊
    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第九章  千古艰难惟一死
    生死之间
    最危险的工地
  第十章  洞中岁月
    风云变幻
    明停暗修
  第十一章  乱云飞渡
    惊险一幕
    一个人的命运
    “盯着你们的大有人在”
    不二选择
  第十二章  千年梦圆
    一种精神的诞生
    又一个春天
  第十三章  风雨中的旗帜
    喝彩与掌声
    “文革”来了
    “大不了还是被批斗嘛”
  第十四章  从太行山到全世界
    “艰苦奋斗的典型”
    “创业的精神之源”
    这样的“中国梦”
下篇  探访红旗渠人
  第十五章  杨贵:县委一班人是铁了心的
  第十六章  任羊成:红旗渠是我们拿命换来的
  第十七章  李改云:我心里有点遗憾
  第十八章  张买江:我去修渠的时候13岁
  第十九章  魏德忠:红旗渠我拍了10年
  第二十章  郝顺才:50多年,我没有离开过红旗渠
  第二十一章  申兰英:我的事都是老天安排的
尾声  梦想引领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中国的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文化的山。历史上,这里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著名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体现了他们对人类自身的思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源头。几千年来,中国人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怀着一种英雄主义的豪情,投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涌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谱写出河南人坚苦卓绝、奋发向上的精神乐章。
    20世纪60年代,几十万林县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巍巍太行山上,推平一个个山头,凿开一个个隧洞,历10年艰辛,建成了总长度达1500余公里的红旗渠。工程的难度,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所罕有。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不仅引来了滚滚漳河水,而且诞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工程建造过程中,几十万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了当代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它上承传统,下启未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它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属于太行山,也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端于河南的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度与韧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红旗渠精神诞生的时代与今天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在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上,红旗渠精神和“中国梦”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时代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践行。
    《中国红旗渠》一书不仅生动地讲述了红旗渠工程艰难的施工过程,还原了工程修建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也为读者展示了红旗渠精神诞生的前前后后,描述了红旗渠精神的发展、丰富和升华。它告诉人们,为什么在当代林县、当代中国才建成了红旗渠,红旗渠为什么会成为中原人民乃至全中国人的精神旗帜,它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相信每一位了解不了解红旗渠、有没有到过红旗渠参观的读者读了此书,都会有所收获。

后记

  

    对于我来说,写作《中国红旗渠》,是一次难忘的历程。
    之前,我多次从书本上看到过红旗渠,知道修渠过程中一些动人的故事,了解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曾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来这里走马观花,实地领略它的艰巨与壮美。我曾经以为,红旗渠,就是作为政治符号、水利工程的红旗渠。红旗、标语、口号一度遮蔽了我的想象空间。
    而这一次,我知道了,红旗渠是历史的、人文的。它不仅彻底改善了太行山下这个北方小城的自然状况,更是完全地改变了林县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汇入当代中国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为其中夺目、耀眼的浪花。
    从1960年动工到1969年完全竣工,几十万林县人为了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付出了血汗和智慧,而红旗渠也给了林县无与伦比的物质回报与精神反哺。
    灌溉土地、提供生活用水,这是红旗渠最基本的功能。蛛网般的渠道,星罗棋布的配套工程,让红旗渠水能够流淌到林州的几乎每一寸土地上。干渴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庄稼的产量在提高,地下水位在慢慢上升……
    施工时难度最大的建筑,今天成了最壮美的风景。那些记录了林县人万丈豪情的工地:渠首、青年洞、分水岭……成了林州最著名的观光地。一队队游客,从四面八方,带着好奇,带着探询自然与历史的冲动而来,又带着难以泯灭的记忆而走。红旗渠的故事、林州的故事在天下广为流传。
    被传颂最多的当然是红旗渠精神。它进入书本、报纸、电台,进入执政党和共和国的历史。无论是共和国的领袖,还是来自异国的友人,都被它的雄伟壮丽所震撼,情不自禁地对它发出赞美之声。
    今天,谈林州,必谈红旗渠,看林州,必看红旗渠。不仅红旗渠是林州的名片,而且红旗渠精神早就成为林州的魂魄,融入林州的每一片天空、每一块土地。红旗渠因林州而诞生,林州因红旗渠而骄傲。红旗渠精神也已经超越了地理与时间的概念。它属于中国和世界,属于历史和未来……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师友无私的帮助和关照。没有他们的鼎力帮助,此时此刻能够完成全稿是难以想象的。请允许我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是:
    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摄影家魏德忠老师;
    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林世选先生;
    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建明、蔡璐刚先生;
    河南省人防办副巡视员马怀林先生;
    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东先生,林州市委宣传部岳东生副部长、申慧科长。 另外,感谢接受本人采访的公安部原副部长、林县原县委书记杨贵先生;感谢任羊成先生,张买江先生,李改云女士,申兰英女士。 最后,还特别感谢林州红旗渠管理处的郝顺才先生。他不仅接受我的采访,为我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还两次作为向导,带着我和我的同事实地踏访红旗渠总干渠。和他相处的时间是一段无比愉快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