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边城(沈从文专集经典彩绘本)/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 定价: ¥22.8
  • ISBN:978754770005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日报
  • 页数:18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之一,收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十三篇,包括《边城》、《历史是一条河》、《小草与浮萍》、《鸭窠围的夜》、《我所生长的地方》、《湘西苗族的艺术》等。作品文字华美,触动灵魂,能够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小说辑、散文辑两辑,其中小说辑选编了沈从文的三篇代表作:早期作品《阿金》、《菜园》,以及他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在小说中,沈从文用抒情的诗化语言描写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湘西的乡民,描写了他们原始、粗犷、淳厚、善良,又活力四射的生命力,并将其与极具特色的优美的乡土风景相结合;散文辑选入了沈老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早期作品吐露着刚刚踏入社会艰难跋涉的知识青年的忧伤苦阀,虽然稍显稚嫩,但已显露出他后来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湘西》、《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是沈从文中期散文作品的集大成者,那些曾经在他生命中经过的普通湘民被纳入一个个人生小景中,被宁静悠远的青山绿水环绕着,宛如一幅优美细腻的水墨长卷,通过毫不做作的真挚情感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后期散文作品中出现了更加凝重的哲学思辨,将之前对湘西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生和生命、民族和文化的隐忧;沈从文晚年开始长期从事历史文物的研究,此时的散文也有了史学研究的气息。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精)》《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目录

小说辑
  阿金
  菜园
  边城
散文辑
  小草与浮萍
  市集
  历史是一条河
  鸭窠围的夜
  箱子岩
  我所生长的地方
  《湘西》题记
  生命
  云南看云
  湘西苗族的艺术

前言

  

    《<边城>题记》代序言
    本文发表于1934年4月25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1期。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地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但因此一来,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因为它对于在都市中生长教育的读书人说来,似乎相去太远了。他们的需要应当是另外一种作品,我知道的。
    照目前风气说来,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及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作品是极容易引起不愉快的感情的。前者表示“不落伍”,告给人中国不需要这类作品;后者“太担心落伍”,目前也不愿意读这类作品。这自然是真事。“落伍”是什么?一个有点理性的人,也许就永远无法明白,但多数人谁不害怕“落伍”?我有句话想说:“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大凡念了三五本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问题的洋装书籍,或同时还念过一大堆古典与近代世界名作的人,他们生活的经验,却常常不许可他们在“博学”之外,还知道一点点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因此这个作品即或与当前某种文学理论相符合,批评家便加以各种赞美,这种批评其实仍然不免成为作者的侮辱。他们既并不想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便无法说明这个作品的得失——这本书不是为他们而写的。至于文艺爱好者呢,或是大学生,或是中学生,分布于国内人口较密的都市中,常常很诚实天真地把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来阅读国内新近出版的文学书籍。他们为一些理论家、批评家、聪明出版家,以及习惯于说谎造谣的文坛消息家,同力协作造成一种习气所控制,所支配,他们的生活,同时又实在与这个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远了——他们不需要这种作品,这本书也就并不希望得到他们。理论家有各国出版物中的文学理论可以参证,不愁无话可说;批评家有他们欠了点儿小恩小怨的作家与作品,够他们去毁誉一世。大多数的读者,不问趣味如何,信仰如何,皆有作品可读。正因为关心读者大众,不是便有许多人,据说为读者大众,永远如陀螺在那里转变吗?这本书的出版,即或并不为领导多数的理论家与批评家所弃,被领导的多数读者又并不完全放弃它,但本书作者,却早已存心把这个“多数”放弃了。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地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_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