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梦歌(上中下乔治·R.R.马丁作品回顾集)(精)

  • 定价: ¥138
  • ISBN:978722908889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重庆
  • 页数:1313页
  • 作者:(美)乔治·R.R.马...
  • 立即节省:
  • 2015-07-01 第1版
  • 2015-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乔治·R.R.马丁所著的《梦歌(上中下乔治·R.R.马丁作品回顾集)(精)》收录31篇“冰与火之歌”系列前的中短篇作品,包括乔治R.R.马丁十年来摘取过雨果奖、星云奖等桂冠的佳作以及之前从未在国内出版过的短篇!
    附带马丁自述、随笔、心路历程,不仅是故事,也是打开文学殿堂的钥匙,为您完整呈现了一代大师成长的点点滴滴!
    超值精美盒装版,内容厚达1300页,是马丁粉、冰粉、幻想文学粉的最佳藏品!

内容提要

  

    《梦歌(上中下乔治·R.R.马丁作品回顾集)(精)》是乔治·R.R.马丁的个人作品集,全书集科幻、奇幻、恐怖等多样风格于一体,故事既有讲述父女情感的,又有与外星人交流,星际冒险等精彩篇章。不仅收录了他雨果奖、星云奖等屡获殊荣的故事,也是一部记录了他如何从一位年轻的小作家上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的奋斗历程史。

作者简介

    乔治·R.R.马丁(GEORGE R.R.MARTIN),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自23岁开始从事职业写作,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世界科幻奖等文学奖项。重要作品有《光逝》《风港》《图夫航行记》等。
    1996年出版史诗奇幻巨著“冰与火之歌”系列的首卷《权力的游戏》,计划为7卷,迄今出版了5卷,连续多年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他以宽广的格局,史家般的写实笔触,跌宕的情节,革命性地拓展了奇幻小说的边界。
    2011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百大影响人物。
    《热夜之梦》是乔治·R.R.马丁198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的密西西比河为故事背景,被评论家描述为“布莱姆·斯托克与马克·吐温的结合”。关于这部小说的写作、马丁说;“它受到我在艾奥瓦州迪比克岁月的强烈影响、那里曾经建造过大河上的汽船。”

目录

正文

前言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乔治R.R.马丁已是多个不同领域的重要作家,多次荣获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但直到新世纪以后,他才终于脱胎换骨,被世人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幻想文学大师。
    标志是什么呢?很简单,去看看现在市面上有多少书的封皮广告上打出了“与乔治·R.R.马丁相比……”、“乔治·R.R.马丁推荐……”之类的字眼吧。只有当某位作家的书大受欢迎、热卖到极点时,出版商们才会这样做。迄今为止,在幻想领域,位于这个行列的作家只有J.R.R.托尔金、罗伯特·E.霍华德、H.P.拉夫克洛夫特、斯蒂芬·金和J.K.罗琳等寥寥数人。毫无疑问,加入到这个行列,代表了市场和读者的认可。随着《冰与火之歌》的轰动效应,美国人找到了“美国的托尔金”,他们把乔治高高举起……当初那位初出茅庐、急切地想表现自己的青年马丁,如果我对他说,小子,加油,总有一天你能成为托尔金那样的伟大人物,他一定不会相信……他甚至会认定这是彻头彻尾的白日梦。
    还有一件青年马丁没料到的事,就是他成年以后竟能在多个领域同时获得成功。他以科幻新秀出道,后来成为重要的恐怖小说家、著名的奇幻小说家、著名的电视剧制作人,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时最长的小说/漫画系列《百变王牌》的作者与总编。说实话,他在上述任何一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值得一生骄傲——并可以以此谋生。
    但咱们贪婪的乔治没有满足——他要的是大师的宝座!
    1971年,23岁的新泽西人乔治马丁卖出了生平第一部短篇小说,随即在很短时间内,凭借着生动、鲜活与极富感情色彩的故事,成为著名杂志《类比》上的明星。这期间他发表的主要作品包括《晨临雾逝》《杀人之前请想七次》《第二种孤独》《风港的暴风雨》(与丽莎·图托合著,后被两人扩展为长篇小说《风港》)、《超载》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1974年的《莱安娜之歌》,它为马丁赢得了第一尊雨果奖。同时,《阿西莫夫》《幻想》《银河》与《轨迹》这几本杂志也刊登了他创作的小说。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马丁在科幻事业上的成就达到了顶峰,写出了不少该领域最棒的作品——例如1980年雨果奖与星云奖双双折桂的中篇小说《沙王》、1980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十字架与龙》(乔治·马丁成为世上头一位在一年中获得两尊雨果奖奖杯的作家),以及进入多项决选的《孽海花》《石头城》和《星辰夫人》等等。达到这个顶点之后,他便离开了以《类比》杂志为代表的科幻阵地(不过,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仍然为《类比》杂志写作了一系列以星际漫游者哈瓦德·图夫为主角的故事,后来结集为《图夫航行记》,该书曾在日本获奖)。简单地说,70年代末以后,他最著名的科幻作品一是发表在《综艺》杂志上的中篇小说《夜行者》,该小说卖出了天价;二是独立完成的科幻长篇《光逝》,受到太空歌剧爱好者们的追捧。
    马丁的职业生涯在80年代中期发生了重大转变,时值恐怖小说作为单独门类开始兴起(世界恐怖小说大奖布兰姆·史铎克奖便创立于1987年),刚刚投身长篇写作的马丁便顺应事态写下了两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一是1982年的《热夜之梦》,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该书成为吸血鬼小说中的不世经典;二是1983年的《末日狂歌》,该作野心更大,获得的评价也更高,乃是“混合了摇滚与恐怖的启示录小说”。但与前者相反,《末日狂歌》过于追求文学性,导致在商业上惨淡收场,也标志着乔治·马丁作为主流恐怖小说家生涯的终结。不过在此之后,他还是写出了几部有影响的中篇恐怖小说,例如获得第一届布兰姆·史铎克奖的《梨形男》,获得世界奇幻奖的《狼皮交易》。在《夜行者》和《沙王》等科幻小说中,也混入了相当多的恐怖成分。
    恐怖小说热了几年便即降温,乔治·马丁也离开了这一领域。不仅如此,他干脆完全离开出版业,去好莱坞操刀电视剧。80年代中期以后,他成为电视剧《阴阳魔界》的剧作者,后来更导演了流行奇幻系列剧《侠胆雄狮》等多部银幕作品。
    在影视界吃得很开的乔治·马丁可谓“乐不思蜀”,几乎整整十年没碰小说(除了1985年的星云奖作品《子女的肖像》),只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作家闲暇时聚会,于1987年开始了小说/漫画系列《百变王牌》的创作。该系列共出版十五册,到90年代末停止更新(不过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断更七年的《百变王牌》在新世纪中复活了)。后来,马丁倾注心血、寄予厚望的电影剧本《门》,最终没有被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改编为大片,一气之下,他又重返出版业。1996年,他一生的杰作《冰与火之歌》第一卷《权力的游戏》在美国上市……
    剩下的已是历史,大家亲眼见证的历史,史诗奇幻辉煌的历史。这个我不用再多说,因为时代早已打上了乔治·马丁的烙印。有人会问,为什么乔治·马丁能获得众多不同类型读者的认同?或者,为何他无论写什么,都能受到欢迎?
    我认为,首先,乔治·马丁是一位极富浪漫情怀的作家。翻开他的作品,你看到的不是干巴巴的现实或冷冰冰的讽刺,而是以强烈的感情碰撞为推动力的故事。身为天生的说书人,他的作品往往能从第一页起就抓住你的情绪。从他的书中,你不仅能体验冒险、刺激、冲突与爱情,还有绝对鲜活生动的人性:生活的困扰、厄运注定的爱恋、不可动摇的憎恨、无穷无尽的贪欲、视死如归的付出、别出心裁的幽默……这些曾在幻想创作领域被忽视的东西,正是它们撑起了“马丁式”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奇妙景致、异星物种、远方土地、迥异的习俗和陌生的民族。读马丁的小说,读者们随时都愿意翻过下一道山脊,走向另一个世界。
    乔治·马丁的笔触深受杰克·万斯和李·布雷克特的影响,其中也有保尔·安德森与罗杰·泽拉兹尼的影子。虽然他在很长时间里是《类比》杂志的干将,但科技与技术在他的小说中所占的比重却比较低,这些“硬”东西统统让位于对光怪陆离的种族、社会和大宇宙的叙述。在他的作品中,高潮往往是不同文化之间由于彼此的哲学与价值观无法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光怪陆离”与“丰富多彩”是对马丁笔下的世界最贴切的评价,因为他带领读者游历了幻想世界中最难忘的风光:“鬼域”的云中之城、无垠的大草原多斯拉克海、冷酷的上古迷宫石头城、风暴频仍的纳莫海、卡巴拉加星上的长湖落日……
    其次,关于为什么乔治·马丁深受爱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笔下的人物。马丁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的感人,有的可怕,有的既动人又恐怖——这让我想起了狄更斯。请大家回想一下吧:内心深受折磨的达米恩·哈·瓦里斯,耶稣基督圣殿骑士团的审判骑士,还有他的上司,四条腿的巨型两栖生物托加斯奈-卡斯·吞(《十字架与龙》);无情的西蒙·克雷斯(《沙王》);在永冬的土地上逃避吸血鬼和风狼追杀却丝毫没察觉到迫近的诱惑与危险的夏恩(《孽海花》);渴望被他人铭记的梅乐迪(《记住梅乐迪》);怪诞恶心的梨形男(《梨形男》);命中注定要遭遇厄运的心灵感应师情侣罗柏与莱安娜(《莱安娜之歌》);拥有失落的生物战舰,力量堪比神灵的神经质大个子图夫(《图夫航行记》)。当然,马基雅维利似的提利昂兰尼斯特和龙的母亲“风暴降生”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冰与火之歌》)……
    乔治·马丁关心他笔下的每个人物,就算是跑龙套的,就算是恶棍,他也呵护备至。正因为这样,你们,他的读者,才会真正关心和了解他的人物。
    这是一种魔法,对作家而言,也是最高等级的魔法。正是这种魔法为乔治·马丁赢得了市面上“与乔治R.R.马丁相比……”的地位,正是这种魔法让他无论写什么,大家都爱读——而且渴望能读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