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李鸿章传

  • 定价: ¥28
  • ISBN:978756753410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东师大
  • 页数:236页
  • 作者:梁启超|译者:胡真
  • 立即节省:
  • 2015-08-01 第1版
  • 2015-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梁启超编著的这本《李鸿章传》完全仿照西方人的传记文体,记述了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同时加以评论,以使后来的读者能了解他这个人。
    翻开本书,看晚清改革第一人李鸿章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困境,政治家(梁启超)写政治家(李鸿章),更深刻,更有洞见。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指引世界竞争的大趋、中国政治与国民的未来。

内容提要

  

    梁启超编著的这本《李鸿章传》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及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李鸿章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及欧美等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最后作者忧虑地说,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但要想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了。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最终是什么局面。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的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迹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作为军事家的李鸿章(上)
  第五章  作为军事家的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作为外交家的李鸿章(上)
  第九章  作为外交家的李鸿章(下)
  第十章  闲散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传》(文言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事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前言

  

    一、本书完全仿照西方人的传记文体,记述了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同时加以评论,以使后来的读者能了解他这个人。
    二、中国旧时文体,记载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要么用传,要么用年谱,要么用行状,大致都是记载生平经历的,并不加以评论褒贬,如果有,也是附于篇末。这种夹叙夹议的做法,是太史公司马迁首创的,在《史记》中,《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等篇章都是如此。后人缺乏历史见解,不敢效仿。今本书作者不才,只能偷偷地把司马迁的写法拿来一用。
    三、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大事几乎没有一件不与李鸿章有关。所以,为李鸿章写传记,不能不用写近代史的笔法来写。我对时局略有心得,不敢隐讳,目的不是给古人看,而是给后人看。可惜时间有限,身边没有一本书可以做参考,书中记述有错误的地方,自知在所难免,希望日后能加以补正。
    四、关于平吴战役的内容,记载湘军的事迹较多,有跑题的嫌疑,但是淮军与湘军的关系极为复杂,不这样做无以表现当时的形势,望读者见谅。
    五、《中东铁路和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都收录全文。因为李鸿章生平事迹的前因后果与这些公文关系很密切,所以不顾拖沓冗长,尽数收录。
    六、李鸿章在中国所受毁谤极多。我与他,在政治上是公敌,私交上也很一般,肯定不是有心为他伸冤。书中多有为其开脱的话,甚至许多都和公认看法不一致,这是出于作史者当有的公心,否则,为什么要在书籍出版方面取祸呢?英国著名的首相格林威尔曾经呵斥为他画像的画家道:“PaintmeasIam!”意思是不要让我的本来面目失真。我写的这本书,自信不至于遭到格林威尔式的呵斥,李鸿章九泉之下有灵的话,一定会笑道:“你小子了解我啊!”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十六著者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