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中国家风/微国学系列

  • 定价: ¥49
  • ISBN:978755160840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山东友谊
  • 页数:355页
  • 作者:编者:张建云//赵...
  • 立即节省:
  • 2015-09-01 第1版
  • 2015-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我们定能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良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精神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
    张建云、赵志国主编的《中国家风》收录近百位作家的散文、杂文,讲述对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的思考、理解、体悟和力行,进而阐发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见解。文章寓意强,道理清、文字简、故事精。
    本书提倡对传统家规家风用现代思维和时代创意进行解读,弘扬德善,不失传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

内容提要

  

    张建云、赵志国主编的《中国家风》收录了当代百位名家之作,从儒学、文学、历史、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对家风的独到见地,建构出一种颇具深度的现代精神的哲学根基,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与思忖,亦是对当下时代自然观及一些心灵危机的某种直视,更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联的勇敢探究。这让我们再次意识到,我们的家风,是历史传承中融入我们血脉中的精华,是先祖精神审视下的家族风气,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契约,它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

作者简介

    张建云,天津人,作家,国学学者,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中国作协会员。被誉为“用国学解读生活,用生活解读国学”的人。出版作品10余部。有超千篇作品流传于网络,部分文章被转发数亿次。

目录

过日子要勤俭,待客人要丰满/谭成健
我娘说做事要懂感情/李治邦
杂说“中国家风”/王必胜
无字家训/孙云晓
世代传承不借钱/孙丽生
家风清流亦温暖/刘功业
父亲的遗言/梁瑞郴
抬木号子/王嘉龙
我的爷爷/李耀进
淑德可风亲情流衍/金翠华
家是幸福的港湾/石佛
举手投足之间/王玉梅
遵道而行乃家风/杨伯良
妈是家风/刘书棋
被母亲收藏瓷片/诚学
家风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杨晓升
谦让,让我一生风平浪静/张秋铧
家风无痕/李蔚兰
耳濡目染/水荻
梦里老家/杨朝明
家教是人生大厦的基石/林清平
个人的主张/冯秋子
心中总有个回家的门/孟德明
长大/崔茂新
家风可立身/袁炳发
从做一个“好人”开始/余义林
秉承父命/刘晓珍
上梁要正/刘向阳
妈妈的箴言/刘丽艳
新时代如何重树家风/郭文斌
一个苹果/胡学文
读书亦如生活/龙仁青
汤门之“和”风/雷原
我要还债/刘能英
庄稼与家教/萧百佑
最是家风塑灵魂/李新文
一块牌匾的传承/李嫡
知足常乐好生活/孙滨
窑地的花房/尹航
父亲是一本慌张之书/刘建东
母亲教我做勤劳善良的人/无界
苛责爹妈可休矣/王秀云
父亲的拳头/魏永贵
简朴家风入生活/李恩红
家风漫说/李浩
读书唯高家风继/李子胜
家中有善风自扬/王永盛
我姥姥是小脚老太太/胡月
人生就像一碗面/周子昔
我爹和我爹/广子
安守平淡就好/张咏
更好的世界/林铁
志当存高远/王麟
我的侠客梦/于立极
写日记的母亲/陈年
耕读传家/贾堤
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周海亮
拜树为爹/章泥
传承/韩丽敏
故土上的故人/曹洁
父亲的遗嘱/杨凤喜
他们,为什么来/王凤英
五月,开始爱你/杨波
宝树堂——悠扬恒远的赞歌/谢友义
你的童年,我的青春/苏宁
好家风才是好家产/赵志国
寻找“目连救母”/邓朝晖
珍贵的瓷器/迟静辉
耕读岁月长/周淑艳
婆家之风/段海晓
旅游,如何不虚此行/赵卫峰
忍礼传家。独奋立身/周承强
遗风/岳占东
我是张扒皮/张建云
阅读的魔力/孙瑜
爷爷的“礼物”/纪红建
鲜血铸就。永续家风/张幸福
共同呵护着那一盏古老的灯/包苞
光辉/刘乐艺
家风一点百世从容/小超
家族脸面/张建祺
几枚脏兮兮的土鸡蛋/李桂杰
惜福的人有福气/顾晓蕊
还是要追求高尚的生活/黄雯
尊重内心/梅驿
家风/柳暗花溟
师如父,乃家风/孙阳
爱是一场甜蜜的苦役/纳兰泽芸
家门之外有家风/晓亮
一个人走完一座山/四丫头
所在/李莹
家“训”/翟振峰
父之遗风,我之家风/宋小词
身教,润物细无声/颜小烟
家风,传递爱/刘汉斌
书香润泽的小草/马金莲
底线,上线/李文文
特殊的一门亲戚/王洪波
生活本质/张尘舞
黄荆条子出好汉/杨康
跋语/赵志国

前言

  

    哲学考量下的家风国韵
    李一鸣
    何谓家风?这确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元素的概念,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齐家即饱含着家风的规范、养成和浸润。因此,家风是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含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具历史传统的核心气质。
    随着时代的迅疾发展,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皆衍生出无数新鲜事物,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无不承接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冲击,一切仿佛都在与历史告别。快节奏和高强度的行进中,急功近利、唯利为上、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责任殆尽等速朽的生活姿态,消解着国人沉积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面对世态万象,现实中的人们不由重新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入认知与思考,并再次回返其深处,以一种全新而弥足的深刻,走向对民族精神的深沉敬意,而这种对传统的回返本身,无疑更具有特殊意义。
    中国家风文化历史悠久。治家内容,贯串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如《朱子家训》就是以家庭道德修养为主的启蒙教材,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深刻论述了内圣与外王、家与国的关系。而“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不计其数的格言警句,莫不是讲求家风的训导。
    如何让每个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成为一个有情怀有情操的人,并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庄严追求。建云主编的这册文集——《中国家风》,收录了当代百位名家之作,从儒学、文学、历史、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对家风的独到见地,建构出一种颇具深度的现代精神的哲学根基,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与思忖,亦是对当下时代自然观及一些心灵危机的某种直视,更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联的勇敢探究。这让我们再次意识到,我们的家风,是历史传承中融入我们血脉中的精华,是先祖精神审视下的家族风气,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契约,它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而由此引发的思考,甚至几乎是整个人类的精神命题,充满了盛大而神圣的信仰般指向。《新约·马可福音》亦有云:“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果然如斯,如若每个个体都能坚守道德的力量,每一个家庭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并能代代相传,那么,一些令人痛心、忧心、焚心的道德沦丧之举,必定会得到有力的自省与良知的审判,而我们的社会、国家与民族,亦需如此,方可实现和谐、强大、智慧与无畏的梦想。
    时间作为一个永不止息的历史进程,赋予每个时代刹那与永恒的双重质地。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在时代波云诡谲的浪潮中,仍旧坚持对社会与国家有所思考的人,同样会做出对人性的哲学考量,而这本文集适时出现,亦因此而葆有其独特的魅力及悠远的普世价值。
    李一鸣,著名作家、评论家。现为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后记

  

    出版此书,源于纪念我的父亲赵胜修。感恩父亲给我留下的宝贵遗产——赵氏家风。父亲言传身教,践行“忠、孝、信、勤、善”。父亲临终前跟我谈得最多的是家风,其中奶奶的故事精彩感人,这帮助他大大减轻了病痛。父亲安心离去,想是因为他完成了心中的精神传承吧。
    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何慎终,怎样追远,何以归厚?曾问过身边年轻人关于自己爷爷的故事,居然有一半人对自己爷爷一无所知,竟还有人不知爷爷的名字。
    我们正在被子孙后代遗忘吗?
    故与好友建云兄合作,为中国家风传承尽力。感恩百位名家慷慨撰文,为中国家风弘德垂范;感恩山东友谊出版社,为《中国家风》出版发行;感恩我们还活着,为中国家风力尽绵薄,死而后已。
    赵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