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

  • 定价: ¥35
  • ISBN:978755025816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248页
  • 作者:(美)凯特琳·道蒂...
  • 立即节省:
  • 2015-10-01 第1版
  • 2015-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美国亚马逊读者五星热推,称其为“有毒的鸡尾酒”“故事超感人”“读到第二章就放声大笑的奇书”。
    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乖乖女”——凯特琳·道蒂,殡葬业工作六年真实记录。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生命和自己。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建造大教堂、繁衍后代、发动战争,凌晨三点上网看猫猫视频。

内容提要

  

    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
    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凯特琳·道蒂,一名二十来岁、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并热爱恐怖事物的姑娘,选择在火葬场工作,将自己病态的爱好转变为一生的事业,她与形形色色的活人和死人打交道,努力在殡葬人的秘密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
    《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古怪的奇遇和难忘的场景比比皆是。凯特琳处理过不同种族、形状和遭遇的尸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成为穿行于死者世界的探险家。她描写了自己如何从火化炉里清扫骨灰,讲述了火化和殡葬业的奇怪历史,并对不同文化中看似古怪、奇妙的丧葬习俗赞叹不已。
    她的文字真诚可信,略带讽刺的口吻不忘自嘲一番,原本禁忌的话题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作为一名拥有从业许可、致力于非传统殡葬服务的殡葬人,凯特琳在本书中呼吁,我们身处在一个惧怕死亡的文化和社会里,应该有更妥当地处理死亡(及死者)的方式。

媒体推荐

    这本书堪称矛盾混合体,悲伤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充满了智慧,如同一杯有毒的鸡尾酒,即使你已经失魂落魄,也会让你欲罢不能。她带给死亡一丝生命的气息。”
    ——多黛·斯图尔特  网站副主编
    一般像这样形象又病态的书会令它的读者陷入一阵忧伤,但是道蒂女士——这位令人信任的奇幻死亡之境的向导——却让我们一路笑个不停。
    ——《华盛顿邮报》
    一本改变死亡观的书,不被道蒂的讲述启发是不可能的。
    ——《泰晤士报》
    带着你意料之中的暗黑聪慧、可能意料之外的悲悯和洞见、强大的叙事能力以及生动的描写,作为殡葬从业人员,作者呈现出了心理学家们看起来已经忘记的保护机制——幽默。
    ——《新科学家》(世界一的英国科学、科技新闻杂志)
    我太享受作者的故事了,没想到在读到第二章的时候就放声大笑。作者的幽默感让这一切的描述免除了尴尬。
    ——读者 Hanna.w.
    如果你不怕直视死亡,这本书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怕,这本书可能更适合你。
    ——读者 Just My Op

作者简介

    凯特琳·道蒂
    职业殡葬师、作家,美国殡葬业的“麻烦制造者”。生于1984年,自小对死亡、哥特文化等别人眼中的古怪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大学时主修中世纪史,用4年时间研究中世纪死亡文化。之后进入火葬场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殡葬师。2011年起在YouTube设立专属频道“殡葬师问答”(Ask aMortician),通过黑色幽默短片百无禁忌地谈论各种死亡与丧葬话题。至今已吸引超过1.9亿人次观看和热议(截止到2021年6月)。同年,集结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文化学者、殡葬业人士创办了网站“善终要诀”(The Order of the GoodDeath),以倡导“死亡接受”和美国现代殡葬业改革而闻名。目前已出版《好好告别》等作品。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系列剧即将开播。

目录

作者的话
给拜伦刮脸
惊喜礼盒
坠落的声音
果冻里的牙签
按下按钮
粉红鸡尾酒
魔鬼圣婴
快速处理
不自然的自然
唉,可怜的尤里克
厄洛斯与塔纳托斯
冒泡
大净
独自上阵
红木林
死亡学校
运尸车
死亡艺术
浪子回头(就当是尾声吧)
致谢
关于文献

前言

  

    据一名目击了整个事件的记者称,1917年,当法国行刑队正要为玛塔·哈丽执行枪决时,这位因转型为“一战”间谍而名声大噪的艳舞女郎拒绝佩戴眼罩。
    “我一定要戴上这个东西吗?”玛塔·哈丽瞥了一眼眼罩,转身问律师。
    “如果夫人不愿意,那么戴和不戴也没有什么区别。”律师答道,然后急忙转身离去。
    于是,玛塔·哈丽既没有被捆绑,也没有被蒙住双眼。她镇定地看着那些刽子手,牧师、修女、律师纷纷从她身边走开。
    直面死亡并非易事。为了逃避它的存在,我们选择被蒙上双眼,对死亡和临终的真实性视而不见。“不知即为福”在这里根本说不通,只能意味着一种更深入的恐惧。
    我们尽可能让死亡远离我们,比如把尸体关在不锈钢门后,把弥留之际的病人塞进病房里。在隐藏死亡这方面,我们干得还真不赖,你甚至以为我们将是第一代拥有不死之身的人。但我们不是。我们都将死去,这我们知道。伟大的文化人类学家厄内斯特·贝克说过:“一直在人类心里作祟的,好像只有对死亡的恐惧,别无其他。”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建造大教堂,繁衍后代,发动战争,凌晨三点上网看猫猫视频。死亡激发出我们作为人类所拥有的每一种潜能和毁灭欲望。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本书记录了我在美国殡葬行业头六年的工作经历。如果死亡和死尸的真实描写让你心生顾虑,那你还真是挑错了书。现在请你仔细斟酌,是否要继续阅读。书里全部是真人真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逝者身份,部分人名和细节略有改动(下三路猛料除外,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