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关于人生我最想告诉你的事

  • 定价: ¥34.8
  • ISBN:978750573677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友谊
  • 页数:235页
  • 作者:小野
  • 立即节省:
  • 2016-02-01 第1版
  • 2016-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关于人生我最想告诉你的事》是全球华语畅销书作家、金马奖最佳编剧小野关于“家庭、亲情和爱”最温暖治愈的美文。本书从全家旅行、携女儿放风筝等成长琐事,到儿子毕业前的担忧、女儿婚礼前的不舍……每一篇皆温馨动人、趣意盎然。如果你是蓬勃青年,书中的温暖让你更深地体验父母的关怀与深爱;如果你是而立壮年,书中的智慧是你开启一段家庭旅程的最佳指南;如果你已步入中年,书中的经验可教你如何与爱人和孩子和谐共处;如果你已年近花甲,书中的感动可伴你回忆与家人生活的美好时光。从90后到60后,老幼皆宜,男女通吃!
    本书的语言看似质朴,甚至有一点点“拙”,但其实正切合了散文语言最高境界:“本色”。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字句,伴随着书中流动的细节,娓娓道来,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书中趣意盎然的情节放声大笑,不久又因为某些动情之处而流下眼泪。

内容提要

  

    《关于人生我最想告诉你的事》是著名华语畅销书作家、金马奖最佳编剧小野先生三十年写作生涯中,以饱满、诚挚的感情创作的关于家庭、亲情和爱的经典美文集,每一篇皆温馨动人、趣意盎然。
    对于现在的夫妻而言,教育孩子的重担、赡养父母的压力、自己事业的打拼、家庭财富的积累……每一个方面都足以令人焦头烂额。如何生活得幸福、与家人关系和谐,是个大智慧。关于人生,我最想告诉你的,正是“和爱人相处融洽,跟孩子消弭代沟,同父母化解矛盾,与自己和平共处”的智慧。
    小野面对生活中的大小遭遇,以及种种家庭心结,以一颗悲悯、宽容、谅解之心,融化了夫妻、父子之间的种种隔膜和芥蒂;他对童稚青春的敬慕、包容,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本初的敬畏。小野的温暖小家庭,传承了一种“家的力量”,足以抚慰千千万万受伤的家与人生。无论你是青涩少年、而立青壮,抑或如暮老者,皆能体会其微言大义:无论夫妻或亲子,爱与陪伴最重要。

作者简介

    小野,本名李远,作家、电影编剧。1951年生于台湾。毕业自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80年代初与昊念真、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合作推动台湾地区新浪潮电影运动。1984年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获第23眉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1987年与杨德昌合编的《恐怖分子》获第28届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此外还多次入围金马奖及其他影展。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北电影节主席、台湾电影公司节目部经理、中华电视公司总经理等职。
    自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起至今,著有一百多部作品,并屡次获奖,长年畅销。其创作类别丰富多元,以散文最多,涵盖小说、童话、电影剧本。成名作小说《蛹之生》获联合报文学奖首奖、金鼎奖最佳著作奖等。并被《中国时报》读者票选为“四十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

目录

序一  我所不懂的父亲/李中
序二  当了母亲之后/李亚
Part1 先懂自己再懂教
  1、陪伴,但不打扰
  2、到底是谁陪伴谁
  3、不要轻易地夺走孩子的成就感
  4、只要有觉醒,都不会太晚
  5、野孩子的呼救声
  6、金鱼在哪里?
  7、躺在你的床上想着你——写给即将毕业的儿子
  8、破晓前那一声轻轻的叹息——写给将要步上红毯的女儿
  9、举重若轻,女儿的育儿宝典
  10、路平
  11、牺牲
  12、芬芳与腐臭
  13、如果阿公可以陪你们走过青春叛逆
  14、丟问题,不要急着给答案
  15、蔷薇花开的假期
  李亚的回应:人生的果子
Part2 过程比结果重要
  1、女儿的七大件
  2、爷爷的脑筋急转弯
  3、孩子的眼睛
  4、今天玩什么
  5、弹珠与云门
  6、废物与废话
  7、笑容比感想重要
  8、太阳出来了,我会叫醒你
  李中的回应 我正在看着你
  李亚的回应:爸爸是个寂寞的男人
Part3 陪你走一段不一样的学习路
  1. 在通往学校的路上
  2. 粉彩河堤
  3. 史努比飞上天
  4. 白楼消失了
  5. 迷你猪走天涯
  6. 伞与分数
  7. 口述历史
  8. 小妖精陪伴的日子
  9. 聪明的小留学生
  10. 告别悲情
  李中的回应 关于“特别”这件事
  李亚的回应:比考好分数更难达成的期望
Part4 当你一辈子的拉拉队
  1. 企鹅爸爸
  2. 童话工厂
  3. 大袜子里的小袜子
  4. 心情不好的原因
  5. 贵家长,请深呼吸
  6.他躲在书房内练功
  7. 永远的拉拉队
  8. 生命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小说?
  9. 夹缝中的声音
  李中的回应 六十分
  李亚的回应:当了母亲之后,才懂我的母亲
Part5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活着
  1. 我的故事正开始
  2. 唉,我实在太辛苦了
  3. 如果没有不快乐的事
  4. 德彪西与佛洛维尔夫人
  5. 单细胞生物的表情
  6. 恭喜什么?祝福什么?
  7. 青铜小子的五岁日记
  8. 啊!我们还活着
  李中的回应 我妹妹
  李亚的回应:孩子的哲学
跋 亲子忏悔录

前言

  

    序当了母亲之后
    李亚
    时间自我出生的那刻起,就不断令我失望。有人说:“变化是这世间唯一的不变。”这是比较积极的说法。“死亡是这世间唯一的永恒”,这才是一直以来深深困扰着我的念头。学生时代,我常常在与太阳一同下课后,窝缩在房间的角落,静静感受黑暗蔓延,想着死亡的事情。我很害怕。害怕到认为会死亡的生命形式肯定是哪里出了错。
    记忆中我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小舅过世的那天。我看见妈妈在喂生病的兔子吃药,眼泪慢慢不停地在流。我问妈妈为什么哭,她说因为她担心兔子生病快死了。兔子一个星期后真的死了,妈妈用一个盒子把它装了起来,放进冷冻库,说是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理,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那年我还没上小学。妈妈那阵子心情很不好,常常在接我下幼儿园后,颓丧地倒在客厅,嘴里不断地告诉我,若她死掉了,要去摁邻居的电铃,请他们帮忙。我耿耿于怀这段往事,认为妈妈在我心中种下了恐惧死亡和分离的种子,在我怀孕的时候,我们还因此大吵了一架。上小学之后,我又相继面对了小鸟、外公、金仓鼠、斗鱼、小姑姑、爷爷、猫、奶奶的死亡,但我真正忽然看到死亡竟如此具体,是第一个儿子出生的那个晚上。
    大儿子出生的那个晚上,我没有感觉到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卻发现死亡在我脑中的面目更加清晰可辨。整晚,先生目不转睛地看着育婴箱里昏睡的新生儿,他也许正感受着我应该也要感受到的东西。然而体验到一个生命自我体内从无到有的出现,他也将会从有归无的过程,变得更有迹可循、难以忽视。往后的日子,每当儿子因为我们无法一直怀抱着他、无法不为了某些理由而任他单独待在小床里、夜晚来临时就不得不上床睡觉……而伤心哭泣时,便会一再勾起我对“不永恒”的事物所感到的巨大失望。若我不会饿、不会累,地板衣服碗盘不会脏,我就可以一直坐在他的身边陪他玩。但,他也就不会出生、不会长大。我也不会。
    我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坐在客厅看着清晨的天空。经过又一个无眠的夜晚,我迫不及待要让他看见他所害怕的黑夜已经离去。晨曦很美,我俩静静地看。有时当我看见一幅美景、经历着一种幸福感,或体验到一段充满灵感的时刻,耳中的滴答声便会暂时停下来,让我误以为“永恒”真的存在,直到我回过神来,听见时间尽忠职守的脚步再度恼人地响起。或许,我没有误会,“永恒”它从来就不是个状态,只是个形容词,就与“可爱”一样。 曾有个知名的美国励志作家,说了一个“想成功就先吃一只青蛙”的理论。大致上是说,若我们想要得到实践自己的勇气,我们就应该在每天的一开始,去面对一件让我们最害怕的事情,比如说生吞一只青蛙。某天我忽然发觉,让我最害怕的事,也就是时间的流逝,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既然我的生命持续不断地在经历最害怕的事,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所有其他烦恼都变成无足轻重,我一跃而上骑到了那个正在谋杀我的巨人头上,嬉皮笑脸、随他何时想要取我的命。恐怖与失落、忧虑与沉重一齐化作背景色,伴随其上的是一个个俏皮的瞬间和活着的惊喜。我仿佛听见贝多芬乐曲的弦外之音,他的音乐就像一部部无奈又愉快的小说、一个个伟大又微不足道的人物。我喜欢改变,有个声音在我脑中变得清晰,我喜欢改变,改变让我感觉有活力,时间的作用不是要把我们推向死亡,而是要赋予我们生命,死亡是张海,回收倦了累了残了的渣屑,再蒸出原始的素材,落下新鲜的雨。死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推动生命的唯一手段。这道理与任何人认知的都并无不同,但死亡与生命的主从关系一旦澄清,死亡就变得不值得令人为它忧愁。
    我背着快要一岁的儿子挤上地铁,有个女学生马上好心地让座,就在我坐下的同时,映入眼帘的是她细扁的腰肢和窄紧的髋部。一边鄙视着自己悄悄升起的嫉妒心,一边无耻地把对方想成是一个还没被打开的罐头。儿子在怀中顽皮地挣扎,一会儿想要抓座位旁边的立柱,一会儿想要玩别人手上的i-phone,就在我忙着防止他捣蛋,眼睛继续盯着少女的细腰怨叹时,车停了,一位老女士从我面前挤过,我的视线高度正好看见她的一对胸脯,时间使她们垂到了她的腰际。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儿子见我笑,以为是自己逗乐了我,得意得左摇右晃。是啊,我想,事情不就是这么一回事?
    坐在飞往出差地的飞机上,出发那日正好是入秋以来的第一波锋面来袭,飞机开始下降时,窗外出现厚厚的云层和阵阵闪电,接着,飞机忽然往下坠落,全飞机的女生都尖叫了起来。这时在我脑海中闪现的念头,是庆幸自己已经生了孩子,先生不是独自一人。在将近三秒的下坠之后,飞机又趋平稳,机上的人个个面如死灰,陷入沉思。我仔细地想了一遍这辈子还想要做的事,意外的发现可还真不少。

后记

  

    跋 亲子忏悔录/小野
    直到此刻,我已经相信在我的身体里,住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男人。他们彼此竞争,相互背叛,而我也就在这两个不同男人的斗争、拼搏下,非常矛盾又挣扎地活着。
    这两个男人,一个是充满了叛逆、愤怒和野性,想要改变他一直认为不够美好的世界,更渴望成为众人仰望、引领风潮的英雄。另一个则是外在形象温柔、自在、从容、幽默,其实内心充满恐惧、慌张、不安,企图满足众人的期待,想成为一个众人赞美的模范生。这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性格,却有一个相同点,都想要成为众人的典范。这样不切实际的自我期许或想象,让我走向一条自苦的人生道路。
    偏偏我的人生误打误撞,总是在尚未准备好时,就被推向一个残酷的竞技场,我并不太清楚游戏规则,凭着一股求生存和求胜的意志,在遍体鳞伤之后,望着已经被自己打趴在地上的妖魔巨兽,浑身颤抖心有余悸,然后双腿发软地离开了竞技场,往往还没有搞清楚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回首上个世纪七○年代,我个人还在懵懂摸索却一路畅销的文学创作,八○年代返国后参与的台湾新电影浪潮,还有在二十一世纪初两次进入电视公司担任管理工作,和这些年投入的各种公民运动,都是身体内那个“想改变世界”的人获得到了一些发挥。
    唯有在上个世纪的九○年代,整整十年的时间,另一个想当模范生的男人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他努力想成为一个有耐心、超温柔、了解孩子的好爸爸。原本那个“想改变世界”的男人暂时被囚禁。这时的他常常想起从小到大父亲的耳提面命:在残酷的世界,不要妄想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那只会让你看起来更像自不量力的小丑,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小小的城堡就已经很幸福了。“至少,你要守住自己的孩子!”他听到爸爸对他的声声哀求。
    是的。守住家庭幸福。守住自己的孩子。所有曾经阅读过我那十年所写的亲子散文的朋友们,都可以从我的文字中嗅到那很“不一样”的幸福,幸福到曾经有家长来找我,恳求我亲口告诉她的孩子说,作家所写的作品都是虛构的,人世间并不存在这样“完美”的亲子互动和家庭生活。
    二十年后再回想,那些作品其实会让读者喜欢,并不是因为那些平凡但真实的生活,也许只是那种自在、幽默的笔调,那正是一种当模范生特有的笔调。其实,当时那个“模范生”并无法掩饰内心的慌张、恐惧和不安,因为那个暂时被囚禁而失去战场的英雄,日日夜夜不断在敲打着囚室的门,很想要冲出去,因为他极渴望更激烈的战斗。于是模范生答应并且安慰他,在所有的亲子书写作品中,都要传递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文化历史认同。于是就形成了上个世纪九○年代那一系列亲子书写的特殊风格。
    妈妈走了五年多,我常常躺在妈妈的床上,想着自己人生中的种种矛盾。这两年,我成了三个孙子一个孙女的阿公,我想,应该是让身体里的两个男人合而为一的时候了。我将会用一种更平静、欢喜、温柔的心情,轻松陪伴孙子和孙女成长,但是不会自以为是地指导和打扰他们,更不会对他们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而我依旧可以全力投入我认为可以改造社会的工作和实践,并完成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才是我想要的美好人生。 这本书的编辑过程长达两年。阿嬤白天带孙子,晚上细细重读阿公的大量旧作,长期和出版社的编辑们讨论出适合的文章。在这漫长的两年,一方面等待阿公重新撰写全新的第一章,以连结另外四章精选的旧作品,另一方面也要等待最关键的人物同意加入写作的行列,他们是这本书中的两个小孩,在二十年后已经各自成为两个孩子的父母亲,正是我一直疼爱着的一对儿女。 如果没有他们的首肯和拔笔相助,不可能有这本书的诞生。因为在育儿和工作的混乱生活中,又要重温童年的种种琐事,并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他们必然经过内心一番挣扎后才答应的,因为这样他们又得牺牲更多的隐私。有了他们的加入,成就了这样一本“非常不一样”的亲子互动深谈的散文书写。它不会是一本想象中充满指导性的亲子教养指南,透过二十年后的回顾和痛切反思,它反而更像是一本亲子之间有血有泪的忏悔录。 人只要有觉醒都不会太晚,这是过去每当我向儿子道歉时,他安慰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