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工业经济

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下一代产业革命之管理新思维丛书

  • 定价: ¥55
  • ISBN:978711541758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271页
  • 作者:编者:(德)奥利弗...
  • 立即节省:
  • 2016-03-01 第1版
  • 2016-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奥利弗·索姆、伊娃·柯娜尔主编工业4.0研究院编译的《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下一代产业革命之管理新思维丛书》详细解读了德国制造和创新驱动力,意在反映出弗劳恩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不同合作项目的全新研究成果。本书通过实际数据阐述了低技术、非研发企业具有与研发密集型企业同样的重要性,对大家都关心的创新过程中如何进行专利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对如何注重人的因素与人才培养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并得出结论:无论是研发密集型企业,还是低技术、非研发企业,利用内部及外部力量进行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提要

  

    德国制造业企业为什么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传统企业需要学习德国企业的哪些方面,以提升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
    奥利弗·索姆、伊娃·柯娜尔主编工业4.0研究院编译的《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下一代产业革命之管理新思维丛书》作者团队主要来自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机构,也有三位来自德国的高校,他们从不同研究角度阐明了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低技术)企业在经济和创新战略管理方面的全新成功经验,并探讨了这些企业在未来知识驱动型经济以及创新与技术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本书作为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机构多年的专业研究成果,也能够为我国传统企业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处理创新与知识战略方面提供极具价值的经验借鉴。
    因此,本书适合我国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和传统企业的管理者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的师生及经济研究机构的人员阅读。

媒体推荐

    推动技术创新,观念必须正确。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投资行为,目的是获得商业价值。有人想当然地认为,高新技术一定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现实告诉我们,先进的技术往往不实用,实用的技术往往不先进。《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创新。
    ——郭朝晖  
    我国正处在制造业大变革的前沿,无论是“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还是“转型升级”,都不能忽视对过去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总结。本书以研究者的专业视角,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详细阐述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德国制造从劣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值得我国制造企业借鉴的经典教材。希望我国制造企业能够从此书中受到启发,反思过往,防微杜渐,谨慎决策,规划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和企业发展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
    ——赵胜
    作为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制造强国,德国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本书非常学术地分析了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之路,强调工艺创新,总结实践中的创新需求,利用外脑进行技术集成,非常专业地解析了非研发企业的创新之路,相信无论是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会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王鹏
    该书对新古典主流创新理论提出了挑战,指出绝大部分企业创新并不一定源于制度化的内部研发活动。以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创新企业为对象,系统研究其创新战略、表现形式、知识来源、管理实践等,开启了上述企业获得经济成功的“黑盒子”。虽然全书基于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近年针对欧盟范围尤其是德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但书中结论对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创新能力尚普遍低下的我国同样很有借鉴作用。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关键概念定义
  1.2 本书的内容
第2章 低技术产业中的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2.1 引言
  2.2 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模式
  2.3 混合创新的重要性
第3章 非研发产业的经济重要性与未来潜力
  3.1 引言
  3.2 产业的研发密集度
  3.3 增加值
  3.4 生产、就业和技能的投入—产出潜力分析
第4章 非研发密集型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
  4.1 引言
  4.2 数据和方法论
  4.3 成果
第5章 德国非研发密集型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结构
  5.1 引言
  5.2 数据和分类方法
  5.3 人才和就业结构
  5.4 结构分解:偏离份额分析
第6章 非研发企业与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
  6.1 引言
  6.2 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市场环境
  6.3 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战略定位
  6.4 总结
第7章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
  7.1 引言
  7.2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
  7.3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产出和经济绩效
  7.4 从多元视角来分析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产出及经济绩效
第8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来源
  8.1 引言
  8.2 知识的来源
  8.3 创新合作的模式
第9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吸收能力
  9.1 引言
  9.2 企业的吸收能力
  9.3 数据库
  9.4 吸收能力维度的衡量
  9.5 实证研究成果
  9.6 企业科学知识与客户知识吸收能力的乘法指数
  9.7 外部科学知识和客户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吸收能力
第10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管理
  10.1 战略管理和创新
  10.2 非研发密集型和非研发企业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10.3 管理内部组织结构和过程:创新过程管理方法
  10.4 管理外部组织边界:创新合作的战略规划与控制
第11章 政策影响和未来挑战
  11.1 引言
  11.2 低技术产业在德国技术和创新政策中的现状
  11.3 在研究和创新政策中强化低技术产业的切入点
第12章 实证证据总结和前景展望
  12.1 创新研究
  12.2 创新管理
  12.3 创新和技术政策

前言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研机构,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设有研究中心和代表处。协会与我国的合作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所参与研发的项目有很多已成为中德两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就是弗劳恩霍夫协会下系统和创新研究所(IsI)多年来进行实证研究所取得的最新科学成果,它从不同研究角度阐明了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创新企业的现象,揭示了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成功原理,从而增加人们对制造业中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竞争和创新战略的科学知识。
    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开始,到微观经济和企业层面,本书逐步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深人研究与分析,并对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产业在国家就业、国际地位提升方面的贡献,以及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具体市场环境和主要竞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科学地描述了这些企业的结构特征与合作模式。同时,本书还讨论了非研发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创新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借鉴非研发密集型企业成功创新的最佳实践案例,为创新管理实践树立了标杆。通过对德国产业在国际框架中的位置及其平均研发密集度的描述,本书把经济分析延伸到了非研发密集型产业所创造的国内增加值以及这些产业的出口强度测量。低技术或者非研发密集型产业,大部分是成熟的产业,它们在现代多个经济体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目前就拥有庞大的低技术或者非研发密集型产业。
    德国低技术产业善于将社会上的现有技术和知识进行智能化改进,并将其与新的高端技术有效组合,因而拥有非常惊人的集成创新能力与巨大的创新潜力。而拥有近25000名科学家的欧洲最大应用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为德国制造业输送了大量制造业应用技术与知识,是德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坚定基石。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认真学习德国低技术产业的创新经验,可以有效帮助我国大量研发经费不足的企业实现技术、产品与工艺创新,从而以全新的企业形象迎接工业4.O时代的到来。
    房殿军博士
    同济大学教授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
    中国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