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格雷姆·辛浦生编著的《罗茜计划(遇见一个合适的人有多难)》曾经获得维多利亚总督文学奖获奖作品!比尔·盖茨情有独钟的小说:“这本有趣的小说唤起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如何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这些关系?这是一本温馨、有趣并引人思考的书。”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进入你们世界的不完美的人。不管看起来多么古怪,我们都只是想找到合适的那个人罢了。
内容提要

格雷姆·辛浦生编著的《罗茜计划(遇见一个合适的人有多难)》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大学遗传学副教授,智商无上限、情商无下限的39岁大龄单身男青年唐,为了解决找对象难题,决定启动寻妻计划。他誓要把找对象这件事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抓,认为只要设定足够合理的条件,收集足够丰富的样本,真爱就能跟基因研究一样结果妥妥地出现。青年唐开始了他笑点不断、感动不断的寻妻大作战!
媒体推荐
年度富有潜力、原创性的小说之一。
——《华尔街日报》
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让唐精彩而奇怪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作者没有把男主角的阿斯伯格综合征设定为一个缺陷,或是悲剧的转折点,而是由此创造了一个暖心的故事——一个非凡的人如何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学会生活,学会去爱。正如青年唐会说的那样,这本书“很有意思”。
——《今日美国》
有时候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聪明的爱情故事,能让所有人,无论男女,都大声笑出来。
——《旧金山纪事报》
幽默,走心。《罗茜计划》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看起来多么古怪,我们都只是想找到合适的那个人罢了。
——《芝加哥论坛报》
这本有趣的小说唤起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如何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这些关系?这是一本温馨、有趣并引人思考的书。
——比尔·盖茨
目录
第一章 寻妻难题
第二章 寻妻计划
第三章 作弊事件
第四章 八人约会
第五章 闪电约会
第六章 外套事件
第七章 罗茜时间
第八章 生父问题
第九章 寻父计划
第十章 收集样本
第十一章 比目鱼事件
第十二章 旧日毁灭
第十三章 调酒练习
第十四章 同学会
第十五章 动机
第十六章 舞蹈练习
第十七章 舞会
第十八章 上床练习
第十九章 DNA新攻略
第二十章 寻父计划再启
第二十一章 飞往纽约
第二十二章 我的故事
第二十三章 精神科医生攻略
第二十四章 成年后最棒的一天
第二十五章 棒球赛
第二十六章 参观博物馆
第二十七章 整形外科医生攻略
第二十八章 新的目标
第二十九章 寻父计划和寻妻计划结束
第三十章 唐计划
第三十一章 罗茜计划
第三十二章 罗茜父亲攻略
第三十三章 晚餐
第三十四章 生日快乐
第三十五章 罗茜计划继续
第三十六章 生父的真相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第一章 寻妻难题
我或许已经找到破解寻妻难题的办法了。科学发展突破不断,回头想想,答案其实就在眼前。但若不是因为一连串计划外的事件,我恐怕还未能参透个中的玄妙。
这一切都缘起于吉恩。吉恩坚持要我去做一场有关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讲座,而这本该是他自己的任务。讲座的时间极为恼人。虽说准备工作可以趁着午餐时间边吃边做,但讲座的当晚我已经为自己安排了总长为94分钟的浴室清洁活动。现在我有三个选择,哪个都无法让人满意。
1.讲座结束之后清洁浴室,但要牺牲睡眠,忍受随之而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退化。
2.将清洁活动推迟到下周二,但要忍受为期八天的不洁浴室和极高的染病风险。
3.推掉讲座,牺牲与吉恩的友谊。
我把我的困境摆给吉恩看,他像往常一样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唐,我会雇个人给你打扫浴室的。”
我向吉恩解释——再一次解释——所有的清洁工都会出岔子,只有那个穿短裙的匈牙利女人可能是个例外。那个穿短裙的女人曾是吉恩家的清洁工,与吉恩和克劳迪娅闹了矛盾,一走了之了。
“我会把伊娃的手机号给你,别提我就是了。”
“她要是问起来怎么办?我怎么可能不提到你?”
“你就说找她是因为她是家政界仅有的的好手。如果她提到我,就什么也别说。”
这结果倒是相当不错,它展示了吉恩解决社交问题的高超技能。伊娃会很受用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许还能因此成为我的固定清洁工,这样我的时间规划中就可以平均每周腾出316分钟了。
吉恩推掉讲座是因为得到了一次与在墨尔本参会的智利学者上床的机会。吉恩有个宏伟的计划,要与不同国籍的女性上床,国别越多越好。作为心理学教授,他对人类性吸引力问题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他认为基因是决定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这倒是与吉恩遗传学的学术背景相符。在雇我成为博士后研究员68天后,吉恩被提拔为心理学系的系主任。这一任命颇有些争议,学校希望借此跻身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领军行列,增强社会影响力。
我们同在遗传学系工作期间,有过无数次很有意思的讨论,这些讨论在他升迁之后也没有中断。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我们的关系感到满意。吉恩还邀请我到他家吃饭,履行其他交友礼仪,终于在我们之间正式建立起了社交关系。他的妻子,临床心理学家克劳迪娅也成了我的朋友。这样我就有了一对好友。
吉恩和克劳迪娅曾一度试图帮我解决寻妻难题。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方法仍基于传统的约会范式。我早已抛弃了这一范式,因为成功概率之低远不足以抵消付出的辛苦和不堪的经历。我39岁,高大,健壮又聪明。作为一名副教授,我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不错的收入水平。从逻辑上看,我应该对绝大部分女人来说都挺有吸引力的。在动物王国,我一定能够成功繁衍。
但是,我的某些特质根本无法吸引女性。结交朋友对我来说绝非易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缺陷似乎也影响了我建立恋爱关系的进程。杏味雪糕之灾就是个好例子。
克劳迪娅朋友众多,她将我介绍给了其中一位。伊丽莎白是位高智商的计算机科学家,视力不大好,鼻上架着一副眼镜。我提到眼镜是因为克劳迪娅给了我一张她的照片,问我是否能接受她的眼镜。一个多么荒谬的问题啊!还出自心理学家之口!评估伊丽莎白是否适合做我的潜在伴侣——那个激发智力、共同活动,甚至可能共同繁衍后代的人——克劳迪娅考虑的首要问题竟然是我对她的眼镜框的反应,况且这镜框可能根本不是她自己挑选的,完全是验光师的主意。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接着,克劳迪娅告诉我:“她有点顽固。”好像这是个问题一样。
“基于实证的顽固?”
“应该是吧。”克劳迪娅答道。
太完美了。她其实也可以这么形容我。
我们在一家泰国餐厅见了面。餐厅是社交无能者的雷区,来到这种场合,我一如既往地紧张起来。开头却十分顺利,我们都按计划于晚上7点准时抵达餐厅。同步性的缺乏会造成时间上的巨大浪费。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