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爱你时有风

  • 定价: ¥29.8
  • ISBN:978753999197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14页
  • 作者:绿亦歌
  • 立即节省:
  • 2016-05-01 第1版
  • 2016-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绿亦歌编著的《爱你时有风》是由《花火》杂志重磅连载!王牌编辑鼎力推荐!超人气作者绿亦歌 全新起航!继《岁月忽已暮》后又一催泪巨献!“爱似空气,久了久了,就忘了是在呼吸。”十二岁那年,他说,胡桃,很高兴认识你。十八岁那年,他说,胡桃,你不会是孤单一人。十九岁那年,他说,胡桃,我有女朋友了。二十四岁那年,他说,胡桃,我陪你一起死。二十七岁那年,他说,胡桃,我要结婚了。大梦十五年,她最好的青春,最好的爱,全都给了他。那些陈年往事,终究无处再寻觅。

内容提要

  

    绿亦歌编著的《爱你时有风》是一部长篇小说。胡桃与林向屿结缘成为好友,在陪伴彼此成长的过程里,一直未向对方吐露心声。一次潜水意外,许然然为了救林向屿而离世,林向屿自责不已,一直无法走出这次阴影,从此无心风花雪月,一心扑在海洋事业上。之后,他重逢了胡桃。此时林向屿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勇敢地向胡桃表明心意,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

    绿亦歌,工学硕士,作家、编剧。行走人间,卖字为生。相信天地有大美,文字有静美。
    已出版
    《岁月忽已暮》
    《也曾与全世界为敌》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1999年,当时的月亮
第二章  2004年,我的爱
第三章  2004年,七里香
第四章  2005年,葡萄成熟时
第五章  2005年,夕阳无限好
第六章  2006年,如果没有你
第七章  2006年,最佳损友
第八章  2007年,会呼吸的痛
第九章  2009年,突然好想你
第十章  2010年,陀飞轮
第十一章  2011年,星空
第十二章  2012年,那些年
第十三章  2013年,致青春
第十四章  2014年,青春常驻
第十五章  2014年,尚好的青春
第十六章  2014年,匆匆那年
尾声
后记——一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前言

  

    楔子
    2014年的尾声,胡桃辞职去了云南。她住在山脚下,木屋的门被风吹得咯吱咯吱响,头顶黑云密布,沉甸甸似要坠下来。夜色来临时,木屋外老旧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胡桃眯起眼睛看,才看到天空落起了雪。
    老板给她端来火盆,乐呵呵地问:“见过雪吗?”
    胡桃垂下眼睛:“见过的。”
    岂止是见过,她差一点点,就为此葬送了性命。
    大约是因为下雪的缘故,让人莫名觉得孤独,胡桃这天夜里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十七八岁时的一个下着雪的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大家都抱着热水瓶缩着脖子。老师在黑板上写“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然后点起林向屿让他来解释。穿着蓝白相间校服的高大男生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他的肩线流畅,声音低沉。
    林向屿悠悠道:“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彼时,窗外是被泡涨后发白的天,黑板上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日子却仿佛永远都只是这样,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道不完的再见。
    胡桃想,真是美得不可思议的一幕,它一定有一种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时光的壮阔。
    那是胡桃第三次梦见这个场景,她在夜里哭着醒过来,她想,这大概是此生最后一次了。
    所有的年少都已停留在那个大雪肆虐的冬日。
    他的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她终于失去了他。

后记

  

    后记——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个故事的构思是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比《岁月忽己暮》要早很多,原名叫“任时光寂静如海”。
    那时候我想写的故事很简单,我想写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孩子,笑起来两眼弯弯,整个人像太阳一样。他又聪明又英俊,三步上篮帅气得一塌糊涂。然后我还想写一个女孩子,她陪着他一起长大,他们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甚至不能用朋友、情人、亲人来定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这又漫长又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渴望过很多东西,美貌、金钱、成功、自由……可是最终的最终,也不过是想要有一个家。
    时隔多年,我终于真正地写完了这个故事,为故事里的他们,圆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梦。写到最后,在凌晨三四点多,一个人泪如雨下,觉得我的青春,也跟着他们一起结束了。
    从此以后,无论有多想念、多不舍,都是无法回头。
    这个故事很普通,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噱头。爱似空气,“我爱你”三个字太过郑重,一旦说出口,也许是得到,更可能是失去。所以许多感情,终其一生,都只有一次表白的机会。
    那么多欲说还休的心事,也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这本书里,有许多许多我的回忆。
    在曾经觉得孤独而仓皇的青春里,我们偷偷喜欢过的人、许过的诺言、并肩走着的好友、憧憬过的未来、黑板上的粉笔灰、蝉鸣不断的夏天,还有很远很远的蓝天白云。
    成长就是慢慢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过程。不是美少女战士,没有命中注定,不能拯救世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成了人海中最最平凡无奇的那一个。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写作陪伴着我,让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然后靠着这一点点的安慰,拖拖拉拉着不肯长大。
    写最后一章的时候,林向屿说:“这头鲸鱼,如果从出生开始,就不曾有过同伴,它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就不会感到孤独。”
    失去彼此以后,他们都成为了这个地球上,最后一头鲸鱼。我觉得很难过,耳机里歌手唱“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有那么多的灿烂的梦”,于是忍不住哭了。
    林向屿是我非常喜欢的男主角。与上一本《岁月忽已暮》里的江海和顾辛烈不一样,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他的话,我会选择真实。他是那么真实,又美好又真实,像极了我们少女时代里,每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男孩子。 也是这个原因,我把自己无能为力的梦想,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2015年的夏天,妈妈来香港看我,我带她去海洋公园玩。经过鲨鱼馆的时候,我和林向屿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情景——在那些鲨鱼的面前,立了一个红色的电子警戒牌,上面写着,截至此刻,今日内已经有四十五万头鲨鱼被捕杀。 四十五万头,可那一天还没有结束。 说起来是真的丢脸,我当时站在人群中,抬头望着那块电子牌,眼泪哗啦哗啦就流出来了。 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朋友推荐我看了一本书,《逝者如渡渡》。讲述了三十多种已经灭绝,或者正在灭绝的生物。薄薄的一本书,我看哭了几次,最后合上书的时候,我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 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我想要为它做些什么,就像林向屿所说的,在我有牛之年,尽我一切的能力,哪怕微不足道,哪怕一无所获。 我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海洋生物方面的新闻,那时候我很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也是2015年的夏天,我独自去青海甘南旅行,在景区的观光车上,遇到一群兴致勃勃地讨论黄鱼怎么做才最好吃的中年人,还不停地强调“这是保护动物,比大街上那些鲫鱼鲢鱼好吃多了”。我十分愤怒,和他们大吵一架,但是根本没有办法说服对方,最后我气急败坏地跳下车,自己走回宾馆。 朋友安慰我说,你没有办法改变已经腐朽的思想和灵魂。于是我想到了写作,想到了自己的读者,你们都还那样年轻,能做许多许多我做不到的事情。 文以载道,我如果真的,能做一点什么就好了。 我想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不吃鱼翅、不穿皮草”;话说了一百遍,总有一个人能记得。 那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想要继续读书,去念一些和我想做的事相关的专业,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慢慢讲给我的读者们听。 活到老,学到老。这个想法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但是要实现,可能还需要自己做很多很多努力。 我常常在微博上收到许多姑娘的私信,给我分享她们的心事,她们的暗恋、单恋、失恋,她们为考试发愁,对未来感到迷茫,又或者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办法和父母好好相处…… 我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了,一路走来,确实有许多许多想要同你们分享的贴心话。比如不要过分地让爱情消耗你、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比如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好好学习,比如少刷微博,比如用空闲的时间多读点书,比如学习一两项有趣的运动。 可是我知道,这些话都是没有用的,你们必须亲历其中,挥霍青春,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尝个遍,才能更懂得人生。失去一些,然后获得一些。 而对于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勤奋、更加温柔。我多多少少过上了自己曾经渴望的生活,对于命运给予我的一切,我要学会感恩和珍惜。 如果此时此刻,你真的陷入人生的困境,或者遇到了后悔却无法挽回的事情,那请你相信,凡事都有两面,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在生根发芽。 我们总是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上对方喜欢的歌手、电影、书籍,或者冰淇淋口味,甚至去接受许多曾经不喜欢的事物,或者探索许多从未知晓的领域。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就是在模仿,所以爱一个美好的人,会让你的生命也更美好一些。 你在那风华绝代的万千人中,偏偏特别喜欢的那个人,应该是有一半像你自己,另一半像你今生无法实现的理想。 当我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无趣的时候,我想要再见你一面,因为你是这世界上最绚烂的色彩,只有你才能让我记起,我曾对生命有过多么炙热的渴望。胡桃和林向屿之于彼此,大概就是这样的存在。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的。 最后的最后,将五月天的《星空》送给你们:“细数繁星闪烁,细数此生奔波,原来所有所得所获不如一夜的星空……” 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岛屿。 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