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新青年(随感卷)/新文化元典丛书

  • 定价: ¥31
  • ISBN:978755590341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河南文艺
  • 页数:231页
  • 作者:编者:张宝明
  • 立即节省:
  • 2016-05-01 第1版
  • 2016-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新青年》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之滥觞与摇篮,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最终使之成为无可否认的新文化元典。编者特别推出《新青年》创刊100周年纪念版。
    目前这套新文化元典丛书(普及版)(10卷),按照内容编排成辑,张宝明编写的《新青年(随感卷)》是其中的一卷。

内容提要

  

    张宝明编写的《新青年(随感卷)》收入陈独秀、张嵩年等现代文学史上学贯中西的大师的文章。在内忧外患之中,他们率先译介西方各种思潮,关于信仰、生死、新旧等人生问题,企图从思想方面对国人进行启蒙,以重焕国家新生。名篇荟萃,思想犀利厚重,乃进步青年不可不读之经典。

目录

(一)学术与国粹
(二)国会
(三)元曲
(四)《升官图》
(五)留学生界说
(六)兵匪
(七)“这等人”
(八)斥《灵学丛志》
(九)斥《灵学丛志》
(十)韩世昌
(十一)自由正义与和平
(十二)科学与神圣
(十三)学术独立
(十四)阴阳家
(十五)书局与“进化”
(十六)新学与古学
(十七)西装与礼节
(十八)昆曲
(十九)圣言与学术
(二○)基督教与迷信鬼神
(二一)社会裁制力
(二二)伪善的基督教国民
(二三)信神与保存国粹
(二四)被误解的安得森
(二五)“人”之父
(二六)英雄与时代
(二七)社会风尚
(二八)奉告国民
(二九)国粹
(三○)学习西学
(三一)阳历
(三二)“脸谱”
(三三)科学与鬼话
(三四)女子解放
(三五)“保存国粹”
(三六)我的大恐惧
(三七)“打拳”
(三八)“个人的自大”与“合群的自大”..
(三九)理想、经验与事实
(四○)爱情与苦闷
(四一)改革
(四二)“土人”
(四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
(四四)多余的“典故”
(四五)成语与譬喻
(四六)外国偶像
(四七)本领与学问
(四八)维新与守旧
(四九)进化
(五○)“古已有之”
(五一)微生虫
(五二)“怪身体”
(五三)内讧
(五四)二重思想
(五五)“真”与“像”
(五六)“来了”
(五七)现在的屠杀者
(五八)人心很古
(五九)‘‘圣武”
(六○)“危险思想”?
(六一)不满
(六二)恨恨而死
(六三)《与幼者》
(六四)有无相通
(六五)暴君的臣民
(六六)生命的路
(六七)中国狗和中国人
(六八)“笼统”与“以耳代目”--
(六九)法律与言论自由
(七○)过激派与世界和平
(七一)调和论与旧道德
(七二)留学生
(七三)段派、曹陆、安福俱乐部
(七四)《浙江新潮》——《少年》
(七五)新出版物
(七六)保守主义与侵略主义
(七七)裁兵?发财?
(七八)学生界应该排斥的日货
(七九)阔处办
(八○)青年体育问题
(八一)约法的罪恶
(八二)男系制与遗产制
(八三)解放
(八四)虚无主义
(八五)俄国精神
(八六)男女同校与议员
(八七)上海社会
(八八)比较上更实际的效果
(八九)再论上海社会
(九○)学说与装饰品
(九一)懒惰的心理
(九二)社会的工业及有良心的学者
(九三)劳动者的知识从哪里来?
(九四)三论上海社会
(九五)华工
(九六)四论上海社会
(九七)劳工神圣与罢工
(九八)主义与努力
(九九)革命与作乱
(一○○)虚无的个人主义及任自然主义
(一○一)民主党与共产党
(一○二)提高与普及
(一○三)无意识的举动
(一○四)旧约与恋爱诗
(一○五)野蛮民族的礼法
(一○六)个性的文学
(一○七)性美
(一○八)女人压迫男人的运动
(一○九)从政治的运动向社会的运动
(一一○)跑到内地才睁开了眼睛么?
(一)社会主义是叫人穷的么?
(一一二)进了步了!
(一一三)日本人尽管放心就是了!
(一一四)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
(一一五)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
(一一六)下品的无政府党
(一一七)青年的误会
(一一八)反抗舆论的勇气
(一一九)说实话
(一二○)社会
(一二一)过渡与造桥
(一二二)卑之无甚高论
(一二三)革命与制度
(一二四)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
(一二五)难道这也是听天由命的教义吗?
(一二六)狄克推多制(Dictat○rship)与农民
(一二七)革命定要大多数人来干吗?
(一二八)切实试行!!!
(一二九)个人不负罪恶责任
(一三○)“社会问题”
(一三一)完人
(一三二)“研究问题”
(一三三)共产主义之界说

前言

  

    1492年10月11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欢呼雀跃地宣布了被称为“救世主”之新大陆的发现。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这就是那个日后易名为《新青年》的月刊,她从此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心目中拨云见日的精神新大陆。
    饶有情趣的是,无论是彼岸还是此岸的“新大陆”,其发现过程都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勇于担当的气魄、胸怀天下的责任。500年前,哥伦布想方设法说服了西班牙女王得以扬帆;100年前,陈独秀费尽口舌让出版商动心,在那出版业凋敝、萧条的时代,主编那“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全改观”的信誓旦旦背后多少有些心酸。
    一个世纪过去了,重温百年历史记忆,翻阅那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时,我无法用编选或剪辑来保存这样一个精神存照。
    作为20世纪一轮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新青年》以其鲜活的时代性入世,演绎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思想史专场。她已经在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固化为一尊灵魂的雕像、一座精神的丰碑。形而下的标本馆可以被肢解、分离,甚至拆卸为齿轮和螺丝钉,可谁若是声称复制出形而上的灵魂标本馆,我们不免顿生疑窦。因为灵魂的雕像和精神的丰碑只能内化于每一个人的心底,存贮于每一个人的心灵。
    回望百年,再也没有这样的思想演绎更值得我们咀嚼了。仿佛,她就是我那无法用肉眼观看的神经末梢。岁月陶铸了文化的沧桑,年龄剪断了思想的记忆。“剪不断,理还乱。”因此,面对沧桑的文化记忆,面对凌乱的思想线团,我们无法用具象化的“编选”或“剪辑”称谓,更无法用当年文化先驱的启蒙来“普及”当下的启蒙。这里的思想静悄悄,这里的灵魂无眠,这里精神永远……我们最好的纪念就是无言面对,默默注目,深深凝望……
    《新青年》,已经不是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新大陆”;回眸《新青年》,无非是想通过那一代知识先驱心中流淌的文字为20世纪中国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注脚。发黄的纸张、右行竖迤的文字以及远离的先驱成为朦朦胧胧的追问,我们在回眸中分明看到了自己。我们在解读自己,也在解剖自己,更是在反省着自己。有时,我们又不能不拷问何以如此失去自己。这不是多愁善感,而是因为风雨沧桑的生命之旅招惹了我们的思绪:《新青年》不是一个尘封的历史遗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对象,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更是一曲跌宕的纸上声音:说你,说他,说我……
    风流,不会像诗中说的那样总被雨打风吹去。昔日的倜傥,同样可以因我们的自觉而获得立体的再现。多年之后,长征之后落定延安的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吐露心声说:在1916年,我和几个朋友成立了新民学会……许多团体大半都是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下组织起来的。而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开始阅读这本杂志了,并且十分崇拜陈独秀和胡适所做的文章。他们成了我的模范,代替了我已经厌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翻阅、谈论、思考《新青年》所提出的问题。1918年2月,读到《新青年》的周恩来在日记中奋笔疾书: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于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赞成。恽代英从武昌写来肺腑之言,盛赞《新青年》的思想价值: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我们对于做《新青年》的诸位先生,实在是表不尽的感激。当时在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读书的叶挺也热情洋溢地表达过对《新青年》的仰慕和膜拜:空谷足音,遥聆若渴。明灯黑室,觉岸延丰。最后并以急不可待的心情期盼着“思想界的明星”(毛泽东语)。陈独秀指点迷津:吾辈青年,坐沉沉黑狱中,一纸天良,不绝于缕,亟待足下明灯指迷者,当大有人在也。
    热血的政治青年对此刊有一种天然的偏爱,在校读书的文学青年对此更是欢喜。北大学生杨振声曾这样回忆说:像春雷初动一般,《新青年》杂志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冰心也这样评论《新青年》:“五四”运动前后,新思潮空前高涨,新出的报纸杂志像雨后春笋一样,目不暇接。我们都贪婪地争着买,争着借,彼此传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新青年》里鲁迅先生写的小说,像《狂人日记》等篇,尖锐地抨击吃人的礼教,揭露着旧社会的黑暗和悲惨,读了让人同情而震动。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百年回眸,在演出那场思想史专场的新文化思想舞台上,海归们给沉寂的中国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新青年派”同人扬鞭策马、奋笔疾书。本来,学术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学问家应该是他们原汁原味的角色担当。但是,归国后面对中国的现实,让他们有一种坐不住、不安分的冲动,携带着西方文明的种子,他们很快从一身长衫的学问家华丽转身为西装革履的舆论家,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中心人物……
    ……
    百年回眸,新文化元典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在“知识分子到哪里去了”“知识分子还能感动中国吗”“人文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之追问不绝于耳的今天,重读《新青年》是那样的情真意切。只要启蒙还没有“普及”,只要“五四”先驱设计的目标还没有抵达,只要“中国梦”还在路上,我们就不能不读《新青年》!百年回眸,那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大时代。我们只有以这样的方式默行注目礼……
    百年回眸,《新青年》同人打造的“金字招牌”历历在目。当我们手捧10卷本“普及版”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提高”着对自我与这个时代的认知。本来,“普及”和“提高”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无法化约,采用这样的划分完全是为了阅读的需要。我们深知,其中的每一卷都是一个个精神的制高点、诗意心灵的停泊站:“政治卷”‘思潮卷”“哲学卷”“文字卷”“文学创作卷”“翻译卷”“文学批评卷…‘随感卷”的单打以及“青年妇女卷”“文化教育卷”的组合,都能够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在原汁原味的隽永文字中咀嚼、品味、思考,唯有这样的互动才能使我们徜徉于心旷神怡的天地。或浓烈,或淡雅,或遥远,或温馨,思想的滋味本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