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台北女孩看大陆

  • 定价: ¥35
  • ISBN:978702011388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272页
  • 作者:郭雪筠
  • 立即节省:
  • 2016-05-01 第1版
  • 2016-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想要知道台湾年轻一代到底怎么看待大陆崛起、怎么看待对岸“好拼”的同龄人?
    想知道台湾人到底有多关心两岸关系,还是更关心民主民生,还是以上答案皆不是?
    想知道他们眼中的我们到底是亲人、敌人,还是可以坐下来互相沟通的好朋友?
    郭雪筠著的《台北女孩看大陆》是一本台湾腔调十足、让你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不时笑到拿不稳书的绝妙小书;
    一本亦庄亦谐而三观超正,爱台湾也爱大陆的段子集锦;
    一本让我们迅速理解台湾、理解台湾千万普通青年所思所想最直接也最亲切的博客精选;
    更是一座求同存异、直抵人心的心之桥梁。
    不是政论合集,胜似滔滔雄辩。
    看似东拉西扯,却只看见真心。

内容提要

  

    事迹也许平凡,然而好朋友之间zui难得的,是坦荡与交心。
    好多人以为,讲大陆好话的、选择来大陆生活的台湾年轻人上一代都是出生在眷村、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的“外省人”,其实我不是(至少只有二分之一是)!
    国小时,我甚至很讨厌被当作是外省人;
    初中时,“棕”国地理让我背到大哭,因为傻傻分不清楚山西和陕西;
    高三时,我对大陆的概念,仍和大多数台湾年轻人一样充满傲慢与偏见。
    但在2012年7月,23岁的“爱台北”小姐带着强烈好奇心以及些许偏见,拖着大行李箱展开北漂之旅后,一切就改变了……为所有不了解大陆的台湾年轻人,更为我在这里见到的所有形形色色有趣善良的好朋友,我记录下点点滴滴亲身经历,以及“不明白……”与“好厉害!!!”同时并存的关于大陆的一切。
    zui奇妙的是,我们和对方“交流”,但只想听到“自己早知道并且同意”的话。很多时候,生气愤怒都是为了自己的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本书是我眼中的大陆、我眼中的台湾,我眼中的两岸关系。
    或许,我答不出百分之一百的真实答案,但至少这次,我不会告诉你标准答案!
    郭雪筠著的《台北女孩看大陆》是一本台湾腔调十足、让你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不时笑到拿不稳书的绝妙小书

作者简介

    郭雪筠,1989年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未逢经济辉煌时期,因此“小确幸”一词伴随着成长,与“躺平”大同小异。自然,也曾经认为自己会在台湾安逸一生,不料2012年跑到北京大学读硕士,自此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毕业后就职上海外企,半年后失业返京,历经各种起伏后成为媒体从业者。
    观察两岸多年,著有《台北女孩看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有个定期更新的公众号:台北女孩看大陆。

目录

前言 台北女孩自我介绍
在台湾的故事
1 那些年,台北女孩与大陆
2 那些不安的台湾年轻人
3 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4 台湾人,为什么用大陆的论坛?
5 豆瓣上的台妹
6 飞向北京
7 台北女孩与“中国地理”
在大陆的故事
1 那些乱七八糟的叮咛
2 台湾学生,能拼得过大陆学生吗?
3 灰机与“儿”
4 那些台湾人会做的蠢事
5 台湾男人和大陆男人
6 那些甜蜜蜜的台湾女孩儿
7 传说中的贫富差距
8 总裁与我
9 不负责任小诀窍之“如何分辨台湾人”
10 人人都爱骂
11 认命不认命?
12 冲啊
13 有车了不起啊?
14 关于“吵架”这门学问
15 泥好老外
16 亲爱的小姐们
17 关于“地域之争”这回事
18 有人收盘子诶!
19 亲爱的运将大哥
20 亲爱的,谢谢你没有毒死我
21 山西告诉我的几件事
22 蓝天,羊肉,建筑工地
23 咱们没文化,但实在!
24 哈尔滨,二货们
25 台湾好同伴
26 后来,上海
27 两年了,亲爱的北京
28 从大陆学到的事
29 陆归派回台湾后
30 他们眼中的大陆
31 为什么要写两岸话题呢
贴心附录 冤枉啊,台湾/大陆,并不是这样子的!
后记 我是“爱台北”,我爱北京

前言

  

    台北女孩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来自台北的女孩。
    从前对大陆的认知?和其他同龄小鬼一样,大概就是“那是啥”以及“噢,听说很大”吧。
    我的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是台北万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种。出生的八零年代,是台湾经济情况很好的年代。成长的九零年代开始,是台湾经济急转直下的年代。初中时常听老师说“从前的台湾多有钱啊,去欧洲扫名牌一次买个一打都不够……”
    这些追忆往日光辉及对对岸崛起的艳羡(不光是大陆,韩国在我初中时看来也就勉强够温饱),一路伴随着我成长。
    事实上,我们这些八零末的台湾小鬼虽然没吃过什么苦头,但成长在一个“台湾的未来在哪里”的动荡年代。报刊上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你的薪水在哪里”“你的未来在哪里”和“好吃的日式料理在哪里”。
    由于大学新鲜人的22K低薪制(这个后面再细说),许多念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或其他专业的,都往新加坡澳门欧洲跑。而我呢,到大学为止都没什么大动作。我羡慕身旁可以去澳洲当赌场员工、去菲律宾五星饭店工作的朋友。他们说走就走,我只会在爸妈的“不要去,那里很危险”中干瞪眼。
    2011年秋,大四毕业后,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决定:申请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去大陆读书在台湾仍不是常态,多数赴大陆就读的是台商小孩。
    去大陆读书?为什么去大陆阿?
    有很多原因,最大原因应该是想逃开家人对我的管制,第二大的原因是懒得补托福。
    说真的,我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大陆。
    我出生在台湾离“大中国”教育越来越远的年代。
    国小时,我很讨厌被当是外省人。
    初中时,大陆地理让我背到大哭(山西和陕西到底有什么分别!)。
    高三时,“大陆”一直频繁出现在新闻里,但我对它的概念停留在“好像卫生条件一般”?
    直到大四上学期时,我开始玩豆瓣,我开始有大陆网友,才真正听到他们的声音,才改变了“大陆就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你有没有和大陆同学吵架啊──在北京读书时,这是我每次回台湾都被问到的问题。
    当然没有。一是我口才烂,每次吵架只能“我我我……你你你才傻逼”;二是我不认为有什么好吵的。
    台湾同学和大陆同学吵架有固定模式,就是各说各话。轻点是在网上,大家吵完洗洗睡了;严重点的常发生在国外大学,两岸同学因为分歧当不成朋友时有所闻。
    在大陆的台湾人常需要充当两岸桥梁,替困惑的对岸人民解惑。可常发生的对话就是:
    大陆朋友:台湾人是不是井底之蛙啊?
    我:你才井底之蛙。
    台湾朋友:大陆人是不是思想封闭啊?
    我:你才思想封闭。
    问题都很像,真是两岸同心。
    两岸交流最奇妙的是,我们希望和对方“交流”,但我们只想听到“自己早知道并且同意”的话。
    很多时候不是谁对谁错。除了布鲁斯威利帅翻了以外,世上没有真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气愤怒都是为了自己的角度不同而已。
    到大陆后,很多时候也会受小委屈,很多时候也会因为“我帮你们讲话,但网络上还是很多人爱找我吵架”这种蠢理由而生闷气……
    但是,当我和大陆朋友分享国共内战的历史;互相惊讶“原来这段历史你们是这样教的……”我才发现,因为两岸的特殊关系,我们才可以听到完全相反的意见,才可以学会包容截然不同的观点,才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有不同,但更多的还是相同。
    到大陆后我才明白,台湾、大陆,对彼此而言,是有时恨得牙痒却又须臾离不开的可爱存在。
    写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正在看书的你,这里没有什么大叙事、新闻体。
    只有一些关于两岸的、大陆的、台湾的日常闲话。只有台北女孩会对好朋友说的真话。
    这些是我眼中的北京,我眼中的大陆,我眼中的台湾。
    或许我写不出百分之一百的真实答案,但至少这次我不会告诉你标准答案。
    最后废话一句,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他。

后记

  

    用一句很老土的话来讲,2010年12月21日,真是一个改变我目前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天,我与大陆(台湾许多人口中的“棕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在同一天,我开始在豆瓣网发表日志,并随手取了个糟糕的名字——“爱台北”。
    这让我后来被取笑了好久,台湾网友表示‘‘那个爱台北现在要改名叫爱北京”,大陆网友表示‘‘那个爱台北现在要改名叫爱美国”,这名字同时也造成出书的困扰——有人笔名是“爱台北”的吗?
    但是,从“爱台北’’开始,好多机遇是我从前想都没想过的。追根究底,要归功于两岸实在对对方了解太少,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少人对“台湾人到底是怎么想大陆的呢’’这个问题万分好奇,因此笨笨的台妹“爱台北’’才渐渐在网上开辟出自己的一块小天地。
    我大学时期就用豆瓣论坛了,那时看到大陆人口中的台湾简直不敢置信,人情味、还钱包、温良恭俭让,对比台湾电视每天上演的各种社会新闻完全是两个世界,奇怪,大陆是有多危险啊?人民多坏啊?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在北京某高校读书时的某天,我姐姐从海峡另一端跟我打电话。
    “你知道,新闻报道说有大陆的高中老师看到台湾高中生的国文课本一直说太难了吗?似乎大陆不太教文言文?,,
    “是吗?大陆高中不太教古文?太弱了吧!,,
    一旁的室友听不下去了:“我读书时学过好多文言文,被考试整得累个半死,你们台湾报道完全不尊重事实啊……,,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让我兴起了写下我对大陆的看法的念头。
    “当台湾人碰上大陆人,彼此的内心戏实在太有趣了!,,就是这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初衷,促使错字大王兼懒癌患者的我居然开始在网上勤奋地更新日记。
    意外地,渐渐越来越多人愿意收看,甚至催更,进而有出版社找来签约,让我受宠若惊……但台湾人要在大陆出书,其实还是有点难度。
    好不容易,等到了快出版的一天,那时的我已经从学生到上班族,从上海又回到北京。2015年12月14日,习马会过了,“陆生能不能纳入台湾健保”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我在计算机前写编辑要求的后记。
    写得我绞尽脑汁、文思枯竭、头昏脑涨……怎么这么难啊?
    对我而言,越喜欢大陆,越感觉大陆好难写,这篇后记更难写。
    大陆的难写,在于许多台湾人谈起它产生的抗拒感,你这样爱北京,还算爱台湾吗?
    大陆的难写,在于两岸人民对彼此的敏感,写好话另一边说你是溢美、写坏话又容易被指责以偏概全。真是悔青了肠子——没事写什么两岸啊! 网上有不少热门帖,告诉各位怀抱作家梦的文学青年们:“我是如何出版第一本书的,你也可以试试喔。” 我当然也很想出书,从初中到大学,都怀抱着当个言情小说家的梦想,初高中时偷偷在稿纸上写小说,如早恋一样被父母师长视为大忌,被威胁“成绩不好以后就去菲律宾当女佣”;后来上了大学才发现——台湾年轻人啊,对不起,虽然你成绩好有文凭,仍然可能变成台佣。 我们台湾这一代,被说成是“小确幸”(出自村上春树的小说,意即“追求小而确定的幸福”)、没有闯劲的一代,而大陆以及日韩、新加坡的年轻人表现越来越亮眼,两相对比总有难以形容的滋味。就算嘴上说“大陆还是很脏乱啦…‘韩国喔?卑鄙的国家一t去新加坡?你想被鞭打吗?” 但内心很难承认的真相却是,我们台湾曾经很厉害,但现在真的……比起小确幸、没有闯劲、缺乏国际视野,也许更确切的形容词是:失落。 连大陆小说都开始冲击台湾本土市场了!言情作家梦一朝梦碎,我就如看着支付宝登陆台湾一样唏嘘——怎、么、又、是、大、陆。 就是怀着如此复杂而好奇的心情,我决定拜托大学老师帮我写一封到北京读研的推荐信。 “北京啊,你确定吗?”老师挑眉,‘‘虽然是好学校,但师资可能不如香港喔。” “您先帮我写嘛,能申上再说。” 一年多后,我重新回到台湾的母校,却让认识我的老师们惊呼连连。 “你现在话好多啊!”这是第一个改变。 “说话还有点大陆腔儿。”这是第二个改变。 “你在大陆读书,那里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都是t狼,?”这是最常被I_口J钊的I口J题。 后来,我才渐渐发现,正如同大陆人好奇台湾人怎么看大陆一样,台湾人也会好奇“大陆人是怎么看台湾的”,一位交换生写下自己对台湾的种种认知的书创下销售佳绩,她笔下的台湾是个小清新之岛,人民善良,热心助人,缺点是喜欢黑“棕国”大陆。  那大陆人呢?  台湾媒体最常用来描述大陆人的词是“狼”,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等待时机猎杀对方,而台湾人是羊,软绵绵没有杀伤力。 但,我眼中的大陆人……应该说我身边接触的大陆朋友其实并不只向我展示了“狼”的一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学术青年有文学青年;有时对国家现状慷慨陈言,但许多时候却只能耸肩“没办法,就是这样”,十分矛盾。但整体而言,多数人对国家未来抱有期望。大陆由苦入甘,一点点地崛起;台湾则由甘入苦,曾经的“亚洲四小龙”辉煌不再。 和台湾年轻人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差在“期望”这两个字。 但与此同时,两岸年轻人也是很容易变成好友的。同文同种,同气连枝,知大同而存小异,对于彼此都是很特别的存在。 在大陆实现作家梦,是个很奇妙的体验,谢谢曾经给我打气的读者_Ijjj友们。 t·如果一些台湾朋友看到我这样写,会不会觉得太‘亲大陆’啊?” “大家都已经在网上看过好多篇了,谁愿意买啊?” “天啊,我以前的文笔好幼稚!” 诸如此类的忧虑,老让我的编辑要担任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身为无比龟毛的处女座,这本小书在努力加入新内容、反复修改数次后,才敢以现在也同样并不完美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再次谢谢所有读者朋友。 “大陆人真好玩啊…‘原来台湾人是这样想的啊”“台妹真有趣”……如果各位看完书后能有这样的心情,那就太好了。 201 5年12月中于重度雾霾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