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大清风云(7风雨飘摇)

  • 定价: ¥29.8
  • ISBN:978750937311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法制
  • 页数:245页
  • 作者:鹿鼎公子
  • 立即节省:
  • 2016-05-01 第1版
  • 2016-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蒙族称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 清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第四子(嫡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出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和天地会起义,全国天翻地覆。更糟的是八国联军来了,他连个京城都保不住,年仅三十岁便郁郁而去。咸丰死后,朝政大权掌握在“龙夫人”慈禧手中,国家每况愈下,虽然中途出现过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可惜终究是昙花一现。
    请看由鹿鼎公子所著的《大清风云(7风雨飘摇)》。

内容提要

  

    鹿鼎公子所著的《大清风云(7风雨飘摇)》记述了:咸丰皇帝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接过大清帝国权柄的。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遗憾的是,时运不济,一边是太平天国的内忧,一边是列强环饲的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将这位倒霉皇帝推到了腹背受敌的悲惨境地。国库空空如也,手下的臣子又不争气,天津沦陷了,北京沦陷了,圆明园付之一炬,咸丰内心的窝囊和委屈无处宣泄,可是,嫔妃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媒体推荐

    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伺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妊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中国,长寿帝国》

目录

第一章  太平存在于天国
  洪教主的梦想
  来土之争
  金田起义
  教主万寿
  漂亮的一仗
  钦差大臣不管用
  永安很重要
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
  永安大战
  天德王洪大全之谜
  蓑衣渡大劫
  血染长沙
  左宗棠这个人
  定都之争
  攻打武昌
  天国的旗帜飘在南京上空
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改造天京
  也谈谈北伐
  纵横北国,过把瘾就死
  西征前期战果辉煌
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
  传奇人物曾国藩
  可怕的湘军
  湘军四虎将
  西征军的落日
  曾国藩大战石达开
  门口拔牙
第五章  这一年天京有血光之灾
  天王恨东王
  借刀除东王
  天国大地震
第六章  天国的覆灭
  石达开出走
  翼王断翅
  天国丧钟
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
  平庸皇帝
  成立智囊团
  一帮不争气的督抚
  财政红得刺眼
  不靠外国人
  误事宠臣叶名琛
第八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事件引爆战争
  虎视眈眈的俄国
  可怜的叶名琛
  天津沦陷
  公使驻京问题
  大沽口胜利
  怎么打都是输
  圆明园劫难
第九章  风流短命的皇帝
  风云诡谲的后宫
  逐鹿后宫
  失意皇帝纵横欲海
第十章  告别这个让人伤心的世界
  热河度假
  临终顾命伏祸端
  两宫智除肃顺

前言

  

    前言
    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大清帝国推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一个科举失意的读书人受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的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太平天国运动以烽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清版图。遗憾的是,领导层的内讧导致太平天国的局面急转直下。而大清王朝气数未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轮番登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大清帝国在落幕之前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大戏。
    咸丰皇帝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接过大清帝国的权柄。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遗憾的是,时运不济,一边是太平天国的内忧,一边是列强环饲的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将这位倒霉皇帝推到了腹背受敌的悲惨境地。国库空空如也,手下的臣子又不争气,天津沦陷了,北京沦陷了,圆明园付之一炬。咸丰内心的窝囊和委屈无处宣泄,只能徘徊于后宫,沉沦于欲海,暂且忘却无边的烦恼。可是,嫔妃们也不是省油的灯,争宠弄权,勾心斗角,或许咸丰皇帝在内心深处会大吼一声:朕富有四海,可却找不到一块清静地。
    岂止是他生前不得清静,在他死后,两宫太后联手,将他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铲除,慈禧更是垂帘听政长达半个世纪,帝国的权柄牢牢地掌握在一个女人的手中。这个女人不寻常,她是在苦苦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延续着苟延残喘的国运,还是将最后一丝复兴的希望窒息呢?历中自有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