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盛开

  • 定价: ¥58
  • ISBN:978755650456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杭州
  • 页数:279页
  • 作者:孟红娟
  • 立即节省:
  • 2016-06-01 第1版
  • 2016-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盛开》内容涉及作者孟红娟身边的人、物,还有乡情、心情、杂感和读书笔记等六方面。这些作品代表了作者某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是作者的心迹,不精选也未尝不可。本书包含了《清雅的小木屋》、《怀念鸡叫的日子》、《步步起清风》、《一面还原历史的镜子》等文章。

内容提要

  

    孟红娟编著的《盛开》分时光的记忆、永远的老家、月光下漫行、美丽的遇见门、冗静的睡莲、书里的世界六部分,其中包含了《清雅的小木屋》、《马诺老师》、《永远的老家》、《我有一个生活梦》、《这夜,我听从月儿的召唤》、《青花瓷云绿茶》等文章。

作者简介

    孟红娟,笔名梦儿,浙江桐庐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
    著有散文集《淡墨人生》、《追梦》,多篇作品获奖并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等。

目录

时光的记忆
  青春
  陪护
  手足
  清雅的小木屋
  英子
  时光
  安奇
  马诺老师
  隔壁的知青
  清明
  手镯
  冻米糖
  “国宝”
  爱金
  毕老
永远的老家
  乡情脉脉
  永远的老家
  老宅
  除夕笔记
  高山祭祖
  乡村立夏
  风过蒋坞
  箬叶粽香
  怀念鸡叫的日子
  麦草扇
月光下漫行
  露台春秋
  我有一个生活梦
  在家的日子
  一个人的夏天
  阅读与生活
  岁月静好
  远行归来
  炊烟升起墙那边
  吟秋
  书屋夕照
  月光下漫行
  这夜,我听从月儿的召唤
  雨季心语
  秋雨潇潇舞象山
  书香和药香
美丽的遇见门
  散漫的周末
  美丽的遇见
  尽职
  毕业班
  舍得
  百无聊赖地生活
  “相信”和“不相信”
  倾听
  幸福是什么
  身边的风景
  阅读的美丽
  做个有风度的客人
  婉约在“紫安堂”的茶香里
  小巷叻口啡
  雨夜,“一然堂”来吃茶
冗静的睡莲
  孤独的牧羊人
  沉静的睡莲
  青花瓷云绿茶
  卢苑银剑
  子胥渡的风
  丹青禅境
  曾经
  飘雪
  对一棵小草微笑
  狗尾巴草的歌唱
  鸟窝
  风居住的街道
  龙泉汉剑
  旧物
  书祭
书里的世界
  徜徉在《诗经里的世界》
  与千古词帝赴千年忧伤
  林语堂的“苏东坡”
  妙玉的“分别相”
  芙蓉女儿诔
  佛心与诗心
  邂逅《品味》
  春来草自青
  一面还原历史的镜子
  申屠的闲赋
  原来文章可以那样写
  步步起清风
后记

前言

  

    花朵的理想
    陆春祥
    花朵的理想,应该从种子说起。
    不知从纪元的哪一天开始,一只飞鸟,衔着一粒她喜欢的种子,来到了富春大地。盘旋中,她发现,此地,有山有水,连绵黛青山,碧绿澄澈水,于是,在一块肥沃的三角洲,她停了下来,她要为那颗种子,寻找合适的地方。她用长喙掘土,敲开坚硬的外壳,小心翼翼地将种子衔出,轻轻安放,细羽抚泥,种下了她的理想,然后期待。
    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的种子,没有辜负飞鸟的期望,在插根扁担也能长笋的富春大地,欣然露头,茂盛成长,竞相奔放,婀娜多姿。这颗种子,成了花的祖宗。从此后,富春大地,花团锦簇中,此花鲜艳异常,别样风情,让人赏心悦目。她,是富春大地的文学之花,给人以精神的振奋,心灵的纯洁。
    这样的种子,也储存在桐君老人茅屋墙上挂着的葫芦中,因得富春江水的沃灌,干百年来,不断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孟红娟,就是一颗从桐君老人葫芦里突出来的种子。
    这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江南佼女子。
    柔弱和刚强,都在她的文字里开放。
    她很爱家,从里到外,每一个角落。她母亲,她外婆,她兄妹,一个个笑着向我们走来。她的露台,是她的另一个王国,果蔬四季,花草掩映,是她文学种子成长的土壤。书房里,连夕阳射进来的光线,她都想捉住。当然,她最喜欢的是,夕阳的光,落在左手边的一本唐诗上,静静体味一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在诗里诉说着羁旅之叹和隐居之乐。书架上,那一排排的书,在她眼里,就是一个个智者和朋友。她在中国古典的经史子集中贪婪汲取,她在世界名著的丛林中肆意摸爬。
    她深爱家乡,从头爱到脚,爱到骨髓里,血液中。这种爱,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从田野大地到锄头灶头。她也会淘气上房,放学后的劳作,村头的古树,邻居的人生,高山深坞里的清水塘,蔚青的茶园,红红的野生树莓,麦秆草扇,小时候的时光,老家的祖屋,箬叶裹着香粽,咬一口滋滋的冻米糖,都让她念念不忘。故乡的一切,都浸润在她脑子里,成了她笔下如锦的文字,如富春江,一泻百里。
    她也多忧,忧人,忧事。她忧鸟窝,那些鸟儿,生活得还好吗?她甚至为百草忧春雨,那些草啊花啊,树啊木啊,她不忍心它们干着渴着。夜深了,人静了,泡一杯香茶,她就坐着发呆。她在哀叹,那位忠厚长者走了,是个多好的人啊,媒体上报道的那位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影子,那件事情,让她愤怒,这个社会,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啊,这些呆念,零零碎碎,时刻在她眼里,飘来飘去,晃来荡去,随时用手可以捕捉一样,不想清楚,一定睡不着觉。她会对一棵狗尾巴草歌唱,对一棵小草微笑,她从雪花中体味着快乐,她经常编织冬天里的童话。她居然从沉睡在洗衣池下的小蜗牛家族,读出了春天的信息。书房里,一只七星小瓢虫,奋力地撞击着细密的纱窗,黑褐色的躯体,在夕照下通体发光,她也感叹。有时,我似乎觉得,她很有可能会像林黛玉一样,面对一夜雨后的落红,去一一拾捡,将花埋掉。
    她还会把银杏叶,带进书房,夹进她喜欢的书页里。
    我甚至都有点嫌她唠唠叨叨,看,那不过是一箱子旧物嘛,却一件一件,如数家珍,她想将附着物上的那些念想抖落,可是,越抖,故事越多。她还常常做梦,居家梦,生活梦,阳台梦,花园梦,当然,文学梦最香。她的梦,稀奇古怪,但都带彩,五色,斑斓。不过,我理解她,她这样叙述的笔调,很像一位母亲,总是骄傲地向人介绍她的子女,这儿有多好,那儿有多好,怎么看怎么顺眼,她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那种爱,那种自豪,几乎毫不掩饰,连带她的表情,一起送达对方。
    她的思,她的悟,她的喜,她的悲,都如那些可爱的花朵,遇到合适的季节,迅速绽放。
    她对文字的爱,也像月光一样,无论崇山峻岭,无论田野平畴,都细碎洒银。
    看《风居住的街道》结尾:喜欢在微风细雨或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踩着湿漉漉的街面或阳光的碎金,独自,行走在风居住的街上,或采集树上飘逝的落叶,或采集街上人物的故事,然后将故事和落叶一起编成文字。
    因此,这是一个极易满足的女子,杏坛是她的圣地,她满足于家的温馨,内心极其平静,所以,她的字里行间,一如既往,深深藏着她经年的文学梦想,内心文学王国的城墙,却日益强固。
    花朵的理想,自然是盛开了。
    我书房里,有一盆春兰,正盛开着,叶线浅窄,叶缘微齿,清晨,数十朵淡黄的花瓣上,甚至都沾着露水,圆润的小水珠,透着芬芳。
    我阳台上,有一盆矮脚蜡梅,粗壮厚实,二月里已经盛开过,蜡梅的香,是“凌寒独自开”的那种暗香。花早谢,绿叶已绽,我给它浇了水,培了土,施了肥。我相信,今年的寒冬,它仍然会如期绽放。
    孟红娟的《盛开》,却不会谢,她会永远存在于她的记忆中,不过,她的文学种子,仍然也要如花样精心培植,用工作和生活精心侍弄,用阅读和积累深度营养,且要经狂风,历暴雨,如此,她的梦想之花,才会一次又一次地盛开。
    期待她的下一次盛开。
    是为序。
    丙申春三月
    杭州壹庐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

后记

  

    生,有时很重很累;而梦,总是那么轻那么美。那就用梦的轻和美,来调节生的重和累吧。春天来了,酝酿已久的梦想之花终于开放了,生也似乎变得有些许意义和价值了。
    这本名为《盛开》的梦想之花与读者见面了,文稿选自2009至2015年近7年的作品。内容涉及我身边的人、物,还有乡情、心情、杂感和读书笔记等六方面。之前,征得县作协主席王樟松先生首肯,认为这些作品代表了作者某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是作者的心迹,不精选也未尝不可。深受鼓舞。
    文章归类后,内心还是忐忑。这是我的第三本文集,按理应有质的飞跃。可时间跨度这么大,我不敢保证篇篇出彩。惶惶然,将文集初稿发给桐庐籍著名作家陆春祥老师指点。
    陆老师在百忙中看了书稿,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提议将书取名为《盛开》。此时,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一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荷图。“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宽大的荷叶,粉色的荷瓣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蓝天下那么优雅和高洁。荷田连连,莲香四溢。莲,可是我最喜爱的花啊。
    于是,对书稿进行认真选择和修改,由原来的95篇17万字,减到82篇近15万字。整个过程无异于二次创作。终稿与初稿比,发现自己的创作观和表达方式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比之于自己早期的作品,觉得成熟了不少,已由一枚青涩的小蓓蕾绽放为绿叶相衬的花儿了。非常喜欢《盛开》这个书名,但愿呈现的内容也如书名这般美好。
    《竹简精神》的作者认为:“文字是肉做的,那写作更要减肥,以瘦为荣,见到肌肉为美,现出骨相为美。该写的少写点,不该写的不写。”读这些文字,觉得自己的作品离“竹简精神”还有距离。
    此集是我在工作之余捡拾的“碎银”,文字、黑夜、星星是我最忠诚的陪伴。文为心声,它们是我多年来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我的孩子,我的宝贝,我多年心血的结晶。
    虽说感谢这样的话根本不足以表达我对陆春祥老师的感激之情,但还是要说声:谢谢陆老师既专业又详实的指导和点拨,并写下这么多鼓励我的话。谢谢杭州出版社李利忠老师的辛勤付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本书出版的亲人和朋友们!
    2016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