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身体不说谎

  • 定价: ¥35
  • ISBN:978751534141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青年
  • 页数:209页
  • 作者:(德)爱丽丝·米勒...
  • 立即节省:
  • 2016-08-01 第1版
  • 2016-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爱丽丝·米勒著的《身体不说谎》如果一个人相信他的感觉是他“应该”感觉到的感觉,并且不断地避免去感觉那些他被禁止的感觉,最终他一定会病倒——除非他把这笔帐留给下一代来偿还,将自身不被承认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身体不说谎》这本书正是要揭露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事实,而宗教与道德长久以来一直在掩饰它。《身体不说谎》作者在本书借由几位作家和名人的生平阐释了这项准则,而接下来则指出了真正的沟通之道,来帮助我们摆脱自我欺骗的恶性循环。

内容提要

  

    继《夏娃的觉醒》与《幸福童年的秘密》两本著作出版后,儿童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在《身体不说谎》中进一步提出,童年经历对当事人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就算内心否认,身体还是会泄露秘密。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皆标榜“孝敬父母”为至高道德,但是米勒却向世人呼吁,这些强调“天下无不是父母”的戒律,便是使人染上身心疾病的潜在囹圄。光是宽恕施虐者,并不能达成真正的和解。无论是治疗师或是当事人,都需要努力挣脱“不合理孝顺”的捆绑,才能促成心灵的真正释放。
    关于童年的记忆,我们的意识或许说了谎,但身体却是真相的守护者。让勇敢揭发幸福幻象的爱丽丝·米勒成为陪伴你的知情见证者,学习面对童年显性或者隐性的创伤,让生命变得更美好。

目录

推荐序·拥抱你的真相
导论·身体与道德
第一部·诉说与遮掩
  一. 对父母的敬畏与其悲惨后果
  二. 在剧作里争取自由与自己身体被忽视的怒吼
  三. 背叛自己的记忆
  四. 自我仇恨与未满足的爱
  五. 被囚禁的孩子与否认痛楚的必要性
  六. 在母爱中窒息
  七. 感觉分裂大师
  后记
第二部·心理治疗中的传统道德与身体知识
  第二部导读
  一. 虐童问题的客观存在
  二. 感觉的旋转木马
  三. 身体是真相的守护者
  四. 我可以说出来吗?
  五. 不愿面对的真相
  六. 毒品与身体的欺骗
  七. 觉察的权利
第三部·厌食症:对真正沟通的渴望
  第三部分导读
  一. 安妮塔·芬克的虚构日记
结语
后记·身体的反抗:一种挑战
注释

前言

  

    拥抱你的真相
    “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你一定不是第一次听见这句话。
    你们知道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里就被埋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它包含了对成长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有对当下的恐惧。
    大人的世界总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孩子们似乎永远都在追赶着大人们的步伐。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但是来自父母的管教与约束却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有一些未知是他们这个年龄永远不必知道的,因为知道那些事的先决条件是“长大”。可是怎样才是真正的长大呢?并没有一本教科书针对“如何长大”作出精确指导,孩子们的真切发问也很有可能换来父母的敷衍回答。那么,一个不知道何谓“真正的成长”的孩子,又如何能对“成长”不心怀恐惧呢?读完《身体不说谎》后我才发现某些针对孩子的敷衍和隐瞒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其实他们都明白的!我不禁这么对自己说,孩子们一定是知道真相的,只是真相被用各种方式掩盖和回避了。诚如书名,因为你的身体是不会说谎的,也许你无法抓住感觉,可是你的身体却能切实记住每一次情感的呐喊。
    父母总会在孩子出生前就想好他们的名字,想好养育孩子的方式甚至预演他们的成长过程。这些都是孩子们出生前既定的路。那些未出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因为他们甚至没有选择的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知的欲望。身体是诚实的,爱丽丝·米勒真切地点出孩子们有感知这些情感的权利,有选择的权利,甚至有拒绝的权利!
    可是对小孩子来说,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真的可以被全然接受吗?孩子们真的会不带一丝犹豫地吞下这些滋养吗?若这些滋养是充满爱的那固然是好,但这些滋养若形成了错误的连结,孩子们该怎能么办呢?我不禁为孩子感到痛心,试想当父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骂孩子,将一天的烦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时,他们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孩子是会痛的。
    身体的疼痛总有一天会消失,可是心灵的创伤却无法愈合。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该承受痛苦,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该被厌恶,他们都是带着翅膀降临到人间的天使,不能单纯地因为被灌输的思想就丢失他们自身的真相和感觉。他们有权利感知自己的真实,拥抱自己的真相。
    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著作和作家越来越多,可是看完能让我有反观自己童年的欲望和冲动的,那就是爱丽丝·米勒了。她谈论的不仅仅是虐待儿童的严重后果,更能让人反思儿童虐待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压抑现象。
    这是一本犀利的书,这是一个乐在为不可为之事的作者。
    毫无疑问。

后记

  

    我所有的著作几乎都引发了冲击性的反应。但对于这本书中受到应证或被否认的论述,读者们似乎有更多不一样的情绪。我觉得这种强烈程度间接地表达出读者与他们自身之间的距离远近。
    这本书的德文版在2004年3月出版后,我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他们都很高兴不需要再强迫自己去感受那些他们在现实中根本感受不到的感觉,也终于不需要去否认那些他们心中一再出现的感觉。但是其他一些反应,主要来自报章杂志,我常常会发现其中主要的误解是因为“虐待”一词,我自己或许也造成了这些误解,因为我在使用“虐待”一词时采取了比一般更广泛的含义。
    我们习惯将“虐待”一词与下列图像结合在一起想象:一个满身是伤的小孩,他身上的伤痕清楚地指出了他所受到的伤害。但我在这本书所用的“虐待”概念,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指对孩子在心灵和身体的整体性的伤害。这种伤害在一开始时是看不见的,伤害的后果往往要到几十年后才会被人注意到,但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这种伤害与童年所受的苦痛之间的关系却只有少数会被看见且受到重视。无论是受害者本身还是一般社会大众(医生、律师、老师,以及很多心理治疗师也是如此),他们都不想知道日后的“失调”或“偏差行为”是否与童年相关。
    当我称这种看不见的伤害为“虐待”时,我常常会遇到异议以及极大的怒气。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态度,因为我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抱持着相同的看法。以前如果有人对我说,我曾是个遭到虐待的孩子,我可能会很激烈地否认自己有过这种“情况”。但是,多亏了我的梦境、绘画还有身体的讯息,我才能确定自己小时候必定承受过好几年的心灵伤害,但身为成人的我却一直不想承认。我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心里想着:“我?我从来没挨过打。那几个耳光根本不算什么,我妈妈对我则是费尽了心力。”(读者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其他人的类似叙述。)
    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过去看不见的伤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正是来自于低估了童年的苦痛、否认了这些苦痛的意义。每个成年人都能轻易地想象,如果有个巨人突然对他大发雷霆,他会多害怕而且觉得丢脸。但我们却认为小孩子不会有这样的反应,虽然我们有很多证据可以着证明敏感和早熟的孩子会如何对周遭环境做出反应。父母以为掴掌、打屁股绝不会痛,但是这些处罚会将特定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而孩子则会接受这种评价。有些孩子甚至学会嘲弄体罚这件事,并且嘲笑自己由于被侮辱、被贬抑所导致的痛楚。他们成年后会紧抓着这种嘲讽,对自己的挖苦感到骄傲,有些人甚至还将之写成文学作品,例如我们可以在詹姆斯·乔伊斯、弗兰克·迈考特以及其他人身上看到这种状况。当他们由于被压抑的真实感觉而承受无可避免的焦虑与忧郁症状时,他们很轻易就能找到开药的医生,这些药物会给他们一阵子帮助。如此一来,他们就能用自嘲这种看似靠得住的武器来对抗所有由过去浮现而出的感觉。他们这样做,可以让自己符合社会的要求,遵守“父母就是最崇高”的戒律。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这个角色至今依旧享有绝对的豁免权。如果有一天发生了改变(就像这本书假设的那样),那么我们便能去感觉父母的虐待对我们做了什么。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更了解自己身体的信号,并且能够和谐地与身体生活在一起,但不是以被爱着的孩子的身份,不是那个我们从来不曾当过、未来也不可能变成的孩子,而是一个坦率、有自觉、以及或许是有爱的成年人,他因为了解了自己的故事而不需再害怕这些故事。 在我读到的那些反对的意见之中,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严重忧郁症案例中与施加伤害的父母之间的距离,另一个则是与我个人故事有关的问题。 首先我必须指出,我在书中一再提到的是内化的父母,很少提到实际的父母,而且从未提到“邪恶的”父母。我不是在给童话《糖果屋》里汉斯与葛蕾特兄妹建议,他们当然要逃离邪恶的父母。但现实中的孩子是无法那么做的。我的主张是要正视真实的感觉,这些感觉自孩提时代就被压抑了,一直在心灵的地窖里苦熬。我能理解一些评论家可能不熟悉这类内在工作,认为我在煽动读者去对抗他们的“邪恶父母”。但我希望有一点精神觉察的读者不要忽视我强调的“内化”一词。 如果我童年故事的分享可以遇到细腻而不草率的阅读态度,我会非常高兴。自从我开始研究儿童虐待的议题,我便遭到了批评,他们指责我眼中之所以只能看到儿童虐待,是因为我自己曾遭到虐待。我起先很诧异,因为当时的我对自己从前的故事所知仍甚少。如今我突然明白,正是我那受到阻碍而产生的苦痛敦促我去研究这个课题。但当我开始深入这个领域,我不只发现了自己的真相,也看到了许多人的宿命。事实上,他们都是我的导师,他们的故事使我开始拆除自己的防御,开始回顾我自己的人生,并从对儿童苦痛顽固又普遍的否认当中获得了结论,帮助我了解自己。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