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天才雷普利

  • 定价: ¥38
  • ISBN:978753277302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译文
  • 页数:264页
  • 作者:(美)帕特里夏·海...
  • 立即节省:
  • 2016-08-01 第1版
  • 2016-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天才雷普利》是20世纪黑色犯罪小说中的经典之作,雷普利这个人物更是同类型作品中开创新的形象。本书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位列美国《时代周刊》“犯罪小说作家TOP50”之首,凭借《天才雷普利》荣获美国爱伦坡奖和法国侦探文学奖。本书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先后由三代影帝饰演过雷普利这个角色。在世界各国,本书都是类型小说中的经典,多次再版,长销不衰。

内容提要

  

    雷普利是个出身平凡、生活毫无值得炫耀之处的年轻人,他受一个富商之托,到意大利去游说他放荡不羁的儿子迪基重回家乡美国。但是当雷普利一到那里,就深深地被迪基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和他美丽温柔的女友迷住,最后这样的欲望竟扩张成想要将迪基取而代之,他缜密的心思、冷静的犯罪手法教人措手不及。就在他陶醉于亲手打造的美梦时,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巧合露出了马脚,从而引起警方的注意并受到警方调查……
    在这本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著的《天才雷普利》及其后的续篇中,雷普利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这个人物,是20世纪犯罪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和心理历程,不仅在类型小说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其文学价值对此后的小说,尤其是所谓黑色的“邪典小说”,影响深远。

媒体推荐

    这是一个很扰人的阅读经验,但又令人不忍掩卷;论者大都归因于海史密斯处理人物的心理深度,她深明犯罪者天性中不可控制的冲动与自成一格的内在逻辑,描写得既可怖却又合情合理。而那些非理性的犯罪冲动又隐隐与我们内在的某些声音若合符节,让我们读后害怕起自己来。——詹宏志

作者简介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国女作家,一九二一年生于美国得州沃斯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纽约,曾就读于纽约的朱莉亚·里奇蒙高中与巴纳德女子学院。她的首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于一九五一年由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更是奠定其在类型文学中的至高地位。读者目瞪口呆地发现,雷普利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作品以犯罪小说及短篇小说为主,她常年旅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远胜于美国。在世时,海史密斯曾以《天才雷普利》及《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以及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颁发的银匕首奖;近年来,随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仍高居榜首。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于一九九五年二月逝世于瑞士卢加诺。

目录

正文

前言

  

    扰人的海史密斯小姐
    如果你读的推理小说还不算多,或者如果你对侦探小说转往犯罪小说的历史也还不算熟悉的话(对常读日本推理小说的读者而言,这句话应该改为:如果你对本格派与社会派的分野还不算熟悉的话),当你第一次读到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说,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呃,有点,有点扰人(disturbing)。
    Disturbing,扰人,没错,就是这个字。这是过去文评家讨论到-海史密斯的作品时最常用到的字眼,如果你没读过,让我抄录一段《纽约客》的书评给你:“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说是无与伦比的扰人……是让我们读完之后余夜难安的噩梦,让我们意识到一种可以言喻却不能解释的恐怖可能性。”
    海史密斯小姐去世于一九九五年,留下了二十部长篇小说和七部短篇合集,在推理小说家之中,这样的数量不能算多,但她却以这些精彩的作品在推理小说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一群忠实追随的书迷(包括本人在内),以及一个所谓的“海史密斯流派”(IIighsmithSch001)。
    说来话有点长,请容我从历史渊源说起,但又扼要地说吧。
    在侦探小说刚诞生的上古时期,或者说在福尔摩斯和华生医师还未退休的时候,侦探小说家对犯罪的看法是很一致的,也就是说小说家们都觉得犯罪就是冷血,犯罪就是反社会,犯罪者大多道德鄙下,犯罪者应该绳之以法。就像福尔摩斯提到犯罪者时总是说:“真是一个冷血的恶棍!”
    从这些例子,我们看到在早期的侦探小说里,作者是采取了与侦探同一立场的观点来写作的,小说和社会上的法律一样,都是扮演伸张公义、捍卫秩序的角色;小说也站在无辜大众的立场,扮演对犯罪者惧怕、受害、怀疑、愤怒的角色。至于在犯罪者那一边,他们是谁?性格如何?童年如何?内心如何?侦探小说其实并不关心,犯罪者只是小说的工具,只是神探用来逞其聪明英勇的工具。
    但自从哈密特(DashiellHammett)和钱德勒(RaYmondChandler)开启了美国冷硬派侦探的新纪元,侦探小说的关注点就开始起了变化。这个时候侦探脱去了高智商精英分子的色彩,变成一种不入流也不得已的职业,他们游走于社会底层,和犯罪者打交道,因而有了一个较亲近的观察。如同钱德勒的名言:“(他们)把谋杀还给有理由做这些事的人身上,而不是只提供一具尸体。”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所写的小说和古典推理小说或美式冷硬派侦探小说却完全不一样。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天才雷普利》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你可以看出它和传统的推理小说有多么不一样。它也和侦探小说一样有一位侦探,但他迟迟才出现在第二十七章,却又在二十八章提早离去(全书共有三十章)。其他二十八章都没有侦探的篇幅,小说究竟在做些什么?
    小说作者和犯罪者在一起,详细记录犯罪者的一举一动,记录他的内心起伏,记录他的思考逻辑;它让读者不得不和犯罪者站在同一立场,为他心惊肉跳,为他情绪起落,为他快被识破而捏一把冷汗。当你和犯罪者一起度过这些“犯罪岁月”,读完之后你会感到道德崩溃,怀疑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你害怕起自己内心黑暗的成分,看到自己犯罪的潜力,你开始觉得余夜难安,觉得disturbing,呃,觉得扰人。
    聪明的雷普利先生
    海史密斯小姐就是这样一位犯罪小说史上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许多名家都对她的文学成就推崇备至;推理小说史家兼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Symons)说她是“严肃的犯罪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提名的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则说:“她属于自创一个世界的作家,那个世界幽闭而非理性,每次我们步人其中,都不由得感到危险……”而基亭(H.R.F.Keating)更大胆地宣称:“汤姆·雷普利将成为时代的产物,那个诗人奥登称为‘焦虑年代’的时代。”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一九四五年开始有短篇小说发表,一九五O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问世,立刻震动了世界。这本小说的奇特构想吸引了大导演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的注意,将它改编为电影,他把海史密斯推广成举世闻名的小说作者。从(《列车上的陌生人》开始,海史密斯就显露出她对犯罪行为的特殊了解;这本小说讲到两个在火车上相遇的陌生人,相约为对方去杀对方所恨的人,被杀的人因为与杀人者毫不认识,这种无线索的谋杀将无法被警方所破获。这个奇特的构想以及故事一路的怪异发展,的确是前所未见的独创作品。
    但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共五本以雷普利为主角的小说,其中又以《天才雷普利》最受读者欢迎,而这位雷普利先生却是最不可能成为小说主角的怪异人物。
    雷普利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很难说得清楚,他是一个贼,也是一位专门伪造文书骗人骗财的痞子,他习惯性地说谎,无法对女性产生好感(作者没有明说,但汤姆·雷普利极可能有同性恋的倾向),必要时他会变得十分冷血而暴力;但他有一些天赋,就是对数字有些本事,对见机说谎也颇得心应手。像这样的人物照理说不太容易成为人们喜欢的对象,但很奇怪的,随着海史密斯的紧贴雷普利的描写,我们不禁关心起这个毫无道德逻辑的犯罪者,甚至对他的安危开始感到紧张,生怕他的罪行就要败露。当他无赖行骗,甚至冷血杀人却侥幸过关时,我们却又为他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很扰人的阅读经验,但又令人难以合卷;论者大都归因于海史密斯处理人物的心理深度,她深明犯罪者天性中不可控制的冲动与自成一格的内在逻辑,描写得既可怖却又合情人理。而那些非理性的犯罪冲动又隐隐与我们内在的某些声音若合符节,让我们读后害怕起自己来。
    如果你是一位纯文学的爱好者,你也许也会看出,《天才雷普利》其实是一部犯罪版的《奉使记》(TheAmbassadors,1903);《奉使记》是心理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的晚期经典,写的也是一位美国人奉命前往欧洲劝回一位年轻人的故事。((天才雷普利》开始时,神秘的老人看上雷普利(雷普利以为警察找上他了,吓出一身冷汗),要他帮忙前往意大利劝留在那里做画家梦的儿子回国,这个故事与《奉使记》是很像的,就连欧洲的许多旅游情景也是相像的,但聪明的雷普利先生到了欧洲,音乐就走了调,他不可测的毁灭倾向就闯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乱子来,这和老亨利.詹姆斯的古典故事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部富于争议性的小说还有一则轶闻,当年这本书惊动了读书界,被提名入围英国犯罪小说协会的金匕首奖,结果会上一位评审扬言,如果其他评审投票选出此书为最佳作品,她就立刻辞职。你猜《天才雷普利》得奖没?
    没有,它没有得到任何奖项!当年的第一名是谁?是温斯顿·格雷厄姆的《小墙》,现在已经没有人要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