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闲话林语堂

  • 定价: ¥38
  • ISBN:978730023010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页数:388页
  • 作者:王兆胜
  • 立即节省:
  • 2016-07-01 第1版
  • 2016-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王兆胜的这本《闲话林语堂》从多角度介绍了林语堂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理想,写出了他的个性癖好,在徐徐而谈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林语堂。其中也讲述了他与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赛珍珠、郭沫若等人当年的文坛恩怨,拂去历史的浮尘,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寓学理于闲适之中,读来生动有趣。

内容提要

  

    林语堂,著名语言学家、小说家、散文家,更是中国现代少有的双语作家,曾于1940年、1950年、1975年先后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将孔孟老庄哲学,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而在20世纪,林语堂被认为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作家,这种神秘一方面来自他自身人生经历的曲折复杂,另一方面来自主流文化力量对他的拒斥与封闭。他曾是鲁迅的批判对象,他曾与赛珍珠对簿公堂,更有人指责他晚节不保。他在中国受到冷落的同时,却在海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冷漠、指责与国外学术界对他的高度评价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
    林语堂研究专家王兆胜在《闲话林语堂》中,与林语堂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对话,解读林语堂错综复杂的“一捆矛盾”,并指出:林语堂的价值是指向当下,甚至是指向未来的。这似乎也暗合了林语堂自己的预见:“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物,但我的书主要是写给数十年后的人看的。”

作者简介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林语堂研究会顾问。著有《林语堂的文化情怀》、《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林语堂正传》等林语堂研究著述8部。另有《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文学的命脉》、《新时期散文发展向度》、《王兆胜学术自选集》等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散文随笔集有《天地人心》、《逍遥的境界》,不少散文作品入选初高中读本,产生较大影响。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红岩》文学奖、《山东文学》诗歌散文奖。

目录

第一章  血脉传承
  —、恨不曾为孔门弟子
  二、道家文化的崇信者
  三、酷爱陶渊明
  四、灵魂贴近苏东坡
  五、谈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
  六、浸淫于明清小品
  七、心中之梦《红楼梦》
  八、山地文化情结
  九、乐天派的父亲
第二章  西风美雨
  —、古希腊文化的光辉
  二、基督教文化的滋养
  三、高扬印度的智慧
  四、褒贬美国文化
  五、对英国人“情有独钟”
  六、剖白日本人
  七、比较《金瓶梅》和劳伦斯
第三章  文化理想
  一生命的悲剧底色
  二放谈文化人生
  三幽默的情怀
  四半半哲学
  五赤子之心
  六看重金钱
  七家庭文化观
  八独特的教育思想
  九生物学的透视点
  十仰慕大丈夫
  十一偏爱北京文化精神
  十二咒骂大上海
第四章  女性崇拜
  一对女性的崇拜
  二母亲与二姐
  三婚前恋人
  四金玉良缘
  五邓肯的魅力
  六林家三女
  七  “养女”领养始末
第五章  文坛恩怨
  一心中的辜鸿铭
  二密友胡适之
  三与鲁迅相得相离
  四  “亦师亦友”周作人
  五文坛知己郁达夫
  六敬服萧伯纳
  七林语堂与赛珍珠
  八与郭沫若的“笔战”
  九视姚颖为小品文知己
  +赏识谢冰莹
  十一  “出任校长”风波
  十二与晚年新友钱穆的交往
  十三董桥“师承”林语堂
第六章  个性癖好
  一奇思妙想和创造性人格
  二  “烟仙”与“茶友”
  三随缘读书
  四美食之家
  五  自恋与恋母情结
  六神童的才思
  七补中国文化之课
  八论赤足裸身之益
  九婚后生活“花絮”
  十捕鼠记怜
第七章  文学大师
  一以写作为生
  二畅销书作家
  三圆熟的随笔散文
  四浪漫的小说家
  五散文小品卓然一家
  六  《子见南子》戏剧案
  七伟大的《吾国与吾民》
  八  《生活的艺术》红遍世界
  九诺贝尔奖提名《京华烟云》
  十香艳小说《红牡丹》
  十一闲谈式文体
附  21世纪我们需要林语堂
  一敬天·爱人·惜物
  二修身·齐家·爱国·宇宙文章
  三幽默·闲适·快乐
  四矛盾·和谐·安详
后记
再版后记

前言

  

    屈指算来,《闲话林语堂》一书出版至今已过去14年。如果将它比成一个孩子,它也应该茁壮成长起来,像一棵枝叶茂盛、让人喜爱的树。
    写《闲话林语堂》时,我39岁,那是继我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一书出版后的事情。因为写完学理性强、遵守所谓的学术规范、用尽心力的博士论文后,我有一种想要更自由地表达林语堂的愿望,有一种更贴近研究对象的冲动。这有点像辛苦劳作一天的农民,在饭余极想好好品尝一壶香茗一样。所以,在《闲话林语堂》中,我更注重丰富性、复杂性、边缘性、新奇性、诗性,也更强调作者的主体性与悟性,从而能与林语堂形成一种灵魂的对话。
    我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文库”,于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它被专家学者称为“标志着林语堂研究一个新阶段的到来”。这是意料中的事,因为其中凝聚了我多年的研究和思考,不少地方都有创获和突破。然而,《闲话林语堂》的反响却出乎我的意料。这本“闲来之笔”,首先引起了学界关注,像王光明、陶东风、丁国旗、钟军红、秦勇、周泉根分别就《闲话林语堂》一书写了书评,并分别发表在《文艺报》、《社会科学辑刊》、《吉首大学学报》、《语文月刊》、《福建论坛》、《中国教育报》上。或许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研究过于理性和刻板,或许是因为林语堂的特殊魅力,或许是缘于我的‘。灵魂贴近”作家的笔调,这些学者多给予我热情的赞美与鼓励,这让我有些激动和满足。其次,《闲话林语堂》的“自序”被《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以《灵魂的贴近》为题转载,并受到更多普通读者的喜爱。这让我充分感到,在学术研究之外,还有那么多业余读者喜欢林语堂,喜欢用“闲话”这种方式展示林语堂丰富、饱满而独特的世界。
    有一次,北京一位年轻女记者到我家做林语堂的专题节目。她看到我宽敞的大厅和书房全是书,又翻阅我的林语堂研究资料,竞说出这样的话:“王老师,您可能想象不到,我是一个铁杆‘林语堂迷’,而我的林语堂资料收藏恐怕不亚于您。”这话惊得我目瞪口呆。一是有感于林语堂在受众中的被热爱程度,二是惊异于一个林语堂普通读者竞能如此自信满满。至于她的收藏是否胜于我,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她的话让我这个所谓的林语堂研究者喜忧参半。其实,不只是在国内,林语堂在国外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有人甚至直言:“作为外国人,不知有中国,而知有孔子;而之所以知道中国有孔子,也主要是通过林语堂博士的翻译和介绍。”别的不说,只是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在国外就有50多个译本。就连20世纪80年代老布什出访东南亚,他的高参还为他开列了林语堂的著作,作为总统出访时的必读书目。
    可惜的是,自2002年《闲话林语堂》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后,没有再版。但这期间,向我要书和问书的读者不计其数,而且现在已很难买到此书,我有限的藏书也早已分送完毕。加之,原来的装帧过于质朴,且封面纸张经不起摩擦,久而久之,书的容颜不是开裂就是发白和起毛,很难保存。
    此次有机会再版,当可为学界和普通读者做一补偿,尤其是弥补买书难、不易保存等缺憾。为了留住十几年前的记忆,也为了保存历史的真实,此次再版只是修正了书中的错误。同时,考虑到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再版时我加进了“21世纪我们需要林语堂”等有限篇什,聊备一观,也是作为逝去时光的一个回眸吧!
    很快我就53岁了。在《闲话林语堂》之后十余年间,我又出版了《生活的艺术家——林语堂》、《林语堂的文化选择》、《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林语堂正传》等6本关于林语堂的专著,还发表过近百篇林语堂的研究文章。站在今天再看《闲话林语堂》,无论在内容、文体还是文风上,它都无疑是我林语堂研究道路上的一个台阶和桥梁。
    愿读者继续喜爱《闲话林语堂》这颗在今天看来略带青涩的光润的果实。
    2015年12月30日于北京

后记

  

    当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吴运生先生约我写《闲话林语堂》,他雷厉风行、友善和平、细致耐心,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记得,在每章之前加上一个概述,这是吴先生的建议,因为可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效;封面上用匈牙利幽默大师赖西鲁为林语堂绘的速写,内页用身穿长袍、手执烟斗、笑容可掬的林语堂照片,这是我的主意,对此吴先生欣然接受。可以说,在《闲话林语堂》这本书中,记下了吴运生先生的学问人品,也留下了我们合作的友谊。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周莹女士又约我再版这本《闲话林语堂》,这让我既感激又高兴。所感激的是,我与周莹素昧平生,她能在茫茫书海里选中我这本书,令我有知音之感;而让我高兴的是,本书出版十余年,虽然反响很好,但印数太少,至今已很难找到,就连我自己都没有余书了,有一个再版本,无疑是在原矿中又找到了新的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周莹女士的敬业精神和厚道性格。那天,我们约好在海淀区魏公村地铁口相见,但因出国刚回,没倒过时差,又没用手机定时,结果一觉醒来,早过了约定时间一个多小时。这让我想起历史上那个让人百读不厌的“黄粱美梦”的故事。当我满含愧意、惴惴不安地拨通周莹手机时,对方竞还在约定地点等我,并嘱咐我不要着急,不见不散。这是让我万没想到的!在一个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代,能有耐心如此长时间等一个爽约者,这是不可想象的,也让我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著名出版社与编辑的水平和境界!而且,一见之下,周莹女士就爽快地与我签了再版合同,其工作效率令我佩服。我还要感谢徐德霞女士,她认真校读本书,在字里行间可见她的辛苦与用心。
    2004年,我曾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过一本《享受健康》,它属于教育部大学生文化读本。不论是书的内容还是装帧都让人爱不释手。这次又有机会与这个出版社合作,心下非常乐意。
    一本书就如同一个人,它是有生命的。在书出版多年后,能有机缘再版,那无疑是书的重生,是一次新的生命之旅。这就好像冬天过去,春天来临,万物滋长,又显出它绚丽的笑容。
    感念为此书付出辛苦劳动的所有人,也愿它能像阳光一样透进更多人的心间。
    2015年12月3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