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英格兰简史(从公元410年到21世纪的帝国兴衰)(精)

  • 定价: ¥98
  • ISBN:9787122276773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页数:356页
  • 作者:(英)西蒙·詹金斯...
  • 立即节省:
  • 2016-09-01 第1版
  • 2016-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西蒙·詹金斯著,钱峰译的《英格兰简史(从公元410年到21世纪的帝国兴衰)(精)》是一本关于英格兰的英雄与恶棍、胜利与失败的历史书,一本讲述从公元410年到21世纪帝国兴衰的编年体通史!
    《今日历史》惊叹:终于有一本值得信赖的作品,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英格兰广袤复杂的历史!

内容提要

  

    西蒙·詹金斯著,钱峰译的《英格兰简史(从公元410年到21世纪的帝国兴衰)(精)》是《泰晤士报》畅销书!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推荐作品!
    英格兰历史是世界上最精彩,也是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之一。每每提及诺曼征服、阿金库尔战役、亨利八世、维多利亚女王和两次世界大战,英格兰的英雄与恶棍、胜利与失败便会浮现眼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专栏作家詹金斯爵士在《英格兰简史》一书中,讲述了英格兰从公元410年的黑暗时代到21世纪初现代社会的完整历史,囊括众多影响英格兰历史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并将其融入一个帝国的诞生、崛起,然后慢慢衰落的历程中。书中涉及众多主题,从王权与人民的冲突,到英国与欧洲、全球的关系,以及国王、议会的角色演变,等等。詹金斯爵士以其隽永的文笔、睿智的语言、严谨的态度,为我们讲述了英格兰1600多年的帝国兴衰史。
    《英格兰简史》这本介绍英格兰历史的简洁编年体通史,史料翔实,语言简洁,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冷静客观,并配有近百张珍贵的全彩图片。阅读本书,将从横向和纵向一览英格兰广袤复杂的历史全貌,令读者思接千载,神游万仞。

媒体推荐

    詹金斯是不列颠活跃的评论家之一,他的作品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会令你获得愉悦并沉思。《英格兰简史》—一部如此经典的智慧之作。
    ——杰里米·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英国《新闻之夜》著名主持人,记者,作家
    任何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不列颠居民都应该备有三四本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
    ——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英国著名作家、记者、主持人
    詹金斯对英格兰的一切都充满了爱与热情,阅读《英格兰简史》,你也会感染这种热情。
    ——《泰晤士报》(The Times)
    《英格兰简史》是一本笔力深厚、史料翔实的历史书,它叙述了从撒克逊之黎明到大卫·卡梅隆的有关英格兰的一切。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观点睿智,对英格兰的评价诚实而精妙。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英格兰,那么这是一本必读作品。
    ——《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
    这是一本经典的关于国王、伟人、战争的历史书,详实的史料和耳熟能详的故事令其引人入胜。
    ——《旁观者》(The Spectator)
    詹金斯用记者敏锐的视角审视英格兰令人折服的历史细节。我很高兴,终于有一本值得信赖的作品系统讲述了英格兰广袤复杂的历史。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我用一整个晚上读完了《英格兰简史》,詹金斯爵士带我走过英格兰的历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绿色欢乐的英格兰画卷。
    ——《城市早报》(City A.M.)
    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是一本绝妙、经典的老式故事书,充满历史的细节与奇闻异事,让你爱不释手。
    ——《好书指南》(Good Book Guide)
    一本令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英格兰简史》讲述了英格兰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大国的历史。
    ——《乡村人》(Countryman)

作者简介

    西蒙·詹金斯,英国历史学家、评论家、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他曾出版17部图书作品,内容涵盖历史、政治、建筑等,《英格兰简史》是其全新力作。詹金斯爵士毕业于英国牛津学,修习哲学、政治和经济学,后为《卫报》《泰晤士报》《标准晚报》《金融时报》《赫芬顿邮报》等撰写专栏。2004年元旦,詹金斯由于其对新闻业的杰出贡献被英国国王授予爵士称号。自2008年起,詹金斯爵士被委任为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the National Trust)主席。

目录

引言
第1章
  撒克逊的黎明
  (410—600)
第2章
  英格兰的诞生
  (600—800)
第3章
  丹麦人
  (800—1066)
第4章
  征服者威廉
  (1066—1087)
第5章
  征服者威廉的子孙
  (1087—1154)
第6章
  亨利和贝克特
  (1154—1189)
第7章
  《大宪章》
  (1189—1216)
第8章
  亨利三世和西蒙·德·蒙福尔
  (1216—1272)
第9章
  锤击凯尔特人
  (1272—1330)
第10章
  百年战争
  (1330—1377)
第11章
  农民起义,法国之失
  (1377—1453)
第12章
  玫瑰战争
  (1453—1483)
第13章
  博斯沃思战役和亨利·都铎
  (1483—1509)
第14章
  亨利八世
  (1509—1547)
第15章
  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
  (1547—1558)
第16章
  英明女王贝丝
  (1558—1603)
第17章
  斯图亚特王朝早期
  (1603—1642)
第18章
  英国内战
  (1642—1660)
第19章
  王朝复辟
  (1660—1688)
第20章
  光荣革命
  (1688—1714)
第21章
  沃波尔和老威廉·皮特
  (1714—1774)
第22章
  从波士顿到滑铁卢
  (1774—1815)
第23章
  改革之路
  (1815—1832)
第24章
  维多利亚早期
  (1832—1868)
第25章
  格莱斯顿和迪斯雷利
  (1868—1901)
第26章
  爱德华家族
  (1901—1914)
第2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28章
  气势低迷的岁月
  (1918—1939)
第2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第30章
  福利国家
  (1945—1979)
第31章
  撒切尔主义
  (1979—1990)
第32章
  撒切尔的继承者们
  (1990—2011)
后记
百件大事记
自1066年以后的英格兰国王
联合王国历任首相
作者的话

前言

  

    我这一生都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四处漫游。我攀爬过康沃尔郡的悬崖,到过诺福克郡的沼泽,徒步走过平宁步道。我熟悉英格兰的城市和小镇,熟悉这里的每座教堂和屋宇。尽管如此,直到现在我也并未真正了解英格兰,我所知道的英格兰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是自儿时起就熟悉的人物和事件:阿尔弗雷德大帝、诺曼征服、《大宪章》、阿金库尔战役、亨利八世的妻子们、英明女王贝丝、克伦威尔、格莱斯顿、迪斯雷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温斯顿·丘吉尔。它们每一个都是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需要某种叙事将其串联起来。
    我写作本书的出发点便是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完成这种叙事,我觉得这么做乐趣十足。英格兰的历史,无论是胜利还是灾难,都是国家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篇章之一。英格兰起源于黑暗时代(Dark Ages,即中世纪),也许更早,可以从欧洲大陆的日耳曼部族占领不列颠群岛东海岸讲起。这些日耳曼部族带来了“盎格鲁人”(Anglii)这个称呼,这个称呼也许是从德国和丹麦的海岸的“角度”(angle)一词变化而来。这些部族在大不列颠群岛东北海岸的聚居地被称为盎格鲁人的土地,后来叫英格兰。这些新来者很快将早先居于此地的“古不列颠人”赶往西部和北部,一直赶到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威尔士高地和爱尔兰海,就这样形成了英格兰此后大致稳定不变的边界。
    英格兰人本身也遭受过北欧人的侵略。但是英格兰人不但抹去了先前不列颠人的烙印,而且在其后频繁遭受的侵略活动中保持了自己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和语言,他们表现出惊人的百折不挠。同时,英格兰拥有岛国的先天地理优势,岛国民族通常也热衷于航海。他们很快发展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法律和共同的政体,这是撒克逊人血液里对自治的坚持以及诺曼人中央集权的传统之间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是本书的主旨。英格兰在王权和民意的较量之下成长,但民意通常很难达成一致,至少建立第一个“英帝国”的不列颠群岛上的凯尔特人的民意很难达成一致。这产生了很多矛盾,导致了英国《大宪章》、亨利三世之战和农民起义的出现,最后以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宗教革命与政治革命收场。这些革命发展出议会民主制监督下的君主立宪制,事实证明这是欧洲最稳固的政治体制。
    然而事事并非皆遂人愿。英格兰与诺曼征服者缘起之地法国的关系大多数时间是糟糕的,中世纪和18世纪期间,两国冲突不断。英国大多数统治者明白需要对其他国家采取防御姿态,而不是侵略姿态。然而从金雀花王朝(1154一1399)到威廉·皮特(William Pitt)父子担任首相期间,英国对海外疆域的渴望从未减弱,这种渴望促使英国一度发展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这为国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耀,也使不列颠群岛人民在共同努力下建立了“联合王国”,这份宝贵的遗产保留至今。虽然不列颠帝国来之不易,但其仅仅持续了不足200年时间。20世纪,英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传承给了自己的后代美国,其最典型的遗传特征便是美式英语口语的流行。英国随后走向衰败,不复昔日的荣光,其世界大国地位岌岌可危,影响力在欧洲政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之下有所削弱。我将会在本书尾声部分探讨这些问题。
    这是一本专门探讨英格兰的书。我认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是有着各自历史的国家。自成立以来,它们只有不到一半的时间隶属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种隶属关系往往使它们在大不列颠传统历史中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英格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同于诸邻国,其子民英格兰人与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也截然不同。只有在总指时,我才会使用“不列颠”和“不列颠人”的字眼。事实上,英格兰如今隶属于两个联邦,一个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另一个是欧盟(在2016年6月23日举行的脱欧公投中,51.9%的英国人表示同意脱欧。),两个联邦的组成国家及其成员的主权程度各不相同。无论是对于大不列颠还是欧洲而言,英格兰都是其合法成员。而成为英格兰人更多的却是自我界定的问题,意味着认同一种独特的文化、眼界和地理。成为英格兰人也有同化的问题,可能需要花上几年或几代人的时间。英国人的精神在于容纳各种出身和种族,并认同这片最初由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占领的土地上特有的文化。
    英格兰人不擅长描述自我。在信心爆满的大英帝国时期,他们觉得不需要这么做。而如今,大多数英格兰人不喜欢把自己当作欧洲人,却也不擅长将自己和其他凯尔特邻居区分开来。他们发动战争镇压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尤其是大肆打压爱尔兰人。
    对一些人而言,历史是机遇的问题;对一些人而言,历史是英雄和坏人缔造的;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历史是地理、经济,甚至是人类学方面的往昔岁月。讲述国家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目前最流行的是从个人角度和争议话题入手。历史有社会、文化、“通俗”等多种角度可以选择,就英格兰本身而言,还可以从帝国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过国家简史只能有选择地展开叙述,主要从政治角度入手。国家是一个政治体,其诞生和发展便是一则有关国家内部权力争斗的故事,主人公可以是君主、士兵、政客、贩夫走卒,也可以是当代人数众多的选民。我认为历史不仅是平铺直叙的年表,而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集合。这种因果关系也蕴藏着英格兰何以发展至今的秘密。

后记

  

    英格兰是一个成功的国家。英格兰早早成立国家,没有付出多少流血杀戮的代价,历史上只有两次持续时问比较久的内战,分别发生在15世纪和17世纪。到乔治时代结束之前,大多数英格兰人实现了安全、繁荣和公民自由,这在当时是世界其他地方所罕见的。时至今日,即使被其他国家赶上甚至超越,英国仍自认为世界强国——拥有核武器,并且和美国并称“世界警察”。英国在教育、医学、科学和文学方面遥遥领先。英国首都伦敦、乡村、历史遗迹和艺术活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英格兰的成功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历史早期,不列颠群岛东半部有利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撒克逊农业定居者生活。虽然北海、英吉利海峡以及威尔士和苏格兰高地所组成的边境地带很少风平浪静,但事实证明却是抵御入侵的有效屏障。维京人和诺曼人的侵略活动势不可当,但这些侵略之举未能消灭撒克逊英国人。新来者被同化,撒克逊人的定居地、文化和语言仍基本完好无损。从那时起,如莎士比亚所说,英格兰的岛国地理位置“就像是一堵围墙,或是一道沿屋的壕沟”。这道防御屏障抵御过西班牙菲利普的无敌舰队、法国拿破仑的庞大军团和德国希特勒的闪电战袭击。
    英格兰的中世纪历史有一个关键的事实,那就是英格兰受到战争不断的诺曼王朝的影响。英法战争持续了近400年,从1066年到1453年,直到金雀花家族开始内部争斗之时才结束,而后者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英法战争。不过这次内部斗争催生了“民意统治”(consent to rule)的传统,为了支付军费,君主必须筹款,这就需要大众的配合。遏制诺曼独裁统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国王对税收的需求,由此产生了理查一世统治时期的伦敦权力,约翰国王时期诞生了编纂入册的法治,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时期议会设立下议院。这种权力的交易是绝对的。哪怕是残忍无情的爱德华一世也担心人民会反对自己,还担心“他们出于慷慨和好心上交给我们的贡金和税收……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强制性义务”。他说得没错。
    在16世纪和17世纪,英格兰有幸拥有极富才能的君主、顾问和政治家,他们带领英格兰穿越革命的风暴,最终达成新的宪法协议。亨利八世在其婚姻问题的驱使下搜刮教会的财富并装进自己腰包,其后还把社会财富分配给由商人、律师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新兴中产阶级。财富带来权力,历史一贯如此。亨利八世的次女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巩固了他所开展的宗教革命,她是欧洲少数主张共识政府君主政体的统治者。在17世纪,新获得权力的中产阶级发动了针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次政治革命。议会打破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于1649年处决了查理一世,并挑战君主特权,于1688年欢迎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前来统治英国。到18世纪初,英国已经摆脱中世纪的独裁统治,成为一个现代国家。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参与其中的大会确立了党派政治、议会程序和司法独立,时至今日仍可觅其影踪。 这些举措带来了稳定局面,增强了英格兰的海上力量,查塔姆及其儿子皮特由此缔造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帝国。这个帝国经历了18世纪80年代的美洲殖民地独立,也经受住了法国大革命的冲击,这些事件没有像许多人预料的那样引发叛乱,而是引起了一场全国性讨论,这场讨论的最终结果是1832年的《改革法案》,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变革。这促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局面,议会同意扩大民意统治的范围,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获得选举权。这是彼时联合王国蹿升为主要世界强国的基础,自然资源、自由贸易、自由主义传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进取心应有尽有,未来无可限量。 在这段时间里,英国的中央机构两院制议会从未失控。议会是非代表制,对变革的态度一直犹豫不定,不过议会尊重公开辩论,并最终将政府和民意连接在一起,在20世纪带领英国朝民主和福利国家迈进。被称为英国政治“变革者”的有克伦威尔、沃波尔、查塔姆、皮尔、迪斯雷利、格莱斯顿和劳合·乔治,不过是议会引导他们的才智为国家所用。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议会权力以外的行动为政治所用的先例,当这种情况在爱尔兰发生之时,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如果说本书中有英雄的话,那么至少在20世纪之前,非议会莫属。 维多利亚女王于1901年去世,英格兰取得的这些成果遭遇威胁。自由贸易破坏了大英帝国的经济实力。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超越了英国,各国均在开发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帝国主义竞争的兴起,尤其是德国,使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付出沉重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在短短20年内瓦解。然而英国失去的不仅仅是其海外帝国的领土。成立较早的英国在不列颠群岛内也受到了挑战。1921年,爱尔兰在很大程度上脱离英国,阿尔斯特后来给英国带来了不少麻烦。在爱尔兰和威尔士,分裂主义复兴最终迫使英国赋予两国部分自主性。作为君主国的联合王国虽然仍是安全的,但这是英国议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被迫将权力交给不列颠群岛的凯尔特地区以及西欧各国组成的新联盟。如若知晓后代的这些退让之举,金雀花家族的成员一定会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这些改变引发了矛盾。正如美国人迪安·艾奇逊1962年所说,后帝国时代的英国“还没有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岛国对相邻大陆的态度通常是矛盾的,英国对欧洲大陆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紧张。在对待欧洲大陆的问题上,英国一直是存在分歧和悬而未定的。放弃一个帝国相对容易,可摒弃创造这个帝国的思想就相对困难了。21世纪,英国接连参与“自由干预”战争,打着不同的旗号:推广 …… 系的继续存在就是必需的。不过由于英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半自治的凯尔特地区议员的牵制,因此威斯敏斯特议会的不对称性质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这是被扭曲的民主。英格兰迟早需要自己的大会,无论在威斯敏斯特议会内外。 我过去认为成文的宪法是不成熟国家的手段。现在我的这个想法改变了。《欧洲人权公约》纳入英国法律,这是赠予英国的重要“书面”宪章,无论这份宪章后来是否得到补充或被新的人权法案取代。用坦尼森的话来说,宪法传统就是“自由慢慢扩大/从无到有”(freedom slowly broadens down/from precedent to precedent),然而这种宪法传统今后并不足以对抗民选独裁制。权利必须写下来,因为权利时刻受监控技术、对监禁的痴迷,或是国家越来越审慎的行事风格的威胁。地方民主的范围需要编纂入典,旨在为伦敦政府人员格局带来新鲜血液,并督促消耗掉三分之一英国财富的公有部门打起精神。这并没什么新奇的,这种多层次、辅助性政治贯穿英格兰历史多半时间,并仍然在被欧洲其他国家采用。 英格兰历史上的这些开放传统正是18世纪美国革命人士的灵感来源,哪怕他们反抗的对象恰好是英国国王。他们借鉴了都铎时期独立的市镇、县、郡治安官和市长,以及镇民大会的神圣民主。他们研究英国早期法治、长期议会、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英联邦成员国,譬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位于次大陆的印度,都有样学样。这些国家将重要事项记录下来,并遵照这些重要内容创建了如今被视为世界民主典范的民主国家。 历史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当变革潮流自下而上涌动的时候,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政治领域,这时国家的发展往往是最成功的。中央权力令行使这种权力的人堕落,沦为一股保守、压迫性的力量。凡是相信自由和民主的人都必须永远约束权力。因此吉卜林赞美了最早对权力具有约束性的《大宪章》,他的话此刻仍萦绕在我耳边: 然而当暴民或君主, 粗暴干涉英格兰道路之时, 低语声响起,兰尼米德的芦苇荡颤抖不已。 泰晤士河啊,他了解这些骑士、 人群、僧侣们的心意, 深不见底的河水阴森可怖, 他带来了兰尼米德的警示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