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迸涌的流泉(精)

  • 定价: ¥45
  • ISBN:9787533946135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文艺
  • 页数:368页
  • 作者:(德)马丁·瓦尔泽...
  • 立即节省:
  • 2016-09-01 第1版
  • 2016-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由卫茂平翻译的《迸涌的流泉(精)》一书为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说以主人聪明能干的母亲也不能阻止餐厅旅馆的生意每况愈下,只好入党;经历过一战的父亲厌恶战争,反对希特勒,在生意上虽然无能,但给了小约翰对诗的敏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字特殊的感受力。而约翰五六岁时已在餐厅帮忙,为村民送煤,为大车过磅;从小就体贴母亲,举止规范,以免有人向母亲告状,再为艰难的母亲的再添烦恼。从厨娘那里性的启蒙,到与马戏团女孩阿尼塔的第一次;从兄长约瑟夫阵亡的悲痛,到应征入伍的荣耀与冲动;从与朋友阿道夫的决裂,到不断地给爱人莱娜写诗;约翰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梦幻托付给语言。语言,是一派迸涌的流泉。

内容提要

  

    由卫茂平翻译的《迸涌的流泉(精)》一书为德国马丁·瓦尔泽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原型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作者因此书荣获1998年德国书业和平奖。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了主人公约翰在童年、少年、青年三个人生阶段中的某段经历,以约翰的视角描写整个社会状况和氛围的变化,呈现其成长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与磨合。同时,在小说中,围绕主人公约翰来来往往的人物轮番上场,各自走向不同的命运。
    这是一本描写作者自己在第三帝国的成长过程的书,甫一上市便引起巨大反响;有评论家抨击此书没有出现奥斯维辛这个字眼。作者因此书被称为当代德国文坛最性格人物、最话题人物、最争议人物。

媒体推荐

    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我深深佩服。——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谁?当然是马丁·瓦尔泽。他是当代的歌德。——李洱(著名作家)
    马丁·瓦尔泽是除德国大主教之外,对德国人影响最大的人。他的《迸涌的流泉》和《恋爱中的男人》等作品就体现出他为什么是德国人心灵世界的精确的刻画大师。——邱华栋(著名作家)

作者简介

    马丁·瓦尔泽(1927—),德国战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南部与瑞士和奥地利交界的瓦塞堡,11岁时父亲去世,很小的时候便在母亲的餐馆里帮工。1944年应征入伍,1946—1951年在雷根斯堡和蒂宾根大学攻读文学、历史和哲学,获博士学位。他曾是作家团体“四七社”的成员,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博登湖畔的努斯多夫,他的许多作品均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
    瓦尔泽是国际笔会德国中心理事、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士,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如四七社奖、黑塞奖、霍普特曼奖、席勒促进奖、毕希纳奖、荷尔德林奖、德国书业和平奖、阿勒曼尼文学奖、坎佩奖、科尼讷文学奖等。
    瓦尔泽迄今已出版《菲利普斯堡的婚事》(1957)、《独角兽》(1966)、《惊马奔逃》(1978)、《激浪》(1985)、《进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等二十多部长篇和中篇小说。
    瓦尔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参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同时吸取现代派的手法和技巧。他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目录

瓦尔泽复原以往的尝试与哲思(代译序)
第一章  母亲入党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约翰犯下后悔不及的错误
  三  停止支付
  四  担保
  五  授旗典礼
  六  母亲入党
  七  聚会
第二章  瓦塞堡的奇迹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帕罗玛
  三  阿尼塔,阿尼塔
  四  第一次
  五  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六  追她
  七  瓦塞堡的奇迹
  八  告别
第三章  收获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收获
  三  远足
  四  散文

前言

  

    瓦尔泽复原以往的尝试与哲思
    (代译序)
    1998年,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MartinWalser,1927-)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在例行的获奖答谢辞中,他有如下表述:“没有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会否认奥斯维辛;没有一个还有理智的人会对奥斯维辛的残酷不停地吹毛求疵;不过,要是有人每天在媒体中告诫我这段往事,我就发觉,我心里有些东西反抗针对我们耻辱的这种喋喋不休。我不会对无休无止地呈示我们的耻辱表示谢意,会相反地扭过头去。”
    瓦尔泽批评的是德国学界或媒体触摸历史伤痕的“泛工具化”倾向。这看来道出了颇多在场听众的心声,因而博得人们的站立鼓掌。这惊世骇俗的敢言无忌,同时也让媒体一片沸然。两天以后,德国犹太人中心委员会主席布毕斯(IgnatzBubis)公开表示愤慨,指责瓦尔泽忘了奥斯维辛,而且代表一大批右派激进分子的意见,说他的讲话是“精神上的纵火”。与此同时,不少名人或是反对、或是赞同瓦尔泽的讲话,加入这场媒体大战。
    上述所谓“布毕斯事件”的导火索,其实正是这部《迸涌的流泉》。小说在1998年上半年刚一发表,即遭批判;有人说这部所谓的“时代小说”只字不提奥斯维辛。针对这种责难,瓦尔泽在书业和平奖答谢辞中讥讽地提到:“一个聪明的知识分子在电视节目中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一副在这张脸上像是一种外语的严肃,告诉世人,在作家的书里没有出现奥斯维辛,这是作家的一次严重失误。”话语之间,瓦尔泽在文坛上素享盛誉的刚直耿介、不肯敷衍的性情姿态,又显一二。
    《迸涌的流泉》分三章,第一章题为“母亲人党”,叙述时间始于1932年年底。小说主人公约5岁的约翰理发回家,途中让一个流动摄影师照了相,忘了母亲的嘱咐,回家时数一下竞争对手的饭店里有多少客人。母亲对他让人拍照的事没有多加指责,只是抱怨:“这又会花钱”。家道之拮据溢于言表。旅店经营的惨淡,始终是母亲的担忧。无力支付账单、归还借款,加上市场的萧条、银行的倒闭、邻居产业的被强制性拍卖,这些都给她和整个家庭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持续的恐惧。有人说,现在只有希特勒能帮助德国度过难关。而竞争对手们都已入党。继续洁身自好,只能被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而对一个旅店主来说,这会是致命的结果。生存的危机让母亲在圣诞前夕决定入党。
    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惨烈的前线经历让他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和一个见神论组织的创立人。他不停地做着一些不着边际的梦,试图让家庭摆脱困境:在阿尔高建银狐饲养场,在家里挪出地方养安哥拉兔甚至养蚕,和朋友一起生产包治百病的磁疗装置。失败和无能让他愧对家人。最后他英年早逝,把家庭的重负留在母亲一人肩上。
    第二章是“瓦塞堡的奇迹”。叙事时问约1938年夏。11岁的约翰对马戏团女孩阿尼塔的爱占据故事中心。对异性的心理倾慕与生理的逐渐成熟联袂而至。正是在他首次参加圣餐仪式的前夜,同阿尼塔的肌肤之亲引发了他第一次的自慰行为,就此他违背了基督教第六条不可淫欲的戒律,犯下所谓的深重罪孽。这会使他无法接受圣体,会受到上帝的严惩。但仪式照常进行,天塌地陷的灾难没有发生。这也是“奇迹”?出于对阿尼塔的爱,当纳粹分子深夜暗袭马戏团小丑时,他坚定地站在被袭者一边;也是为了赢得阿尼塔的爱,他几乎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阿道夫决裂。最后,为了去看望在异地演出的阿尼塔,他甚至置母亲的担忧于不顾,逃学又逃夜。不过“奇迹”出现。这次能带来可怕后果的事件由于天使代替他行使了各项义务而得以掩盖。
    第三章是“收获”。叙事时间约为1944年到1945年问。主人公已是一个17、18岁的青年。自从想当牧师的愿望被当歌唱家的理想代替后,他现在又逐步放弃写诗,转而迷恋散文,因为它能更精确地记录自己的情感。经过希特勒青年团的军事训练,约翰成了帝国的山地狙击兵。而家乡瓦塞堡已经失去往日的宁静,到处是心灵破碎的战争难民。他从部队潜逃回家,经过短暂的俘虏生活,与母亲和弟弟重逢,而哥哥已在前线战死。经过在阿尼塔那里的失望,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伴侣莱娜。令人迷醉的性经验,让他跨人长大和成熟的又一阶段。这也许是他继找到散文形式后最大的人生收获。
    ……还原历史的尝试都受当下的销蚀,具有不定的本相。凭记忆再现真实的以往,大概何时何地均属美好的一厢情愿。
    此书翻译完成于2003年暑假。罕见酷暑令人难忘。同样让人感怀的是两位德国友人的无私帮助。他们是Dr.WalterSauer和Ulrichwiedmann先生。这本小说中出现的不少方言,有些甚至是德国人自己也绝非一下就能明白的方言,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译成的。谨借译序之尾,合掌称谢。
    瓦尔泽对于他所熟悉的方言,显然心怀特殊情感,因而在小说最后,另附一篇“前言作为后记”的短文,用现代德语详解德语方言。鉴于此类文本的妙处,只有阅读原文,才能领会,基本无法造译,在此只能割舍。特此说明。
    在重校旧译之时,注意到近些年来,所谓的“非虚构”小说风靡一时,并获热议①(①如可参见:“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非虚构’写作热引发的思考”,《文汇报》2015年10月8日第11版;“文学真实”:‘非虚构’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21日第5版。)。因为这类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史料或人物生平,容易让读者获得真实感,从而更能震撼人心。就德国作家而言,彼得·海勒斯以其在中国之亲历为本的《寻路中国》、《江城》和《奇石》等可为范例。而施台凡·舒曼的《最后的避难地上海》和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上海,远在何方》,则以犹太人在上海的过往作为平台,将历史事实与文学虚构巧妙结合,动人心魄。瓦尔泽的这部自传体小说虽然产生于上世纪末,但已具有上及融合历史真实与艺术幻想之“非虚构”小说的主要特点。作品出版后曾受指责,说它未提奥斯维辛,即是评论界将它当成“非虚构”小说的例证。
    适逢浙江文艺出版社新购版权,重出此译,让笔者既有机会对旧作改错纠偏,删减冗赘,又能交代一件往事。记得十多年前接下此译合同,书名已定“喷泉”。翻译期间,发觉德语书名源自尼采,便找出高寒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通书局1947年版)。相关诗句译文如下:“正是夜的时候,现在一切迸涌的流泉更高声朗吟。我的灵魂也是一派迸涌的流泉”。较之简练的“喷泉”,“迸涌的流泉”初看增繁,细品更具诗意,尤其更切合作者在书中多次表达的、对于复原以往的哲思意向。最后决定用后者替下前者。就此说明本书译名出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卫茂平
    2004年春节(初稿)于上海
    2016年6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