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重说中国近代史(修订版)

  • 定价: ¥42
  • ISBN:978751681094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台海
  • 页数:334页
  • 作者:张鸣
  • 立即节省:
  • 2016-09-01 第1版
  • 2016-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重说中国近代史(修订版)》是最受欢迎的大学教授张鸣经典代表作,近代史类别第一畅销书,全新修订再版。
    新增2万字全新内文,和30张高清老照片。
    张鸣亲自为修订版作序。
    新政为何失败?民间为何排外?中国如何真正走出近代?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近代史的最深处,只有冷静地审视过去,才能不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
    俞敏洪、吴思、李零、易中天、陈丹青、秦晖大力推荐。

内容提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漫长的八十年里,中国摸爬滚打,艰难前行,为何屡屡在看到希望之后,又陷入更深的绝望,走不出不断失败的怪圈?
    一场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廷不得不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以巨资打造强大的北洋舰队,甲午战争却将中国再次送入惨败的深渊;
    戊戊变法尝试模仿西方的制度,慈禧的贪权恋栈却令变法戛然而终;
    义和团在当权者的纵容下“扶清灭洋”,却酿成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滔天巨祸;
    一场被寄予厚望的立宪改革,最终却掀起了改天换地的辛亥革命;
    革命的热情尚未冷却,袁世凯的复辟却已箭在弦上……
    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规律?中国到底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翻开张鸣编著的《重说中国近代史(修订版)》本书,从近代史的深处探寻一切问题的答案,只有冷静地审视过去,才能不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帝国的溃败》《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重说中国近代史》等。
    张鸣个性鲜明,宁折不弯,因此一生碰壁无数。而在嬉笑怒骂中,又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对中国社会各种历史性问题的探索及研究从未停止。由幼及长,与书为伴,又使他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等高,笔下文章有史可考、有据可查,道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他笔下的历史,因此残酷而真实。

目录

自序
导论  中国近代史开场白
  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中西两种体系
  中国的抵抗
第一讲  鸦片战争始末
  中西近代史的不同开端
  中国和英国的第一次直接碰撞
  鸦片——打破中英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
  中英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对比
  开放教禁带来了西方的输入
  传统历史缔造的两个神话
  开门之后出现了玻璃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讲  太平天国的兴与衰
  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原因的商榷
  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
  洪秀全创教史
  太平军起义
  太平军的问题
  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
  关于太平军的几个问题
  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
  “同光中兴”
第三讲  未必失败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起因
  洋务运动的开展
  北洋海军
  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
  洋务运动的问题
第四讲  夭折的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的贡献
  清政府对于变法的态度
  列强对于变法的态度
  民众对于变法的态度
第五讲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荒诞剧
  民教冲突的产生
  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冲突
  清朝官府对于民教冲突的态度
  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义和团的特点
  东南互保
  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第六讲  清廷的新政
  新政的成就
  预备立宪
  废除科举
  满族亲贵收权
第七讲  辛亥革命:偶然的成功与必然的失败
  革命的发生
  会党的特点
  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袁世凯这个人
  共和体制的问题
第八讲  黯然北洋
  袁世凯与国民党的对峙
  袁世凯的悲剧
  段祺瑞与黎元洪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南北交战
  直皖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
  联省自治
  北洋统治的结束
第九讲  众说纷纭的“五四”
  白话文运动
  思想和伦理革命
  五月四日的政治运动
  五四运动的吊诡之处
  五四运动的影响
后记
附录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本书参考书目

前言

  

    有心重写一遍中国近代史,想法是在进入这个行当之后就萌生了的。我是个直性子的憨头,想不通为何历史会这样曲解,曲到了完全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事儿,只能这样搁着,我一直期待着,能有更有力量,有学识的人或者单位把这事儿给担起来。可惜,重写的人和单位都有,只是看了之后,觉得老生常谈的部分,还是太多。
    没有力量重写,重讲倒是可以的。在2007年前后,在有意无意之间,我开了一门选修课,几年之后,有心人把讲课录音整理了出来,经过我的审核,居然出版了。当时,我之所以答应审核交付出版,是觉得这本书就算是出来,也会无疾而终的。然而,书出来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印刷,卖了又卖。弄得我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因为版权问题,修订只能一拖再拖,拖到版权到期,已经是五年之后了。修订之后,内容增加了不少,一些第一版不大准确的内容和提法,也一一做了修订。但愿,读者阅后,感觉会好些。
    有人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把史料整理出来,堆在一起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没有人这样写史的。如果这样的话,即使读者不被纷纭的史料烦死,也绝对弄不清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到底是怎样发生发展和结束的。经过的人,众说纷纭,各说各话,历史就成了《罗生门》。《罗生门》作为电影,是有存在价值的,但作为编出来的历史,却只能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写史的人,总是得按某种逻辑脉络,将历史的因果顺序写出来。让人清楚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以及它对前后左右的影响。
    人活在世上,每日每时都在经历好些事情,这些事情,绝大多数,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无缘无故发生的事情,每每跟精神病患者有关,但精神病本事,就是这些事情的因果。历史无非是过去发生的人事,凡诸种种,跟今天的事情一样,大抵都会找出其中的因果链条。写史的人,就是要找出这个链条,展示给人们。至于你讲得合理不合理,能阅读的人,都有日常的理性,自己就会去判断。
    当然,从古自今,历史跟政治有着难解难分的纠葛。统治者总是希望借用历史,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做注脚。越是晚近的历史,这种倾向就越是严重。但是,一直以来,写史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状态。只要这个状态没有被消灭,归于一统,强行要一个民族,按一个模式来书写历史,一种政治化的历史,或者说为政治服务的历史,就没法让天下只能有一种说法。人们可以比较,看哪种说法更有道理。
    我的这本《重说中国近代史》,也就是属于我的这么一种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比较、鉴别,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说到这儿,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我写史和说史,不是在讲故事、说八卦,而是在讲道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可以讲道理。讲道理,就得有逻辑。儿子一定是在妈妈的后面出生的,绝不会相反。有了妈妈,才会有儿子。如果把这样的道理也颠倒了,这个世界就没理可讲了。可是在现实中,这样的颠倒,却经常存在。可以说,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国人不会讲道理,没法与之讨论问题,说着说着,就开始胡搅蛮缠,东拉西扯。把人给气走了,自己还洋洋自得。
    事实上,这样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无从谈创新。要干,也只能干非常简单而单调的工作,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就说不清楚,更干不了。如果一些貌似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也是这副德行,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前途,实在是堪忧。当刚开始松绑,第一拨追求财富的冲动消退之后,跟别的国家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对于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学点历史,不是点缀,也不是消遣。而是跟我们个人和民族前途息息相关的大事。古今中外,但凡有点成就的人,实际上都离不开历史。个人经过的事情,但凡成功了,下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复制,如果失败了,就会自觉地避开。如果通过学习他人的经历,就可以成功避开前进道理的陷阱,不用自己亲蹈其间,那么,在前进道路上所付出的代价,就会少太多,达到理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你也可以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不为什么而读史。这样的状况,从来都是存在的。在历史上,自打通俗说唱文学问世之后,讲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说唱,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说是消遣,实际上潜移默化,也增加了自己的理性,有益于今后的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凡夫俗子的道德观和认识论,实际上都是通过学习历史而建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虽然没有统一的宗教,但历史就是他们的宗教。
    当然,对于读书人来说,历史就更重要。古代士子,有四大类的学问,经史子集,史占四分之一。今天的读书人虽然分文理科,但有历史感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更有条理,更讲究逻辑,往远了说,至少眼界会宽些。
    说一千道一万,历史不是你的手机,须臾不可分离,但你的手机阅读里,如果没有了历史,实在是件憾事。话到这里,有些说教的味了。我辈都是在自己的祖国暂住暂栖之人,能做的,无非是写几个字。不敢教导别人怎样,充其量无非发发自己的小牢骚。读者诸公,理会也罢,不理会也罢,悉听尊便。
    张鸣
    2016年9月9日于京北清林苑

后记

  

    这本小书,实际上是我的近代政治史讲稿,由我的几个学生根据录音整理出来,最后由我定稿。其中,秦长俊作用最大,其次是路阳,汪吉庶也参与了一章的整理。没有他们,这本小书根本无法问世。
    此次再版,我又花了很大的精力,对文稿进行了修订,删去一些不合适的表述,增补了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