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方登著的《漫长的中场休息(精)》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杂志》好评如潮。
内容提要

本·方登著的《漫长的中场休息(精)》讲述:在阿尔-安萨卡运河战役中,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战胜了敌人,终于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赢得了3分43秒的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
每个人都说着“我们感谢你们”,每个人都想和他们握手,记者争相报道,好莱坞要给他们拍电影,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
在耳边炸响的不是炸弹而是绚丽的烟花,从身边擦过的不是密集的子弹而是伴舞身上的亮片,迎面而来的不是杀红了眼的敌人而是流行乐天后碧昂斯。
但有那么一刹那,比利觉得还是打仗好,总比被人当舞台布景挪来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证,打仗确实烂透了,可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比利·林恩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媒体推荐
技巧纯熟、一针见血,迫使我们去思考大家都不愿面对的事实:可能我们真的再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华盛顿邮报》
这个故事关于军营里的兄弟情,关于他们深厚的感情和做出的牺牲。
——李安
作者简介
本·方登(BenFoutain),美国作家,1958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现居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作品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短篇集《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获海明威奖,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
目录
序幕
步兵团的二等兵
主要是你的脑子有问题,不过我们治得好
人性反应
如何化零为整
虐心
这儿都是美国人
为了上帝隔着衣服操
杰米·李·柯蒂斯拍了一部烂电影
特大号
这就是事情的全部
比利和曼戈去散步
被天使强暴
如果将来你跟我说这就是爱,我不会让你失望
暂时清醒
猎杀吸血鬼换吃的
钱让我们真实
骄傲的道别
前言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一个国家,两个星期,八位美国英雄。严格说来B班并不存在。他们是B连二排一班,这个班有两个小分队:A分队和B分队。福克斯的随军记者管他们叫B班,于是他们就以这个名字在世人面前亮相。如今旅程即将结束,比利觉得浑身软绵绵的。他吃得太多,又休息不足。睡眼惺忪、体力透支的比利回想起旅程刚开始的时候,不禁感到伤心和怀念。他们半夜三更被推上C-130运输机。飞机盘旋升空,离开了巴格达。施鲁姆也躺在机尾覆盖着国旗的棺材里,跟他们一起回来。飞往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途中,一直有几个B班的兄弟陪着他。不过这会儿比利想到的是另一些人,跟他们同乘一架飞机的二十几个不同肤色和口音的平民。不是间谍,他们太胖了,做不了间谍,脸上也摆着不关心世界疾苦的笑容。飞机一升空,这些人就尽情狂欢起来。上好的威士忌、十几台手提音响中炸响的音乐、数不尽的古巴雪茄——机舱里立刻烟雾缭绕。比利得知这些人都是大厨。为谁工作?他们只是笑笑,说:“盟军。”他们当中有法国人、罗马尼亚人、瑞典人、德国人、伊朗人、希腊人、西班牙人,比利看不出明显的国别特征,不过他们很友好,而且十分慷慨,迫不及待地跟大兵分享烟和酒。这些人显然在伊拉克发了大财。一个瑞典人打开小牛皮公文包,给比利看从巴格达弄到的黄金制品,金项链、金链子、金币什么的,足有好几磅,而且颜色偏橙黄,说明纯度很高。在大家吞云吐雾、有说有笑的时候,比利拿起一条金项链掂了掂。他才十九岁,浑然不知这场战争还涉及这些东西。对他和B班的兄弟来说,没能两个星期之内打赢这场战争简直是奇耻大辱。
“对。”艾伯特正在打电话。那手机是专门从日本买的,比其他攀比手机的人早了两年。“告诉她,告诉她这部电影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可同样也会获得回报。”他停了停,“卡尔,我能说什么?这是部战争片——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最后。”与此同时,克拉克正在大声朗读《达拉斯晨报》体育版上美洲公司的赔率,好让霍利迪和阿伯特下注。可以拿来打赌的事情有两百多种,比如开球时抛的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在中场表演时天命真女组合的第一首歌是什么、电视台会在比赛的哪一节首次提到布什总统。
克拉克像念菜谱似的念了起来:“德鲁·亨森本场比赛的第一记传球会:成功,减二百;失败,加一百五;抄截,加一千。”
“失败。”霍利迪说,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失败。”阿伯特表示同意,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了下来。
“干吗不猜猜碧昂斯会在哪一节坐在我的脸上。”塞克斯说。
“永远他妈的不可能。”霍利迪不假思索地说。
“一百万年以后吧。”阿伯特一本正经地帮腔。塞克斯说去他妈的他就要赌这个,这时艾伯特啪地合上了电话。
“好了,伙计们,看来希拉里·斯万克正式表态了,她对这部电影有兴趣。”
什么,哇,谁?“希拉里·斯万克,那个婊子。”洛迪斯语无伦次,“她居然会跟我们谈?”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