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外国儿童文学

细菌世界历险记/国际大奖儿童文学

  • 定价: ¥19.8
  • ISBN:978754552221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151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套风靡全球的国际大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一座代表巅峰水准的儿童文学宝库!本系列精选了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大奖等国际大奖的儿童文学作品,精心编译,部部经典。
    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生动精彩的美绘插画,让你获得文学、视觉与心灵的多重享受!这些优秀作品将带给你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让你尽享阅读的芬芳与滋养,感受生活的美好!
    《细菌世界历险记/国际大奖儿童文学》由高士其著。

内容提要

  

    “菌儿”是一个极微小的细菌,它从天空飘落,四处漂泊:先是进入人的身体,接着被科学家抓入实验室,又被战争野心家利用参加战争……
    《细菌世界历险记/国际大奖儿童文学》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代表作,以生活活泼的方式带领小读者去细菌世界一探究竟。作者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为小读者展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传播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科普知识和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18年,高士其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获得多个科目的优等奖章。1925年被保送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7年毕业,留校攻读医学博士课程。在研究脑炎病毒时,染上脑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最后全身瘫痪。1930年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顾问等职。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半个世纪中,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主要著作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生命的起源》《菌儿自传》《我们的土壤妈妈》等。他的作品融科学、文学与政论为一体,夹叙夹议,既通俗浅显,又生动形象,并富有见地,别具一格,为中国科普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
我的籍贯
无情的火
水国纪游
呼吸道的探险
吃血的经验
肠腔里的会议
清除腐物
土壤革命
科学小品:细菌与人
人生七期
人身三流
色——谈色盲
声——爆竹声中话耳鼓
香——谈气味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
清水和浊水
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劳动者
凶手在哪儿
科学趣谈:细胞的不死精神
新陈代谢中蛋白质的三种使命
民主的纤毛细胞
纸的故事
漫谈粗粮和细粮
灰尘的旅行
电的眼睛
镜子的故事
摩擦
土壤世界
水的改造
衣料会议
光和色的表演
血的冷暖
谈寿命
大海的宝藏

前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公认,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陸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青少年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居然能获取那么伟大的精神依托,于是也就在眼前展现出了更为精彩的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无限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毕生散发出美的因子,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少年或是青春的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不幸成了信息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橫践踏。”不少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国际大奖儿童文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它们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千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