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长生殿/中华经典名剧

  • 定价: ¥24
  • ISBN:978710112210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363页
  • 作者:(清)洪昇|校注:翁...
  • 立即节省:
  • 2016-11-01 第1版
  • 2016-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要江山,还是要美人?马嵬惊变,唐明皇选了江山,舍了美人杨玉环。羞杀君王,辜负了长生殿中的生死之盟。“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洪昇著,翁敏华、陈劲松评注的《长生殿/中华经典名剧》三易其稿,历时十余年。“借太真外传谱新词”,皆为“情而已”。帝王家的恩宠,男女间的爱情,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是那么脆弱,而又壮美。

内容提要

  

    洪昇著,翁敏华、陈劲松评注的《长生殿/中华经典名剧》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通过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同时又表达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目录

自序
例言
第一出  传概
第二出  定情
第三出  贿权
第四出  春睡
第五出  禊游
第六出  傍讶
第七出  幸恩
第八出  献发
第九出  复召
第十出  疑谶
第十一出  闻乐
第十二出  制谱
第十三出  权哄
第十四出  偷曲
第十五出  进果
第十六出  舞盘
第十七出  合围
第十八出  夜怨
第十九出  絮阁
第二十出  侦报
第二十一出  窥浴
第二十二出  密誓
第二十三出  陷关
第二十四出  惊变
第二十五出  埋玉
第二十六出  献饭
第二十七出  冥追
第二十八出  骂贼
第二十九出  闻铃
第三十出  情悔
第三十一出  剿寇
第三十二出  哭像
第三十三出  神诉
第三十四出  刺逆
第三十五出  收京
第三十六出  看袜
第三十七出  尸解
第三十八出  弹词
第三十九出  私祭
第四十出  仙忆
第四十一出  见月
第四十二出  驿备
第四十三出  改葬
第四十四出  怂合
第四十五出  雨梦
第四十六出  觅魂
第四十七出  补恨
第四十八出  寄情
第四十九出  得信
第五十出  重圆

前言

  

    王实甫笔下的“崔、张爱情”,冲破了门第和身份的樊篱,有情人终成眷属;汤显祖笔下的“杜、柳爱情”,跨越了阴阳、生死的阻隔,“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崔、张的俗世情,杜、柳的人鬼情,在剧作家的妙笔下均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达到了令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1688年,随着洪昇“三易稿而始成”的《长生殿》的问世,戏曲文学的创作又陡然登上了另一座高峰。《长生殿》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抒写和歌颂了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帝妃之恋;或谓围绕李、杨爱情悲剧,展示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力图以艺术的形式探索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剧作具有深邃的历史主题与家国兴亡之感。作品一改历来“女人祸水”的陈腐论调,表现了作者较为进步的妇女观。剧作结构合理,曲词清丽,且非常适合舞台搬演,艺术上亦达到相当的成就,故甫一问世便轰动朝野,乃至作者洪昇与稍后写作《桃花扇》的孔尚任齐名,时称“南洪北孔”。
    洪昇(1645-1704),字叻思,号稗畦、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名门望族之家。洪昇出生在清王朝入主中原的第二年,这一时期的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统治者普遍采取积极反抗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洪昇正是在前明名士的影响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铸就了刚正的性格和进步的思想。洪昇天资聪颖,从少年时代起就接受当时最好的文学艺术熏陶,工于诗词,善写戏曲。在家乡即广交师友,与学者毛先舒,戏曲家袁于令、李渔等人常相过从。十七八岁时,遇“家难”,父亲差一点“被诬遣戍”,看来与政治有关。二十四岁进京赴国子监读书,很快就“以诗名京师”。但是洪昇性格耿直高傲,在朋友圈常常白眼踞坐,指摘古今,不肯趋炎附势,故迟迟没能获得一官半职,做了二十几年的国子监生。洪昇自号“稗畦”,意为一块长满稗草的田垄;又号“稗村”,意为一个荒芜的村落,均充满自嘲意味,可见其不同流俗及内心深处的愤懑不平。戏曲作品今仅存传奇《长生殿》与杂剧《四婵娟》两种。诗词有《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诗骚韵注》《啸月楼词》《防思词》《四婵娟室填词》等。
    关于李隆基、杨玉环爱情的故事,安史之乱后不久,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出现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作品。至宋代,又有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及秦醇的《骊山记》《温泉记》,前者情节丰富,串联了许多故事。金代则有院本《广寒宫》。进入元朝,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戏曲的黄金时代,李、杨爱情被搬上戏曲舞台,先后有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岳伯的《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庾天赐的《杨太真霓裳怨》《杨太真华清宫》等,另,王伯成的诸宫调《天宝遗事》(现存残曲)亦值得一提。南戏传奇系统则有明人吴世美的《惊鸿记》、屠隆的《彩毫记》等。洪昇正是在前人这样深厚的创作基础上,“荟萃唐人诸说部及李(白)、杜、元、白、温、李(商隐)数家诗句,又刺取古今剧部中繁丽色段以润色之”,创作而成《长生殿》的。
    《长生殿》一经问世,立即取得了轰传效应。时人评之日:“(洪昇《长生殿》传奇)非但藻思妍辞远接实甫,近追义仍(汤显祖),而宾白科目,俱入元人阃奥。”(王睥《长生殿·跋》)与前人所作的同题材作品相比较,《长生殿》更称得上是其中的巅峰之作,徐灵昭《长生殿·序》中道:“试杂此剧于元人之间,直可并驾仁甫,俯视赤水。彼《惊鸿》者流,又乌足云!”而《长生殿》演出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也是非同凡响,“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徐灵昭《长生殿·序》)。这里的“仁甫’,指写作了《梧桐雨》的白朴,“赤水”指写作了《彩毫记》的屠隆。“昉思句精字研,罔不谐叶。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畜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吴舒凫《长生殿·序》)就连素来对昆曲颇有研究的康熙皇帝也对此剧青眼有加,“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且向诸亲王称之。于是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王应奎《柳南随笔》)。
    那么,洪昇笔下的《长生殿》又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胡荣在《长生殿·序》中,一语道破肯綮:“昉思此剧不惟为案头书,足供文人把玩。近时燕会家纠集伶工,必询《长生殿》有无,设俳优非此俱为下里巴词,一如开元名人潜听诸妓歌声,引手画壁,竞为角胜者。”衡量戏曲文学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它是否能和舞台搬演相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长生殿》的成功正在于此。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写道:“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
    ……
    何事蒙受“天伦之变”,其父又是具体因何事屡屡获罪,以致被诬遣戍,但这和彼时的政治风云肯定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江南名门望族的身份,自然会树大招风,遭小人暗算。“国破”才会造成“家亡”,就这样,洪昇同样步着明代遗民的后尘,走进了人生的两难境地。屋漏偏逢连夜雨,1689年洪昇又惨遭《长生殿》演出之祸,遭国子监除名,返乡定居后,日益潦倒。所幸,《长生殿》于1695年付梓,师长、好友纷纷为之作序,这是洪行冠礼之后少有的温暖时光。1704年,就在他溺水--而死那年,他还被两次奉为上宾,亲眼目睹了耗尽一生心血的作品,在红氍毹上的华丽演出:这年春末,洪昇应江南提督张云翼之聘,往游松江,被云翼延为上客,开长筵,盛集宾客,为演《长生殿》;曹寅闻之,亦迎致叻思于江宁,集南北名流为胜会,独让防思居上座,以演《长生殿》剧。是真乎?亦梦乎?在半梦半醒之间,洪昇酒后登舟堕水,结束了自己疲惫的~k,可以说,毫无遗憾地完美谢幕了。他人生最后的经历,不也正是“闹热”背后的“冷清”吗?
    《长生殿》的主题是矛盾的,既歌颂李、杨帝妃间忠贞不渝、超越生死的纯真爱情,又暴露、批评最高统治者好色误国的荒淫、腐败。这一主题的矛盾自白居易《长恨歌》起既已存在,其后有作为的文人作家皆力图避免而不能,洪昇也在所难免,但他较为巧妙地将李、杨爱情悲剧与政治悲剧结合了起来,彼此缠绕、互为因果,塑造了两位可爱又可恨、令人同情又该当批评的艺术形象。
    杨贵妃形象也曾搬上过邻国演艺舞台。韩国朝鲜朝时代的唱剧《兴夫歌》(朴打令),表现善良的农夫兴夫救活了一只燕子,燕子送他葫芦籽,他种下后,秋天收获硕大的葫芦,锯开后,里面走出了杨贵妃;他凶狠的哥哥种的葫芦里,走出来的却是张飞。这里的“杨贵妃”已然是一个符号,是美人的代名,而张飞则是武力惩罚的象征。日本十五世纪诞生的能乐剧本《杨贵妃》,则只是把李、杨两人的“死恋”——阴阳相隔而依旧绵绵不绝的爱情——展示给人看,甚至没有出现这对爱人的男主人公李隆基形象。故此,两邻国舞台上的此题材剧作,都避免了主题和人物形象矛盾分裂的问题。这一点,本评注本也在相关点评中简略作了介绍与分析。
    本书的注释主要侧重于疑难字词的疏解,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典故、常识也稍作提示,以期能引起阅读者了解文字背后文化意蕴的兴趣。全书采用郑振铎先生所藏稗畦草堂原刊本为底本,并对徐朔方1956年的《长生殿》校注本和竹村则行、康保成1999年《长生殿笺注》本有关成果多有借鉴和参考,限于体例不能一一注明出处,特此说明并诚致谢忱。文中不足之处还请读者诸君指教。
    评注者
    2016年6月